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新媒体用户研究: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的人(新闻传播学文库)
    •   ( 8043 条评论 )
    • 彭兰 /2020-05-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新媒体用户研究》关照新媒体时代的人,探究人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在新媒体作用下人与人的关系。 全书从三个关键视角来观察新媒体时代的用户:其一,节点化的用户。作者将新媒体用户视作新媒体的传播、社交关系、服务这三种网络的节点,以此洞察新媒体时代传播的新意涵以及社会关系的重塑。其二,媒介化生存的人。移动时代新媒体用户的数字化生存,也是一种典型的 媒介化 生存,媒介与现实生活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映照、相互生成的关系。理解这些新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新媒体时代的人。其三,赛博格化的人。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在促成人的 赛博格 化,也使得人-机关系成为未来重要的传播关系。 人既是新媒体的用户,也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更是复杂的生命体。《新媒体用户研究》既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察视角,更呈现出面向

    • ¥64.2 ¥88 折扣:7.3折
    • 西方数字游民研究前沿
    •   ( 61 条评论 )
    • 姚建华 主编 /2024-09-01/ 格致出版社
    • 近年来,智能设备的全球互联、工作的远程化,以及自新冠疫情以来人们对传统生活方式的重思,都推动了 数字游民 这一群体的迅速崛起。他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创造性和趣味性的远程工作,努力挣脱传统工作地点的限制,追求自由、灵活和自主的生活方式,在全球范围内自由移动,以实现工作与休闲的最佳平衡。数字游牧代表了一种新型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西方学界对数字游民的研究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许多学者围绕数字游民的内涵与类型、数字技术应用、生活方式、自由、流动性与流动体制、(元)工作、休闲、网络叙事、身份认同、纪律实践、社区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了大量既有理论深度又充满社会关切的跨学科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通过各种方式在全球广泛传播,增进和加深了人们对该群体及其生活方式的理解。本书收录了其中颇具

    • ¥47.5 ¥58 折扣:8.2折
    • 媒介仪式:一种批判的视角(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 574 条评论 )
    • 【英】尼克·库尔德里 /2016-10-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媒介仪式:一种批判的视角》是一本媒介人类学著作。媒介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无法逃避的一部分。但媒介的重要性有时会凌驾于日常惯习之上,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样的时刻呢?在危机降临或者胜利凯旋的时候,媒介怎样在公众中打造出一种社区共同体的感受,并且塑造人们的个人行为,或者让我们相信它有这种能力呢?在媒介饱和的时代,本书让我们重新思考已经被广为接受的对仪式性行为的认识。它把仪式与权力、管制和监视等问题直接联结起来,并且探究了媒介构建的仪式空间 媒介的权力在其中得以合法化。

    • ¥40.2 ¥55 折扣:7.3折
    • 连接:社交媒体批评史(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 1529 条评论 )
    • [荷兰]何塞·范·迪克 /2021-03-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关于社交媒体批判史的专著,研究社交媒体 连接 的本体论(关系、社会资源)与平台理论(技术文化、社会经济、社会重组),展示了对社交媒体、社会关系和盈利机制三者微妙关系的独到发现与见解。 何塞 范 迪克在书中提出了生态系统法,其作为一种超前的框架,在微观上采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来理解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又采取政治经济学方法,并引入了宏观经济因素,将二者有效地融会贯通。沿用这种框架,作者选择了五个*常见的网络平台Facebook、Twitter、Flickr、YouTube和Wikipedia作为分析对象,在梳理平台的发展历程和特征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其背后隐含的技术文化元素,从所有权、治理和商业模式三个维度,研究了形成社交媒体的社会经济结构。对于对社交媒体感兴趣的读者而言,阅读《连接:社交媒体批判史》当会有所收获。

    • ¥51 ¥69.8 折扣:7.3折
    • 互联网的误读(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 643 条评论 )
    • 詹姆斯?柯兰James Curran) /2014-07-03/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互联网的发展蔚为壮观。如今,全球的互联网用户达到20亿之众,约占世界人口的30%。这无疑是一个新的现象,对于当代各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意义重大。有关互联网的大量大众读物和学术著作鼓吹其潜力将从根本上被重新认识,这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片唱好时表现尤甚,那时许多论者都对互联网敬畏三分,惊叹有加。虽然敬畏和惊叹可能已成过去,然而它背后的技术中心主义 相信技术决定结果 却阴魂不散,与之伴生的则是对互联网的误读 不能将其置于社会经济政治语境中去理解。本书从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视角,简明扼要地讨论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全书分三部分:*部分讲互联网的历史,总览其社会地位;第二部分聚焦于互联网的规制和互联网经济;第三部分审视其政治影响和文化影响。

    • ¥43.7 ¥59.8 折扣:7.3折
    • 数字环境下的广告实战研究:理论、案例与分析
    •   ( 70 条评论 )
    • 薛敏芝胡雅 编著 /2016-01-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薛敏芝、胡雅编*的《数字环境下的广告实战研究--理论案例与分析》内容涵盖广告、品牌、整合营销传播、B2B营销、广告植入、病毒营销、事件营销、OtoO模式营销的基本原理和策略制定,以及*新的国际大牌案例介绍和*接地气的本土实例分析。每个章节分4个部分:理论阐述、案例分析、问题探讨和问题思考,以*简单、实用的方式向读者呈现理论的基本框架、运作的实际指导,以及发展的*新动态。

    • ¥41.9 ¥52 折扣:8.1折
    • 源流说:内容生产与分发的44条法则
    •   ( 743 条评论 )
    • 吴晨光 /2020-08-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源流说》以源流两字概括内容的生产与分发(源指内容生产之源头,流指内容分发之流向),诸位优秀的媒体人积多年来媒体从业的经验,讲解选题策划、采访写作、标题拟制、公号平台运营、内容审核、算法运用、舆情处置等内容,辅以经典案例,试图讲清楚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构成的内容生产生态下,信息从生产到分发、审核、应用的传播逻辑。 本书作者阵容强大,均为靠实力说话的媒体人,尽管每个人都做过采访、写作、拟制标题等等工作,但受邀撰写的原则是*合适的人写自己*擅长的部分。 全书先概述内容生产与分发的44条法则,接下来分章节逐一细述,书中穿插讲解了大量案例,操作性极强。

    • ¥43.7 ¥59.8 折扣:7.3折
    • 运营数字媒体
    •   ( 44 条评论 )
    • 周荣庭 /2019-01-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融合了作者十多年的教学科研的探索体会和创新实践的经验教训,是专门对数学媒体运营进行深度分析和案例剖析的论著。内容包括数字媒体的基本概念、经济特性、产品策划与制作、商务模式和定价、营销与管理、移动运营、产业创新及伦理与法规等方面,既有理论的前瞻性,也有案例的新颖性,是国内*本系统、全面探讨数字媒体运营的专著。

    • ¥74.3 ¥88 折扣:8.4折
    • 中国网络媒介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   ( 50 条评论 )
    • 王爱玲 著 /2014-08-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以网络媒介的技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逻辑作为研究的立足点,分析出了网络媒介的意识形态新特质。作者认为,网络媒介作为一种新的媒介技术应用形式,其peer to peer 的技术思想架构赋予网络媒介平等、自由、开放和共享的技术价值理念,但其社会应用依然摆脱不了现实政治权力的干预和操控,因为网络媒介就其实质仍然是现实社会的一种延伸,因此,社会对网络媒介的具体应用使得网络媒介同样摆脱不了意识形态的影子,只是由于技术原理不同,使得网络媒介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传统信息媒介相比,具有一定的突破性和创新性。本书梳理出中国网络媒介意识形态的具体特质,如:网络媒介意识形态的虚拟遮蔽性,意识形态的共在与复杂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多渠道渗透性,意识形态的交互回应性和不安全对抗性。本书结合这些特质,提出中国网络媒

    • ¥30 ¥38 折扣:7.9折
    • 互联网舆情理论分析
    •   ( 10 条评论 )
    • 李维杰刘晖吴世忠 著 /2015-01-01/ 科学出版社
    • 互联网舆情发生的起点、传播的场所、发展的途径、演化的轨迹都在互联网中。作为一种连接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的纽带,互联网舆情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认识这些规律以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益于降低互联网舆情中的风险,另一方面有助于分析互联网舆情背后的事实。以此为出发点,李维杰、刘晖、吴世忠编著的这本《互联网舆情理论分析》力求回答和解决三个问题:互联网舆情与传统舆情本质区别有哪些?如何正确有效地引导互联网舆情使之风险小化?普通人在应对互联网舆情的过程中该如何处理?本书适合互联网舆情研究人员和党政机构相关工作人员阅读,也可供企事业单位中专业从事舆情应对处理的人员参考。

    • ¥28.4 ¥36 折扣:7.9折
    • 数字媒体叙事研究
    •   ( 65 条评论 )
    • 王贞子著 /2012-07-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数字媒体叙事研究》的意义在于如何利用新的媒介形式来讲故事,从而让受众接受和迷恋上新的媒介艺术。叙事是目前几乎所有媒介形式的内容,不同的媒介由于其创作工具和传播工具的不同而具备不同的叙事方式,在找对方式之前任何一种媒介技术都要经历一个摸索的过程,就像摄影机刚出现的时候很多人不承认它能创造艺术,认为机械根本没有创造力。可事实是,当使用摄影机的人在摸索中找到了用画面讲故事的方式之后,这一媒介形式为我们创造出无数令人倾倒的叙事作品。 本书作者力图为数字媒体找到它自己的叙事模式,因为毕竟下一代人的成长经验将主要由赛博空间来主宰与塑造,数字社交媒体的盛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它在方方面面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相处与沟通模式。因此,研究数字媒体的叙事方式已然迫在眉睫。

    • ¥29.2 ¥39 折扣:7.5折
    • 网络社会的崛起
    •   ( 41 条评论 )
    • (美)曼纽尔·卡斯特 著,夏铸九 等译 /2006-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对本人以及本书而言,能有机会接触中文读者,真是荣幸之至。这不但是因为中国文化与文明是古老也是度发展的人类历史之一,还因为未来的世界将越发紧密地与中国的未来相互联系。公元2000年将届之际,中国各地不寻常的经济增长、技术现代化与社会变迁过程,都正在重新塑造地球的面貌。对中国及人类而言,用充满智慧的意义与充满展望的视野经历当前这个转化过程,确实是必要的。西方经常缺乏这种意识,而我怀疑中国人也相当有限。就像历史上所有快速而多重向度变迁的时期一样,我们习惯用来思考社会的知识范畴已经变得过时:社会、经济与政治理论,在我们需要据以了解世界与引导我们的实践时却失效了。三卷之一的本书,在我们当前知识的状态下,尝试以经验分析为基础,重新思考这个正在浮现的社会与经济。本书从全球视角着手,分析信息技术

    • ¥46.6 ¥59 折扣:7.9折
    • 转型期网络舆论生态:动因、机制与模型
    •   ( 84 条评论 )
    • 刘朝霞 /2016-03-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网络正越来越深地向中国的社会生活渗透,网络传播渐成整个传播生态中的主导传播逻辑。在这一大背景下,社会舆情领域的议程设置、议题聚合、影响力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网络舆论的策源、引爆、发生、发展也与社会舆论有所不同。本书以网络舆论为研究对象,以网络舆论的生成与演进为核心议题,探讨了网络舆论在哪些因素作用下产生,呈现什么样的发展态势和规律,在各演变阶段的影响动因及作用机制如何等问题。 宏观而言,中国社会的政治转型、经济转型、文化转型以及媒介转型,成为了网络舆论生成的 结构性因素 。中观而言,网络舆论是舆论主体对客体发表的评价活动。微观而言,网络舆论主体的公众性,是网络舆论生发的内部性因素,利益、价值、情感交互作用促生了网络舆论;网络舆论的客体表现出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融合,成为了网

    • ¥39.9 ¥52 折扣:7.7折
    • 网络新闻业与跨文化传播
    •   ( 7 条评论 )
    • 张咏华 著 /2008-07-01/ 上海三联书店
    • 本书中所收录的论文,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作者在新闻与传播学科中学习、探索的部分心得体会。按照文章所阐述的课题,本书共分“传播学研究的理论视野”、“国际化背景下中国传媒业提高竞争力的策略”、“传播科技的新发展与传媒转型”、“网络时代的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新老传媒业的规范管理”、“政治经济文化视野下的网络传播”、“传媒内容与国际传播研究内容考察”与“传播实务探讨”8个主题。

    • ¥36.3 ¥43 折扣:8.4折
    •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系列丛书 中国式现代化——记者的行与思
    •   ( 4 条评论 )
    • 丛书主编:高晓虹 丛书副主编:王晓红 曾 /2024-11-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本书是 2023 年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 的文字稿汇编。本届大讲堂的主题是 “中国式现代化——记者的行与思”,邀请了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在内的21家新闻媒体单位的 32 名新闻记者担任课程主讲,全面、真实反映了新时代新闻工作者在主题宣传、国际传播、媒体融合发展、深度报道等领域的探索和经验,是一堂生动的国情大课、有温度的思政大课、有水平的专业大课、有实践力和穿透力的中国金课。主讲人所列举的案例、作品都是对当今中国社会变化的忠实记录,是对我们所处时代的忠实记录,也是一线新闻工作者不负使命担当的最生动的注脚和写照。除文字稿外,书中还以大量二维码链接案例作品,进一步提升了本书的使用价值及可读性。 本书既可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新闻单位的培训用书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参考读物。

    • ¥30.3 ¥30.7 折扣:9.9折
    • 影像背后——网络语境下的视觉传播
    •   ( 112 条评论 )
    • 周勇 /2014-01-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影像背后(网络语境下的视觉传播)》由周勇著,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试图透过网络热点舆论中的影像传播,探寻其背后的传播动因、规律及其对当下社会舆论的建构,而这种探讨的过程将不可避免地深入正在剧烈变动的社会文化及生活其中的群体。正如莫里所说,“如果我们谈及一种主导意识形态的再生,我们必须看到,这样的意识形态只有与现存的常识形式和它所针对的群体的文化相联系时才产生有效性。

    • ¥33.7 ¥45 折扣:7.5折
    • 基于社交网络的行为分析和挖掘
    •   ( 96 条评论 )
    • 李磊等 /2019-10-01/ 科学出版社
    • 随着社交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用户在线行为越来越复杂,并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基于社交网络的行为分析与挖掘》对社交网络行为进行系统性分析,主要从社交网络行为成因、社交网络行为表现和社交网络行为影响三方面简略分析社交网络行为分析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社交网络行为成因,包括*重要的三个原因:用户采纳、用户忠诚和用户信任。有了这些原因,用户才在社交网络中发生行为。然后主要介绍用户行为、行为类别预测和行为主体的话题分析等社交网络行为表现。*后,对社交网络行为的影响力和对用户行为引导的相关工作进行分析。

    • ¥61.6 ¥78 折扣:7.9折
    • 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研究:从“微内容”到舆论风暴(传播与社会丛书)
    •   ( 190 条评论 )
    • 党生翠 /2013-02-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传播与社会丛书: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研究:从微内容到“舆论风暴”》对网络舆论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内在动力机制及演变过程进行了探究,对其发生的宏观背景、内在激励、影响因素及根本原因给予了系统分析。 《传播与社会丛书: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研究:从微内容到“舆论风暴”》中不仅从跨学科的角度对网络舆论蝴蝶效应进行了外观式概览,而且通过构建影响因素模型进行了内剖式观察,提出了网络参与度、传统媒体参与度及相关方正反馈度等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三大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各自的二级指标。此外,作者还从制度学说视角,分析了网络舆论蝴蝶效应有效性与有限性并存的悖论现象。

    • ¥32 ¥39.8 折扣:8折
    • 网络数字媒体技术在生物多样性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研究
    •   ( 20 条评论 )
    • 吴丽华 等 /2013-07-01/ 国防工业出版社
    • 《计算机应用与教育丛书:网络数字媒体技术在生物多样性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研究》以*的数字媒体形式对海南丰富的自然生态物种资源和藏品进行采集、处理、显示和管理,在兼容现有的国家数字博物馆采集规范基础上,增加*的国际多媒体编码规范与标准、全景图像和三维图形数据,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通过对海南生态资源多样性数字博物馆的生态物种资源进行二维/三维数字数据采集,结合原有博物馆中文本、图片和视频等信息,完善现有的相关生态物种或藏品的数字媒体数据资源,为生态资源的科学管理、保护与利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参考意义。 《计算机应用与教育丛书:网络数字媒体技术在生物多样性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研究》适合于从事博物馆和文物保护机构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大专院校博物馆专业师生阅读,也可

    • ¥35.8 ¥49 折扣:7.3折
    • 网络传播概论(修订二版)
    •   ( 4 条评论 )
    • 杜骏飞 主编 /2004-04-01/ 福建人民出版社
    • 本教材基本上涵盖了当前有关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的主要内容,但不是面面俱到:(1)对于某些与本课程学习目的的相去较远的应用领域(如在线金融、远程医疗等),基本未作涉及。(2)对于某些知识系统过于庞杂的应用领域(如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等)仅在绪论以及部分章节作相关性介绍和点评。(3)对于某些特别适合单独设立课程的内容,基本未作涉及。 互联网的意义不完全在于互联网本身。网络以其数字化、全球性、实时性、多媒体和交互性等特征,完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对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的人们还只是刚开始认识到互联网听蕴涵的巨大潜能,还只是刚开始寻找释放这种能量的方式。在可预见的未来,互联网的应用必将会从边缘向中心、从表层向深层扩散,并且必将成为人类生活的中心。

    • ¥29.2 ¥38.9 折扣:7.5折
    • 网络传播革命:权力与规制
    •   ( 83 条评论 )
    • 蔡文之 著 /2011-08-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由蔡文之编著的《网络传播革命——权力与规制》把网络传播革命放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予以考察,以网络传播革命推动的网络分权-网络赋权-权利积聚-网络权力-网络行动-社会权力-社会效应为主线,首先剖析了由传播生态变革而引发的新理念、新格局和新的交互方式等多棱面的社会进步,继而分别从技术和社会两个层面对网络赋权的内在逻辑和现实效应进行了阐述,理论探索和现实剖析互为印证,接着从互联网的价值取向和权力主体视角解读了网络权力的双刃作用,力图对当前网络现象背后的动因和潜在的问题、威胁作出较为客观的诠释。

    • ¥26.9 ¥32 折扣:8.4折
    • 微博情绪表达与舆论治理研究
    •   ( 44 条评论 )
    • 焦德武马玉春贾雪枫 著 /2018-05-01/ 安徽大学出版社
    • 《微博情绪表达与舆论治理研究》主要研究微博舆论中公众情绪的表达问题,分别从大众传媒时代公众情绪的表达与实践、微博舆论与公众情绪研究的范畴与现状、微博舆论的功能、多维视角下微博舆论的公众情绪表达、微博舆论中公众情绪表达的社会效应、微博舆论形成的双重因素等方面来探讨当前微博舆论中公众情绪表达的成因及影响,探索并提出中国微博舆论的社会治理路径。

    • ¥36 ¥48 折扣:7.5折
    • 传媒数字化管理
    •   ( 27 条评论 )
    • 黄河 著 /2011-01-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本书在梳理构建传媒竞争力的传统路径的基础上,着眼传媒的发展,以广电媒体为例,创新性地提出可以从“数字化管理”的角度解读传媒竞争力。在详细论述“数字化管理”思维的特质之后,归纳出推动“数字化管理”并终提升传媒竞争力的两个方向——“用数字化方式管理内容资产”和“有效管理信息以提高决策水平”。

    • ¥33.7 ¥45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