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学会粤语(广州话)基础篇》是粤语学习入门级教材,从基础语音、词汇、语序读写到日常生活场景对话练习,每一个新字词都配有粤语拼音,全书有9个声调、60个常用词以及180个常用字,每天1小时的学习内容,非常适合零基础入门学习者。 《20天学会粤语(广州话)交际篇》在姊妹篇《20天学会粤语(广州话)》(基础篇)的基础上,设计了20个生活场景,基本囊括衣食住行工作交友等生活各方面,并针对每个场景提炼出经典例句30个,为初学者进行类似场景会话提供方便,做足准备。每课分为单词学习和句子学习两大块,针对性非常强。 《20天学会粤语(广州话)基础篇》和《20天学会粤语(广州话)交际篇》 是专门为粤语零基础学习者学习粤语而编写的入门级教材。从基础语音、词汇、语序读写到日常生活场景对话练习,每一个字词都配有粤语拼音
本书收集了19300多个上海话词汇,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习见、习用的词、短语、熟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分为26类,包括天文、地理、节令、交通、娱乐、体育、助词等,按照词义归类编排,全部采用汉语拼音拟音,注释简洁明了。词典里收录的词汇不论新老、无谓雅俗,都有囊括。 光盘内容包括《上海话900句》、《上海话拼音输入系统》(老派)、《上海话拼音输入系统》(新派)。
昆明方言属北方方言中云南方言的次方言。由于昆明人口集中,历史悠久,又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昆明方言在云南省的言语交际中颇有影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书对昆明方言词汇进行了注音、释义、考订,是一本较为规范的汉语方言词典,不仅可供想了解、研究昆明方言的读者使用,还可供汉语方言编纂者借鉴。本书为汉语史的研究、现代汉语的研究和方言的研究提供了有用的资料,对于学习普通话、推广普通话以及用地道的普通话正确地描述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云南生活和增强民族认同感也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广州话正音字典:广州话普通话读音对照》是一广州话正音字典。由粤港澳三地粤方言专家共同审订广州话标准音读,采用国际音标标注广州话语音,正文按部首笔顺编排,备有部首检字表。...
《汉语方言学导论》(修订版)论述了汉语方言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方言的调查、记录、描写及方言地理、历史、变异、接触、比较、文字等。本书从普通方言学的立场出发,以汉语方言的事实为素材,讨论方言的理论和方法问题。由于本书的作者亲自调查并且研究心得较多的是吴语,故书中举例时也多用吴语,这可以避免用错语料,也可使读者多受益。
全手册收录上海市区方言词语约4500余条,用丁氏注音法标注了读音,大部分词条列出了注释并且给出了例句。对其他方言区的读者了解上海市市区方言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对研究上海市区口语的学者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汉语方言学教程》(第二版)综合汉语方言学的研究成果,结合作者多年来的研究心得,概述 汉语方言学 这一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内容包括调查方言的语音学和音韵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训练、方言分类、方言历史、方言接触、方言演变、方言调查法、方言的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研究,以及汉语方言学史等。教程对各大方言的音系及主要特点作了介绍,而以探讨汉语方言学的理论和方法问题为主全面反映了本学科的新研究进展。
本书共收录老北京方言口语词条一万多条,50余万字。有一些是读者耳熟能详的,也有一些是比较生僻的。同时本书也收录了不少儿化音的口语。
自1993年以来,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差不多每隔两年召开一届,第十二届研讨会于12月3日、4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中文堂举行。此次会议既继承历来客家方言学术研讨会求真务实的传统,又在客家方言比较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拓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会议在以往研究相对薄弱的客家方言语法、客家边界方言点、海内外客家方言文献、客家方言有声数据库建设等方面有所作为,丰富了客家方言研究的内涵,为新形势下客家方言的调查研究开辟了新路。本书选取了该次研讨会的40篇论文,内容涉及客家方言的田野调查研究成果,以及客家方言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成果,既有共时层面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研究,又有历时层面的客家方言发展演变规律的探讨,材料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主要选取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小报上的相关专栏,包括尉迟梦文,陈青如图的《上海新俗语图说》,与汪仲贤先生《上海俗语图说》均一脉相承,为之 续篇 不为过;以及姜太公撰述的《上海闲话新篇》、浅草撰述的《新语林》,仍然保持 俗语图说 特色,这些俗语和漫画展现了当时上海的风土人情和上海民众的人生百态,可谓是一幅上海 浮世绘 ,一定意义上也是早期海派文化的缩影。本次重新整理出版,无疑对于语言、民俗、文化、社会等各界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也有助于真实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与语言文字的变迁,对海派文化传承与研究具有较大意义。
《周昂<新订中州全韵>研究》探讨戏曲用韵的规律,以曲韵为参照体系,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曲韵系统,从而规范曲韵。其音系基本是延续《中原音韵》范式而来,以北音系统为基础,但又充分照顾南曲曲韵特点,由于其注重传承,因而又有其滞后性,有存古现象,同时其中亦夹带了部分吴音。
《浙江方言资源典藏 丽水》是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 浙江汉语方言调查 项目成果(*辑)之一。本丛书*辑共16本,包括衢州、嵊州、海盐、宁波、定海、余杭、东阳、丽水、遂昌、乐清、瑞安、庆元、诸暨、长兴、浦江、天台。丛书所有语料均来自浙江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团队的实地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方言的概况、语音、词汇、语法、话语、口头文化,以及地方普通话。本丛书也是全国首个以省为单位编写出版的语言资源成果。丛书按地区分册,每一册都简要介绍了该调查点的方言的声韵调、连读变调、文白异读、小称音变等语音知识,以国际音标标注1000个汉字的老派与新派读音,收集1200条方言词及50个语法例句;语料方面既有规定内容的《牛郎和织女》长篇故事,又有广泛流传于当地的歌谣、谚语、俗语、歇后语、谜语、曲艺等口头文化作品,还有即席讲述的
方言分类和历史层次都是多年来争论未休的问题,《汉语方言的共时分类与历史层次》是作者近十年来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分上、下两编。上编为 方言分区 ,包括对汉语方言分区方法的再认识、现代汉语方言的历史鸟瞰,具体讨论了两广地区汉语方言和平话的归属问题。下编为 历史层次 ,讨论了 历史层次 的含义、争议问题、学术渊源、分析框架和文白异读问题,深入论述了苏州话、杭州话、闽南话入声尾韵、粤方言古全浊声母的文白异读和历史层次,并对徽州方言古全浊声母无条件分化的成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操哥”“操妹”“耍朋友”“铲铲”“瓜眉瓜眼”“踏屑”“甩空手”……这些词语你是否觉得熟悉而亲切呢?《山城棒棒军》《傻儿师长》《让子弹飞(川话版)》等影视作品红遍大江南北,其中的四川方言无不为国人津津乐道。四川方言是一种财富,乍听,直白粗犷;细品,面红耳赤。信手翻开一夜之间突然引爆网络的《四川方言词典》,每一个词条或例句无不透露出四川方言的鲜活与魅力,四川方言的诙谐幽默、感性直白、骂中含情、俗中见雅等特点在本书中得到淋漓精致的呈现。本版次的图书仅对1987年初版书中个别明显的表述或文字错误进行了订正,原汁原味地呈现给读者。本书是迄今为止收录全的一部四川方言词汇大全,收录的7000多个词条主要采自文学作品及四川口语。本书不仅可以帮助四川人学习和了解方言词汇,更可以帮助外地人,甚至外
Array
本书主要由七个章节和两个附论构成,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在广西南宁的粤语语法上,包括《作为语言区域的广西南宁》、《语言接触与南宁粤语的状貌词》、《方式助词在广西汉语方言和壮侗语中的扩散》等章节,对广西南宁这一 语言区域 使用的粤语的语法做了全方位的归纳与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