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是我国十六世纪著名的文学艺术家,一生著述很多。这次整理出版徐渭著作以《徐文长三集》、《徐文长逸稿》、《徐文长佚草》三书作为底本,顺序编次,并从有关总集及现存真迹中补辑了一些佚作。本书是目前收集徐渭诗、文、戏曲作品较完备的本子。
《容斋随笔》是宋代著名笔记,历来享有很高声誉。其内容涉及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如经史典故、诸子百家、诗词文瀚,以及医、卜、星、算等,资料极为丰富。不仅如此,前人还称赞此书 考据精确,议论高简 ,誉之为 南宋说部之首 。此次整理,以《四部丛刊》本为底本,以另外四种版本作为参校本,并充分吸收以往的校勘成果,因此文字和标点都可信赖。书后附有参考资料和人名索引,便于读者研读使用。
《彭蕴章集》是杜桂萍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清代诗人别集丛刊 中的一种,也是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资助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张剑教授、吴晋邦博士整理。 本书收录清代道光、咸丰间名臣彭蕴章的《归朴龛丛稿》、《归朴龛丛稿续编》、《松风阁诗钞》、《鹤和楼制义》、《瓜蔓词》、《老学庵读书记》、《榕窗随笔》,并辑得《彭文敬公全集》未录之诗文百余篇。 附录 分为自订年谱、传记、轶事、评论、酬赠、道光本《涧东集》序次等板块,为进一步研究彭蕴章提供了便利。整理者对彭蕴章诗集、文集、词集、杂著等做了细致的校勘和标点,搜集了丰富的与彭蕴章相关的文献资料。本书是研究彭蕴章、长洲彭氏家族乃至清中后期文学与文化的重要文献。 张剑(1971- ),河南遂平人
本书稿对《柳宗元集》的各家注本作全面整理,汇集各家笺注,辨明文本真伪,厘正文字是非,并补充新注,辑入佚文。对有关评论资料,分碑传、著录、序跋、艺文等部分分类归纳,同时附录柳宗元年表,末有篇目索引,资料收集全面,颇便读者。
脍炙人口的成语是怎么来的?周代八珍都是什么?伊尹是辅佐商汤代夏的功臣,他的哪些话成了中国烹饪的理论基础? 中国*次正式的宴会 夏朝的 钧台之享 ,地点就在如今的河南禹州市境内。这场王的盛宴是一个什么样的排场,座位是怎么划分的,食物是怎么摆放的,吃的都有哪些美食? 《味道河南》是目前国内平面媒体*梳理、揭秘饮食历史、文化乃至地方饮食特色、掌故、人、事件、现象等具有人文关怀的大型系列文化报道。该书即由该专栏整理而来。 目录 一、厨子、宰相和间谍 二、话说 本味 三、当番茄遇上鸡蛋 四、皇城根儿的碎片 五、骄傲是这样炼成的 六、夜市,从北宋东京开始 七、北宋小吃我们还在吃 八、飘着传说的开封菜 九、北宋开封的茶与茶坊 十、油条明星、博物馆长 十一、老字号的坚守与传承 十二、百年陈家菜藏在大花园 十三、名厨世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著名思想家,长期经营近代工商业,社会活动超过半个世纪,早年曾任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买办,后任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电报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商办粤汉铁路公司总办等职,在外贸、金融、航运、工矿、铁路乃至慈善等众多领域都有重要建树。其《盛世危言》首次提出了商战思想,是集中反映了近代改良思想的重要著作,在当时和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书为《郑观应集》之第三卷,收入《救时揭要》、《易言(三十六篇本)》、《易言(二十篇本)》、《南游日记》、《西行日记》、《罗浮偫鹤山人诗草》、《罗浮待鹤山房谈玄诗草》、《待鹤山人晚年纪念诗》 、《香山郑慎馀堂待鹤老人嘱书》等共九种著作。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楚辞》和唐诗、宋词一样,具有高度的文学性,能使当代读者滋生永恒不变的审美愉悦。 吴楚材、吴调侯选的《古文观止》,与蘅塘退士(孙洙)的《唐诗三百首》一样,流播广泛,历久不衰,可谓诗文选集中的双壁,发蒙养正,初学写作,尤为实用。为配合新时代的阅读需求,本书从原书中精选名作中的名作,重新
本辑所选的古籍以古代人的生活为主题,以生活中的细节(如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小品为补充,对原文加以注释和解读,以期向读者如实、完整地呈现古人的生活形态与格调。同时,本辑链接有相关知识及延伸阅读,极具实用性。
本辑精选唐诗、宋词、戏剧、书法、绘画、游记、笔记、诗话、词话等中国古代*秀的文学样式,讲述经典中有趣的故事,全方位展现古人的智慧和意趣。本辑链接有相关知识及延伸阅读,方便读者阅读、查找。
《韩国诗话全编校注》的出版发行,不仅是诸多学者辛勤耕耘的结果,也是延边大学科研工作中一份沉甸甸的成果。该书收录了韩国自高丽李仁老《破闲集》至现代李家源《玉溜山荘诗话》为止,现存全部韩国古代诗话,校注了诗话作品136部,共有10913页,总计820万字,是国内外收录规模为庞大、涉猎范围为全面、现代排版的全景式展现韩国古代诗话历史全貌的文献典集。 该书主编蔡美花、南开大学文学院赵季教授介绍了该书的成书过程。延边大学“东方诗话研究”团队为主体,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及韩国延世大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历时五年,于去年12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韩国诗话全编校注》的出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及重要的学术价值。 该书面世的新闻发布会上,赵沁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四川大学曹顺
本辑精选唐诗、宋词、戏剧、书法、绘画、游记、笔记、诗话、词话等中国古代*秀的文学样式,讲述经典中有趣的故事,全方位展现古人的智慧和意趣。本辑链接有相关知识及延伸阅读,方便读者阅读、查找。
本书为北宋苏辙所著的诗文别集。《栾城集》早在宋代就早多种版本,并以有无《应诏集》和章疏有无删削为标志区分出两个系统。今人曾枣庄、马德富以明清梦轩本为底本,以其他各本参校,又收辑苏辙佚诗、佚词、佚文共七十四篇,名为《栾城集拾遗》,成就此书。 苏辙,字子由,眉州眉山人,苏轼的弟弟。苏辙一生著述甚丰,特别是在两次贬官和晚年闲居期间,更加致力于著述。除了《栾城集》外,还有《诗集卷》二十一卷、《春秋集解》十二卷、《古史》六十卷、《龙川略志》十卷、《龙川别志》八卷、《老子解》两卷等。苏辙比较注意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统一,重视实践如阅历对创作的作用,要求作品须有自己的风格,自成一家。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他说:“子瞻之文奇,余文但稳耳。”(《栾城遗言》)他的文章立意允当
本辑精选唐诗、宋词、戏剧、书法、绘画、游记、笔记、诗话、词话等中国古代*秀的文学样式,讲述经典中有趣的故事,全方位展现古人的智慧和意趣。本辑链接有相关知识及延伸阅读,方便读者阅读、查找。
本辑所选的古籍以古代人的生活为主题,以生活中的细节(如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小品为补充,对原文加以注释和解读,以期向读者如实、完整地呈现古人的生活形态与格调。同时,本辑链接有相关知识及延伸阅读,极具实用性。
章太炎先生国学讲演,早有昊承仕之记录,载于《章氏丛书》。中有曹聚仁之记录,别本单行。晚年,先生寓居昊中,购买侍其巷住宅,后又定居锦帆路,建筑讲堂,一意讲学。东及扶桑,南暨越裳,华夏群贤毕至,锦帆路上,车马云屯。先生向在日本东京,有国学讲习会之组织,周树人、作人兄弟,黄侃、钱夏、朱希祖、许寿裳诸君,实始从学。晚岁来昊,昊中旧有国学会,先生冠以章氏之号而别之,名曰“章氏国学讲习会”,一时章氏国学讲习会之名大着。先生分门讲演,每日过午开始,往往延及申酉。一茶一烟,端坐讲坛,清言娓娓,听者忘倦,历二三小时不辍。每次讲演,余必与王謇、王乘六诸子从旁绎记,汇集成章,然后由余缮定呈阅。凡经学、史学、诸子、小学,旁及诗文杂艺,悉有论述,刊布同仁。此册所刊,未越当时之旧也。
本辑所选的古籍以古代人的生活为主题,以生活中的细节(如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小品为补充,对原文加以注释和解读,以期向读者如实、完整地呈现古人的生活形态与格调。同时,本辑链接有相关知识及延伸阅读,极具实用性。
陆机,字士衡,西晋著名文学家,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地位的作家,被誉为“西晋大家”,其《文赋》为著名,诗歌开一代风气,其文集历代以来没有完整的注本。 刘运好教授积十余年之功,全面整理该书,在《陆士衡文集》基础上,辑佚补遗,是迄今完备的本子,加以题解、校勘、注释、评笺、备考,附录年谱、传记和评论资料等堪称陆机集文本研究的集大成者,代表了陆机研究的*成果。
张方平字安道,晚年自号乐全居士,宋应天府宋城县《今河南省商丘县》人。生于真宗景德四年,卒于哲宗元佑六年(一00七-一0九二),终年八十五岁,谎日文定。 张方平幼年由其母嵇氏躬自教诲,十三岁自扬州返应天原籍,时其舅父嵇颖为应天府书院诸生领袖,名望甚盛,与之切磋讲习,学业因而大进。天圣五年,范仲淹受聘主持应天府书院,张方平曾以文受其知奖,以故全祖望于穴宋元学案《卷三穴高平学案锣中列之于“高平门人”。 张方平有过人之才,早年志气豪迈,喜论天下事,尝渴望“复山北之地,雪中原百年之耻”(《送古卞北游序》,《乐全集》卷三四;以下简作《集》),仁宗景佑元年(一0三四)中茂材异等制科,以校书郎知苏州府昆山县。宝元元年(一0三八)又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著名思想家,长期经营近代工商业,社会活动超过半个世纪,早年曾任英商宝顺洋行、太古轮船公司买办,后任上海机器织布局、上海电报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商办粤汉铁路公司总办等职,在外贸、金融、航运、工矿、铁路乃至慈善等众多领域都有重要建树。其《盛世危言》首次提出了商战思想,是集中反映了近代改良思想的重要著作,在当时和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书是《郑观应集》之卷,收入其重要的著作《盛世危言》。
《古歌谣残稿》作为一部古歌谣、谚语集,内容丰富全面。作者不仅将《史记》《汉书》《南史》《旧唐书》《辍耕录》等著作中辑录出的明代以前不同时期的古歌谣、谚语编纂入书,还将《列子》《后汉书》《水经注》《拾遗记》等典籍中相关注释附录其后,另将明代少量歌谣、谚语编入书中,为后世学者研究、校勘古代诗歌、俗语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其次,范钦学识渊博,在编纂此书时,也将自身对古歌谣的解释著录其中,故而本书既反映了古时劳动人民的思想愿望,亦可使读者对作者的文化修养窥见一斑。 全书体例编排合理有序、脉络清晰,先以体裁为依据分歌、谣、谚语三部分,后又以时间为经纬、顺序排列,为读者阅读带来很大便宜。
《苌楚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上下清代史料笔记)》是 清代史料笔记丛刊 中的一种,作者刘声木系清四川总督刘秉璋之第三子。作者自幼力学,至老不倦,性好藏书,所*亦多。因作者通晓目录版本之学,本书所叙的,也以此为多,同时对学术源流、*述体例诗文等,作者所论亦多。作者生当晚清多事之秋,出身达官之家,故于时政及宦途内幕颇有所闻有所记。所以,本书是一本*富价值的文史参考书。 本书为较有影响的文史性笔记。内容除论及学术源流、古籍版本、*作体例外,还涉及晚清时政和人物,对官场腐败和社会黑暗也多有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