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灯余话》是明初重要的文言传奇小说集,共四卷,二十篇。因《剪灯余话》是《剪灯新话》的续书,后世多关注《剪灯新话》,对《余话》不怎么重视,其实,与《剪灯新话》相较,此书不遑多让,对明代中后期传奇小说及通俗小说和戏剧创作乃至于清代《聊斋志异》的创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远播海外。 《剪灯余话》一书仿瞿佑《剪灯新话》,取元末明初事实,以爱情故事为主,杂以幽冥灵异人物。卷一《长安夜行录》、卷二《鸾鸾传》、卷三《琼奴传》等,直写封建社会政治黑暗与礼教残酷的罪恶,并肯定青年男女追求婚姻爱情自由的民主精神。卷一《何思明游酆都录》、卷四《泰山御史传》以阴间地府各种丑恶现象,抨击现实官场,劝人弃恶从善。卷二《田洙遇薛涛联句记》、卷四《江庙泥神记》则写人与鬼神恋爱的故事。《剪灯余话》不论在
《儒藏》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的系统整理海内外儒学典籍的一项基础性文化建设工程,2003年由批准立项,由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几十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承担。先期成果《儒藏》 精华编 收录中国历史上zui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儒学文献 包括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510种,以及韩、日、越三国历史上用汉文著述的儒学文献160种,编为339册。随着《儒藏》 精华编 的主体部分即中国部分282册的完成出版,《儒藏》 精华编 的编纂已进入收官阶段。《儒藏》(精华编卷首)系统收集整理了《儒藏》工程立项以来,尤其是《儒藏》 精华编 编纂与出版相关的政策文件、编纂范例、组织体系、书目索引等文件,是《儒藏》 精华编 及整个《儒藏》工程实施的忠实记录,也是研究丛书编纂史和古籍整理编纂史的重要资料。
黄永年先生所著《古籍版本学》和《清代版本图录》为古籍版本目录学领域经典著作,其所收藏古籍亦颇多精善之本。古籍收藏尤重稀缺性,固须重点考虑版本精良、传世稀少之特点,然亦有其特殊性,即不能忽略古籍本身内容价值与使用价值。黄永年先生于研究古籍版本之余,兼及收藏,其特点是实践性较强,收书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专业性,因而积累起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具备较强的古籍版本鉴别能力。本书系黄永年先生心太平盦所藏之古籍善本精粹图录,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编目,每书缀以版本简介文字,并附精选之该版本重要书影,由黄永年先生之子黄寿成教授编著,黄永年先生弟子辛德勇教授特撰代序推介。
鲁班经原名《工师雕斵正式鲁班木经匠家镜》或《鲁班经匠家镜》,午荣编,成书于明代,是 本民间工匠的业务用书。全书有图 卷,文三卷。《鲁班经》介绍行帮的规矩、制度以 仪式,建造房舍的工序,选择吉日的方法;说明了鲁班真尺的运用;记录了常用家具、农具的基本尺度和式样;记录了常用建筑的构架形式、名称, 些建筑的成组布局形式和名称等。
《水浒全图》为《水浒》版画中之珍品,是书内收水浒人物108位,选择名工钩摹刊印。人物图案描摹传神,线条精美生动,刀刻细劲轻利,刚柔相济,繁简得宜,气脉通连,图中形象各具神态。此书影响甚大,近现代以来日本多位画家绘画水浒人物,多受此书影响。
本书收入的图书达1492部,基本上包括了宋代以前各类重要的典籍,尤以搜罗唐代和北宋时期的典籍最为完备。这些典籍至今不少已亡佚和残缺,后世可据书目的提要而窥其大略。由孙猛整理的《郡斋读书志校证》,以清汪士钟初刊本为底本,用宋刊袁本合校,参校其他十余种善本和历代史志书目,为现存各种版本和前人研究成果之集大成者。
善本 是指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的古代珍贵书籍。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古籍30万册,继承了南宋以来历代皇家珍藏,以及明清以来众多名家私藏。在善本古籍卷中,作者以通俗的语言讲述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我国*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不同版本,堪称谱牒双璧的宋代皇族谱牒 宋内府抄本《仙源类谱》和《宗藩庆系录》,荣登世界记忆遗产的元胡氏古林书堂刻本《黄帝内经素问》,在中国印刷史上堪称里程碑的明万历程氏滋兰堂彩色套印本《程氏墨苑》,明崇祯 饾版 和 拱花 技术印制的《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笺谱》。也从宋代四大刻书中心的角度,选取浙刻 无上神品 世彩堂《韩柳集》、蜀刻唐人集零本、建刻绝品黄善夫本《史记》、江西周必大刻本,以及各个时期的写刻精品。其中还有不少是存世孤本。国图引以为豪的四大专
这本词典记录民国语言的本词典,由语言学家黎锦熙倡导编写。收录字、词、词组、熟语、成语等,共四万多条。字形简体、繁体、异体皆收。辞目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详细准确。释义简明浅近,内容简而不漏浅而不陋。增加了字头音节方便现代读者查阅。
善本 是指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的古代珍贵书籍。国家图书馆藏善本古籍30万册,继承了南宋以来历代皇家珍藏,以及明清以来众多名家私藏。在善本古籍卷中,作者以通俗的语言讲述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我国*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不同版本,堪称谱牒双璧的宋代皇族谱牒 宋内府抄本《仙源类谱》和《宗藩庆系录》,荣登世界记忆遗产的元胡氏古林书堂刻本《黄帝内经素问》,在中国印刷史上堪称里程碑的明万历程氏滋兰堂彩色套印本《程氏墨苑》,明崇祯 饾版 和 拱花 技术印制的《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笺谱》。也从宋代四大刻书中心的角度,选取浙刻 无上神品 世彩堂《韩柳集》、蜀刻唐人集零本、建刻绝品黄善夫本《史记》、江西周必大刻本,以及各个时期的写刻精品。其中还有不少是存世孤本。国图引以为豪的四大专
五山版是指从十三世纪中后期日本镰仓时期起,至十六世纪室町时代后期,以镰仓五山和京都五山为中心的版刻印本。它包括日本典籍和中国典籍。中国典籍既有内典,也有外典。五山版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五山版覆刻的汉籍四部书中,绝大多数是以中国宋元刊本为底本的,只有极少数是以明初刊本为底本的;二是五山版的雕版,主要是先后到达日本的中国刻工操刀的,其中以元人为主。本次共收入五山版约八十种。 本书专收日本五山时期覆刻中国汉籍,为中国国内首次搜辑出版,填补了出版空白。五山版汉籍多覆刻中国宋元明刻本,而这些刻本在国内或不全,或已亡佚,五山版能保存宋元明本旧貌。五山版汉籍是汉籍东传的重要方面,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媒介,是汉文化东传的载体。五山版汉籍多是佛典和诗文集,对于促进佛学、文学和汉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