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家庭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及其家庭因为青春期问题来到心理治疗室,这些问题不仅影响青少年的个人成长,也对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构成挑战。 本书由国际家庭治疗领域的权威专家毛里齐奥 安多尔菲和安娜 马谢拉尼所著,聚焦于家庭关系中青少年重要问题的解决,是心理治疗大师安多尔菲关于家庭治疗的系列图书之一。本书基于多代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大量临床案例,对暴力、病理性依赖、进食障碍、抑郁与自杀企图等青春期问题进行了分析。书中重点阐述了如何将青春期问题放在家庭系统和家庭发展历史的框架中来理解,并将家庭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资源进行治疗,为深入探讨青少年发展难题及家庭治疗方法提供了实用指南。 本书案例丰富,引人入胜,实践性强,不仅从事家庭治疗和青少年咨询与治疗的专业人员会从中得
《助人技术:探索、领悟、行动三阶段模式》(第5版)作为心理咨询领域的畅销书,根据希尔教授的 探索 领悟 行动 三阶段模式,提出了一种将当事人中心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以及认知行为理论整合起来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导来访者探索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发现适应不良的想法和行为的根源和后果,并依此采取行动,创造积极的长期变化。 本书将作者丰富的临床和课堂经验整合成一本易于阅读的助人过程指南。学习本书,读者不仅能够了解三阶段模式背后的理论原理、掌握助人过程的基本临床技能,还能够批判性地思考助人过程以及运用哪种方法更有效地达成他们的治疗目标。
心理游戏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协作来认识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考虑到儿童和青少年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心理游戏是一种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和心理健康知识的好方式。本书基于心理课中的 心理线 逻辑,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更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和更具 心理味 的游戏,将心理游戏浓缩并提炼为 32 种形式和 40 个主题,并解析了这些心理游戏的基本原理和内涵,以帮助心理教师简化备课流程、减轻备课量,并在了解活动形式和心理游戏背后的原理后,举一反三地建构属于自己的备课模式。 本书可广泛应用于学校心理课、班会、团体辅导、户外拓展训练等类似场景的培训和教学设计,是学校
该书是家庭治疗领域迄今为重要的专著,提出把家庭作为一个整体来治疗,把整个家庭归为心理健康中的一个因素。作者在书中选录和分析了大量临床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结构家庭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概念,展示了实施结构家庭治疗的具体步骤和使用技术,对结构家庭治疗方法作了清晰和全面的介绍。该书不但可以让初学者大获裨益,也能给资深治疗师以相当大的启迪。该书作者萨尔瓦多 米纽庆是美国结构家庭治疗创始人。
本书是家庭治疗领域的经典图书,由结构派家庭治疗创始人萨尔瓦多 米纽庆、儿童内分泌专家伯尼斯 L.罗斯曼和儿童心理学专家莱斯特 贝克共同撰写。 全书共12章。在概述了理解和治疗心身问题的不同范式后,本书围绕神经性厌食症这种难治性心身障碍,重点介绍了如何采用系统框架视角理解疾病,以及如何使用家庭治疗方法在系统框架内对神经性厌食症开展治疗,内容包括心身家庭的特征和互动模式、线性和系统治疗模式、改变的策略、家庭治疗的实施等。书中的四个典型案例是对系统框架视角的绝佳诠释,也是家庭治疗的精彩呈现。本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对于国内心理治疗的研究和实践均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以及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相关专业人员和心理学爱好者。
依恋理论一经提出,在学术界引起广泛重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越来越证明依恋理论对人类的意义。本书便是对依恋理论的细化和应用。 本书将依恋理论与家庭系统疗法相结合,以孩子发展阶段为主线,同时细分各依恋类型下的不同应对策略并指出持不同应对策略的家庭成员互动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本书提出了依恋的动态成熟模型并将该模型与家庭系统疗法相结合使用,实践证明,二者结合对帮助来访者具有良好的效果。书中理论均以案例形式生动呈现,然后结合理论进行解读,易于阅读,易于理解。 本书适合所有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以及广大心理爱好者阅读。
人类的心理活动有一个共同之处: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活在当下。 我们早年受过的心理创伤有明显的侵犯,如身体虐待;也有隐形创伤,如在要求严苛的环境中长大、毫无预料地被羞辱、一部分性格或需求被完全禁止、情绪被忽视,等等,在成长过程中重复发生并累积起来,逐渐摧毁我们的安全感和自尊心。 曾经压抑的创伤和没能释怀的过往,在相似的情境下会被唤醒,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这时我们的行为或话语,很容易伤到我们亲近的人,包括我们的孩子。我们会不自觉地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 作者指出,人是关系性的存在。他在探讨人类关系复杂性的同时,从深度的自我探索开始,修复内在的依恋模式,进而提高心智化的程度与认知自信,培养共情能力,让我们在当下与未来更好地经营关系。重要的是,你要相信,每个人都有疗愈自己的能力。
《大象在屋里(萨提亚模式家庭治疗实录)》由玛 丽亚·葛莫利所著,《大象在屋里(萨提亚模式家庭 治疗实录)》是一本以萨提亚模式进行家庭心理治疗 的实录集。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长期从事家 庭心理治疗的研究与实践。本书稿以作者在中国选取 的典型家庭治疗案例汇编而成。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渴望一片宁静与治愈之地。《曼陀罗绘画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一书,正是这样一把钥匙,引领我们走进内心深处的花园,通过曼陀罗绘画这一独特方式,发现自我,疗愈心灵。曼陀罗,这一古老而神秘的图形,以其严谨的结构和神圣的意味,成为心灵疗愈的媒介。本书以建构心理分析病理与治愈模式为目标,以曼陀罗绘画为内容进行展开,致力于探讨曼陀罗绘画如何作为一种心理治疗工具,通过创造性的表达和深层次的自我探索,帮助人们实现心灵的平衡与自我成长。 《曼陀罗绘画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是一部值得每一位关注心理健康、渴望心灵成长的人阅读的书籍。让我们一起,通过曼陀罗绘画,开启一段心灵的治愈之旅吧!
本书是对分析性存在和来访者-分析师相互联系的基本维度进行的深刻探索,它为扩展精神分析治疗的范围和处理一些困难的治疗情况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埃舍尔全身心地投入到来访者的体验世界和展开分析的过程中。她和来访者一起经历了黑洞、分离、死亡、困倦、石化、沉默、渴望、变态的深度和心灵感应梦的谜题,同时经历了来访者-分析师合二为一的出现,以及它的挑战和神秘。利用温尼科特的遗作和比昂的晚期作品,超越了主体间性分析概念,见证了来访者-分析师的相互联系,埃舍尔提供了她自己对 一体 或 存在于一体 的理解,来访者的情感现实是分析性存在的weiyi状态,可以满足并改变不可想象的崩溃和精神灾难。重要的是,精神分析师愿意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向来访者开放他的精神边界,尤其是在困难、难以忍受和毁灭性的状态下。 本书将成为精
本书是关系性精神分析的基石性著作,也是后弗洛伊德时代的重量级精神分析著作。它深刻地阐述了主体间性视角在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上的重要意义,超越了早期工作中由“孤立心灵”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探索了精神分析发展的新的可能性。 主体间性观点是罗伯特·史托罗楼在他的经典著作《云中的面庞》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所有的心理过程都源自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分析性关系的发展总是以非线性的过程发生,而非之前许多疗法所认为的,以线性的过程发生。这一概念为精神分析从一人心理学向双人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本书中,三位作者详细论述了传统精神分析的笛卡尔视角的局限,并借助现象学和自体心理学的思想,说明了以主体间性理论为基础的精神分析工作思路,以及运用主体间性理论理解并治疗创伤病人和精神病人的方法。
本书作者在咨询实践和督导中积累的经验进行梳理,对职业辅导(vocational guidance)和生涯咨询(career counseling)的理论、方法、工具进行整合。内容来自作者多年的学习、咨询、督导和教学的实践经验,以及和北森生涯研究院同事们在实务切磋中总结的方法,同时广泛收集与整合了生涯领域国内外的经典著作和前沿观点的诸多精华,并对生涯咨询的本土化进行探讨。 为了提高实务上的参考价值,本书以操作步骤、案例、话术等形式,将有代表性的常见困惑和咨询经验凝结成99个要点。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帮助生涯咨询师提升生涯咨询知识和技能: 部分,生涯理论在实务中的应用 。这部分对生涯理论在实务中应用的经验做了提炼,对部分经典理论和本土化观点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第二部分,生涯咨询过程中的操作要点。 生涯咨询工作从前期接待到终结案有诸多
鉴于叙事疗法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李明博士从2002开始一直致力于叙事疗法在中国的本土化,本书是其19年来大量的引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结晶。本书从叙事理念层面对叙事疗法做了深入地讲述,并从理念及技术层面对叙事疗法与西方各流派咨询技术做了对比,并附有作者就相关内容的解答。此外,本书增加了大量的案例材料和对话讨论,这也使得可读性增加了不少。
本书是我国部从科学角度介绍冥想的图书。全书包括三部分:部分阐述了冥想的基础理论,包括冥想的概念、定义、分类、起源及其与哲学、心理学、伦理学、医学、生物学的相关基础;展示了国内外对冥想的脑科学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第二部分展示了冥想主要流派的理论及其实际操作方法。第三部分介绍了冥想在精神障碍、躯体障碍及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本书体系性强,既有世界观又有方法论,既有理论又有具体操作,语言流畅、内容丰富,可作为冥想科学工作者、医学院学生、教师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普通大众了解冥想的科学读物。
什么是家庭?家庭成员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如何理解来访者及其家庭?治疗师所处的文化、阶层和价值观等背景是否会影响其对家庭的判断?哪个流派的家庭治疗技术有效?如何将治疗实践与实证研究、传统理念与时代发展相结合?这些问题,你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部分介绍家庭治疗的演变过程、基本技术和基本概念;第二部分详述家庭治疗的经典流派;第三部分阐明了家庭治疗的进展;第四部分评估了家庭治疗不同流派的优缺点、相关的实证研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作者不仅以严谨且谦逊的态度、细腻又诙谐的语言、广泛而翔实的知识将家庭治疗历史上重要的人物、思想、研究和实践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还精选了丰富的案例和大量的问题,帮助读者更好地吸收和反思书中的内容。不仅如此,也许你还可以在阅读本书的基础
意象是心的象形文字,它无比灵活,在不同的情景有不同的意义,而且同一个意象可以同时有多种意义。在具体操作中,意象对话心理治疗可以通过增加积极事件、改变和化解消极意象、减少执着和沾染以及共情等方式来治疗各种心理障碍。 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相比,意象对话心理治疗有如下特点: ◎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更适合中国人; ◎适应症范围非常广泛; ◎心理诊断容易,可以迅速探明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更容易深入人的潜意识,挖掘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利于建立咨访关系并减少阻抗; ◎治疗时间更短; ◎可以在不了解病史和生活史的情况下进行治疗; 以想象为主要方式,运用原始认知系统(即中国人的 象思维 ),通过意象来探索、呈现、调节、治愈人的深层心理状态和潜意识,来治疗人们的心理障碍问题,*终达到深入治本的目
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正在犹豫要不要入行心理咨询师。但不知道它的真实面貌是什么,隐形的代价有哪些,怎么办? 如果你刚入行心理咨询师,起初,你感到新奇而陌生,但是有一肚子的问题不知道问谁;后来,你想快速成长,独当一面,但是不知道该修炼哪些关键能力,怎么办? 如果你想转行心理咨询师,眼看着奔三奔四。学习和培训的门槛高吗?怎样快速学习,让理论变成实践?你每天焦虑不安,怎么办? 别着急!问题的根源来自于选择背后的不确定性。这本书就是让心理咨询领域的高手,从入门到进阶,手把手带你预演一遍这个职业,大大降低你职业规划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 本书部分行业地图,带你俯瞰心理咨询师有什么特点;第二至四部分从新手到高手,带你预演完整的职业进阶之路,帮你看清挑战和成长分别是什么;第五部分行业大神,
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是便于推广与复制的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本书是樊富珉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近十年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包括十份完整的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囊括大学新生学习适应、大学生网络依赖、高校贫困生自强训练、大学新生生涯规划、初中生成长、地震灾后青少年心理康复、地震灾后干部心理康复、恋爱与婚前辅导、家庭工作平衡以及父母效能共十个专题。每个专题都包括团体理论、团体设计、团体实施三部分,详细介绍每份团体辅导方案的理论基础、设计思路和完整的操作方案,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好学、易用。 本书适合渴望学习和掌握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的大中小学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专职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企业培训师、员工援助师、监狱心理矫治民警等学习、参考。
本书从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出发,通俗易懂地解读了抑郁症进程中,大脑如何影响我们的情绪、动机、决策和行为,以及如何被它们所影响,并提供大量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技巧,帮你掌握正确驾驭大脑回路的指南,重新找回快乐和健康! 了解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并不一定会感到悲伤,他们更多的是觉得麻木。(所以抑郁的反面是失去活力。) ☉焦虑和担忧是由不确定性而非确定性所引起的,当所有事情都悬而未决时,杏仁核脑区会变得格外兴奋。(杏仁核活性越高,焦虑水平就越高,所以当你担忧焦虑时,减少选项并且快速做出决定,有助于降低杏仁核的活性并缓解焦虑。) ☉为什么我们总是喜欢在内心中堆积负罪感和羞愧的情绪?(因为它们激活的是我们大脑的奖赏中心。) ☉为什么感觉到被他人随意评判或者排斥的话,会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沙盘游戏的起源是什么?沙盘游戏领域的开拓者有哪些?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今的沙盘游戏实践的?沙盘游戏的未来将走向何处? 《沙盘游戏:过去、现在和未来》回答了上述所有问题。本书对沙盘游戏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总体性的回顾,对沙盘游戏的创立者及革新者的生平背景、实践经历、重要著作做了深入探讨。书中还详述了当前五大重要的治疗潮流,探讨了沙盘游戏的未来,分析了当前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关注点。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综合全面的、国际性的参考文献清单,其中包括许多非常珍贵的与沙盘游戏治疗相关的录像带和录音带。 本书对于沙盘游戏的发展脉络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的梳理,非常适合作为沙盘游戏爱好者及心理咨询师的重要参考资料。
IFS是一种根植于神经科学、非病理化的、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核心是将人的内在资源和自我关怀应用于治愈情感创伤,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焦虑、抑郁、饮食失调等提供了革命性的治疗方案。 本书简明地阐释了IFS疗法的源起、范式和专业术语,并展示了各种各样的临床应用场景,易于阅读,实用性强,可作为心理治疗师/咨询师的案头工具。本书主要包含: ?IFS治疗的神经科学知识; ?IFS循序渐进的6F技术; ?带有注释的IFS治疗案例; ?基于IFS发展而来的冥想; 简单、易用的体验性练习。
本书是对性与性别少数(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等)进行肯定性心理咨询的指导用书,适合心理咨询师作为职业工具书,也适合其它心理学专业人士与爱好者学习。 中国以往对性与性别少数的心理咨询,几乎完全停留在 扭转 的层次上。而这早已经被国际主流心理学界所摒弃。 本书提出的肯定性咨询法,是在去污名的基础上,帮助性与性别少数者自我悦纳,并且处理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的指导书。对下面这些针对性与性别少数咨询中常遇到的问题逐章深入展开,详细论述:自我认同咨询、出柜咨询、伴侣关系咨询、伴侣暴力咨询、职业咨询、性咨询、物质滥用咨询、形婚咨询、同妻同夫现象咨询,等等。 一册在手,咨询师便可以全面了解性与性别少数肯定性咨询的理念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