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介绍------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身 1956年成立的古典文学出版社及其后组建的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创立伊始便出版了不少经过整理的古典文学典籍。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独立建制后,推出了《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已成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长、学术含量*、*能体现精品图书特色的一套大型丛书。 在2013年公布的 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目录 中,《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有75种榜上有名,是全国各家出版社中入选品种*多的一套丛书。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体现了中国古籍整理出版成就的标志性项目。 《丛书》有选择地出版我国自先秦以来较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学作品,力图反映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概貌。根据不同情况,或采用前人旧注或集注,均作必要的校勘并加新式标点;或采用今人新注
《喻世明言》有作品40篇,包括三部分:一是宋元说话人的话本,二是明人的话本和拟话本,三是冯梦龙自己的作品。前两种作品也都经过冯梦龙的加工、修改。《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是宋人话本;《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杨八老越国奇逢》、《木棉庵郑虎臣报冤》、《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明人(含冯梦龙)的作品。 《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明代刊行的短篇白话小说集。它同《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一起,合称 三言 ,是冯梦龙经过谨慎的去芜取菁的遴选,编纂的宋元明话本一百二十篇小说总集,历来被誉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宝库。
自清初以来,词学界关于词体的起源、声诗与词的关系、诗词的分界、词调的分类、词体的定格和词韵的标准等问题的争议,皆由于缺乏高度学术规范的词谱所致。本书重新对唐宋词调进行增补、考订和辨析,收入词调400余个,为词学研究和填词提供了一部格律规范的谱系。书后附录《词韵》,便于翻检。
方世举撰郝润华、丁俊丽整理的《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上下)/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十二卷,是在总结前人注本基础上完成的一部集大成的韩愈诗注本,笺注方法具有清人注疏的时代特色,并首先采用编年之体,在现存韩集旧注中属质量上乘之作,为后世多种注本大量借鉴引用。
本书是对清人张澍所编唐人李益诗集《李尚书诗集》的全面整理和研究成果,也是对李益及其诗歌的一次综合性研究。主要有《李尚书诗集》诗歌来源考察、校勘、注释、集评、辨析、后人借用化用李益诗歌情况考察、编年和附录八个方面内容。
《扬州画舫录》的许多版本会省去工段营造录这一章,本版本以原貌全部保留,是全本的权威珍藏本。《扬州画舫录》是李斗历时30年写就的扬州奇书,被尊为迄今为止权威全面的扬州百科全书。朱自清先生推崇的明清笔记体奇书。朱自清说: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有念过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象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扬州画舫录》内容丰赡、包容极广,涵盖城池水系沿革、山川园林、寺观庙坛、市肆文物,备载风物掌故。此书是清代鼎盛时期扬州文明的实录。李斗于乾隆二十九年开始为《扬州画舫录》搜集资料,于乾隆六十年成书刊行,前后历时三十余年。全书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共分十八卷。
本书是一套系统综合的我国古代诗词曲音乐总集,是从宋代以来的《白石道人歌曲》《事林广记·唱赚谱》以及明清《魏氏乐谱》《九宫大成》与古琴谱中搜集、筛选出乐府、唐宋词与元曲中具有“音乐经典”性的作品,译成现今广为流传的简谱和五线谱对照的谱式,再现古代诗词音乐精品之风采,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可歌可唱的古代音乐作品,告别“哑巴音乐史”。
本书包括《中国诗史》三册,本册为第二卷,介绍了中代诗史。自汉末讲起,至唐代为止,共分为四个时代:曹植时代、陶潜时代、李白时代、杜甫时代。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于天然美之外,更加以人工美,也可以称中代诗史为“诗的束缚史”。
《天放楼诗文集》金天羽先生是近代著名学者,在诗、文、小说上均的很高的造诣,尤以诗成就*,“高据于所处时代古典诗歌之*”(钱仲联语),其诗极尽用旧形式写新内容之能事,全面反映了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数十年间的历史风貌,大量的歌唱祖国壮丽河山之作,雄伟奇谲,千变万化,多有前人诗中所未有之境界。 本书汇集了金天羽一生创作的诗、词、散文作品,精心点校,是研究金天羽生平和文学成果的手资料,同时也可供治近代史工作者参考。
鲍照是六朝颇具影响力的诗人,其诗寓意幽深,遣词用字专走偏锋,不避危仄,自清以降,不解、误解之处俯拾皆是。历代选本收录鲍诗,以赏析、评论为主,鲜有词句义疏可采。清末钱振伦始全面注解鲍诗,民国黄节《鲍参军诗注》据之补注,当代有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丁福林等《鲍照集校注》,亦未臻完善。本书取黄氏之书为据,补阙正讹,辨明是非,着意于词句微旨之剔抉,并附专篇论文以为参考,著者之学识、学养自不待言,俱在其中。
本册包括《唐诗研究》《唐诗概论》两册。《唐诗研究》共八章,分为四个部分,前两章为总论,介绍唐诗源流及时代背景;第三到六章分四个时期介绍唐诗的发展情况;第七章专论唐代女诗人的作品;第八章为 附录 ,根据《全唐诗》的记载,著录了六百多位唐代重要诗人的小传,以及他们的作品在《全唐诗》中的收录情况。《唐诗概论》共二十章,分为两部分,前两章概述了唐诗兴盛的原因和唐诗发展变迁的主要线索,后十八章按照历史的顺序,依次介绍了唐朝各时段诗歌的发展情况、流派特点及重要诗人。本书将唐诗分为 继承齐梁古典作风的时期 浪漫文学隆盛的时期 写实文学隆盛的时期 唯美文学发达的时期 和 唐诗的衰颓时期 五个阶段,引入了欧洲比较经典的 浪漫主义 写实主义 唯美主义 等流派概念以统括唐代诗人,是较早利用西方理论处理唐代诗史
《玉台新咏》十卷,南朝陈徐陵编,系《诗经》、《楚辞》之后zui古的一部诗歌总集。此书虽所收多为宫体诗(艳歌),但保存了大量梁及其前诗歌资料,可予校订其他古籍,颇有参考价值;所收作品在声律、对偶、用典方面已相当成熟,对其后世诗歌的创作和发展很有影响。此书宋前刻本较多,注本只清吴兆宜一家,引证颇博,笺注详赡,且将每卷明人滥增之作退之卷末,注曰 宋刻不收 ,尤为可取。本次整理出版,即以清乾隆三十九年程琰删补吴兆宜《玉台新咏笺注》为底本,校以宋刻(或复宋刻)诸本及各相关文献, 异文出校,讹误出注,附录各本序跋二十八篇,以便读者研究参考。
《十八家诗钞》这部书,曾国藩*先的构想产生在咸丰年间。据曾国藩同治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记 余在京抄成十八家诗 这句话,可知此书成书当在咸丰二年六月前。 曾氏所选的这十八家,都是他本人极为喜爱的诗人。他在自己的文字中多次对他们的诗作表示赞誉,对他们的人品表示敬仰。他说: 开拓心胸,扩充气魄,穷极变态,则非唐之李杜韩白、宋金之苏黄陆元八家,不足以尽天下之奇观。 又说: 五言诗,若能学到陶潜、谢眺一种冲淡之味和谐之音,亦天下之至乐人间之奇福也。 他甚至还说过这样的话: 余所好者,尤在陶之五古、杜之五律、陆之七绝,以为人生具此高淡襟怀,虽南面王不以易其乐也。 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诗在曾氏心中的地位,看到他对自己所敬重的诗人之珍爱。 《十八家诗钞》是一部古代诗歌选集。清代曾国藩编选。共28卷
《人间词话》,王国维着。王国维字静安,一字伯隅,号颧堂。一八七七年出生于浙江海宁,一九二七年六月自沉于北京頣和园昆明湖。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在文史研究的多个领域均有卓著的创举和贡献,生平著述丰富,侯人辑有《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融合西方的哲学、美学思想对中国古典文学停行阐发和批评的一部文学理论作品。在这部看似散漫且只有数千字的〔词话〕中,王国维以他独创的〔璄界说〕对中国古典诗词以及作家兴作品的关系、作品兴时代的关系、文体的变迁、古人诗词评的得失等作了瘅幽发微的分析、比罗和评价,体现了他自己独特且具有一定系统性的文艺思想。自问世以来,《人间词话》受到很高的重视和评价,〔境界〕一词更是成为中国古典诗词批评的一个标准。 本书收録《人间词话》
《青藜馆集》是明代即墨人周如砥的诗文合集,入《四库全书存目》。张晓明*的这本《青藜馆集诗校释》是对其所录诗作的校释之作,填补了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空白。本书由前言、前人所撰周如砥相关资料、诗作校注和简评、附录四部分组成。 前言 主要评述了周氏诗作的思想情感、艺术成就及形成原因。前人所撰有关周如砥资料包括董其昌、黄景昉所撰周如砥传,公鼐、王思任所题《青藜馆集叙》以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载《青藜馆集》提要,是研究周如砥身世和*作的重要资料。 诗作校注 对诗作进行了点校、注释和简析简评。附录部分由周如砥年谱简编和诗作所见人名索引组成,为学界进一步研究提供有关资料。
这部书的主要优点,首先是发挥了清代学者擅长音韵学、文字学、训诂学和名物考证的优势,特别是运用了依声求义的方法来校勘、解释文字。诗经是羣经中产生时代较早的一部,文字多古音古义。而且毛诗依据的文本是古文经,其中假借字比较多。作者能广征博引,触类旁通,“以以音古义证其为互,以双声曐韵别其通借“有时一个字能处古书中找出十个以上通假的例证,并求出本字本义,从而纠正了清以前许多学者望文生义、产强附会的解释,比较准确地解释了字义和语法,使一些疑难问题涣然冰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