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陈寅恪先生 以诗证史 的代表作,内容主要就是借助唐诗来考证唐史。文间旁征博引,融合文学,历史,地理,人事。可谓以一人之命运管窥乃至考据断代之典章,制度,器物,风俗,以市井所喜谈论流传之名妓,艳诗,传奇主角入手,丝丝入扣,兴起于俗而又俗之掌故逸闻,成就大雅之雅的学术名著。
《宋词三百首》是迄今*为通行的宋词选本,共收宋代词人八十八家,词三百首。由晚清词学四大家之一的上彊村民(朱祖谋的号)于1924年编定。此次出版,是为满足读者收藏、阅读宋词经典的需求而推出的大字线装、繁体竖排本,以上彊村民1924年初刻本为底本,校以中华书局版《全宋词》及诸家总集、别集。作者小传、词牌介绍之外,还对每首词作的内容进行串讲,并以凝练的文字对每首词的写法、艺术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注释的其他部分,除注释字音、字义、名物制度以外,还尽可能将词作中的语典、事典注释出来,以助理解、体味宋词之美。
邓汉仪是清初著名诗人,曾与吴伟业主盟诗坛数十年。所评选《诗观》、《慎墨堂名家诗品》等,搜罗富而抉择精,以同时人选同时诗的优势,反映了清初诗歌创作的基本面貌。本稿辑录邓汉仪所编选总集、别集及诗评类著作之评语及笔记中论诗文字,内容首列《诗观》三集四十一卷,以清康熙慎墨堂刻本为底本,以乾隆仲之琮深柳读书堂重辑本和书林道盛堂本为参校本;次列《慎墨堂名家诗品》一卷,清康熙刻本;再列清康熙介安堂刻本孔尚任《湖海集》和清康熙师白堂刻汇印本之李赞元《出门吟》、《悔斋集》、《又新集》;末卷为清夏荃辑、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民国钞本《慎墨堂笔记》。书后附录邓汉仪诗歌序跋、诗歌评论及传记资料等,以备参考。
元曲,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杂剧、套数、小令。《全元散曲》所辑,实为套数和小令,可统称为散曲。与宋词略同。元曲的曲文, 也可视作配合特定乐曲而填写的歌词。在古代音乐中,把调式叫做官调,把曲子的调名叫做曲牌。正如词是合乐歌唱的歌词且有词牌一样,曲亦列有曲牌并可合乐歌唱。曲是词之变的结果。在元曲中,各种曲牌分属的宫调,如本书中所选的曲牌“人月圆”属“黄钟”宫调,“满庭芳”、“普天乐”属“中吕”宫调,“沉醉东风”、“折桂令”属“双调”宫调,“天净沙”、“凭阑人”属“越调”宫调等。曲与词不同之处在于,曲可以有衬字(曲牌定格字数之外另加的字,多用虚字,平仄不拘,字数不限),韵脚固定,但韵密,又不计重复,语言通俗易懂,不避口语俗语方言,明白如话,而言外之意无穷,题材比词宽阔。曲与词又是共通的,
暂无内容简介。。。。。。
《诗品》之于论诗,视《文心雕龙》之于论文,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心》体大而虑周,《诗品》思深而意远。盖《文心》笼罩群言,而《诗品》深从六艺溯流别也,论诗论文而知溯流别,则可以探源经籍,而进窥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矣。钟嵘《诗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论专著,它评论汉魏迄齐梁的五言诗人,显其优劣,定其品第,论述很有系统,发表了不少精辟的见解,与《文心雕龙》可称为南朝两大文论名著。
《陶庵梦忆》为明朝散文家张岱所著,也是张岱传世作品中最的一部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构成了明代社会生活的一幅风俗画卷。本书对《陶庵梦忆》做了详细的注释和评析。
《扬州画舫录》的许多版本会省去工段营造录这一章,本版本以原貌保留,是全本的珍藏本。 《扬州画舫录》是李斗历时30年写就的扬州奇书,被尊为迄今为止最最全面的扬州百科全书。朱自清先生最推崇的明清笔记体奇书。朱自清说: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有念过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象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 《扬州画舫录》内容丰赡、包容极广,涵盖城池水系沿革、山川园林、寺观庙坛、市肆文物,备载风物掌故。此书是清代鼎盛时期扬州文明的实录。李斗于乾隆二十九年开始为《扬州画舫录》搜集资料,于乾隆六十年成书刊行,前后历时三十余年。全书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共分十八卷。
《笑话新谈(1-4)(套装共4册)》是为纪念*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出版的,《笑话新谈(1-4)(套装共4册)》为线装本,大黑体字真实体现了“大字本”的原貌,书中有20幅插图,本次出版使用的材料制作的开本以及套封的样式等全部仿照当年原样,这对于了解和研究*晚年读书生活及晚年思想不无帮助,同时,也是难得的收藏珍品。
本书既不同于一般的注释本,也与以往的汇评本有区别:一般的注释本只注无评,而以往的汇评本则将能收集到的评语一网打尽,资料丰富,学术性很强。本书则取二者之长,它既对原诗有简明的注释,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又从古今名家众多的评语精选出几家评语,录出供读者参考。 素质教育当不单单是针对在校学生而言,也是对全社会所有成员而言:也就是说,素质教育是关乎全民族素质提高的大事。曾有学者指出,素质教育可包括四个方面:丰富的知识素质,全面的能力素质,良好的品质素质,健康的心理系质。《唐诗三百首》作为唐诗经典选本,可以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需要,注重培养读者欣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并对以上所述的素质教育四个方面,起积极的促进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大清康熙之朝,《全唐诗》集成。其人以千计,其诗以万计,虽片章只句散在诸书者,采掇无遗也。不谓盛且备乎!殊不知尚逸而在吾日本,亦不为鲜也。当时遣唐之使,留学之生,与彼其墨客韵士,肩相比,臂相抵,则其研唱嘉藻,记其所口,誊其所记,装以归者盖比比不已。大江维时之千载佳句,的的珠玑,获其片而逸其全,虽则可惜哉,其所以亡乎彼而存乎我,不亦幸乎!上毛河子静有慨于此也,著《全唐诗逸》三卷。夫然后所谓沧海无遗珠者非耶。大抵典籍之亡于彼而存于我者,在佛书太多,然不广行世,近世太宰氏所校古文孝经,流入西华;新安鲍廷博再刻而行之,作序赏之。今使斯书亦流而西,则岂复不刮目而观之哉!子静名世宁,为昌平学都讲,博雅尚志,亦尝著《日本诗纪》五十卷。其有功于艺文,不独斯书云。
暂无内容简介。。。。。。
暂无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