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半坡文明,古蜀王都,丝路重镇,千年港城……本书带你走进 一级博物馆,感受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多彩的地域文化。 腹底铭文 出现“中国”一词的何尊,瑰玮雄奇的青铜神树,光彩动人的五代秘色瓷莲花碗,清雅意趣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250余幅精美稀见文物图,展现中华文化之美,诉说文明流淌的故事。
《浙东藏书史》整合前人研究成果,以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为背景,立足浙东藏书史,结合宁波、绍兴、台州、舟山藏书实际,系统地阐述浙东自汉至民国藏书事业的发展历程。《浙东藏书史》分为宋以前、宋、元、明、清代前中期、晚清、民国时期7章。每章分官府藏书、私家藏书、书院藏书与寺院藏书以及对社会贡献等几个部分内容展开阐述。重点分析历朝的甬、绍、台、舟地区包括官府、书院、私家、寺院藏书的发展、地位及其对文化、教育、人才培养的影响,探索浙东藏书发展的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重新审视浙东藏书在文明传承中的主要作用。
同行评议是靠前外科学评价采用的主要方法,也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的民主决策,而同行评议专家的来源和遴选却直接关系到同行评议结果的公平、公正与质量。本书以科学评价的外部执行者的视角——科学计量,研究科学评价的内部执行者——同行评议专家;以科学计量作为研究方法,从科学共同体的外部视角,客观地审视和判定“科学共同体”,因而将同行评议自身的不足和弊端减至大力度优惠,科学地解决了同行评议专家的遴选问题。
本书是一本 的图书馆学入门读物。本书共分十章,在书中列出了十个问题:1.图书馆学是不是一门科学?2.图书馆学到底研究什么以及范围多大?3.学了图书馆学对我们有什么用处?4.图书馆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5.图书馆学的大家和重要思想有哪些?6.图书馆学有哪些主要研究方法?7.书籍的发展和未来的命运是怎样的?8.图书馆的发展和今后的命运是怎样的?9.图书馆员是不是一种有前景的职业?10.未来图书馆学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是什么?全书围绕着这十个问题来讨论。
在中国现代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宁波帮文化产业家及产业经营的作为具有历史性影响。本书以他们的重要贡献为中心,对宁波帮文化产业的崛起要素、产业类型、经营管理方略、经典创意及产业精英的成功因素等进行了挖掘分析,在展现其重要地位与巨大贡献的同时,凸显宁波帮文化产业的显示价值与示范意义。
《印刷与市场 会议论文集》收录十八篇论文,围绕“印刷与市场”这一主题,从文化史、经济史、社会史的视角出发,由“版刻与印数、销售市场、成本价格、从业群体”等论题入手,从宏观到微观对中国宋元明清以至民国时期印刷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不仅发掘出许多弥足珍贵的史料, 是将对中国印刷史的研究深入到微观经济的层面。 《印刷与市场 会议论文集》由周生春、何朝晖编写。
本书精选自科学网图谋博客的图书馆学随笔,共分为四辑:“学海泛舟”“图林漫步”“闲情偶记”“圕人堂梦想与实践”。本书内容与图书馆业界、图书馆学界的发展密切关联,多是独立观察、经过思考或分析、有感而发的学术随笔。其中相当一部分随笔是对图书馆界人或事的真实记载,蕴含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本书力求精炼且有趣、有味、有用,可作为图书馆学相关研究人员和图书馆从业人员参考用书。
《中国近代民众图书馆研究》对中国近代民众图书馆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并按组织管理、藏书建设、阅读推广事业、社会功效四个部分对民众图书馆的历史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伏枥集》是当代 版本目录学家沈津年逾七十而“老骥伏枥,矢志缥缃”研究古籍版本、书写业界人物的文章合集。所收几十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书写张元济、顾廷龙、瞿凤起、赵万里、林章松等业界名家,涉及《涵芬楼烬余书录》、《善本组周记》、合众图书馆、铁琴铜剑楼、北京图书馆、中国书法家代表团 次访日等重要著作、机构、事项;二是为一些有影响的图书所作序文及会议发言,有利于读者 好地认识《前尘梦影录》《日本汉籍图录》《天禄琳琅知见书录》以及中文古籍整理与版本目录学 学术研讨会等的价值和意义;三是有关古籍版本研究的札记,篇幅虽短小,却充满真知灼见;四是为“哈佛燕京”藏日本所刻中国典籍所试写的30种叙录,沿用了“哈佛书志模式”,揭示出日刻汉籍的形态、内容、特色和价值,对书志写作具有示范作用。书中编
婚姻是人类永恒的向往,也是人类永恒的困惑。萧瀚编著的《婚姻(观念读本)》收入西方诸贤探讨婚姻的力作20篇,通过婚姻与情欲、女性、子女、幸福、家庭和社会等关系的经典文本,全面展示西方婚姻观念的流变,同时也是对人类历史的别样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