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转变的科学教学》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学《科学》课程学生知识、能力和态度综合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DAB030309)”的结题成果。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概念转变的科学教学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我国近现代科学教育的滥觞与发展;概念转变科学教学的理论基础;概念转变科学教学概述;引发认知冲突:解构迷思概念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香港科技大学是中国教育史上所百分之百由“海归派”华人留学生创办的大学。她在短短十年间取得的的成就,堪称中外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迹! 《我的科大十年(增订版)》是作者参与创建香港科大的历史记录。从创建科大的历史机遇、创建科大的理念,到科大十年的工作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都在书中作了详细的记述。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到一所初创大学在短短十年间取得巨大成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从班主任的工作对象、角色定位、职业素养、发展和教育科研等方面,对班主任基本理论问题展开论述;从了解研究学生、组织培养班集体、抓好课堂管理、进行个别教育、开展班级活动、建设班级文化和形成教育合力等方面,对班级管理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班主任与班级管理》不仅吸收了外研究的新成果,拓展了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的研究视域,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而且借鉴了来自班主任与班级管理一线的生动事例,理论观点的阐释以鲜活经验为支撑,凸显价值取向的实践性。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可作为教师教育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增强素养的参考用书。
《职业教育视阈 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基于“四化同步”(新 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背景下, 以“为什么”和“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问题导 向以及研究的切入点和着眼点。全书首先就新型农业 现代化的实质及其特征、职业教育与新型职业农民培 育的关系、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模型及培育理念等基 本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与问卷 调查等,对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进行了 深刻分析,指出了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 题及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 顶层设计、体系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的责任 界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构建以及培育方略等 进行了理论的和实践的探讨。 本书适合从事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研 究的专家、学者和从事农业职业教育工作
中山大学初成立时称国立广东大学,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于1926年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中国传统大学多以书院体制构筑其体,中国现代大学建制,仿自西方。前者多强调和讲究修身养性与人格培养,后者更注重科学教育和人文熏陶。中西文化传统虽然有着存在。孙中山先生所倡导的,在这种中西文化交汇中创建和成长起来的中山大学因此也具有独特的气质和风韵。 当前,中山大学的发展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术导向,着眼人才培养,倡导和谐合作,建立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其发展目标是:立足广东,面向海外,服务地方,辐射全国,把中山大学建设成为一所居于一流大学前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的国际化、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改革开放40年来,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从很初的学什么、学多少、怎么学由国家统制,到不同学校学生可以进行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与学习方式的选择;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选择主要体现在课程观、课程知识选择、课程知识组织传递、课程知识分配以及课程管理制度等五方面的变化上。正是这五方面的发展变化彰显了从中国中小学课程从整齐划一到多样选择的时代主题。
高宽(High/Scope)课程在我国曾被译为“高瞻课程”“海伊斯科普课程”等。它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历经数十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有着独到的课程价值、课程框架、课程组织形式和评价指标,是当今世界学前教育领域中具有重大影响的课程模式,代表着学前教育的“高质量”。《高宽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学前教育中的主动学习精要:认识高宽课程模式》是对高宽课程深入而全面的介绍,揭示了高宽课程教学实践、课程内容、儿童评估、项目评估以及教师发展等多方面的内容,展示了高宽课程在为儿童提供主动参与性学习经验时使用的多种策略,描述了高宽课程在学习方式、语言和交流、社会性和情感发展、身体发展和身心健康、艺术和科学等五大领域的内容以及每个领域内的关键性发展指标,可以供所有学前教育工作者使用
本书由格致中学校友会主编,记录了1949-2019年间,上海市格致中学的发展历程,以及重大事件,是上海教育史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