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5-49元
  • 5折-7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春秋张氏集注·陈氏春秋后传(经部-60)——钦定四库全书荟要
    •   ( 9 条评论 )
    • 张洽 著 /2005-05-01/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编纂《四库全书》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从乾隆三十七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历时七年,共征

    • ¥31.7 ¥46 折扣:6.9折
    • 春秋尊王发微(经部春秋类)/中外哲学典籍大全
    •   ( 0 条评论 )
    • (宋)孙復|责编:王茵|总主编:李铁映//王伟光|整理:赵金刚 /2020-09-01/ 中国社科
    • 孙氏研治《春秋》,强调明诸侯大夫之功罪,以考时世之盛衰,而推见帝王之治乱,这一思想,贯穿是编之始终。其所论述,前祖唐人陆淳,而下开胡安国,谓《春秋》有贬无褒,大抵以深刻为主。本次整理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为底本,此底本在夷狄等内容上无删减,基本保留了《春秋尊王发微》的原貌。 孙氏研治《春秋》,强调明诸侯大夫之功罪,以考时世之盛衰,而推见帝王之治乱,这一思想,贯穿是编之始终。其所论述,前祖唐人陆淳,而下开胡安国,谓《春秋》有贬无褒,大抵以深刻为主。本次整理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为底本,此底本在夷狄等内容上无删减,基本保留了《春秋尊王发微》的原貌。

    • ¥35.43 ¥65 折扣:5.5折
    • 春秋左氏传说·春秋尊王发微(经部-53)——钦定四库全书荟要
    •   ( 13 条评论 )
    • 吕祖谦 /2005-05-01/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九二四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皇宫。北洋政府组织清室善后委,负责接收清点清廷文物图书,清点过程中,在故宫内发现了与其他字书杂物放置在一起的“四库全书薈要”,所幸该书不僅完整无缺,而且觸手如新,在战乱频仍的年代,这部世间孤本竟得以保存下来,可谓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幸事。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党政府把“薈要”连同故宫文物运至西南,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在竄逃之际,又把“薈要”运到台湾。一九八五年,台湾世界书局将此书影印出版,精装十六本,共五百册。 由於海峡阻隔,我们暂时无法“睹‘四库全书薈要’”的真容,但是,吉林出版集团对於“薈要”的影印出版,却在某种程度上稍减我们的遗憾。这也是这部中华文化的珍品首次在大陆印行。它的出版印行,无论是对於歷史文献的研究整理,还是对於中国古代歷史与思想

    • ¥29.7 ¥43 折扣:6.9折
    • 增修东莱书说(经部-32)——钦定四库全书荟要
    •   ( 2 条评论 )
    • (宋)吕祖谦 撰 /2005-05-01/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160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历时7年,共征集图书12237种;然后由四库馆臣对内府藏书以及从各地征集的图书进行校订,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其中,应抄、应刻之书被认为是合格的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而应存之书则不能收入《四库全书》,仅仅是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存目。《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收入图书3457种,凡79070卷,装订成36000余册,6752函。成为中国历史上卷帙多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的编纂抄写历时10余年,共抄出7部,全书底本藏于翰林院,部抄本藏于文渊阁,其他六部分别藏于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热河文津阁,是为北四阁;镇江金山文宗阁、扬州大观堂文汇阁、杭州西

    • ¥35.9 ¥52 折扣:6.9折
    • 叶氏春秋传·春秋辨疑(经部-56)——钦定四库全书荟要
    •   ( 7 条评论 )
    • 叶梦得萧楚 著 /2005-05-01/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宋代有《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末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编纂《四库全书》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从乾隆三十七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历时七年,共征集图书122

    • ¥33.1 ¥48 折扣:6.9折
    • 孝经译注【达额满减】
    •   ( 0 条评论 )
    • 胡平生 译注 /1996-08-01/ 中华书局
    • 在我国历史上,《孝经》长期是儿童发蒙义字的课本,是流传最广、影响的古籍之一。本书的目的是,帮助一般读者读懂《孝经》,给那些希望作进一步研究的人提供一些线索,为那些从事伦理学问题探讨的工作提供一份可以参考的资料。关于《孝经》的作者、成书、今古文之争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思想内容之评价等问题,请参看本书《孝经是怎样的一本书》。《孝经》本文,今文与古文在章节、文字上有若干歧异。本书《考经》正文采用《十三经注疏》今文十八章本,而在注释中说明古文本的章节分合与文字不同的情况,并注明歧义。本书的注释主要依据唐玄宗“御注”及刑昺“正义”,兼采“孔安国傅”、“郑玄注”及历代注经家的意见,择善而从,尽可能简明扼要,必要的问题也有些简略的考证,重要的不同意见也加以微引,以便读者参考。总的原则是,

    • ¥25 ¥50 折扣:5折
    • 春秋尊王发微(经部春秋类)/中外哲学典籍大全
    •   ( 0 条评论 )
    • (宋)孙復|责编:王茵|总主编:李铁映//王伟光|整理:赵金刚 /2020-09-01/ 中国社科
    • 孙氏研治《春秋》,强调明诸侯大夫之功罪,以考时世之盛衰,而推见帝王之治乱,这一思想,贯穿是编之始终。其所论述,前祖唐人陆淳,而下开胡安国,谓《春秋》有贬无褒,大抵以深刻为主。本次整理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为底本,此底本在夷狄等内容上无删减,基本保留了《春秋尊王发微》的原貌。 孙氏研治《春秋》,强调明诸侯大夫之功罪,以考时世之盛衰,而推见帝王之治乱,这一思想,贯穿是编之始终。其所论述,前祖唐人陆淳,而下开胡安国,谓《春秋》有贬无褒,大抵以深刻为主。本次整理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为底本,此底本在夷狄等内容上无删减,基本保留了《春秋尊王发微》的原貌。

    • ¥35.57 ¥65 折扣:5.5折
    • 孝经图说【达额满减】
    •   ( 0 条评论 )
    • 陈柱,要义 著,(宋) 佚名 绘 /2016-03-01/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孝经》共十八章,全篇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孝经》在中国伦理思想中,将孝亲与忠君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绝对化神秘化,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于《孝经》文本进行解读。

    • ¥32 ¥64 折扣:5折
    • 书传辑录纂注(经部-36)——钦定四库全书荟要
    •   ( 1 条评论 )
    • 董鼎 著 /2005-05-01/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编纂《四库全书》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从乾隆三十七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历时七年,共征集图书一

    • ¥32.4 ¥47 折扣:6.9折
    • 春秋尊王发微(经部春秋类)/中外哲学典籍大全
    •   ( 1 条评论 )
    • (宋)孙復|责编:王茵|总主编:李铁映//王伟光|整理:赵金刚 /2020-09-01/ 中国社科
    • 孙氏研治《春秋》,强调明诸侯大夫之功罪,以考时世之盛衰,而推见帝王之治乱,这一思想,贯穿是编之始终。其所论述,前祖唐人陆淳,而下开胡安国,谓《春秋》有贬无褒,大抵以深刻为主。本次整理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为底本,此底本在夷狄等内容上无删减,基本保留了《春秋尊王发微》的原貌。 孙氏研治《春秋》,强调明诸侯大夫之功罪,以考时世之盛衰,而推见帝王之治乱,这一思想,贯穿是编之始终。其所论述,前祖唐人陆淳,而下开胡安国,谓《春秋》有贬无褒,大抵以深刻为主。本次整理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为底本,此底本在夷狄等内容上无删减,基本保留了《春秋尊王发微》的原貌。

    • ¥35.43 ¥65 折扣:5.5折
    • 春秋梁传注疏(经部-55)——钦定四库全书荟要
    •   ( 0 条评论 )
    • 范宁 等著 /2005-05-01/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册府元龟》,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编纂《四库全书》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图书,从乾隆三十七年开馆征书,至乾隆四十三年,历时七年,共征集图书一

    • ¥33.8 ¥49 折扣:6.9折
    • 春秋尊王发微(经部春秋类)/中外哲学典籍大全
    •   ( 0 条评论 )
    • (宋)孙復|责编:王茵|总主编:李铁映//王伟光|整理:赵金刚 /2020-09-01/ 中国社科
    • 孙氏研治《春秋》,强调明诸侯大夫之功罪,以考时世之盛衰,而推见帝王之治乱,这一思想,贯穿是编之始终。其所论述,前祖唐人陆淳,而下开胡安国,谓《春秋》有贬无褒,大抵以深刻为主。本次整理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为底本,此底本在夷狄等内容上无删减,基本保留了《春秋尊王发微》的原貌。 孙氏研治《春秋》,强调明诸侯大夫之功罪,以考时世之盛衰,而推见帝王之治乱,这一思想,贯穿是编之始终。其所论述,前祖唐人陆淳,而下开胡安国,谓《春秋》有贬无褒,大抵以深刻为主。本次整理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为底本,此底本在夷狄等内容上无删减,基本保留了《春秋尊王发微》的原貌。

    • ¥35.57 ¥65 折扣:5.5折
    • 孝经正义
    •   ( 195 条评论 )
    • [汉]郑玄陈壁生 /2022-08-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在《孝经》学史上,zui重要的注本当属流行于汉末至中唐的郑玄《孝经注》。可惜宋代以后,《孝经注》亡佚。有清一代,学人搜集郑玄《孝经注》不遗余力,极具代表性的是严可均辑本。皮锡瑞以之为据,作《孝经郑注疏》,成为清代《孝经》学典型的注本,也是今天理解《孝经》zui重要的注本。而百年来敦煌遗书出土,发现了许多郑玄《孝经注》残片。 《孝经正义》的意义有三:一是在经文上,还原唐明皇《孝经御注》改经之前的经文;二是根据新出土敦煌文献,结合严可均、皮锡瑞所集郑玄《孝经注》内容,提供一个更为完整的《孝经》郑注本;三是对郑注《孝经》进行全面系统的疏解,即以清人解经的方式,详尽疏释《孝经》经文、郑注。

    • ¥48.4 ¥78 折扣:6.2折
    • 春秋尊王发微(经部春秋类)/中外哲学典籍大全
    •   ( 0 条评论 )
    • (宋)孙復|责编:王茵|总主编:李铁映//王伟光|整理:赵金刚 /2020-09-01/ 中国社科
    • 孙氏研治《春秋》,强调明诸侯大夫之功罪,以考时世之盛衰,而推见帝王之治乱,这一思想,贯穿是编之始终。其所论述,前祖唐人陆淳,而下开胡安国,谓《春秋》有贬无褒,大抵以深刻为主。本次整理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为底本,此底本在夷狄等内容上无删减,基本保留了《春秋尊王发微》的原貌。 孙氏研治《春秋》,强调明诸侯大夫之功罪,以考时世之盛衰,而推见帝王之治乱,这一思想,贯穿是编之始终。其所论述,前祖唐人陆淳,而下开胡安国,谓《春秋》有贬无褒,大抵以深刻为主。本次整理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为底本,此底本在夷狄等内容上无删减,基本保留了《春秋尊王发微》的原貌。

    • ¥35.43 ¥65 折扣:5.5折
    • 春秋尊王发微(经部春秋类)/中外哲学典籍大全
    •   ( 0 条评论 )
    • (宋)孙復|责编:王茵|总主编:李铁映//王伟光|整理:赵金刚 /2020-09-01/ 中国社科
    • 孙氏研治《春秋》,强调明诸侯大夫之功罪,以考时世之盛衰,而推见帝王之治乱,这一思想,贯穿是编之始终。其所论述,前祖唐人陆淳,而下开胡安国,谓《春秋》有贬无褒,大抵以深刻为主。本次整理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为底本,此底本在夷狄等内容上无删减,基本保留了《春秋尊王发微》的原貌。 孙氏研治《春秋》,强调明诸侯大夫之功罪,以考时世之盛衰,而推见帝王之治乱,这一思想,贯穿是编之始终。其所论述,前祖唐人陆淳,而下开胡安国,谓《春秋》有贬无褒,大抵以深刻为主。本次整理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为底本,此底本在夷狄等内容上无删减,基本保留了《春秋尊王发微》的原貌。

    • ¥35.57 ¥65 折扣:5.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