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著名欧洲文化史家罗伯特 达恩顿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纳沙泰尔公司的数万份档案材料为基础,详细研究论述了18世纪后半期历版《百科全书》的出版发行过程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密切关联,细致勾勒出《百科全书》的 生平 ,囊括了造书、传播、盗版等方方面面,展示出启蒙运动的撰稿人、出版商、印刷商、印刷工人以及读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出作为一场伟大思想解放运动的启蒙运动,何以成为了一门生意。
本书为2012年出版的《出版的品质》之增订版。《出版的品质》出版后曾在业内引发诸多关注,更成为国内一些高校新闻传播、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教学参考用书。此次增订在原书基础上做了扩充,一共选取中外出版史上赫赫有名的出版大家三十位,包括中国的张元济、陆费逵、邹韬奋,德国的雷克拉姆,日本的岩波茂雄,美国的珀金斯等。通过当今中国出版人的独特视角,以精简的篇幅,生动地向出版业从业者和广大读者展现各位出版家辉煌的出版功绩、优秀的出版品质和充满趣味的不凡人生。
孙晶、柳斌杰编*的《中国出版家(巴金)》全面客观地介绍了作为出版家的巴金先生。主要内容分为五章。 章 巴金的人生理想与岗位意识 ,讲巴金如何完成从作家到编辑家的转变,在编辑岗位上寄托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 第二章写他的 文化自觉与出版追求 ,讲他在编辑出版岗位上的几项重要工作以及对新文学的巨大贡献。 第三章 人文情怀与编辑理念 ,讲他如何为作者、读者服务,介绍他的编辑思想与编辑理论。 第四章 审美追求与编辑风格 ,主要讲他在书刊内容、栏目、装帧方面的出版实践。 第五章介绍巴金与他的前辈及朋友的交往,使人从 *全面的角度了解巴金在出版方面贡献。
本书是国内外*重要的中国学术期刊认定、分类分级排行榜与**期刊、核心学术期刊指南之一。《BR》 全书共三章:*章,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的意义、理念和做法。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和特色,评价的具体做法。第二章,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得出了66个学科的中文学术期刊的、2个综合大类的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的和5个学科大类中文OA学术期刊的综合影响力评价排行榜。具体来讲,本次评价分三个部分进行,*部分为中文学术期刊评价部分,共收录6390种中文学术期刊,经过66个学科的分类评价共得到366种**学术期刊(A 等级)、1693种核心学术期刊(A和A-等级)、1914种准核心《BR》学术期刊(B 等级)、1847种一般学术期刊(B等级)和570种较差学术期刊(C等级)
马华新生代作家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王列耀、温明明编*的《20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华 文报纸副刊与新生代文学》充分抓住了马华新生代文 学在90年代兴起的传媒语境,**次从文学与副刊的 角度,系统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马华新生代文学所呈 现的各种面貌。本书立足于90年代《星洲日报》和《 南洋商报》两大马华报纸副刊,在跨学科研究的学术 语境下,深入分析了副刊语境中马华新生代文学的美 学面貌、艺术特质、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同时 揭示了90年代马华新生代文学与华文报纸副刊之间深 层复杂的关系。
2013年7月贝塔斯曼集团与培生集团合并各自旗下的图书出版公司 兰登书屋和企鹅出版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业务,企鹅兰登书屋成为全世界的图书出版公司。对于这家拥有悠久历史和卓越业绩的出版航母,我国出版界对其重要活动、重点图书尚缺乏系统的了解,本书讲述了兰登书屋、企鹅出版集团及二者合并后成立至今,近百年来创业、发展、复兴、维持、新生、再创辉煌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大事。
本书分正文和附录两部分。馆藏中有创刊号者入正文,无创刊号者进附录。 正文中一刊设一条目。条目名称以刊物封面所印文字为据;刊名有演变者,取其有影响者设为条目,余者另设参见条目。每条配创刊号封面图片一帧,刊名有变化时增收图片。图片原则上以初版本封面为标本。封面缺失者,用目录页版面;馆藏无初版本者,用重版本、影印本或合订本封面。 本书共收正文条目1033个、参见条目63个、附录条目341个;收刊物封面图片1091帧。正文(包括参见条目)与附录中的条目均以刊名之汉语拼音为序。正文中刊名相同者,按创刊时间先后排列;附录中刊名相同者,按馆藏首期出版时间先后排列。
本书对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现状进行了分析,在与国外图书出版产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组织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产业融合环境的特点,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产业融合环境下产业组织合理化评价指标,提出了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合理化目标模式,探讨了我国图书出版产业组织趋向合理化的调整方向以及具体改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