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逸丛书》,共二十六部,两百卷,49册。清末著名散文家、外交家黎庶昌辑。成书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古逸丛书》所收既有在渊源所自的本土失传久已的佚书,也有多种东邻收藏而国内罕见的隋唐写本与宋元刻本,还有日本剞劂的中国典册和彼邦汉籍。在中日典籍交流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本土失传,日本复得,绝版珍品,经典收藏! 《古逸丛书》于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都有很大参考价值,直至今日,仍在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丛书对于研究古代中日汉籍交流史以及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研究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极高的收藏价值。 全书辑印的古书有:“唐代手钞卷子本有:覆旧钞卷子本《唐开元御注孝经》一卷;影旧钞卷子本《玉篇》零本三卷半;覆旧钞卷子本《玉烛宝典》十一卷;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三亿七千万字。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全书分门别类,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资料,大凡经史子集与道释、医卜杂家之书均予收辑,并加以汇聚群分,甚为详备。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本书比法国狄德罗、达兰贝主编的百科全书和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都要早三百余
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后,明成祖赐名《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篡的一部大型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体例“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检索非常方便。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
清王夫之,字而农,学者称船山先生。王船山对心性之学剖析精到,有极浓厚的宇宙论理念,建构了集宋明思想大成的哲学体系;他不仅博览四部,还涉猎佛道二藏,并且工于诗文词曲。本书以民国二十二年上海太平洋书店排印《船山遗书》本为底本,对其进行了解读。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所藏过云楼《锦绣万花谷》,前集四十卷,后集四十卷,全40册。本书刊刻于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南宋孝宗时人编纂,是南宋时期的大型类书,分类摘录南宋时还存世的各种古籍,有不少书早已亡佚。清代学者阮元称赞曰: 书成锦绣万花谷,画出天龙八部图。 实属罕见文化珍品,举世无双。本书流传有序,鉴藏印有:赵氏子善、周允元印、匏如珍藏书籍私记、顾鹤逸藏书印等。
本书是西夏文与汉文两种语言对勘的整理和研究之作。全书包括三部分:“导论”部分全面分析、探讨了《经律异相》西夏文版本的重要价值;“《经律异相》西夏文校读、译注”部分对原文图版西夏文字的错讹、脱衍等现象进行了校读;“附录”部分提供西夏字索引、汉字拼音索引的词句索引,便于查阅和对照。本书不仅与汉文整理本相得益彰,而且还可以进一步订正汉文本的错讹,加深其理解。它的研究必将给元代西夏文大藏经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沈曾植是近代学术大师,其著述之系统整理与出版,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其研究之领域、方法、思想、成果以及其对二十世纪学术发展所起之作用。本书收沈氏《海日楼藏书目》、《海日楼群书题跋》、《海日楼碑帖题跋》,并附其先辈《尚书公手书书目》、《尚书公手抄书画目》,共计五种,全面反映了嘉兴沈氏一脉古籍书画碑帖收藏的全貌,对于古籍版本学、近世珍籍聚散流通以及文人之交游、学术之研讨,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许氏文献功底扎实,此次整理书目题跋,较已刊之《海日楼题跋》扩充倍馀,尤可称道者二:一、凡可访得者,详列馆藏地甚至索书号,至便读者进一步探求查证;二、较钱仲联本不仅订正字句,更重新编排顺序,古籍按四部,碑帖按时序,谨守体例。凡此均使本书增色,对于研究古籍版本源流、金石书画、近代学术史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