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介绍------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身 1956年成立的古典文学出版社及其后组建的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创立伊始便出版了不少经过整理的古典文学典籍。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独立建制后,推出了《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已成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长、学术含量*、*能体现精品图书特色的一套大型丛书。 在2013年公布的 首届向全国推荐优秀古籍整理图书目录 中,《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有75种榜上有名,是全国各家出版社中入选品种*多的一套丛书。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体现了中国古籍整理出版成就的标志性项目。 《丛书》有选择地出版我国自先秦以来较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学作品,力图反映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概貌。根据不同情况,或采用前人旧注或集注,均作必要的校勘并加新式标点;或采用今人新注
《喻世明言》有作品40篇,包括三部分:一是宋元说话人的话本,二是明人的话本和拟话本,三是冯梦龙自己的作品。前两种作品也都经过冯梦龙的加工、修改。《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是宋人话本;《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杨八老越国奇逢》、《木棉庵郑虎臣报冤》、《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明人(含冯梦龙)的作品。 《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明代刊行的短篇白话小说集。它同《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一起,合称 三言 ,是冯梦龙经过谨慎的去芜取菁的遴选,编纂的宋元明话本一百二十篇小说总集,历来被誉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宝库。
自清初以来,词学界关于词体的起源、声诗与词的关系、诗词的分界、词调的分类、词体的定格和词韵的标准等问题的争议,皆由于缺乏高度学术规范的词谱所致。本书重新对唐宋词调进行增补、考订和辨析,收入词调400余个,为词学研究和填词提供了一部格律规范的谱系。书后附录《词韵》,便于翻检。
方世举撰郝润华、丁俊丽整理的《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上下)/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十二卷,是在总结前人注本基础上完成的一部集大成的韩愈诗注本,笺注方法具有清人注疏的时代特色,并首先采用编年之体,在现存韩集旧注中属质量上乘之作,为后世多种注本大量借鉴引用。
本书是对清人张澍所编唐人李益诗集《李尚书诗集》的全面整理和研究成果,也是对李益及其诗歌的一次综合性研究。主要有《李尚书诗集》诗歌来源考察、校勘、注释、集评、辨析、后人借用化用李益诗歌情况考察、编年和附录八个方面内容。
《扬州画舫录》的许多版本会省去工段营造录这一章,本版本以原貌全部保留,是全本的权威珍藏本。《扬州画舫录》是李斗历时30年写就的扬州奇书,被尊为迄今为止权威全面的扬州百科全书。朱自清先生推崇的明清笔记体奇书。朱自清说: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有念过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象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扬州画舫录》内容丰赡、包容极广,涵盖城池水系沿革、山川园林、寺观庙坛、市肆文物,备载风物掌故。此书是清代鼎盛时期扬州文明的实录。李斗于乾隆二十九年开始为《扬州画舫录》搜集资料,于乾隆六十年成书刊行,前后历时三十余年。全书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共分十八卷。
本书是一套系统综合的我国古代诗词曲音乐总集,是从宋代以来的《白石道人歌曲》《事林广记·唱赚谱》以及明清《魏氏乐谱》《九宫大成》与古琴谱中搜集、筛选出乐府、唐宋词与元曲中具有“音乐经典”性的作品,译成现今广为流传的简谱和五线谱对照的谱式,再现古代诗词音乐精品之风采,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可歌可唱的古代音乐作品,告别“哑巴音乐史”。
在清末民初的诗坛上,易顺鼎可称名满天下的大诗人,论者以“天杀星黑旋风李逵”喻之。易顺鼎诗工于对仗,是清末非常有特色的一家。《琴志楼诗集(套装共4册)》收易诗达40种,编年排比,是目前堪称为完备的全新整理本。此次推出平装本,改正了原精装版的一些编校错误。
龚自珍是中国古典诗歌作手中的殿军,在有清一代,允为大家。其诗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善,深为后世推崇,"新安女士程金凤"(论者疑为是龚氏托名)有一段题于《己亥杂诗》末之著名评论,谓其"行间璀璨,吐属瑰丽","声情沉烈,恻悱遒上,如万玉哀鸣",甚至有"古今语言所可到境止于此"的评价。后来南社柳亚子亦誉龚诗为"三百年来流"。后世习为诗者,或多或少都会受龚自珍诗的影响。龚作品遗失较多,我社出版的是目前全好的本子,其中著名的是三百余首的组诗《己亥杂诗》,这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的。刘逸生当初署名万尊嶷发表的《龚自珍己亥杂诗注》,已由中华书局出版,社会反响很大,而《龚自珍编年诗注》是龚诗目前全好的注本,以王佩诤整理的《龚自珍全集》所收诗为底本,按诗歌编年次序加以详注,注释精准,明白晓畅。单就"己亥杂诗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山。因天生右手六指,故自号枝指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出生于官宦魁儒世家,天资聪颖,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年少时博览群集,文章有奇气。后五应乡试才中举人,七应会试都落选,故仕途不显,只做过两任小官。他将一生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于诗文著述和书法创作,留下了大量作品。由于祝允明书法名望太盛,其文名反被掩盖,造成其作品流传不广,鲜为人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 诗取材颇富,造语颇妍,下撷晚唐,上薄六代,往往得其一体;其文潇洒自如,不甚倚门傍户,虽无江山万里之巨观,而一丘一壑,时复有致 ,颇为允当。其史论《祝子罪知录》对理学大加鞭挞,多有创见,开明代反传统史学之先河。笔记和人物纪传多为正史所不载,保存了明代珍贵史料。志怪小说则采自街谈巷议、民间传说,虽离奇怪诞
在繁星满空的晩清诗坛,宝廷是一颗闪耀着特异光芒的亮星。这不只因为他系出玉牒,派分天潢,出身华贵,且以其天才豪宕的诗作凌驾羣英,隐隐顶戴着满族诗人的桂冠;同时,亦因其为官*直清正,于光绪初元,与陈宝琛、张佩纶、邓承修等以文章气节互励互重,疏章屡上,多有建白;放言直谏,声震朝野。难于大厦之将倾无济于事,却因其琡上的峻洁品性,满朝敬畏“四谏”,举国止为清流,在漆黑一圃的清末政局,显示了难得一见的亮色。其次,宝廷的生平颇富傅奇色彩。他一生耽诗好酒,嗜之如命。 爱新觉罗·宝廷,字仲献,号竹坡,晚年自号偶斋。他的一生颇负传奇色彩。出身华贵却不贪恋权位,贫病交迫却耽诗好酒,言行不拘世俗,常常出人意表。宝廷一生作诗二千余首,各体均工,尤擅长五七言长篇歌行,气势充沛,酣畅淋漓。如《西山纪游行
汪兆镛(一八六一 一九三九),字伯序,一字憬吾,自号佣叟,晚号令吾、清溪渔隐,因膀所居曰「微筒斋」,故又称微尚老人。为唐代越国公汪华之后。汪氏家族于唐时居婺源,元末迁浙江山阴(今绍兴市),至汪兆铺一辈落籍番禺,途为粤人。其父汪取(一八二四 一八九七),字玉叔,一字竺生,号省斋,于道光末游幕入粤,著有《省斋诗存》。琡生四子,汪兆镛居长。
龚自珍是中国古典诗歌作手中的殿军,在有清一代,允为大家。其诗思想性和艺术性兼善,深为后世推崇,"新安女士程金凤"(论者疑为是龚氏托名)有一段题于《己亥杂诗》末之著名评论,谓其"行间璀璨,吐属瑰丽","声情沉烈,恻悱遒上,如万玉哀鸣",甚至有"古今语言所可到境止于此"的评价。后来南社柳亚子亦誉龚诗为"三百年来流"。后世习为诗者,或多或少都会受龚自珍诗的影响。龚作品遗失较多,我社出版的是目前全好的本子,其中著名的是三百余首的组诗《己亥杂诗》,这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的。刘逸生当初署名万尊嶷发表的《龚自珍己亥杂诗注》,已由中华书局出版,社会反响很大,而《龚自珍编年诗注》是龚诗目前全好的注本,以王佩诤整理的《龚自珍全集》所收诗为底本,按诗歌编年次序加以详注,注释精准,明白晓畅。单就"己亥杂诗
《韩昌黎文集校注(上下)》由韩愈著,是根据近代古文名家桐城马其昶的遗稿编辑而成的,马氏以其研究心得,并采集了明清两代主要是清代各家的评说,在文字训诂、名物制度、史实疏证各方面,对旧注作了许多订正和补充,对旧本字句讹夺的地方也作了细心的校勘。本书所涉及的资料有些是未刊的传抄本和手稿,马氏对各种说法折中去取,文字上亦删繁节芜,关于文学欣赏方面,书中有各家评语,多反映了桐城派的文学眼光。本书底本择取万历东雅堂本《昌黎先生集》,旧本诗文并有,本书去诗存文,并为文集八卷、文外集二卷、遗文一卷,附录集外文三篇,集传一卷。韩愈之文章,向为古文绝唱,而马其昶和马茂元又皆为桐城派正宗,故本书搜罗文章全面完善,校勘精深,对读者和研究者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书。
《玉台新咏》是我国文学遗产中的一块瑰宝,它汇集了自汉代至六朝六百余年间的千余首诗歌,是保存该时期诗歌面貌的重要文献,对后世文学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然而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编纂者等问题仍众说纷纭,同时也没有一个真正优秀的版本面世。章培恒先生关注《玉台新咏》已有多年,谈蓓芳、吴冠文都是他的弟子,在他的指导下负责具体校点工作。此次出版的《玉台新咏汇校》,以明嘉靖十九年郑玄抚刊本为底本,并予影印校以明五云溪馆铜活字本,明崇祯冯班抄本、赵均刻本,清翁心存影抄冯知十抄本等四《玉台》本,以及《汉书》、《后汉书》、《文选》、《乐府诗集》、《北堂书钞》、《艺文类聚》等史书、总集和类书,可以说,为读者呈上了一个尽可能还原《玉台新咏》本来面目的版本。
《湖湘文库:陶园诗文集》内容包括:陶园文集湖南通志人物传、陶园文集传、陶园文集序、陶园文集卷一、赋、燕山八景赋、登天井关赋、太行秋云赋、嵩山汉大将军柏赋、湘江夜闻棹歌赋、张翰思莼鲈赋、陶园文集卷二、雅颂、平回雅、南巡颂等。
《天放楼诗文集》金天羽先生是近代著名学者,在诗、文、小说上均的很高的造诣,尤以诗成就*,“高据于所处时代古典诗歌之*”(钱仲联语),其诗极尽用旧形式写新内容之能事,全面反映了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数十年间的历史风貌,大量的歌唱祖国壮丽河山之作,雄伟奇谲,千变万化,多有前人诗中所未有之境界。 本书汇集了金天羽一生创作的诗、词、散文作品,精心点校,是研究金天羽生平和文学成果的手资料,同时也可供治近代史工作者参考。
内容简介 《古文观止》所选之文上起先秦,下至明末,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所收以散文为主,兼取骈文。与《文选》以来的古文选本相比,它包括的时代既长,卷帙又不甚多,而且文章的体裁多样,较少派别的偏见,可谓广收博采,而又繁简适中。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