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49-69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数字新闻:理念、价值与秩序重构
    •   ( 65 条评论 )
    • 吴飞,赵瑜,孙梦如 /2024-10-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数字社科学科会聚计划丛书之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以大众传媒业为基础的传统新闻业受到了新的冲击:新闻业笼罩在高度不确定的危机中,去工业化、去仪式化、去权威化等新情境缠绕在新闻业的具体实践中。本书探究数字新闻认识论,针对数字时代新闻业如何重新确立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解析数字时代新闻业如何重新确立在知识生产中的合理性、权威性、合法性与独特性。而后关注数字时代新闻业的边界问题,探究数字新闻运作的内在逻辑与机制,智能算法下新闻传播的生态,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和新闻客观性理念的挑战等。

    • ¥49 ¥98 折扣:5折
    • 总编手记:版面背后的故事(新闻四部曲)
    •   ( 344 条评论 )
    • 梁衡 /2018-10-3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总编手记:版面背后的故事》是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梁衡先生在新闻领域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了2000年到2006年底,作者在《人民日报》任副总编期间的策划和改稿记录,以及退休后为报纸写的少量时评。全书分明理篇、写作篇、编辑篇、策划篇、记者篇、夜班篇、标题篇、政治篇、记事篇、作品篇等,精选了作者任副总编期间对新闻工作的感悟和思考。本书是对梁衡新闻业务人身份的忠实记录。它不是作品集,是作品加剖析;也不是回忆录,是回忆加思考。 兼具思想性与实用价值。

    • ¥56.9 ¥78 折扣:7.3折
    • 巴黎公社公报集(第二集)
    •   ( 244 条评论 )
    • 李平沤 等译 /2013-04-01/ 商务印书馆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巴黎公社公报集(第2集)》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着手分辑刊行,至2012年年初已先后分十三辑印行名著550种。现继续编印第十四辑。到2012年年底出版至600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

    • ¥49.6 ¥68 折扣:7.3折
    • 电视新闻话语研究——以《十点新闻》为例
    •   ( 23 条评论 )
    • 冯德兵 /2024-01-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依托会话分析、批评话语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等话语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考察了BBC《十点新闻》在话语行为、话语结构、话语实践等方面的特征,并着力探讨了BBC新闻中的“话语真实”现象及其表现形式和本质属性。全书主要包括概论、作为机构话语的电视新闻、电视新闻的播报类型与声音呈现、电视新闻中的新闻标题、电视新闻报道的开场白、电视新闻中的指称关系、电视新闻中的采访片段、电视新闻中的同行采访、结语等内容。

    • ¥66.6 ¥98 折扣:6.8折
    • 侵华战争时期的日本报界研究:1931-1945(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迄今以战时日本报界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
    •   ( 176 条评论 )
    • 孙继强 编著 /2014-06-01/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侵华战争时期的日本报界研究:1931-1945》是我国***以战时日本报界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它尝试从新闻与传播学的角度来考察日本的侵华战争,从而进一步剖析传媒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战时日本报界经历了几次大的转折,*终沦落为军国主义的宣传工具,为侵略战争摇旗呐喊。可以说,这个过程是日本报界参与战争、宣传战争、推动战争发展的过程,是日本报界对政治屈服、迎合和协力的过程,它对塑造全民精神总动员、构筑战时精神、统一国民思想、推动战时体制的建立发挥了难以取代的作用。本书从传媒与战争的关系角度出发,厘清了战时日本报界的发展脉络,勾勒了日本报界由抗争到妥协、*终沦落为军国主义宣传机器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并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考察了战时日本媒体 转向 的原因。同时,从政府、民众和媒体的互动中考察了战

    • ¥51 ¥75 折扣:6.8折
    • 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法治报道的理论、历史与实践
    •   ( 28 条评论 )
    • /2023-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法治新闻报道是记录我国法治进程、讲好中国法治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媒体以专业报道打造精品内容、以法治传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途径。 讲好中国法治故事,首先要厘清法治新闻的概念和历史,为此,本书 纵向 考察了与 法 有关的新闻信息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媒介传播;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应该呈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语境下的报道,为此,本书 横向 排列了涉及民事、刑事和行政等不同法律部门的新闻报道的特点;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做好国内宣传报道,还应重视国际传播,为此,本书梳理了以法治视角报道我国重大事件的方法和要点,分析评述了对他国新闻和国际事务进行报道的法治新闻实践。 本书一方面通过通俗平实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让国内的受众提升法治思维;另一方面也通过真实直观的呈现,让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法治建设

    • ¥60.5 ¥89 折扣:6.8折
    • 记者写天下
    •   ( 3 条评论 )
    • 袁德礼 著 /2013-10-01/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同仁袁德礼,是我三十多年的老朋友,尽管平时跑动不勤,各自忙着手头上的杂事,然而彼此都能惦记对方。记得26年前,我得知他的女儿袁靓患病全盲,他一下子掉进人生痛苦的深渊后,我曾上门探望抚慰过他。当他看到女儿喜滋滋地玩着我带去的“博士兔”等玩具时,紧锁的眉头才舒展开来。 三十年前,他曾在团市委研究室写内参,我在《青年报》当编辑,经常碰头谈人生、谈创作。在我印象中,每次见面,总是见他满头大汗,不停地擦拭,说是从基层跑新闻才赶来。他是一个浑身充满激情、活力四射的人。他敢怒敢言、敢爱敢恨,生性热情好客,豪爽大气,很有悟性。他也是一个颇有才气、锐气的人,乐观开朗,不会轻易被人生悲剧击垮。一个月前我突然接到他的来电,要我为他60万字的新书《记者写天下》写篇序。尽管我很少为他人作序,尽管手

    • ¥53.7 ¥68 折扣:7.9折
    • 历史的探索——中国新闻改革30年论文选
    •   ( 9 条评论 )
    • 林晖 编撰 /2009-01-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新闻改革30年研究书系》从“进程与逻辑”、“理论探索”、“实践轨迹”三个维度对新闻改革和新闻传媒业的转型与发展,进行了全面总结与整体观照,形成了《历史的选择》、《历史的探索》、《历史的轨迹》三本著作。 本书揭示了新闻传播学者引领、推动新闻改革的坚韧、不懈的突破和探索。本书从汗牛充栋的新闻传播学研究论文中,以年度为线索,选择了30余篇能够代表30年间我国新闻理论研究探索成就的论文,试图呈现学者“历史的探索”的努力成果。尽管时至今日,中国理论新闻学仍然未能形成自己独立的话语体系和学术流派,也很难像转轨经济学、发展社会学那样高度概括其30年的学术轨迹,但学者们坚韧、不懈的突破和探索,仍然在中国媒介的现代历程中留下了珍贵的总结和纪录。也许受到种种因素的局限,导致这一选编还有一定的缺陷,但选

    • ¥56.8 ¥72 折扣:7.9折
    • 在法律法规新闻纪律允许的空间内取材取证:记者隐性采访实操
    •   ( 6 条评论 )
    • 丁邦杰 /2025-01-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全书政治站位于我国法律法规和党对媒体新闻纪律要求的高度,对当今记者暗访的常用方法和特殊手段、法律依据和国内外媒体规范、紧急风险应对和内外屏障突破、偷拍偷录禁区和 必须的单位采编请示报告批准程序、卧底及其他侵权的善后处理等,展开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指导。它有针对性地廓清了舆论监督过程中,存在的无序违规甚至突破法律约束的错误认识 和行为。实用实惠实在,是本著的写作的一大特色。为了对一线记者编辑具有魅力,作者尽可能回避了一些理论上的不确定探讨,使其实战色彩比较浓厚。书中图文并茂,为了增加可读性和文本美誉度,作者采用了不少典型案例和新闻图片。

    • ¥49 ¥98 折扣:5折
    • 冥河的摆渡者:康德的判断力批判【达额立减】
    •   ( 3 条评论 )
    • 邓晓芒 /2010-05-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所着力强调的正是这样一种界限,每个观点和另一个观点这间的过渡和关联。当然,作为一本导读和入门性质的书,本书有些说法过于简单了,希望真正有心深研康德的读者开动自己的脑筋将其扩展和深化。也许我今后将要出版的另一个对《判断力批判》作更详细解读的书会在这方面对读者有所帮助。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做为前两个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的调和,在美学思想方面产生巨大的历史影响,同时也可看作是人类学的巨著。本书简要介绍了康德的哲学思想,概括地阐释了《判断力批判》的要义。

    • ¥64 ¥160 折扣:4折
    • 通向新闻自由与法治的途中——孙旭培自选集
    •   ( 22 条评论 )
    • 孙旭培 /2013-03-01/ 知识产权出版社
    • 《通向新闻自由与法治的途中——孙旭培自选集》由孙旭培著。30多年来作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自由、新闻立法、新闻改革这三个领域。值此退休之年将届,选了40篇论文和文章,编成一本自选集。主体是新闻自由、新闻立法、新闻改革三编。舆论监督和新闻理论两编实际上是前三个领域的延伸和具体化。“传播学的视角”是作者的研究生涯的一个侧面,其中较有特色的是传统文化中的传播的研究,特别是有关纵向和横向传播的研究,呼应了前三编中的某些观点。后选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20多年中的两篇报纸评论和一篇内参文章,作为附录,是《通向新闻自由与法治的途中——孙旭培自选集》笔者一辈子关心时政的证明,有的还在自己人生路上发生过重要作用。

    • ¥61.6 ¥78 折扣:7.9折
    • 新闻评论进行时:实践、互动、鲜活的写作理念
    •   ( 63 条评论 )
    • 靖鸣 潘智琦 /2016-0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是关于新闻评论写作的教材,以实训为主,同时辅之以相应的理论,使二者相互交融、彼此渗透、有机结合。教材的编写模拟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循序渐进,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真实评论作品,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编写融汇了作者5年来的经验,做到贴近教学,使教材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52 ¥78 折扣:6.7折
    • 前后左右说新闻
    •   ( 12 条评论 )
    • 张新刚 著 /2015-01-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张新刚著的《前后左右说新闻》试图给学新闻的在校大学生或刚刚工作的年轻记者编辑,提供一本“4D版”的新闻书,即通过学习掌握作品的选题是怎样确定的?基于什么样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怎样的采访过程?如何谋篇布局?初稿与定稿有何区别?稿件背后有什么故事?有没有留下什么遗憾等。

    • ¥53.7 ¥68 折扣:7.9折
    • 中国妇女报刊史研究
    •   ( 42 条评论 )
    • 刘人锋 /2012-05-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国妇女报刊史研究》由刘人锋所著,作者的这本著作以中国妇女报刊的发展历史作为整体的研究对象,采取系统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百余年来中国妇女的生活史,研究妇女报刊与女性的生活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妇女报刊在女性解放、女性观念的变迁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可以说是为妇女史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该著作不但较为清晰地梳理出一条妇女报刊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而且基本以原始的妇女报刊作为整个研究工作的资料来源,通过对每个历史时期作者认为*代表性的妇女报刊的个案研究尽可能接近本真地还原历史,是近年来妇女史研究的一部较好的著作。

    • ¥56.5 ¥69 折扣:8.2折
    • 基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的英美主流媒体新闻话语研究
    •   ( 86 条评论 )
    • 焦俊峰 /2021-07-13/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批评语言学理论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评价理论为基础进行文本分析,研究新闻语篇微观层次的语言特征,如及物性、形态、名物化、被动化、互文性、情态、主位,以及微观的话语策略,揭示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对现实有较强的关照性。本书以《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 》《泰晤士报》过去近40年间的涉华报道为研究对象,研究上述三家报纸媒体过去近40年的涉华报道,研究这些报道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和科技等主题中所呈现的报道数量的变化,以及其文本中所呈现的中国形象,揭示及其意识形态根源。这将有利于中国改进和调整对外交往策略,从而树立热爱和平、维护正义、合作共赢、和平发展的大国形象。

    • ¥54.8 ¥68 折扣:8.1折
    • 高校新闻理论研究与实践
    •   ( 12 条评论 )
    • 刘珂珂陈敏 著 /2015-08-01/ 中国经济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以大学校报为蓝本,关于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专著。全书共分两个部分,**部分新闻理论包括新闻宣传研究、校报改革与创新方面的研究论文,既有对高校新闻宣传规律的深入研究,又有对校园重要媒体——校报的深刻阐释,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第二部分新闻实践包括发表在***、省级媒体上的消息、通讯、评论,是作者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以来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发表的新闻作品,内容涉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科建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诸多方面,对于高校对外、对内的新闻宣传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本书坚持遵循新闻规律、尊重新闻价值,坚持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双重标准,并使其产生良性互动。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新闻

    • ¥53.9 ¥68 折扣:7.9折
    • 新闻采访十讲
    •   ( 36 条评论 )
    • 刘福利 王中伟 /2021-07-01/ 上海三联书店
    • 本书主要包括新闻采访的基本原理、主要观念和具体的业务。 本书注重实用性,作者结合自己教授新闻采写课的经验,总结和分析了学生在日常的新闻实践中的主要的问题,针对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的薄弱环节进行论述。 本书案例丰富,既包括知名媒体的报道,也包括一线记者、编辑的采编经历,有助于学生了解传媒实际运作,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同时,本书还选择了一定量的学生作品,增强了教材的地气。通过对学生新闻实践的点评,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思路,为本书使用者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互联网对传媒业的发展影响巨大。本书专门设置互联网对新闻业务的影响一章,从新闻线索的获取、用户生产内容的盛行、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的挖掘和核实、在线采访、机器人写作、传感器新闻等几个方面对这一方面的内容作了介绍,并指出新媒

    • ¥56.3 ¥78 折扣:7.2折
    • 新闻评论研究与人才培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特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 46 条评论 )
    • 赵振宇顾建明 /2019-03-15/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本书记录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30年的历史,是这个时期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诞生于改革开放初的教育改革萌动期,成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之中,其间经历了破冰筹办、红火初创、艰辛探索、迎风起飞、发展壮大五个时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终成为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全面培养能力的学院,成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第1梯队的学院。同时,它又是我国新闻教育发展的一个典型 30年来走了一条特色探索之路: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首开文理交叉课程,90年代初首先使用计算机进行报纸编辑教学,90年代末前瞻性地开办网络新闻班等, 文理交叉培养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是这个学院始终不变的追求。另外,从本书中也可以看到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30年凝聚的学院文化:团结,心往一处想;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创新,特色化发展学科。

    • ¥57.6 ¥128 折扣:4.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