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是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选编的一部古代散文集。 《古文观止》编定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共十二卷,以年代为经、作家为纬,按照从古到今的顺序排列,选录自春秋战国至明末三千多年间的名作222篇,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与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散文所取得的*成就。鲁迅先生在《集外集?选本》一文中说: 以《古文观止》和《文选》并称,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是,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却一样不可轻视。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更流行、更有作用,册数不多而包罗诸作,固然也是一种原因,但还在近则由选者之名位,远则凭古人之威灵,读者想从一个有名的选家窥见许多有名作家的作品。 吴楚材和吴调侯选文的初衷是 杂选古文,原为初学设也 (吴楚材《例言》),因此选编时,他们 集古人之文,
唐代笔记小说集,有前卷20卷,续集10卷。所记有仙佛鬼怪、人事以至动物、植物、酒食、寺庙等等,分类编录,一部分内容属志怪传奇类,另一些记载各地与异域珍异之物。是一部上承六朝,下启宋、明以及清初志怪小说的重要著作,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鲁迅曾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这部书与唐代的传奇小说 并驱争先 。 这是一部相当有趣好玩的书,全面反映了唐代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生活的大千风貌。 1.求异 《酉阳杂俎》中,有《礼异》《境异》《物异》等直接以 异 标目的内容,内容与众不同不言而喻:其他一些颇为奇诡、不太让人一下子就能理解的标目,如《天咫》《玉格》《壶史》等,却又具有令人陡然生疑、吸引阅读的作用。《酉阳杂俎》分类记载各种奇人异事方物,明李云鹄《〈酉阳杂俎〉序》评价道: 无所不有,无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所著的文学巨著。全书分为12卷,收录短篇文言小说491篇。蒲松龄在继承魏晋志怪和唐宋传奇传统的基础上,以隽永之笔、博爱之情,取得了中国文言小说创作的*成就,本书也就成为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不朽作品。 本书的译文采用书局孙通海等人所译 文白对照 本《聊斋志异》的译文部分,又约请《聊斋志异》研究专家于天池先生做了注释、题解,并对译文进行了修改。本书的注、译、题解中时见独到见解,对于读者阅读理解大有禆益。
《曾国藩家书》记录的是曾国藩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的种种实践与思考。有学者曾说过:"曾国藩之于后人的*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中人,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真诚地投入自我完善,他的本领可以增长十倍,见识可以高明十倍,心胸可以扩展十倍,气质可以纯净十倍。"《曾国藩家书》真实、诚恳,并且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可谓清代版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古文观止》是历代汉民族散文总集。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吴兴祚审定。 《古文观止(上下)》收录了我国古代上起东周下至明末的散文222篇,虽比较一些选本所选篇目不算多,但它能重其所重,轻其所轻,故《古文观止》问世至今300年来风行不衰,是清代以来流传广泛影响大的散文选本。 观止 二字出左传,意谓:读了这些尽美尽善的文章,别的文章就用不着去读了。
《曾国藩家书》内容广泛,是曾国藩一生主要的治家、治学、育儿、孝道等方面的生动反映。此次新版收录文章如下:其一,曾国藩写给其祖父母、父母、叔婶的全部家书,计76封,体现了曾国藩的孝道思想;其二,教育子女修身、学习、处世等方面的书信,即 家训 ,计188封。曾国藩所写家书有1500余封,百余万字,我们从中精选了264封。本书是曾国藩所写家书中的精华。
《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写的我国现存z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汉魏以来,文人别集日益繁多,学者难以遍读,选编精华的文学总集应运而生。《文选》就是一部选编精华的诗文总集,收录了上起周代,下至南朝梁代一百三十位作家及若干佚名作者的作品七百六十四篇,按体裁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策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移、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吊文、祭文等三十八类,其中赋、诗又按题材分为若干小类。各类之中作品大略以作者年代先后为序。 《文选》选文注重文采,以 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 (萧统《文选序》)为主要艺术标准,多录骈偶之作,集中了汉魏六朝文学的主要精华,被《四库
本书是苏轼的文章总集,凡73卷,以明末茅维刊《东坡先生全集》为底本,分类编次,并以宋明多种刊本和金石碑帖等各种真迹以及前人校订成果等有关材料进行汇校,逐条写出校勘记,对底本的衍、脱、倒、误作了去伪删重、补佚校正,并进行了分段和标点,编制了篇目索引附录书后。
本书为 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丛书 中的一种。《苏轼词全集》汇辑苏轼词全部作品,是目前苏轼词作全面的辑本,按照编年进行编排。每篇均有题解、注释和汇评,力求对苏轼词作及苏轼本人进行全面客观的解读。
《元白诗笺证稿》以元稹、白居易诗为研究对象,分别论述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元稹的《连昌宫词》和《艳诗及悼亡诗》,以及 元白诗 中篇幅*的《新乐府》和《古题乐府》,共六章及附论五篇,达25万字。 陈寅恪认为唐诗与作者的社会阶级及政治生活有密切关系,而 元白诗 具有其他唐诗不具备的史料特点,这既与白居易与元稹所在的中唐时代有关,也与 元白诗 的内容和数量有关。作者以考据的形式对元稹、白居易*重要的诗歌作品进行笺证,借助唐诗考证唐史,旁及唐代制度、器物、风俗习惯、文坛风气等许多问题,对唐代文学的研究影响极为深远。考证精密详实,征引繁复,如对 七月七日长生殿 中 长生殿 进行史实考证,对 江州司马青衫湿 之 青衫 作唐代官阶考证,演绎绵密,提出创见。堪称兴起于俗而又俗之掌故逸闻,成就大雅之雅的
《唐诗三百首》是清人孙洙、徐兰英伉俪合编的唐诗普及读物。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问世以来,伴随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的俗谚广为传布,并逐渐取代《千家诗》成为新的家塾课本,编订之初曾家弦户诵, 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 。迄今二百余年来仍在启蒙教育、培养人们的审美感受、陶冶审美趣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唐诗三百首》共选唐代七十七位诗人的作品,约三百一十余首诗。全书按照体裁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分为八部分,在各类的体裁下又大致按照诗人的时代先后编次。本书所选的诗,既侧重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等一流诗人的代表作,也酌情收入不知名作者的佳作,甚至收入僧人、歌女之作。所有这些诗作或慷慨激昂、或哀怨悲歌、或沉郁顿挫,范围相当广泛,且又脍炙人口,总体符合
古典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确立,首先当然是这些名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所致,但是也与这些小说刊刻之后,一大批眼光独到的小说批评家们极力批点评说有极大的关系。像李卓吾、金圣叹、毛宗岗、脂砚斋等名字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与《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密切相连的。他们不仅开创了中国古典小说批评史的新局面,也使更多的读者通过他们的批评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些古典名著的精髓和魅力。脂砚斋这个名字更是与《红楼梦》密不可分,从他的评语中可以看出,脂砚斋与曹雪芹关系密切,但他们究竟是什么关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他们就是同一个人,有的认为脂砚斋是书中史湘云的原型,也有人认为他们只是一般的亲友。无论脂砚斋是什么人,他对《红楼梦》所作的批评,则的确是给本来已经精彩无比的大
《菜根谭》,又名《处世修养篇》,"处世三大奇书"之一,糅合儒、释、道精神内涵,总结前人生活经验,传授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的哲学智慧,为你解答生命中的种种困惑与疑难: 受了委屈怎么办? 结交朋友应把握哪些分寸? 家庭产生矛盾如何调解?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人生隘口,怎么做出明智的选择? 【齐白石插画日课版】配以齐白石的小品画,以"一日一课,修身立德""吾日三省吾身"为出发点,借用【日课】形式从图、文两方面来展现中国古典文化的典雅意境与精神追求。 本版文字以明觉迷居士汪乾初校本、清常州天宁寺沙门清镕校本为底本,参校月旦堂《喜咏轩丛书 戊编》刻本,精选365条语录,力求还原《菜根谭》面貌,保证其文字的准确。
中国历代典籍素称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一个人以其毕生精力也不可能穷尽,何况我们身处 智能互联 的时代,有那么多的现代知识与技能需要去掌握,能优游于古籍之中的时间毕竟有限。况且古文形成的年代毕竟距离我们已很遥远,文章中的遣词造句、思想内涵及所涉典章制度、人物地理已非我们所熟悉,对于一个不曾受过较多专业文史训练的现代人来说,往往不免望书兴叹,面对宝藏却无从入手。为此,一部优秀的选本乃成为爱好文史的人士修习古代文献的阶梯,清人曾国藩编纂的历代文章选集《经史百家杂钞》正是这样一部符合我们今人读古书需要的选本之一。 在清代,《经史百家杂钞》是继《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之后,又一部流传很广、影响甚远的古文选读本。《经史百家杂钞》的编纂始于咸丰元年(1851)初,成书于咸丰十年(1860)。该书所选
谢永芳,南京大学文学博士。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兼职硕导。中国词学研究会、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理事。出版过《广东近世词坛研究》等著作,在《文艺研究》、《文献》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二刻拍案惊奇》,是一部精华和糟粕相杂的著作。全书共40篇,以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之言叙述明末人生事象、社会风情,反映新兴市民阶层思想观。透过商贾、官僚、文人、庶民,恶棍、青年男女等人物,斟透封建礼教如何制造婚姻悲剧。语言通俗简练,情节曲折起伏。人物内心刻划细致入微,艺术形象栩栩如生,堪称中国文化的典范。
本书为 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丛书 中的一种。《王维诗全集》汇辑王维全部诗作,是目前王维作品十分全面的辑本。每篇均加以题解、注释,力求对王维诗作及王维本人进行全面客观的解读。
《初刻拍案惊奇》是明朝末年凌濛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与《二刻拍案惊奇》合称 二拍 。书中的故事题材多出自前代著述,凌氏进行了再创作,读这些故事,可以读到凌氏本人的思想个性。 《初刻拍案惊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书中描写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如商人由霉运后来变得富有,读书人由贫寒后来一举成名;清官们断案明如神,贪吏们枉法凶如虎;青年男女勇敢地追求美好的爱情,而封建礼教却从中作梗,制造婚姻悲剧
曾国藩被誉为立功、立言、立德的卓越 完人 ,其写给自己家人的家书因为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因而在笔法上少了诸多顾虑,多了许多真性情,饱含着他的人生哲学、为政治军的方法以及治国安邦之策。早在清光绪年间,曾国藩逝世短短数年之后,《曾文正公家书》便单独成书面世了。一两百年来,该书不断重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价值世所公认。 岳麓书社出版的《曾国藩家书》由曾国藩研究专家、著名作家、学者唐浩明先生搜集整理,共计 100余 万字,收录曾国藩给祖父母、父母、叔父母、兄弟、妻子、儿子所写的家书近 1500 通,涵盖了目前所能搜集到的所有曾国藩家书,是迄今为止收录家书数量*多、*完整的家书全集。 本书据湖南图书馆提供的曾氏家藏原件、抄件及光绪五年传忠书局刻本《曾文正公家书》《曾文正公家训》编辑,并据台湾学生书
《醒世恒言》所收录的多是成熟的话本小说,共有四十篇,比起之前编撰的《喻世明言》和《警世通言》,故事性更强,艺术上更成熟。其中有反映爱情生活、表现市民爱情观念的《卖油郎独占花魁》;有表现善有善报传统道德观的《施闰泽滩阙遇友》;有揭露批判帝王荒淫无道的《隋炀帝逸游召谴》;有表现患难相助精神的《徐老仆义愤成家》;有反映明后期城市手工业者的生活与思想状况的《一文钱小隙造奇冤》;也有浪子回头、修道成仙的《杜子春三入长安》等作品。短小精湛,曲折离奇,脍炙人口。 这部作品,人物形象鲜明,结构充实完整,情节跌宕,描写细腻,语言流畅,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市民的思想感情。
赵烈文(1832-1893),字惠甫,号能静,江苏常 州人,出身官宦世家。数入曾国藩幕府,深受倚重, 二人几乎无话不谈。赵烈文是曾国藩事业高峰时期的 核心幕宾,从湘军攻克安庆至克复南京以及其后一段 时间,他都在曾氏兄弟幕中,其所参谋、赞画的事务 , 往往关天下大计 。后经曾保奏,先后出任磁州 、易州知州。曾国藩去世后,力请辞官,退居常熟虞 山,营宅舍曰能静居。 《能静居日记》全书五十四卷,起自成丰八年 (1858)五月,止于光绪十五年(1889)六月,跨度长 达三十二年,记录了作者二十七岁至五十八岁这一人 生阶段的重要经历。其中所记咸丰、同治年间时局、 政事、军情,特别是有关湘军集团、太平天国、捻军 以及晚清朝廷的情况,尤具价值,是研究那一段历史 的核心史料之一。《能静居日记》在其他如历史、地 理、文学、艺术、宗教、民
有 诗圣 之称的唐代大诗人杜甫一生流离失所,备受磨难,本着忧国忧民、激愤忾悯的情怀,其诗作较真实地描述了唐代历史转折时期的政治局势和社会面貌,反映了民间疾苦,有 诗史 之称。杜诗艺术成就极高,为历代所重视,注家蜂起,到宋代有 千家注杜 之说。清代的仇兆鳌花费20年时间,搜集各家注本,辑为《杜诗详注共8册》,资料极为详尽,为阅读杜诗的一种重要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