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孟浩然是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壮年时曾往吴越漫游,后又赴长安谋求官职而无果,只好还归故园,隐居鹿门山而终。 孟浩然一生都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他虽然隐居林下,但仍与当时达官如张九龄等人有往还,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而更多的是隐居田园访僧求道之作。他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他的清词丽句,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都被世人的所推重。大诗人李白倾慕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称颂他'清诗句句尽堪传'。可见他在当时即享有盛名。他死后不到十年,诗集便两经编定,并送上'秘府'保存
方世举撰郝润华、丁俊丽整理的《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上下)/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十二卷,是在总结前人注本基础上完成的一部集大成的韩愈诗注本,笺注方法具有清人注疏的时代特色,并首先采用编年之体,在现存韩集旧注中属质量上乘之作,为后世多种注本大量借鉴引用。
《喻世明言》有作品40篇,包括三部分:一是宋元说话人的话本,二是明人的话本和拟话本,三是冯梦龙自己的作品。前两种作品也都经过冯梦龙的加工、修改。《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汪信之一死救全家》、《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是宋人话本;《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杨八老越国奇逢》、《木棉庵郑虎臣报冤》、《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明人(含冯梦龙)的作品。 《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明代刊行的短篇白话小说集。它同《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一起,合称 三言 ,是冯梦龙经过谨慎的去芜取菁的遴选,编纂的宋元明话本一百二十篇小说总集,历来被誉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宝库。
《玉台新咏》是我国文学遗产中的一块瑰宝,它汇集了自汉代至六朝六百余年间的千余首诗歌,是保存该时期诗歌面貌的重要文献,对后世文学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然而时至今日,关于它的编纂者等问题仍众说纷纭,同时也没有一个真正优秀的版本面世。章培恒先生关注《玉台新咏》已有多年,谈蓓芳、吴冠文都是他的弟子,在他的指导下负责具体校点工作。此次出版的《玉台新咏汇校(上下)》,以明嘉靖十九年郑玄抚刊本为底本,校以明五云溪馆铜活字本,明崇祯冯班抄本、赵均刻本,清翁心存影抄冯知十抄本等四《玉台》本,以及《汉书》、《后汉书》、《文选》、《乐府诗集》、《北堂书钞》、《艺文类聚》等史书、总集和类书。可以说,为读者呈上了一个既全面精善,又便于阅读的《玉台新咏》版本。
内容简介 《诗经》是我国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我国古的皇室文集,也是我国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在作为历史典籍的同时,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早的散文总集,是和《诗经》并列的一个文体类别。但这散文之中,用今天的标准来看,绝大部分应属于当时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准确地讲,它应是一部体例比较完备的公文总集。
词至东坡,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浩歌,超乎尘垢之外。 宋 胡寅(《酒边词序》) 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宋 王灼(《碧鸡漫志》) 东坡以龙骥不羁之才,树松桧特立之操,故其词清刚隽上,囊括群英。 清 邓廷桢(《双砚斋词话》) 东坡词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其独至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 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人谓东坡长短句不工媚词,少谐音律,非也,特才大不肯受束缚而然。 清 李调元(《雨村词话》) 《东坡志林》,又名《志林》,是苏轼所作的一部笔记体杂着。书中内容十分博杂,涉及北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全书共二百零二则,分为两大部分:*部分(前四卷)为
内容简介 《古文观止》所选之文上起先秦,下至明末,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所收以散文为主,兼取骈文。与《文选》以来的古文选本相比,它包括的时代既长,卷帙又不甚多,而且文章的体裁多样,较少派别的偏见,可谓广收博采,而又繁简适中。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
本书是一套系统综合的我国古代诗词曲音乐总集,是从宋代以来的《白石道人歌曲》《事林广记·唱赚谱》以及明清《魏氏乐谱》《九宫大成》与古琴谱中搜集、筛选出乐府、唐宋词与元曲中具有“音乐经典”性的作品,译成现今广为流传的简谱和五线谱对照的谱式,再现古代诗词音乐精品之风采,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可歌可唱的古代音乐作品,告别“哑巴音乐史”。
本书是一套系统综合的我国古代诗词曲音乐总集,是从宋代以来的《白石道人歌曲》《事林广记·唱赚谱》以及明清《魏氏乐谱》《九宫大成》与古琴谱中搜集、筛选出乐府、唐宋词与元曲中具有“音乐经典”性的作品,译成现今广为流传的简谱和五线谱对照的谱式,再现古代诗词音乐精品之风采,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可歌可唱的古代音乐作品,告别“哑巴音乐史”。
《唐诗鼓吹》是一部特色鲜明、影响较大的唐诗选本。说它特色鲜明,是因为它只选唐人七律,且以中晚唐作品为主;说它影响较大,是它自问世之后,出现了不少注释本、解评本,如元代郝天挺《注唐诗鼓吹》,明代廖文炳《唐诗鼓吹注解大全》,清代钱朝鼒、王俊臣、王清臣、陆贻典《唐诗鼓吹笺注》,钱谦益、何义门《唐诗鼓吹评注》,朱三锡《东岩草堂评定唐诗鼓吹》,以及民国时期吴汝纶《评点唐诗鼓吹》等,可谓世代绵联不绝。而且,这种按诗体选编诗歌的做法,对后世影响亦大,元代方回选编《瀛奎律髓》,所选者均为唐宋五律、七律,而清代金圣叹选编的《贯华堂选批唐才子书七言律》,从选诗体式到作者取舍、选篇轻重以及选篇总数,无不显示出参从《唐诗鼓吹》的痕迹。
《十八家诗钞》这部书,曾国藩*先的构想产生在咸丰年间。据曾国藩同治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记 余在京抄成十八家诗 这句话,可知此书成书当在咸丰二年六月前。 曾氏所选的这十八家,都是他本人极为喜爱的诗人。他在自己的文字中多次对他们的诗作表示赞誉,对他们的人品表示敬仰。他说: 开拓心胸,扩充气魄,穷极变态,则非唐之李杜韩白、宋金之苏黄陆元八家,不足以尽天下之奇观。 又说: 五言诗,若能学到陶潜、谢眺一种冲淡之味和谐之音,亦天下之至乐人间之奇福也。 他甚至还说过这样的话: 余所好者,尤在陶之五古、杜之五律、陆之七绝,以为人生具此高淡襟怀,虽南面王不以易其乐也。 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诗在曾氏心中的地位,看到他对自己所敬重的诗人之珍爱。 《十八家诗钞》是一部古代诗歌选集。清代曾国藩编选。共28卷
《乐章集》,词集名,北宋著名词人柳永著。 柳永,约生于宋太宗雍熙四年(九八七),宋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左右去世。初名三变,后更名永。因排行第七,故又称柳七。字耆卿,又字景庄。福建崇安人。
本册包括《诗经之女性的研究》《诗歌中的性欲描写》《唐代女诗人》《唐人诗中所见妇女生活》四册。《诗经之女性的研究》全书凡十章,主要关注《诗经》中《国风》部分,各章按十五《国风》地域性归类,将其中有关女性篇目列出,据诗歌内容分类整理,详细讨论其中恋爱、婚姻及妇女生活习俗等问题,挖掘女性诗歌内涵。《诗歌中的性欲描写》模仿茅盾《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性描写》而成,凡十章,详细讨论了歌谣、诗、词、散曲、戏曲及谜语六种文体中的性欲描写,充分体现了新文化运动之后兴起的 到民间去 、 反礼教 等时代思潮。《唐代女诗人》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部古代女诗人研究专著,全书凡四章:引言、时代背景、代表作家、作品考略,据时代顺序整理唐代女诗人及其作品,将女诗人按阶级分布,归纳为宫廷妇女、家庭妇女、女冠及娼妓四类,
作者王船山名夫之,字而农,湖南衡阳人,明末清初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和爱国主义者。他早年曾参加抗清运动,从明桂王于广西一带。及事无可为,乃归隐石船山,埋头于兹丘,固衔恤以永世。又书堂聊云: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可以概括其生平。他着书数百卷,足以表现其思想的,有黄书、思问录、张子正蒙注、读四书大全说、周易外传、尚书引义等。这部王船山诗文集,是从几种船山书中辑出来的;因为这些集子绝大部分是作者自定,所以仍保存原来面貌,不另分散重编。
中华典故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浓缩的历史,是语言的精华。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唐寅集》收入我社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为明代著名文人、书画家。在诗文方面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 吴中四才子 ,在绘画方面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 吴门四大家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唐寅集》汇辑传世《唐伯虎集》七种刻本全部作品为前六卷,以六如居士制义及画谱为附集四卷,还从抄本、墨迹、书画文献中补辑得诗文词曲六卷,并附录原集序跋、史传铭赞、轶事、诗文评论、诗文赠答、年表等六卷资料。辑校者周道振先生(1916-2007)是著名的碑帖鉴藏家,《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唐寅集》由他和夫人张月尊女士共同署名,是目前所能见到的*详尽的唐伯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