本书属于 中华译学馆 出版史系列 。施普林格出版社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技出版社之一。本书用生动文字和大量图片结合的方式讲述了施普林格出版社从诞生、发展到在逆境中绝处逢生的历程,完整地展示了施普林格从一个家族出版社成长为全球领先的知名科学出版社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展示了一百多年来德国医学、机械、工程、电气等科学发展的时代背景,其中交织着施普林格在一战、二战中不畏艰难险阻组织科学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的精彩故事。哈格尔、西门子、波尔、阿尔茨海默、弗洛伊德、爱因斯坦 各个领域的科学巨匠的著作,都在施普林格的出版下,影响了世界。施普林格掌门人在二战中与德国纳粹 斗智斗勇 ,施普林格出版的大量科学图书在战争中又被美国人公开盗版,大量鲜为人知的出版历史第一次被介绍给中国读者。书中还展现了德国出版社
南方报业融合发展的生动记录,南方报人精耕业务的战法秘笈,南方特色运营管理的智慧结晶。 以凝心铸魂、深度融合、智慧转型、多元开拓、人才支撑、治理赋能的 六步赋能法 ,讲透南方报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壮阔新程。 《新程 南方报业融合发展之路》是新时代南方报业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进程的生动记录和全面总结,是全体南方报人传承弘扬75年前《南方日报》创刊的初心使命,不断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时代注脚。本书由胡正荣、支庭荣两位专家的专业观察开篇,分 凝心铸魂 深度融合 智慧转型 多元开拓 人才支撑 治理赋能 六大板块铺开,既有对转型历程的呈现,又有对壮阔新程的前瞻;既有对战略思维的提炼,又有对实操案例的阐析,述论结合、图文并茂、可读可感。全书旨在通过探寻南方报业守正创新、不懈探索的坚实足迹,展现其推
本书为 数字传播理论与实践丛书 之一。本书分七章,主要介绍了网络文学出版的基本理论、我国网络文学业务运作原理、我国网络文学制度研究、我国网络文学阅读产业链研究、我国网络文学作品IP开发研究、我国网络文学影响研究等,并在分析网络文学产业存在的问题同时,从政策指引、管理制度、著作权保护、评价机制、出版机构转型、网络文学品牌化发展方面提出推动网络文学发展的建议。本书不仅对我国网络文学出版研究具有参考价值,而且对未来我国网络文学产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本书以20世纪以来的畅销小说为研究对象,汇集了来自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诸多知名学者的前沿研究,围绕书的封面和互联网书店,书籍、音乐产业和电影之间的关系,文学奖项和书籍销售,亚文化和青少年小说的销售等重要议题,从多角度论述了图书封面的视觉特性与功能,探索图书、媒介与营销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反思文化与商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展示了关于图书封面的新的学科观点。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对出版理论的较为集中、系统的思考。作者对出版的功能、出版的价、出版的规律、出版的与外延、出版的地位与作用、出版的业态、出版的角色、出版的结构、出版的介质与技术条件、出版的政策,等等,诸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记录这些思考。作者关注移动互联环境下出版的革命、知识的革命以及出版的新业态、新角色,满含深情而有力地提出,虽然 出版 一词的概念与边界在数字技术与资本市场的冲击下正变得模糊与恍然,但不管技术与资本的力量如何强大,历史的经验证明,书籍依然存在 书在,出版就在;出版在,出版人就在。
作者青年时期曾以编辑家龙世辉、茅盾的个案研究奠定其出版学术基础,并开启治学生涯。本书精选作者从教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后出版个案研究的精品力作。案例选题更为典型,材料搜集更为厚实,分析揭示更为深刻,精彩呈现了中国当代出版实践中所凝结的知识和文化创造的复杂甚至尖锐矛盾。 走出个案是每一位个案研究者深入个案后的向往。本书思想却徘徊在出版个案之间、之后。基于出版人性把握出版社会性,基于普遍性理解特殊性;出版人事中的偶然性渗透着出版社会的必然性,出版时空中的现代性映现着出版人文的传统性。沿此解释路径,或可逼近出版理论。
作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服务于皮书研创机构、皮书作者、皮书读者的专业学术报告的集结,《皮书研究》每年出版一本,目前已连续出版9本,其在提高皮书研创质量、促进皮书专业化发展方面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2023年版《皮书研究》将以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皮书研创、出版与传播 为主题,探讨皮书研创平台作为智库,皮书作为智库产品,在学术共同体建设、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参与国际话语体系构建中等所起的作用。主要栏目设置有:特稿;品牌战略;学术出版规范;专题研究;学术评价等。
认真研究新中国40多年来丰富的出版实践经验,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提高,进一步揭示社会主义出版工作的规律,这是加快出版改革、发展出版事业的重要条件。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出版行政管理机关先后担任领导工作的同志,有着丰富的工作实践,他们的讲话、报告和文章,曾经具体地影响和指导了一个时期的出版工作。虽然其中某些内容难免有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在总体上,不失为一笔反映我国出版历史进程的宝贵财富和研究当代出版事业的可贵资料。有计划地、系统地加以整理出版,对推进出版科研工作、从理论上总结出版实践经验,对加快出版改革开放、发展和繁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事业,都是有意义的。基于以上认识,经袁亮同志建议,新闻出版署同意,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新闻出版报决定联合编辑出版《中国出版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