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大众阅读的需要,这一时期印出大量使用百姓日常用语编写成的白话小说和戏曲,印出大量通俗易懂的插图本家庭用书和蒙学读本。《天工开物》应连而生,充分体现这一时代的图书特色。 《天工开物》,明宋应星著。这是一部有关农业、手工业生产和技术的实用性很强的图书。书中是大量精美插图,文字通俗易懂。全书分三卷,上卷叙述衣食方面的技术经验;中卷叙述各种日用生产技术经验;下卷叙述採矿等方面技术经验。全书反映当时我国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水平。所以此书被后人视为里程碑式的著作,被誉为『中国的百科全书』,是中国古代科技经典。
《山海经》是一部经典古代世界地理博物志,有《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与《海内经》一卷,共18卷,并有《山海经图》。其中多神仙异兽,方术祀典。瑰丽多采,让人能够忘却自身而与天地同乐。陶渊明读后,挥笔写下《读 山海经 》诗十三首,感叹道:"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鲁迅先生一生挚爱,《故事新编》中的《奔月》《补天》皆取材于本书。 本次出版以南宋淳熙刻本为底本,考以清光绪十二年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涵芬楼影印明正统十年刻本、清乾隆刻本吴任臣《山海经广注》;完整收入陕西省古籍整理专家张艳云老师白话全译《山海经》;生僻字随文注音;完整收入清代吴任成金阊书业堂藏版《山海经图》五卷与日本江户时代《怪奇鸟兽图卷》全彩甄选鸟兽图;校录刘歆"上《山海
北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二百卷,继承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的体裁, 记述了宋朝的疆域版图。前一百七十一卷依宋初所置河南、关西、河东、河北、剑南西、剑南东、江南东、江南西、淮南、山南西、山南东、陇右、岭南等十三道,分述各州府之沿革、领县、州府境、四至八到、户口、风俗、姓氏、人物、土产及所属各县之概况、山川湖泽、古迹要塞等。幽云十六州虽未入宋版图,亦在叙次之列,以明恢复之志。十三道之外,又立 四夷 二十九卷,记述周边各族。 《太平寰宇记》所载府州县沿革,多上溯周秦汉,迄五代、宋初,尤其是对东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的政区建置,较其他志书详尽,可补史籍之缺。本书篇帙浩繁,内容详瞻,是研究历史人文、自然地理的宝贵资料。
《山海经》内容丰富、风貌奇特,堪称 天下*书 。全书仅三万一千字,是一部讲述远古时期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神话、生物、医学等方面内容的上古佳作,展示了上古的山川河流、神祇神兽、奇花异草、金石矿物、异国部落、祭祀及神仙方术 为您呈现一幅瑰丽的千古画卷。 同时,《图解山海经》搜集了几乎所有今人可能收藏到的珍贵古版《山海经》插图,全面呈现这部中国上古时代*奇幻、*瑰丽的想象之作。本书记载了100多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以及诸多邦国的地理、风土、物产等信息。此书不仅会引起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关注,对于所有从事创意产业的人士,它提供的灵感也是无穷无尽,非常适合家庭收藏。
《山海经》是现存保留古代神话资料多的著作,堪称中国上古神话的宝库。陶渊明《读山海经》中对其有“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的赞美,文 学大师鲁迅先生曾耐心地将书中的人兽图画全部摹绘出来,并专门撰写了一篇纪念性文章。本书在原著的基础上编选了精准的译文,并辅以精美的图画,将这一上古经典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希望读者能够在品读这本《全真图解山海经》的过程中,不仅能享受阅读的愉悦,还能获取知识、启迪心智、增广见闻、扩展视野。
《搜神记》是干宝的作品中保存完整、影响*的一部,它的内容主要有民间传说、妖狐鬼怪故事以及神奇怪异之事。 《搜神记》中所讲述的神鬼故事,有的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有的表现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有的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不平等制度的英勇反抗等等。这些故事是民间智慧的结晶,也是长期流传的经典。细心品味,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故事角色所体现出来的民族个性,评判人间的是非,悟察人性的美丑。 本套丛书还包括:《水经注全译上、下册》、《大唐西域记全译上、下册》、《徐霞客游记全译、全四册》
《写给孩子的山海经》是先秦典籍中包含了历史、神话、宗教、天文、地理、民俗、民族、物产、医药等多种内容的小百科全书,也是古老的地理人文志。它自古就被视为一部奇书,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记叙神奇的人物、灵异的禽兽、域内园林、海外仙山,还有奇珍异宝........形象地展现了一幅神奇的远古生活图卷。 本书将正确的原文、注释和译文相互对照排列,并配写真风格的精美图片,使读者轻松愉快地读懂。
王万澍、王国牧编撰,赖谋深校注的《湖南阳秋(湖湘文库)》十六卷,清代学者王万澍撰。书中采录正史有涉湖南者,仿朱熹《通鉴纲目》义例,汇为一编。起自汉,止于隋。王万澍病殁后,其子王国牧取父亲所遗隋以后史料,依原书体例,续成《湖南阳秋续编》十三卷(以下称续编)。起自唐,止于元。此次二书收入《湖湘文库》,合称《湖南阳秋》。
本书收录顾炎武九种著作。《建康古今记》书名虽称古今,然所述内容,主要是明太祖朱元璋立国定都南京后的史事。所记史事细密详尽,可补他书之不足。《考古录》属于地理杂记,所谓指北京以东的通州、三河、香河及河北东部的廊坊、唐山、秦皇岛等,属幽、燕一带。《山东考古录》是顾炎武在山东游历的基础上杂考山东地理掌故的一部地理著作。《谲觚十事》为专门辨驳李焕章所议日知录十事而作。《金石文字记》为顾炎武研究金石的专门之书,为清代金石学之滥觞。《石经考》系作者考证历代石经源流得失,博列众说,相互参校之作。《顾氏谱系考》是考察顾姓源流的专著。《求古录》系顾炎武搜集金石之文,手自抄纂而成。《官田始末考》论述历代九种官田的变迁。
《天下郡国利病书》是记载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凡史籍、实录、方志及奏疏、文集中有关国计民生的资料,本书一一予以辑录,并对其中所载山川要塞、风土民情作实地考察,以正得失。约于康熙初年编定成书,后又不断增改,终未定稿。该书先叙舆地山川总论,次叙南北直隶、十三布政使司。除记载舆地沿革外,所载赋役、屯垦、水利、漕运等资料相当丰富,是研究明代社会政治经济的重要史籍。
方舆胜览这部书在祝穆生前已经写就,并刻印成册。全书分为前集四十三卷,后集七卷,续集二十卷,携带遗一卷。前集自浙西路起,至海外四州止;后集为淮东和淮西两路;续集自成都路起,至利西路止;拾遗则自览安府至绍熙每府州各补数条,各集之末又有简短的告白。 该书的元刻本不少,单北京图书馆就收藏有三种,其它如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博物院图书馆、杭州大学图书馆、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等也都有收藏,收藏元刻残本的还有福建省图书馆、贵州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哈尔滨图书馆等单位。 清代没有刻印过方舆胜览,但有很多新的抄本问世。除四库全书抄本外,我们这次还看到了北京图书馆的昆山徐干学傅是楼抄本、上海图书馆的江苏缪庭桂震无处齌抄本、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的孔氏岳雪楼抄本。这四种抄本中,
《山海经》是先秦典籍中包含了历史、神话、宗教、天文、地理、民俗、民族、物产、医药等多种资料的百科全书,也可以说是古老的地理人文志,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一部奇书。它穿越了时空的限制,记叙神奇的人物、灵异的禽兽、域内园林、海外仙山,还有奇珍异宝??形象地展现了一幅幅神奇的远古生活图卷。《山海经》重要的价值之一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的神话传说,除了我们所熟知的 大禹治水 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以外,还有很多大家不熟悉的内容,如祭山的仪式、黄帝大战蚩尤的传说。这些传说为我们研究古代的宗教和部落之间的战争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历史材料;书中记载各种奇思妙想、世界奇观,是后世乃至于今天的文学家、艺术家获得创作灵感的宝库。一千多年前的陶渊明就把阅读《山海经》当成一种精神享受,他说在春夏之交,静坐南窗下, 泛览《周
《钦定日下旧闻考》一百六十卷,清于敏中等奉敕编。 《日下旧闻考》是清乾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高宗弘历令于敏中、窦光鼐、朱筠等人在康熙时期朱彝尊所著《日下旧闻》的基础上,删繁补缺、援古证今、逐一考据而成,是迄今所见清代官修的规模*、编辑时间*长、内容*丰富、考据*详实的北京史志文献资料集。 《日下旧闻考》仍沿用《日下旧闻》的体例和编次目录,但内容和篇幅大为增加。全书共分为十八门,依次为:星土、世纪、形胜、国朝宫室、宫室、京城总记、皇城、城市、官署、国朝苑囿、郊垧、京畿(京畿附编)、户版、风俗、物产、边障、存疑及杂缀。其中,新增"国朝宫室"二十卷、"京城总记"二卷、"皇城"四卷、"国朝苑囿"十四卷,"官署"十二卷从原"城市"门中单列出来,"郊垧"由六卷增为二十卷,"京畿"由原十卷增为三十卷。删去原
清代学术中颇为学界关注的《水经注》公案,牵涉到诸多复杂问题。一般说来,人们只在殿本《水经注》上计较是非,而对戴震的自刻分篇《水经注》很少注目。戴震自刻分篇《水经注》与殿本《水经注》在内容上基本一致,但在注释形式、刊刻用意等方面却有不同:一、自刻本是分篇的,虽宋代时已亡五卷,但全书仍浑然一体。而殿本仍其四十卷,不免 割裂傅合 ,破坏了原书的结构。二、自刻本通书皆为白文,无一字校语,与充斥 案校 的殿本形成鲜明的对比。三,自刻本还有许多重要的校勘成果未被殿本吸收。故本书的整理出版,对于古地理学和清代学术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学术史意义。
第11函:《地理五诀》,全2册 清石印本,[清]赵九峰著,200.00元 《地理五诀》共分八卷,卷一为五行基础和罗盘初步篇;卷二论龙脉生旺死绝形象;卷三论穴之阴阳富贵贫贱;卷四论砂形贵贱得位失位;卷五论水之吉凶进神退神;卷六论四局朝向龙水配合;卷七论二十四山向十二种水口吉凶判断法;卷八论平洋地理风水要诀。前七卷主要论山地风水,卷八论平洋风水;主要以山地风水为主。作者为清代堪舆名家赵九峰先生,自谓此书“遵郭景纯《葬经》、杨救贫《青囊经》、刘秉忠《玉尺经》、卜则巍《雪心赋》、刘青田《披肝露胆》、谭仲简《一粒粟》,或祖其而为之发明,或直述其语。”并参阅了《玉髓经》、《天玉经》、《青乌经》、《黑囊经》、《仙婆集》、《孝思集》、《琢玉斧》、《顶门针》、《天机会元》、《人子须知》、《一贯堪舆
《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用日记体裁撰写的一部写实著作,世界上早一部记载石灰岩地貌的著作。它生动、准确、详细地记录了祖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景观,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开创了我国地理学史上实地考察并系统描述自然的先河。本书是以季会明抄本和乾隆本为底本,参校徐建极抄本、陈弘抄本等多种抄本、印本,约请褚绍唐、吴应寿二位先生整理、校点的。 本书是一部体大思精,富丽宏博,具有世界意义的地理著作和文学作品;它是把科学著作和文学著作融合为一,把准确的科学内容和生动的艺术描写有机结合的典范。它将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越来越显现出它的灿烂光华。
崇贤馆藏书以安徽泾县宣纸为材料,徽墨印刷,保证千年不褪色、不腐蚀、久折不断;全部宋式手工装帧,以锦丝为绳,庄重典雅,坚韧耐久,便于翻阅;花绫封面,耿绢包角,广胶粘页,雅致精美,平滑牢固,是值得珍藏的宣纸精品,藏书涵盖经、史、子、集四库精华及历代碑刻书画真迹,既囊括经天纬地之道,又揽集修身齐家之学,全部繁体竖排,极具古书风韵,堪称 “ 中华传世珍本藏书 ” ,具有增值保值特性,如今已成为各地藏家的新宠。目前已形成 “ 家无线装,绝非藏家;书无崇贤,妄称尊者 ” 的流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