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折-7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
    •   ( 7094 条评论 )
    • 比尔 科瓦奇Bill Kovach) /2014-03-1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资深记者写给普通公民的新闻消费指南。 在网络时代,面对脱口秀评论者和自媒体的众声喧哗,网站无休止的链接和添加, 真实的新闻 是否已经死亡?旧的权威已被推翻,新的权威正在被创造,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改变。但是寻找真实、可靠的信息,仍然是新闻媒介重要的目标。同时,这也是新闻消费者的目标。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辨识哪些信息是谣传,哪些信息、观点是可信的呢?本书旨在回答上述诸多疑问,探讨信息文化正在发生着何种改变。它为所有的公民提供了一种路径导航 用六步质疑法分辨谣传,获得事实的真相。

    • ¥34.3 ¥49.8 折扣:6.9折
    •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收藏版)
    •   ( 4753 条评论 )
    • 徐泓 编著 /2015-01-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这是一本从纪录片出发的哲学书,他纪录着小人物们构成的历史,又是一本用影像去抵达的启示录,他思考的是如何用影像认识世界从民生出发,以影像抵达在官方的平台,讲述老百姓的故事。 陈虻,一个被崔永元、白岩松、柴静等一众思想锐力的名嘴称为精神领袖的人。 本书汇集了陈虻生前在央视评论部的审片经典言论、讲座精华、报道文章以及影像,展示了纪录片从观念到方法、从栏目化管理到新节目研发的思想精华。本书由十八篇文章构成,从十八个角度解构他的思想,展示出一个思想深刻而诗意表达的纪录片人之有趣。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于2013年1月推出版,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已经连续印刷十次。在新的一次加印之际,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给了我修订的机会与时间,使我能够对本书的内容进行勘误、校正以及补充

    • ¥25.4 ¥45 折扣:5.6折
    • 媒介研究批评术语集(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   ( 2612 条评论 )
    • (美)W. J. T. 米歇尔马克·B. N. 汉森 主编,肖腊梅 胡晓华 译 /2019-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通信、哲学、电影、录像、数字文化:媒介研究所跨领域、学科多得惊人,它所生产的词汇既严谨,又直观。《媒介研究批评术语集》定义了,有时是重新定义了这个新兴综合领域的目的,阐明了*生动的讨论、*有活力的话题背后的关键概念。 一个更加宏大的对话涉及文化、技术、政治,作为这个更加宏大的对话的一部分,这本令人激动的论文集对在处理当代媒介的特点及模式方面对于我们而言颇为关键的语言进行了探索。本文集的主编是媒介研究领域著名学者W. J. T. 米歇尔和马克 B. N. 汉森。本文集推出了许多杰出撰稿人的作品,这些论文都是为了本文集专门写成。文章分为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 审美 这部分讨论的是艺术问题,与描述感官经验及判断的术语有关; 技术 这部分让我们进入一系列宏观的技术概念;媒介功能在系统中实现, 社会 这一部分开启了对

    • ¥48.75 ¥75 折扣:6.5折
    • 翻书忆往正思君 一个出版人和一个文化时代 上海三联书店
    •   ( 43 条评论 )
    • 李昕 /2024-10-01/ 上海三联书店
    • 一个出版人和一个文化时代 由书见人,由人见时代、见精神。 细述40年出版往事,重现先生学人气度风骨, 映照一个时代风起云涌、群星璀璨的文化气象。 知名出版人、三联书店前总编辑李昕李昕先生从事出版业40余年,策划出版了一系列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图书,与诸多文化界重磅人物有过深入直接的沟通。 在这本随笔集中,他用温和细腻的笔触,讲述了与近30位学者、作家和出版人的往来故事,生动重现了先生学者的为人、气度和风骨,描绘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气象。 书中的一手资料和100余幅照片,既能使读者从独特的角度了解一代先生学人的为人为学,也为当代文化史留下了一份鲜活的史料。 周有光|钱钟书|钱学森|杨振宁|吴敬琏|傅高义|韩启德|田家青|杨绛| 马识途|王鼎钧|邵燕祥|杜高|王蒙|关愚谦|刘再复|韦君宜|曾彦修| 屠岸|蓝真|刘振强|陈早春|杨德炎|

    • ¥39.9 ¥79.8 折扣:5折
    • 媒介与记忆 大众传媒学术研究
    •   ( 100 条评论 )
    • /2023-11-19/ 四川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关于大众传媒的学术研究译著。大众传媒既可唤起人们回忆往事的兴趣,也可帮助人们储存与回溯记忆。在《传媒与记忆》中,乔安妮 加德汉森通过分析广播电视、流行音乐、明星消费、数字媒体、手机使用中有关记忆与遗忘的典型案例,揭示了大众传媒与记忆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涉及 难忘事件 的媒介表征、参与记忆与遗忘的大众媒介工具、储存记忆的传媒技术,以及传媒产品生产者在型塑人们记忆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全书共8章。前两章介绍记忆研究作为一门专业研究领域的百年发展史及其与传媒研究的联系,界定了记忆的四种类型。第3至4章阐述了人们通过大众传媒 制造记忆 ,不仅仅是为了储存个人和群体的历史,而是为了与处于其他空间中的社群及其生命故事相关联。第5章以英国BBC广播4台为案例,论述声音与记忆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广播纪录

    • ¥36.6 ¥65 折扣:5.6折
    • 交互叙事与跨媒体叙事:新媒体平台上的沉浸式故事创作
    •   ( 488 条评论 )
    • [爱尔兰]凯利.麦克莱恩著 /2021-09-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本书将为媒体行业的学生和从业者提供了各种跨平台创建创新型新媒体项目的策略。麦克莱恩整合了一系列理论家和实践者关于视觉艺术、声音效果和互动媒体的观点,从实践、技巧、历史、理论和术语等角度为媒体从业者提供了一份实用的参考指南。他以宏大的视角去探索传统叙事、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观众解读、声音设计、蒙太奇、跨媒体叙事等,以帮助有丰富传统媒体从业经验的人学习如何更好地进行互动式、跨平台的叙事创作。

    • ¥41.3 ¥62 折扣:6.7折
    • 普通话训练手册:50天突破
    •   ( 667 条评论 )
    • 宋扬 /2022-03-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不同于传统普通话教材逐一对声、韵、调进行顺序讲解的方式,《普通话训练手册:50天突破》在对丰富的语音样本进行广泛分析与细致总结的基础上,建设性地提出了十个普通话学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以这十个普通话学习过程中的痛点为切口,有针对地展开各个击破、层层递进式的教学。 教材为普通话学习者构建了一个更为有趣、更富效率的学习场景:十个痛点的学习对应十个章节,每个章节又分别对应了五讲,即五天的学习--这样,每天学习一个小节,一周五个工作日便可完成一个痛点的改错,终通过日积月累,利用十个自然周,五十个工作日,便可通读本书,完成普通话知识的梳理和语音的改错。

    • ¥25.3 ¥38 折扣:6.7折
    • 交往在云端: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第2版)(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 4193 条评论 )
    • 南希·K. 拜厄姆Nancy K. Baym) /2020-01-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互联网和移动电话颠覆了我们对于自身和人际关系的许多传统认知。说起它们对生活的影响,我们既焦虑、又兴奋。在《交往在云端》中,南希 拜厄姆为数字媒体在人际关系中扮演的角色提供了批判性的思考框架。本书并没有太多劝诫性的寓言故事,而是以研究数据为基础,帮助读者理解日常关系中的这些重要变化。 《交往在云端》将学术研究和生活实例相结合,回答了类似下面这样的问题:中介化互动可以是温情和私人化的吗?人们在线上会撒谎吗?在线上建立的关系可靠吗?数字媒体会破坏我们的其他关系吗?整体而言,本书强调,只有理解了数字媒体的特质,以及发展、使用它们的社会语境与人际情景,这些问题才能得到解答。 《交往在云端》反映了社交媒体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明确了新媒体带给我们的困扰,同时也指出我们当下对于新媒体的评价与历

    • ¥40.3 ¥65 折扣:6.2折
    • 弱传播 舆论世界的哲学 邹振东著 控制舆论风向新闻传播化解危机个人企业家新媒体人公关集团学习用书舆论世界生存法则
    •   ( 400 条评论 )
    • 邹振东 /2018-12-01/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没有人会忽视舆论的力量,然而舆论是什么?如何产生?有规律可言吗?可以被预测甚至左右吗? 长期以来,舆论学研究曾经是哲学家对话的天空,现在却沦落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边角料。而大众对舆论的认知,还普遍停留在公共事件、明星热点等范畴。《弱传播》打破了这种局限,把研究视域扩大到了与现实世界共存的舆论世界。 作者酝酿二十年,写作四年,试图像牛顿总结物理世界的运动定律一般,去构建舆论世界的完整体系。全书由舆论的弱原理、""四大规律""、""三论三律""及一系列的舆论工具组成,富含大量生活日常、政治选战、商业推广、社会事件等真实案例。因此,《弱传播》既是传授面试、公关、谈判、恋爱乃至夫妻之道中传播技术的实用书,又是处理舆论危机和打舆论战的实战工具书,也是所有媒体人、公众人物和公务员的案头书。见解独

    • ¥34 ¥68 折扣:5折
    • 传播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对180篇文章的观察
    •   ( 2720 条评论 )
    • 邓树明 /2021-06-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根据十年的学术期刊主编经历,发现当前学术论文作者欠缺学术研究基本知识的情况相当普遍,比如不知道学术论文的主要特征,不知道论文的一般结构,而更为严重的是不知道在学术研究中需要运用研究方法,或者如何设计研究方法。 作者希望借助《传播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讨论和解决两个核心问题,即研究方法如何设计与论文的结构如何安排,它们是串联全书内容的两条线索。 全书共分三大部分。部分提出学术论文的特征,提出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思辨研究三种范式,力图建立起对学术论文和研究方法的整体性认识。第二部分采用实证的方法,选取刊登在《新闻界》等期刊上的100篇文章,观察这些文章运用了哪些种类的研究方法;并选择其中的文章为案例,具体地阐述如何设计研究方法与如何安排论文结构。第三部分讨论 应该如何避免 出现失误的

    • ¥43.3 ¥69.8 折扣:6.2折
    •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解码广告
    •   ( 720 条评论 )
    • [英]朱迪斯·威廉森 著,马非白 译 /2021-08-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广告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我们呈现出一张张熟悉且令人愉悦的面孔,它显然具有经济功能,但它反映的不仅仅是现代经济。本书并没有简单地批评广告的虚假和剥削,而是通过一百多幅插图详细研究了广告的魅力,从而厘清它们毋庸置疑的吸引力从何而来。显然,广告的经济功能是吸引我们购买更多商品,而广告的意识形态功能让作为个体的我们置身于支撑我们社会经济基础的观念中。意识形态在经济环境中不可或缺,因为意识形态使经济环境看似不可或缺。 想要改变社会,就必须打破这种 不可或缺 与意识形态的恶性循环。本书试图打碎这条锁链中由我们自己铸造的一环,它提供的不是一个 答案 ,而是一套 工具 ,我们可以通过它改变自己对社会微妙、复杂的宣传形式之一的认知。 因此,本书对任何想了解图像和意识形态在我们社会中的运作方式的人来

    • ¥38.35 ¥59 折扣:6.5折
    • 【官方正版 假一罚十】弱传播 邹振东 舆论世界的哲学 公关团队内部口耳相传的奇书 不应该让你的竞争对手看到的好书 厦大网
    •   ( 512 条评论 )
    • 邹振东 /2018-12-01/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没有人会忽视舆论的力量,然而舆论是什么?如何产生?有规律可言吗?可以被预测甚*左右吗? 长期以来,舆论学研究曾经是哲学家对话的天空,*却沦落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边角料。而大众对舆论的认知,还普遍停留在公共事*、明星热点等范畴。《弱传播》打破了这种局限,把研究视域扩大到了与现实世*共存的舆论世*。 作者酝酿二十年,写作*年,试图像牛顿总结物理世*的*定律*般,去构建舆论世*的完整体系。全书由舆论的弱原理、""*大规律""、""三论三律""及*系列的舆论工具组成,富含大量生活日常、政治选战、商业推广、社会事*等真实案例。因此,《弱传播》既是传授面试、公关、谈判、恋爱乃*夫妻之道中传播技术的实用书,又是处理舆论危机和打舆论战的实战工具书,也是所有媒体人、公众人物和公务员的案头书。见解*到,论述缜密,体系完整

    • ¥34 ¥68 折扣:5折
    • 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 (修订版)(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大师经典系列;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   ( 3641 条评论 )
    • 【美】詹姆斯·W.凯瑞 著 、丁未 译 /2019-04-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为文化的传播》是文化研究领域的经典作品,精选了作者的论文和演讲稿,从文化角度研究传播手段和现代技术、媒介与社会。作者超凡的洞察和富有见地的评论,在学术批评家中是少有的。他在书中考察了美国新闻业的历史和现状,创造性地提出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为美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开辟了新路径。 《作为文化的传播》初版的中文版曾于2005年推出,作者从人类制造符号、建构现实、维系传统这样的文化角度重新构想传播与传播研究,为我们展开了一幅集壮观、有趣、人本、理想为一体的新画卷,得到不少中国传播学者的精神共鸣,对拓宽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视野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本书为全新修订版,加拿大教授G. 斯图尔特 亚当和著名华人学者潘忠党教授做了学术导读。

    • ¥46.8 ¥68 折扣:6.9折
    • 中国价值:话语建构与国际传播
    •   ( 51 条评论 )
    • 韩震 /2024-06-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构建与国际传播中的话语创新,从中华民族的复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反映时代变化发展的话语体系、对外文化和价值观传播中的话语创新、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的国际交往价值观等方面,深入阐释和回答了在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传播中,如何创新话语表达,构建反映时代发展变化的话语体系;如何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推动话语方式创新;如何在网络和新媒体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把握好话语策略;如何在跨文化视域中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进程的理解。

    • ¥43.9 ¥78 折扣:5.6折
    • 西方传播学名著导读
    •   ( 73 条评论 )
    • 胡翼青 主编 /2024-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传播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扮演着联结者的角色,不了解传播,就无法理解人与社会。传播理论的体系庞大而驳杂,不仅历史起点晦暗,而且边界含混不清。与其挂一漏万地概括传播研究的历史与结构,还不如在名家名著的星丛中感受和体验传播理论的脉络。《西方传播学名著导读》遴选了西方传播研究领域的35部经典著作,涵盖美国实证主义传播学、法兰克福学派传播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英美文化研究等重要理论流派,通过导读的方式让读者全面感受传播理论开放的知识图谱。

    • ¥55.7 ¥99 折扣:5.6折
    • 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新闻:技术、媒介物质性与人机融合(新闻传播学文库)
    •   ( 137 条评论 )
    • 吴璟薇 /2023-09-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新闻》探讨的是智能新技术给新闻业带来的深刻变革。身处智能数字化时代,这一探讨具有现实意义和创新价值。 本书从理论与实践两条线索出发。理论方面,作者融合了当下较为前沿的媒介平台化与平台社会研究、媒介与技术研究、媒介的物质性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国际学术界范围内,这些理论成果在新闻学研究领域的运用也属于较为新颖和前沿的,突破了国内现有研究的薄弱环节,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相关研究领域的理论资源。实践方面,作者结合当前我国新闻行业的实践成果,对多家媒体(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中央媒体与地方媒体、商业化平台)如何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并创新发展进行调研访谈,前沿理论与中国实践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

    • ¥33.7 ¥59.8 折扣:5.6折
    • 读懂新闻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 26 条评论 )
    • 胡森林,王亚莘,刘宁洁 /2023-09-01/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本书以广大社会公众如何“读懂新闻”为切入点,通过深入剖析90多个经典案例,深度探讨了“新闻的内涵”“新闻全角度”“新闻与社会”等多重维度的议题,阐述了如何准确理解新闻,洞察了其中蕴含的信息,回答了“新闻是什么”“新闻应该如何”“人与新闻的关系”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等重要问题。内容丰富多样,兼顾实践与理论,覆盖新闻本身、个体、组织、社会等多个层面,最终聚焦培养媒体素养与社会能力。无论是新闻爱好者、传媒从业者还是社会观察者,都能从中获得新视角与洞察力。

    • ¥41.4 ¥68 折扣:6.1折
    • 丑闻的力量:大众传媒中的符号学
    •   ( 297 条评论 )
    • (意)约翰奈斯·艾赫拉特 /2016-12-08/ 四川大学出版社
    • 成为丑闻的事件是否具备内在的 丑闻性 ,或者说,确实存在本身就会演变为丑闻的事件吗?在《丑闻的力量》一书里, 丑闻 这一概念重新得到了审视。丑闻并非来自于事件本身,而是由公众舆论制造出来的,而公众对某一事件的观念则由媒体叙事建构。丑闻之所以有力,是因为它能够挑战现有体制,削弱其合法性。在丑闻的制造过程中,传媒起到了整合作用,它将真实事件解释为公众有目的性的行为。 通过对当今大众传播中大量丑闻的讨论,艾赫拉特得出了全新而令人惊奇的结论:丑闻是建构出来的观念。 艾赫拉特将经典的符号学和实用主义理论用于对当今传媒的分析,特别针对性虐童案和电视布道中的道德话语进行了深入考察。在他看来,对丑闻的社会学和传播学研究忽略了传媒的建构本质,而他关注的是有意义的公众叙事方式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通过对

    • ¥27 ¥48 折扣:5.6折
    • 事实核查:后真相时代美国新闻业的选择(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学术前沿系列)
    •   ( 157 条评论 )
    • [美]卢卡斯·格雷夫斯lucas Graves) /2023-07-0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事实核查:后真相时代美国新闻业的选择》是考察美国新闻界和政治传播领域 事实核查运动 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其历史情境建立在美国新闻业对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言论真实性的持续追查和报道上。选战期间,专业事实核查人员和更广泛的事实核查运动在美国新闻业中兴起,为研究者观察新闻生产和新闻生态的变化提供了重要窗口。 作者格雷夫斯耗时5年,进入事实核查机构PolitiFact参与事实核查的活动,还实地考察了其他两家专业事实核查机构FackCheck.org和Fact Checker,访谈这三家机构的创办人和主要成员,参加它们主导或与其他组织携手开展的业务和研讨活动。通过对事实核查日常实践的 深描 ,作者讲述了美国事实核查行业兴起的故事,运用丰富的田野考察资料回答了这些基本的问题:什么是事实核查,它与媒介批评有何不同;什么促使了事实核查行业的

    • ¥49.5 ¥88 折扣:5.6折
    • 人工智能艺术与设计
    •   ( 219 条评论 )
    • 王洪亮 徐婵婵 /2022-03-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在一个属于薛定谔的猫的时代,我们见证了谷歌的 阿尔法狗(AlphaGo) 对人类智力的碾压、马斯克的 赛博朋克猪 思想的形状。在过去的几年里,人工智能正在各个领域以不同形式不断刷新我们对于机器的认知。乐观者表示,无论人工智能加持下的机器再怎样厉害,它也不过是我们人类的助手和工具;悲观者则表达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活中的深入应用与发展,人类有可能被机器所超越的担忧。而本书希望以一个尽可能理性、全面的角度,结合人工智能在艺术与设计领域的相关发展和应用,分析其对于我们生活所形成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走向。这其中既有反映人工智能对于设计效率提升、拓展思路、优化资源的作用,也有对其可能导致的失业率上升、人类自身创造力下降、艺术家与设计师身份重新定位等方面的思考。

    • ¥45.3 ¥68 折扣:6.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