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赵光义统一全国后,立志宏扬传统文化,命人整理古籍、收集资料,编纂了《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三大类书,其中《太平御览》引用的古书,十之七八现在已无法看到了。可以说它是北宋前文化知识的总汇。此书原名《太平编览》,编成后,宋太宗非常重视,规定自己每天看三卷,一年后看完;因而改名为《太平御览》,意思是太平兴国年间(976 983年)皇帝亲自阅读的书。 宋太平兴国间,既得诸国图籍,而降王诸臣,皆海内名士。或宣怨言,尽收用之。置之馆阁,厚其廪饩,使修群书。以修文御览、艺文类聚、文思博要、经史子集一千六百九十余种,编成一千卷,赐名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版本有十几种之多。一九三五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宋本出版后,成为二十多年来*流行的本子。中华书局为了供应研究工作者的需要,決
内容介绍 《永乐大典》是编纂于明永乐年间的一部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这部大型类书所收录的古代重要典籍达八千余种之多,上启周秦,下迄明初,内容涵盖经、史、子、集、释藏、戏剧、平话、工技、医卜、农艺等,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了。这部古代大型百科全书共22,877卷,另有目录60卷,装订成书11,095册,全书共约3.7亿字,所收录的古代重要典籍达8000余种之多,它是上起周秦,下迄明初的历史文献资料的总结。《永乐大典》 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 ,宋元以前佚文秘典,明初各种典籍资料尽收其中,所录图书均未删未改,一字不易,所收古籍从而得以原貌保存。全书内容涵盖经、史、子、集,释藏、道经、南戏、北剧、平话、工技、医卜、农艺等无所不包。全书体例
本书是西夏文与汉文两种语言对勘的整理和研究之作。全书包括三部分:“导论”部分全面分析、探讨了《经律异相》西夏文版本的重要价值;“《经律异相》西夏文校读、译注”部分对原文图版西夏文字的错讹、脱衍等现象进行了校读;“附录”部分提供西夏字索引、汉字拼音索引的词句索引,便于查阅和对照。本书不仅与汉文整理本相得益彰,而且还可以进一步订正汉文本的错讹,加深其理解。它的研究必将给元代西夏文大藏经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也是世界上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欧洲学者是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作者是明朝宋应星。初刊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共十八卷、描绘了一百三十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 这部举世闻名的奇书,在它出版之后的二百多年间,却几乎不为国人所知,乾隆时所修的《四库全书》对它摒弃不顾,而除了官修的《授时通考》之外,此间的学者包括那些*的国学大师,也从来就没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过它的一个字。奇怪的是,它在东邻日本和朝鲜却被奉为宝笈,接着
《中国古典精品影印集成》的选择标准为:凡是经过历史筛选、被认为具有文化价值的图书,凡是资料厚重、编纂独到的图书;凡是对当今学术研究能提供参考和借鉴的图书,均在选取视野之中。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产生了卷繁浩的书籍。它是中国文化的聚合,是当前文化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基础。读阅这些图书,可以体验中国文化的硕实和博大,可以了解中国历史的深远和凝重。 《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古代一部大型类书。清·康熙中陈梦雷等原辑,清世宗蒋廷锡等重辑。本书原为《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中的一部分,共三百二十卷,是有关草木文化方面的重要文献资料。
《论语》其实是一部内容很丰富,形式又极灵活的书,除了文、史、哲、人生、教育这些大的方面外,还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为它是语录体,所以随时阅读都很方便,而且洗炼并富于启迪、因为它内容丰富,读它就像采掘复合性富矿,不仅收获颇丰而且还会有意外的发现。因为它形式灵活,读者可以不必始终劳神,时而细细品味,时而浏览而过,更不须受那些“体系”、“层次”之累、这也是这部书历来读者面极广的原因, 本套书还包括:《道德经》《孟子》《菜根谭》《庄子》《古文观止上、下》。
《万年历》是清朝民间流行的一种历书,经清朝皇帝御定为《御定万年历》,万年寓意统治江山社稷万年长久,如今它已成为平民百姓常用的工具书。随着时代的趣味性,《万年历》也不断推陈出新,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而且民族特色鲜明的传统节日、民间信仰、婚丧嫁娶、属相人生、民间禁忌、传世贤文等内容被保留了下来。这些内容已渗透到我国人民生活和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显示出强大、持久的生命力。本书内容新全,涉及天干地支、阴阳五行、黄道吉日、生辰八字、流年运程、择偶婚配、二十四节气、民间信仰、红白喜事、属相人生、民间禁忌、传世贤文等方面的内容,与广大读者的生活紧密结合,不失为一本人人实用的生活手册,愿它能给你的生活增添幸福、幸福、平安、如意。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三亿七千万字。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全书分门别类,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资料,大凡经史子集与道释、医卜杂家之书均予收辑,并加以汇聚群分,甚为详备。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本书比法国狄德罗、达兰贝主编的百科全书和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都要早三百余
我國古代音韻學的研究源遠流長,自漢末魏晋始,各個歷史時期都留下了不同類型的音韻學文獻。這些文獻既包括古人分析和描寫古漢語語音的韻書、韻圖,也包括系統研究古漢語語音狀况的古音學專著,可謂彌足珍貴。二十世紀以後,隨著西方語言學理論的引入,音韻學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材料上都有較大突破,出現了一批經典著作,成為進一步開展音韻學研究的出發點。
《图说天下·典藏中国系列:图解本草纲目》为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之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进行多方考证,历时数十年编写而成,素来享有“东方药学巨典”的美誉。其名为药学著作,内容其实涉及医学、药学、化学、生物、地质、地理、历史学等多个领域,可以说是一部有着全球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至今仍然是研究中国医学与文化的一个取之不尽的源泉。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所藏过云楼《锦绣万花谷》,前集四十卷,后集四十卷,全40册。本书刊刻于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南宋孝宗时人编纂,是南宋时期的大型类书,分类摘录南宋时还存世的各种古籍,有不少书早已亡佚。清代学者阮元称赞曰: 书成锦绣万花谷,画出天龙八部图。 实属罕见文化珍品,举世无双。本书流传有序,鉴藏印有:赵氏子善、周允元印、匏如珍藏书籍私记、顾鹤逸藏书印等。
《册府元龟》共1000卷31部1116门,它虽与《太平御览》卷数相同,但各卷容量较大,所以总字数约超《太平御览》一倍,有940 余万字,在《四库全书》中是仅次于《佩文韵府》的第二部大书。这部书的编纂目的是 欲载历代事实,为将来典法,使开卷者动有资益 ,编纂的特点是所采资料不改旧文,不恰时原文下加注,资料范围都是正经正史,每部前有总序,每门前有小序,言简意赅,有助于使用本书。但因所采多为常见书,不注资料出处,以至自宋至清不为学者所重视。直至近代,始为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所注意并予以肯定和提倡。这部书材料丰富,引文整篇整段,自上古至五代,按人事人物,分门编纂,以年代为序,凡君臣善迹、奸佞劣行、礼乐沿革、法令宽猛、官师议论、学士名行,无不具备,可以说概括了全部十七史。它所收的史书又都是北宋以前古本,可
《册府元龟》所录材料,先按部门,再依年代先后排列,共三十一部,一千一百零四门。其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史料学上的价值。《册府元龟》主要是抄录五代以前的史籍(主要是正史)而成。隋代以前的正史虽然流传至今,但《册府元龟》所见皆为唐宋古本,可用来校订正史流传中产生的讹误。另外,除有关历史事件的记叙外,《册府元龟》在典章制度方面,也有很多的原始资料。②校勘学上的价值。《册府元龟》中依据的正史,从版本的角度来说,都是比之目下流行的版本更为接近原书面貌的古本。因此,就以一般的正史材料而言,也有校勘学的价值。其中的许多材料,可用以补史、校史与辑佚。③学术史上的价值。 我国的史学传统,偏重于政治史方面的编纂,而对其他门类的学术史,则相对来说不太重视。《册府元龟》容量大,对于各类问题,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