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中唐诗人,与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韦诗各体俱长,七言歌行音调流美,五律一气流转 ,情文相生,耐人寻味。五、七绝清韵秀朗,风格冲淡闲远。白居易、苏轼等都非常推重韦诗。传世有十卷本《韦苏州集》,本书为展示韦应物诗全貌,尽收存世诗作五百五十二首、拾遗八首与附录四首,以词作四首殿于卷末,总收诗词五百六十余首。一依丛书体例进行编年、校注、辑评。作者收罗广泛,调查了有关韦庄诗词的各种专著、论文,广采博纳,间出己意,是对韦应物诗词较为详尽可靠的整理著作。
《宋元旧本书经眼录持静斋藏书记要(精)/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包含两部古籍。 《宋元旧本书经眼录》三卷《附录》二卷,为莫友芝于同治四年至八年客游上海等地所见宋、金、元、明古刻旧抄本的随笔记录,共收书130余种,每书皆撰解题,详录各书行款版式,评判版本异同优劣,订正前人讹误,迻录藏书家跋语印记。本次整理,以同治十二年莫绳孙刊本为底本。《持静斋藏书记要》二卷,系莫友芝为丁日昌持静斋藏书所撰善本目录,收宋、金、元、明抄刻本770余种,著录版式、序跋及内容大要,考辨《四库全书总目》误说及版本真伪。本次整理,以民国见文学山房活字本为底本,并他校《四库全书总目》、《中国丛书综录》等文献。
《铁琴铜剑楼藏书题识集录》四卷,著录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三百八十余种,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著录书名、卷数、版本形态、时代,辑录书中历代收藏鉴赏者所书题识。瞿氏藏书得自黄氏士礼居、汪氏艺芸精舍、张氏爱日精庐等名家者众多,宋元旧本及稿抄校本历经名家递藏。 瞿启甲辑的《铁琴铜剑楼藏书题跋集录(精)/中国历代书目题跋丛书》萃集前贤题识,有资于取阅前贤校勘考订之成就,了解书籍递藏源流。
王绩是隋唐之际的杰出诗人,明何良俊评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殊有魏晋之风”。《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云其《古意》六首乃“陈、张《感遇》之先导”;明杨慎则称其近体诗为“王、杨、卢、骆之滥觞,陈、杜、沈、宋之先鞭”。世传王绩集多为删节之三卷本,整理者批阅了五卷本的三种清抄本,以经过精心校雠的东武李氏研录山房抄本为底本,对校诸本,所用校本达十数种之多,校勘深细,实为王绩集之重要整理本。
《古籍整理学导论》虽然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古籍整理学的理论、古籍整理的各种方式与方法,但它不是一部面面俱到的,而只是着重写我自认为多少有一点心得,自认为在前人的基础上多少有所开拓、有所前进的那些方面。 《古籍整理学导论》将古籍整理的方式确定为六种,即校勘、标点、注释、今译、辑佚、抄纂。书中对每一种整理方式的功用、规律、整理方法、基本要求等,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在这些整理方式中,校勘、标点、今译、辑佚,古今学者研究得较多,该书尽可能地吸取前人的经验与研究成果,但不是简单复述,而是结合自己的经验与体会,进行归纳、阐发、补充、修正,使之进一步得到升华,使之更具有规律性、理论性,使我们对这些领域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深入、更加正确。关于古籍的注释,前人很少作过系统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