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鉴图说》全称《历代帝鉴图说》,取唐太宗以古为鉴之意,故名“帝鉴”。 是明代万历年间的帝师宰相张居正,为万历帝少年时代编选讲解的政治启蒙课讲义。内容主要讲述历代一些皇帝的故事,节选简练的纪传和笔记。然后,加以深入浅出的讲评解说,而且每篇都由明代画师专配一图,有如连环画一般。因为此书是专为年方十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编写的,得让他能看得懂。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湖北沙市)人。嘉靖年间,张居正以翰林院编修,领国子监司业,进裕王邸讲官。他进入仕途后,曾亲眼目睹朝廷腐败的种种黑暗,因而一旦身为内阁首辅大臣时,便一面主持政务,一面担负起了教导幼年皇帝朱翊钧的重任。就在朱翊钧即位的当年,张居正便指导讲官马自强等人,“采摭前代君人治迹”,编撰了一部书,用作指导朱翊钧学习的教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年 649年)于贞观初年令谏官魏征及虞世南等,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汇编成书。上始五帝,下迄晋代,自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 采摭群书,剪截淫放 ,于贞观五年(631年)编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取名为《群书治要》。这个 治 是政治,是治国*重要的理论与方法的指导,荟集了千百年古圣先贤治国的智慧、方法、效果及经验! 如此珍贵的一部典籍,然因当时中国雕版印刷尚未发达,此书至宋初已失传,《宋史》亦不见记载。此书经由日本遣唐使带到日本,从此被日本历代天皇及皇子、大臣奉为圭臬,成为学习研讨中华文化的一部重要经典。 20世纪90年代,我国原驻日本大使符浩先生通过日本皇室成员获得一套天
本书在编纂上与以往的同类出版物不同的是: 一、本书的编写是从中华文化典籍中精选几百个重要的断面,加以剖析,在选材上,注意介绍曾经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更注意介绍在这些事件背后活动的人物的精神风貌,及他们的思想和活动对后代的影响。因此,本书不仅局限于历史,而是广泛涉及哲学、军事、艺术、教育等领域,使本书从一般的历史性介绍上升到对中华文化各个层面的广泛介绍。 二、在选材上,尽量注意选取健康有益的史料,使读者获得精神的陶冶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要在一套书中全面反映中华文化全部景观确非易事。我们遴选出一些能反映中华文化基本面貌的题材,同时对一些别人注目不多而又确有价值内涵的史料进行了重点发掘,使本书有不少新面目出现在读者面前。 四、本书文字表述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