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笔记小说集,有前卷20卷,续集10卷。所记有仙佛鬼怪、人事以至动物、植物、酒食、寺庙等等,分类编录,一部分内容属志怪传奇类,另一些记载各地与异域珍异之物。是一部上承六朝,下启宋、明以及清初志怪小说的重要著作,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鲁迅曾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这部书与唐代的传奇小说 并驱争先 。 这是一部相当有趣好玩的书,全面反映了唐代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生活的大千风貌。 1.求异 《酉阳杂俎》中,有《礼异》《境异》《物异》等直接以 异 标目的内容,内容与众不同不言而喻:其他一些颇为奇诡、不太让人一下子就能理解的标目,如《天咫》《玉格》《壶史》等,却又具有令人陡然生疑、吸引阅读的作用。《酉阳杂俎》分类记载各种奇人异事方物,明李云鹄《〈酉阳杂俎〉序》评价道: 无所不有,无
《曾国藩家书》内容广泛,是曾国藩一生主要的治家、治学、育儿、孝道等方面的生动反映。此次新版收录文章如下:其一,曾国藩写给其祖父母、父母、叔婶的全部家书,计76封,体现了曾国藩的孝道思想;其二,教育子女修身、学习、处世等方面的书信,即 家训 ,计188封。曾国藩所写家书有1500余封,百余万字,我们从中精选了264封。本书是曾国藩所写家书中的精华。
《唐诗三百首》是清人孙洙、徐兰英伉俪合编的唐诗普及读物。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问世以来,伴随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的俗谚广为传布,并逐渐取代《千家诗》成为新的家塾课本,编订之初曾家弦户诵, 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 。迄今二百余年来仍在启蒙教育、培养人们的审美感受、陶冶审美趣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唐诗三百首》共选唐代七十七位诗人的作品,约三百一十余首诗。全书按照体裁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分为八部分,在各类的体裁下又大致按照诗人的时代先后编次。本书所选的诗,既侧重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等一流诗人的代表作,也酌情收入不知名作者的佳作,甚至收入僧人、歌女之作。所有这些诗作或慷慨激昂、或哀怨悲歌、或沉郁顿挫,范围相当广泛,且又脍炙人口,总体符合
陈寅恪经典学术论文结集,收录《论〈再生缘〉》《韦庄秦妇吟校笺》《狐臭与胡臭》《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等重要论文十余篇,附《寒柳记梦未定稿(增补)》,并收录包含《论禅宗与三论宗之关系》《韩愈与唐代小说》《对科学院的答复》在内的杂文十一篇。本版《寒柳堂集》为国内横排简体精校版,让更多的读者接近陈先生,阅读其著,体悟其思。
南大吉,字符善,号瑞泉,陕西渭南人 , 明代学者,为官造福一方,创办书院倡学。本书主要由《瑞泉集遗稿》及部分诗稿辑录整理而成,大致能反映出南大吉的基本理学思想。全书共6卷。《瑞泉南伯子集》,据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南轩刻本,目前重庆市图书馆藏有此集之残本。诗稿的辑录主要参考黄宗羲《明儒学案》点校修订本,中华书局 2008 年版;《冯从吾冯少墟集》,文津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绍兴县志》,绍兴县志编撰委员会编,中华书局 1999 年版;《绍兴市志》,绍兴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等。点校以明刻本为底本,通校其它诸种刻本,凡改正明本之处均出校。本书搜集的南大吉著述,特别是辑录的诗稿,具有很高的文献和古籍整理价值。
馮惟敏(一五一一——一五七八),宇汝行,號海浮。山東臨朐人。明世宗嘉靖十六年(一五三七》中鄉試,累舉進士不第,居家二十五載。三十七年《一五五八》,旦在邑多糾纏而遭山東巡按段顧言逮治√良久乃解气四十一年(一五六二),進京謁選,授直隸涞水知縣。又因懲辦兼並民田之豪貴而為勢族所不容,謗詬四起,坐謫鎮江府學教授。穆宗隆慶元年(一五六七),聘典雲南鄉試謄錄。三年(一五六九),遷保定府通判。六年(一五七二),會左遷魯王府官,遂自免歸,築「即江南」亭於冶源别墅,因稱海浮山人,寄情 山水,終老田園。 馮惟敏自孩幼迄弱冠,隨父宦遊中都鳳陽、留都南京、貴州石阡等地。聰穎好學,才華富贍七歲閒禮儀,灑掃闢中堂。八歲問奇字,十歲諧宫商。十二受遺經,十五氣飛揚。(《山堂緝稿》)與兄惟健、惟重及弟惟訥,
《笑林广记》是清代一部极为重要的笑话集,按主题共分为古艳部、腐流部、术业部、形体部、殊禀部、闺风部、世讳部、僧道部、贪吝部、谬误部等十二部。全书文字简练生动,语言犀利,结构精巧,极富喜剧效果,对于常见的贪淫、鄙吝、虚伪、昏昧、失言、惧内等现象,多有嘲讽。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文字狱盛行的乾隆时期,全书仍以相当多的篇幅讽刺揭露了形形色色的贪官污吏、腐儒、道学家们的丑恶言行,展现了一幅封建社会的百丑图,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
吕柟是 明代关中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曾与 湛若水 、 邹守益 同主南都讲习。 本书 为 吕柟 讲学语录汇编,由其门人辑录整理而成。包括 《 云槐精舍语 》 2 卷、 《 东林书屋语 》 1 卷、 《 端溪问答 》 1 卷、 《 解梁书院语 》 1 卷、 《 柳湾精舍语 》 2 卷、 《 鹫峰东所语 》 12 卷、 《 太常南所语 》《 附邵伯舟中语 》 3 卷、 《 太学语 》 2 卷、 《 春官外署语 》 2 卷、 《 礼部北所语 》 1 卷。多以吕氏与诸生问答的形式记录下来。吕柟独守程朱之学 , 其学以穷理实践为主,斥 王守仁 “ 良知 ” 学之非,议论以程朱为归,此书基本上概括了吕柟学术思想的精华 ,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古籍整理意义。
张仲裁译注的《酉阳杂俎(上下)(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所记有仙佛鬼怪、人事以至动物、植物、酒食、寺庙等等,分类编录,一部分内容属志怪传奇类,另一些记载各地与异域珍异之物。 是一部上承六朝,下启宋、明以及清初志怪小说的重要著作,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鲁迅曾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这部书与唐代的传奇小说“并驱争先”。
李柏,字雪木,自号太白山人, 郿 县(今陕西眉县)人,是清初关中著名学者、诗人。与周至李颙,富平李因笃齐名,学者咸称“关中三李”。 本次点校所依据的版本是民国二年( 1913 年)郿邑祠内存板之太白山人《槲叶集》,原则上一仍其旧。参校本为三原中学珍藏清康熙本《槲叶集》。本书分为《槲叶集》 5 卷,包括赋、论、说、记、书、疏、诗等;另有《南游草》和《南游诗草》;补遗及附刊中所收录的与李柏相关的序跋等。本书在点校过程中,为较准确地把握李柏的背景材料、时代精神、思想内容与表达方法,多参阅山阳吴怀清编《关中三李年谱》及《郿县志》,具有较高的古籍整理价值。
曾国藩写的家书,在他生前已由其家人部分刊行。光绪五年,在他的门生李瀚章、李鸿章兄弟主持下,精心编校成了权威的一版《曾国藩家书》,交由湖南传忠书局刻印。 全书按时间顺序编排,收录了曾国藩 30 岁以后写给长辈和兄弟的信件,共 10 卷,系统记录了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等各方面的金玉良言。全书编校周全,制作精良,被公认为*权威的曾国藩家书版本。此后刊行的各种家书,基本都是依据此刻本翻刻或排印。 本次出版的简体横排版,就是以传忠书局刻印的这一版《曾国藩家书》为底本。在编校上完全遵从了原版体例和文本。 原版并未收全曾国藩的家书。今次在原版基础上,根据前人 搜集 整理,增补了《旧本未刊家书补编》 398 封,和同为李氏兄弟主持编校的两卷本《曾国藩家训》两部分内容。全套书收全曾国藩的家书 130
《菜根谭》,又名《处世修养篇》,"处世三大奇书"之一,糅合儒、释、道精神内涵,总结前人生活经验,传授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的哲学智慧,为你解答生命中的种种困惑与疑难: 受了委屈怎么办? 结交朋友应把握哪些分寸? 家庭产生矛盾如何调解?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人生隘口,怎么做出明智的选择? 【齐白石插画日课版】配以齐白石的小品画,以"一日一课,修身立德""吾日三省吾身"为出发点,借用【日课】形式从图、文两方面来展现中国古典文化的典雅意境与精神追求。 本版文字以明觉迷居士汪乾初校本、清常州天宁寺沙门清镕校本为底本,参校月旦堂《喜咏轩丛书 戊编》刻本,精选365条语录,力求还原《菜根谭》面貌,保证其文字的准确。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後避太子允扔嫌名(保成)改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性德自幼聪慧好学,长而博通经史,尤好填词,并以填词名世。康熙十五年(二六七六)成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循迁至一等。多次随扈出巡,并曾奉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他生於顺治十一年(二六五五),卒於康熙二十四年(二六八五),年仅三十一岁。 ????《饮水词》就是这位清初词人的词集。其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本书为该词集笺校本。
书稿为“《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与儒家经典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集。书稿收录了此次研讨会宣读的有关清华简《筮法》与《周易》研究、清华简与其他历史文化研究、其他简帛与历史文化研究等三个方向的43篇论文,另还有一篇附录。这些文章涵盖面广,涉及古文字、古文献、历史地理、先秦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由于清华简本身为全新的材料,因而应用清华简进行的研究多具有突破性意义,尤其是《筮法》与《周易》的对比研究,大大推进了中国古代易学的研究。
《徐氏庖言(外4种)(繁体竖排版)》包括徐光启著译五种:《徐氏庖言》是徐氏论兵政边务的奏疏和信札等的汇编,《兵机要诀》、《选练条格》则是徐氏的军事著作,这三种集中反映了徐光启兵政军事思想和针对明末政局危机的设想和具体措施。《诗经传稿》是徐氏备科举和应试的文稿。
《吴子》又名《吴起兵法》《吴子兵法》等,战国吴起著,是吴起千百次军事斗争的经验总结和实践结果,包含了吴起宝贵的军事思想与见解,是一部兵学经典,在中国兵学 占有 重要地位。《吴子汇校集释》为《子海精华编》之一种,以《武经七书》南宋刻本为底本,参以《群书治要》《通典》《太平御览》等引文及重要注本,,历时数载,增删数次,将古 籍整理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予以精审精校,又遍采相关古籍,尤其是竭力搜集海外旧籍注本,补遗漏,疏旧解,辨正误,决疑难,是《吴子》一书全新而详尽的版本,颇有助于展现此 兵学经典的精髓、认识吴起的军事思想,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文献价值。
明代陈继儒纂辑的清言小品集。明中晚期,受陆王 心学 的影响,文坛上出现大批极具个性、大胆表露性灵、直指人生本味的文人学士,出现大批畅谈人生的清闲小品文,《小窗幽记》为其代表之一。《小窗幽记》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共一千五百余条格言。内容主要阐述如何修身、处世、养生之道,表达文人雅士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脱俗超凡的精神追求,蕴含的处世哲理和思想涉及儒释道,融合多重人生理想,被后人喻为 东方智慧 之书。体例周备,文辞优美,是晚明清言的集成之作。
陈寅恪文史论文集,包含书序、赠序,并附有诗集。 《论再生缘》一文可视作柳如是研究的姊妹篇,同样“以诗证史”,勾稽了女作者陈端生家世生平,浓墨重彩地赞美了作者借孟丽君形象表达出的 其时代的理想精神,并高度评价作品的结构与文词。 《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考述了唐太宗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发挥的作用。 《寒柳堂记梦未定稿》为自述家世的未定稿,陈寅恪以当事人后裔的立场,展现其对晚清历史的独特视角。
《藏书题识》为清代乾嘉时期藏书家汪璐所辑,摘引前人题跋。其书以朱文藻《振绮堂书录》为主,又有姚咨、吴焯、朱彝尊等人题跋。原书五卷,著录汉至清珍本秘籍216种,今仅存二卷,收书101种。本次整理以民国间一萧一剑馆旧藏抄本为底本。《华延年室题跋》二卷,晚清傅以礼撰,录题跋170餘篇。本次整理,以宣统元年俞人蔚铅印本为底本。《雁影斋题跋》四卷,晚清圣撰,记方功惠碧琳琅馆藏66种。每书均记版刻行款、收藏印鉴,于古籍源流、版本异同考证颇详。本次整理以民国二十四年李氏铅印本为底本。
本书收录宋朝诗人陈与义的现存作品,包括:古今体诗六百二十六首;词十八首;赋三篇;杂文四篇。本书1982年10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原为铅排本,此次重排,进行了许多修订,内容更为完善。 本书为2007年9月第2次。分为上下两册,竖版繁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