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周礼》是一部讲述建国与设官的著作,保存了大量的先秦史料;《仪礼》内容来源古老,涉及面广,保留了丰富的我国上古社会史料;《礼记》为孔子弟子及后学者所记,内容讲述哲理及礼仪法度及孔子的礼学思想。 本文临末想说的是:礼教杀人的时代早已过去。复古不但迂腐可笑,而且可恶。然而《三礼》自有其精华。《三礼》对于研究礼仪之邦的历史颇为重要,而其精华对于根治社会的创伤亦足资借鉴。希望《三礼》的这个点校本对社会、对读者有益。句读如有可取,那是沈师以及其他前辈大师教诲、启迪的结果。
本书从仪式文化角度研究先秦诗歌的形态、产生、演变等问题,综合运用各种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材料涉及先秦诗歌研究文献、出土文献及传统研究视野之外的诗学材料,体现了大文学研究理念,揭示了先秦时期诗的内涵。主要观点有:《尚书·禹贡》是流传于先秦的歌颂大禹治水之功的仪式颂辞;《夏小正》是由敬授民时仪式产生的安排农时的仪式韵文,影响了以《七月》为代表的农事诗的形成;《商颂》的商诗,其五首诗歌即《大濩》在不同时期的颂诗文本;《楚辞·九歌》为屈原所订之楚国颂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