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梦影 《幽梦影》大约成书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大约是张潮三十岁到四十五岁之间断续完成的,不是一时一地之作,全书共219则,在写作的过程中即得到清初120余位大学者和艺术家的赞赏和评点570多条,影响极大。他用幽静的态度去观察人生与自然,取幽人梦境、似幻如影之意,尽情地抒发了对生活所拥有的感受和体验,蕴涵着破人梦境、发人警醒的用心,因此取名《幽梦影》。 《幽梦续影》成书于光绪年间,收录格言、箴言、哲言、韵语、警句等86则,约五千字。在内容上,多是阅世观物小语,从中可窥作者的人生观及其为人处事态度,其中不乏哲理名言。于诗文亦略有评述,文字虽短,却有独到见解。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儒家通俗读物,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汉族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围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从《五蕴论》到《百法明门论》,再由《唯识二十论》到《唯识三十论》,如是次第研习唯识学的原典,是许多学习者采取的路径。今即依此,编排本书:1.将世亲菩萨《大乘五蕴论》与安慧菩萨《大乘广五蕴论》合编,使论文一一对应,便于比较。2.《大乘百法明门论本地分略录名数解》,世亲菩萨造论,而窥基于《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六百六十法中,提纲挈领,取此百法名件数目”。3.《唯识二十论述记》,世亲菩萨造论,窥基述记;述记文前有△者,乃科判标识。4.世亲菩萨《唯识三十论》,而玄奘糅译印度十大论师释文而成的《成唯识论》未及收入。除以上四部论外,本书还收入:5.《六门教授习定论》,无著菩萨造颂,世亲菩萨释;吕澂先生非常重视本论,对无著的颂文有较详细的讲解,读者可翻看本丛书中的《吕澂唯识论著集》一书。6.陈那菩萨《观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