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内容。四书五经会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这些名句言简意赅,言近意远,蕴含着相当丰富而深刻的哲理,千古流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适应现代人诵读与引用需要,我们约请相关专家选编了《四书五经名句诵读》。全书分类编排,并有简单注释,以便于广大读者使用。
《明清思想经典丛书:传习录校释》是与其弟子、友人的部分对话、书信汇集体,包含了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阳明心学及其发展的重要资料。一生不重著述,尤其不赞成记录师徒对话,因为在他看来:“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加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今某与诸君不过各就偏蔽箴切砥砺,但能改化,即吾言已为赘疣。若遂守为成训,他日误己误人,某之罪过可复追赎乎?”(徐爱《传习录·序》)而徐爱备录师说,亦自知“固非先生之所欲”。正是抱着十分审慎的态度,《传习录》上卷(即初刻《传习录》)的刻录印行,经过了本人的审阅。于是,《传习录》上卷便与同年七月刻录的《古本大学》一起成为生前公开印行的重要著作。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系儒家之经典,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钱穆先生所著《四书释义》分为《论语要略》《孟子要略》《大学中庸释义》三个部分,对“四书”做阐释与发挥。其中《论》《孟》两书裁为要略,分门别类,有助于学者把握两书要领;《学》《庸》则为其释义,备列全文,使学者体悟篇中宏旨。
本书是中国文化名著《论语》全本的今注今译。内容包括:(1)解题。勾勒《论语》二十篇中每篇的主题思想,或阐明论述的几个问题,或分析孔子所持的观点,理清其内在的逻辑结构。(2)原文。每段摘录,并加以标点。(3)今泽。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用现代汉语加以直译。(4)注释。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原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作解释。(5)评述。先用一句话对每段原文的主旨加以概括,然后以作者的领会与见解为主,择善介绍古今注疏家的诠释。全书资料丰富,文句流畅,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是一部颇有学术价值的古籍读本。
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也是儒家的九部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此次出版的《四书五经(国学经典 精选精译)》,为文白注释精选本,由孔子等著,骆宾译注。 《四书五经(国学经典 精选精译)》代表着儒家思想的精华,它不仅阐述了儒学的精神,而且启示我们做人处事的原则。对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东南亚汉文化圈都产生过深远影响。要想了解古代中国社会,探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奥秘,要想把握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四书五经(国学经典 精选精译)》可以说是一部最基本的入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