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有作品40篇,包括三部分:一是宋元说话人的话本,二是明人的话本和拟话本,三是冯梦龙自己的作品。前两种作品也都经过冯梦龙的加工、修改。《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是宋人话本;《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杨八老越国奇逢》、《木棉庵郑虎臣报冤》、《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明人(含冯梦龙)的作品。 《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明代刊行的短篇白话小说集。它同《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一起,合称 三言 ,是冯梦龙经过谨慎的去芜取菁的遴选,编纂的宋元明话本一百二十篇小说总集,历来被誉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宝库。
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孟浩然是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而无果,只好还归故园,隐居鹿门山而终。 孟浩然一生都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他虽然隐居林下,但仍与当时达官如张九龄等人有往还,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而更多的是隐居田园访僧求道之作。他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他的清词丽句,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都被世人的所推重。大诗人李白倾慕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称颂他“清诗句句尽堪传”。可见他在当时即享有盛名。他死后不到十年,诗集便两经编定,并送上“秘府”保存。
《白沙子古诗教解》(又名《白沙先生诗教解》、《白沙诗教》等)是明代著名理学家湛若水(1466-1560)注释其师陈献章(1428-1500,号白沙子)部分古体诗的著作,在中国传统图书分类中通常被置于集部的别集类。湛若水的老师陈白沙,也是一名卓有成就的思想家,同时又以深通诗艺闻名于世。陈白沙一生至少写过两千多篇诗作,其中楚辞、古体、近体、绝句、律诗等各种体裁,应有尽有。湛若水却认定其诗之最精者乃是古体(相对于隋唐才出现的追求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近体诗”而言的古代诗歌),并从正德十六年(1521)前后开始编纂《白沙子古诗教解》一书,着重向世人阐释其师蕴含在古体诗之中的圣贤之道。
《白沙子古诗教解》(又名《白沙先生诗教解》、《白沙诗教》等)是明代理学家湛若水(1466-1560)注释其师陈献章(1428-1500,号白沙子)部分古体诗的著作,在中国传统图书分类中通常被置于集部的别集类。湛若水的老师陈白沙,也是一名卓有成就的思想家,同时又以深通诗艺闻名于世。陈白沙一生至少写过两千多篇诗作,其中楚辞、古体、近体、绝句、律诗等各种体裁,应有尽有。湛若水却认定其诗之最精者乃是古体(相对于隋唐才出现的追求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近体诗”而言的古代诗歌),并从正德十六年(1521)前后开始编纂《白沙子古诗教解》一书,着重向世人阐释其师蕴含在古体诗之中的圣贤之道。
嵇康是我国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音乐家。嵇康的诗文极力主张听任自然而反对虚伪的名教,这是他诗文的一个主要内容。嵇康的诗文时时表现出他隐居不仕的思想,《与山巨源绝交书》、《幽愤诗》是其代表。另外,《养生论》表现其“养生”思想,《声无哀乐论》表现其音乐理论。总体而言,嵇康文的成就高于诗,其文长于辩论,文辞壮丽,独步当时;其诗大都发挥老庄思想,宣传出世宗旨,相比于玄言诗却有生动的情趣。本书所选诗文以鲁迅《嵇康集》辑校本为底本,参照戴明扬《嵇康集校注》本,偶异之处则出校勘记。译注则广泛参考了学界成果和友人意见,力求帮助读者对嵇康其人其文有深入的了解。
王士禛,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桓台)人。著作有《带经堂集》,诗选有《渔洋精华录》,诗话有《渔洋诗话》,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本书选录其诗七十余篇,逐一加以注释与翻译,是一本的普及读物。
徐樾(1853-1928前),广东番禺人,祖籍浙江钱塘(今杭州)。曾在广西入平乐县令全文炳、广西巡抚张联桂等幕中二十余年,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赴吏部引见,旋入江苏巡抚赵舒翅幕,再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赴蜀,先入川督幕中,后历任四川遂宁、岳池、涪州知县,成都府知府,丰都、富顺县知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超升道员后,徐樾司川府财政,又于宣统二年(1910年)冬出任四川巡警道。徐樾少喜为诗,通经学、史学,有《遗园诗集》传世。《遗园诗集》体现了较为丰富的内容,同时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成就。 本论文一方面对《遗园诗集》进行了注释,同时依据相关材料,结合诗歌内容和作者自注对诗集进行校勘。尽量减少讹误,标点准确,反映诗集原貌和作者原意。对诗中疑难字词、典故、史实、引语、化用前人诗句等作出确切详尽的注释和分
《宋诗别裁集》收录宋代诗人137名,作品645首。编选者意在“尝鼎一脔,窥豹一斑”,注意选取不同流派的作品,以见宋诗之梗概,故而如西昆体、江西体、江湖体、理学体,等均有采及。所选诗歌题材较广,有利于读者全面了解宋诗之面貌与特点。
《韩偓诗全集:汇校汇注汇评》事义并释,文字从简,只注难理解的语言文字、制度史实与典故名物等,力求准确规范,以能使读者理解原文文意为原则,吸纳和反映近期新学术研究成果,但不追求语辞之源。留意唐前用例,以见借鉴;亦不废唐后用例,以见因袭。
《白沙子古诗教解》(又名《白沙先生诗教解》、《白沙诗教》等)是明代著名理学家湛若水(1466-1560)注释其师陈献章(1428-1500,号白沙子)部分古体诗的著作,在中国传统图书分类中通常被置于集部的别集类。湛若水的老师陈白沙,也是一名卓有成就的思想家,同时又以深通诗艺闻名于世。陈白沙一生至少写过两千多篇诗作,其中楚辞、古体、近体、绝句、律诗等各种体裁,应有尽有。湛若水却认定其诗之最精者乃是古体(相对于隋唐才出现的追求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近体诗”而言的古代诗歌),并从正德十六年(1521)前后开始编纂《白沙子古诗教解》一书,着重向世人阐释其师蕴含在古体诗之中的圣贤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