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是南宋杰出的理学家、文学家,其诗独具个性,号为 诚斋体 ,历来受人重视。也正因其诗名太盛,以致掩盖了他的文名。事实上,其散文亦颇值得关注,数量众多,各体兼备,集中地体现了唐宋古文的优秀传统。其中一些序跋、尺牍、书札等散文小品,展示了宋人高雅精致的生活情趣,文辞雅洁,精巧灵动。 南宋词人姜夔曾这样说杨万里: 翰墨场中老斫轮,真能一笔扫千军。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 优美的山水是杨万里小品文的重要内容。他宦游天涯,到处寻芳览胜,游山玩水。日常处理公事之余, 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 ,何等惬意。 闲暇时光,他似乎把日子也过成了诗。通过小品文,作者描绘了一幅幅精致的富含诗意的古代文人日常生活图景。《水月亭记》中少年书生清纯洒脱, 每清夜读书倦甚
本书是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丛书中的一种,收录了谢朓诗149首,文29篇,并按体裁将其分门别类,每一类下又大致以创作时间之先后排列。本书包括前言、原文、题解、注释、汇评、附录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谢朓留存文学作品的面貌。
苏轼的文中有*真实的人间情。他敬重自己的师长,《贺欧阳少师致仕启》的字里行间是为天下叹息身为老成大臣的欧阳修的离开,更深的意思则在为欧阳修明哲保身而喜,虽为骈体,读来却觉得有古文之风,潇洒自然。《记与欧公语》中,却又不失谐趣。《答秦太虚书》写家常琐事,平直动人,他宽慰他的学生秦观,虽 廪入既绝,人口不少 ,但终究 胸中都无一事 。他爱他的朋友们,赤壁下、石钟山中、黄山上、安国寺内,都有他们一起谈文、写字、作画、唱词、喝酒的经历。 苏轼一生中*为重要的情感依靠来自家人,他们往往因日常的琐碎生活入文。他会自得于妻子王闰之不仅能诊断出牛的病症,还能够对症下药;自嘲于收获大麦后吃大麦时的 小儿女相调,云是嚼虱子 ;欣然于和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爬山看瀑布、观火烧云、看山月。而弟弟苏辙往往是他
东汉建初四年(79),汉章帝召集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这场会议由汉章帝亲自主持,参加者有魏应、淳于恭、贾逵、班固、杨终等。会议期间,五官中郎将魏应秉承皇帝旨意发问,诸儒作答,汉章帝亲自裁决。会议讨论结果被编纂成《白虎通义》,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作为东汉白虎观经学会议之资料汇编,《白虎通义》不仅是经学发展中之产物,更是当时上自天子、下迄儒生之学术共识,具有保存当时经学样貌之典范价值。其作为汉章帝“称制临决”的重要文献,在中国经学史、儒学目前具有特别显著的意义。其宇宙生成论、阴阳五行理论等,对于当代人认识中国古代人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张蓉镜日记》内容涉及政治时事、教育科举、选官保举、官场生态、家庭关系、帐目物价、人情往来、医卜星相等等。日记有多方面价值,尤其作为基层教育官员,其记载难得而珍贵。主要价值如下:(1)时政记载及评价,不仅体现爱国情怀,且反映当时民意;(2)反映阜城县并河间府官学考课情况,及乡试、会试情况。教职保举、升迁情形;(3)物价及来往帐目记载,反映当时经济状况及下层官员入不敷出的困窘艰难;(4)家庭关系着墨相对较多。当家人之艰难维持,与家庭成员不甚体谅之矛盾冲突,下层官员维持大家庭并资助亲戚,其中的力不从心与无奈等等,均有个案意义。
中国古代的巴蜀神话,拥有着奇诡的想像和多样化的内容,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神话源远流长,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如扬雄、李白、杜甫、苏轼等,其作品无一不受巴蜀神话的影响。《巴蜀神话文献辑纂》为学术性的资料长编。所辑资料为经、史、子、集、丛及四川各地方志中的古代文献摘录,编辑体例上将其按时代先后和类别分类排列,目的是为学术界提供巴蜀神话研究的文献资料。这项工作也是独一无二的,前人没有做过,为巴蜀神话研究的基础文献。
其诗文集因触清代忌讳,后世传本删改多加窜改和删削。解放后重新整理,分为十六卷:凡《文集》六卷,《余集》一卷,《蒋山佣残稿》三卷,《佚文辑补》一卷,《诗集》五卷,《集外诗补》三首,《熹庙谅阴记事》,总名为《顾亭林诗文集》,是顾炎武诗文集较为完备的一种,纳入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晦庵书话》继承了中国传统藏书家题跋一类的文体,中国古书加写的题跋一般不长,大都是含有专业知识的随笔或杂记。书话的散文因素需要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它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本稿为“中华经典通识”的一种。《本草纲目》是中国医学典籍的集大成者,刊印问世后,在全世界享有盛誉:达尔文多次引用其中资料,并称其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英国李约瑟盛赞李时珍为“药物学界中之王子”;其书更是很快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又先后被译成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文字。可以说,《本草纲目》以本草为媒介,向世界展示了优秀的中华文明,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著名中医药研究学者王家葵教授以其深厚的学养和幽默的笔调,将《本草纲目》这部国人很“熟”但不“悉”的经典流畅讲来:前言从一张李时珍像的邮票谈起,有故事有知识,读来令人不忍释卷;正文则从本草源流到该书的内容结构、从李时珍如何继承前人研究到怎样发明新见,以及书中记载的本草救治故事,图书版本的流传和本草图像的绘制等问题。全稿
山西文化编纂委员会编的这本《王绩文集(精)》是夏先生在三十年前他与康金声老师一起合著的《王绩集》基础上,增订了近年来找到的流传下来的五卷本《王绩集》,并以其为底本,重新做了校记、注释,修订了每一篇前面的解题内容,附文部分有王绩年谱、相关研究资料以及之前出版《王绩集》的整理内容。是一本资料性、研究性、可读性为一体的古籍整理类图书。
《先秦诗文史》所论范围从广义来说,也是这片人类文明初开、万事万物尚还活泼可喜、车未同轨书未同文的非大一统天地,与两部《诗经》著述一样,都是“《诗》意”地展示了这一时期的人文气象——扬之水论罢《诗经》又来写《先秦诗文史》,并非偶然,乃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属于先秦社会、文学的研究课题,共同组成她有意识地构筑的一个带个人化色彩的精神世界;她近年选择这个研究课题、构筑这个精神世界,是一种情结,更是一番心意:体现着对文明源头的眷恋、爱惜,并由此关注到我们曾经有过而终于消逝了的美好。
本书据《四库存目提要》,收集馆藏或私藏原本,辑录出纳甲法相关典籍、文献、引用语句,便于当今学者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是书规模宏大,征引丰富;图文并茂,收录广泛;结构严谨,体例完备;分类详细,便于检索。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文献资料。本册为第七册《火珠林注疏》。
《蒋捷词校注》由[宋]蒋捷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