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月刊》历时四年多,寻访老中青几代 敦煌人 ,集结成这本《敦煌:众人受到召唤》。它将向读者展示,在那黄沙漫天、寂寥阔远的土地上,发生的悲欢离合。那些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信念,那些缘起玄妙的召唤,那些彼此相伴的守候,都将借此书拂去尘土,显现于世人。
在重要时代见证者的文字中,感受德意志民族群星闪耀的精神与文化。德意志人——骄傲的诗人、作家、哲学家和思想家的民族?如果你让这些人自己进行评价,就会发现所谓的民族自豪感不甚准确。从瓦尔特·冯·德·沃格尔韦德到路德、康德、席勒,再到海德格尔、布莱希特和当代作家马丁·瓦尔泽,《德意志人》集结了德国文化名人和著名知识分子的各种观点。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的共同点是对“德意志”民族身份的批判态度。约翰内斯·弗里德旁征博引,呈现了中世纪以来,德意志诗人和思想家如何看待自己的民族,如何认知自己民族的品质与价值,又对外来者持怎样的态度,以及他们的观点带来了哪些影响。《德意志人》从历史文学的角度,阐释了众多文学巨匠对“诗人与思想家的国度”这一说法提出质疑的原因,并生动地展现了德意志民族精神文化的演变
本书收录了甘阳教授1984-2019年的三十余篇文章,全书分为三编:上编“文化中国与乡土中国”,中编“西方文化左派与全球文化”,下编“返回‘文明—国家’的中途”。内容主要集中在对西方哲学的评述、西方社会学著作的评论以及通识教育三个部分,较为全面地呈现了甘阳对中华文明复兴、古今中西之争以及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的深入思考。
《民间道德习俗与民间叙事(精)/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包括“民间道德与习俗”和“民间叙事”两部分以河北方言辑录或改编的口语叙事。本书不仅仅是一部记载河北民间的重要历史文献,也是西人汉语研究史的重要历史文献。清末民初是近代汉语转变的重要时期,这本书给我们留下了有价值的汉语言史文献。
《美国文化背景 第4版(汉英对照)》以阐释美国社会的传统基本价值观为出发点,将美国的发展历程、社会时事与大量研究结构、民调数据进行整合,阐释传统基本价值观的由来,以及这些价值观对美国的各种制度和生活,例如宗教、商业、政府、种族关系、教育、娱乐和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影响。本书不仅介绍了美国文化的内涵、发展和变化,更具备精心设计的丰富学习内容,可提升读者的语言能力。在每一章前后都有注重词汇、阅读、写作、讨论等能力的练习,同时提供多种鼓励交流、创新的研究活动内容。参考译文、指导手册及参考答案的加入使阅读和学习过程更加得心应手。
红雨乱飞,闲花笑也;绿树有声,闲鸟啼也;烟岚灭没,闲云度也;藻荇可数,闲池静也;风细帘清,林空月印,闲庭悄也。 明代小品文家华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悠然闲适的生活图景,而他就在这闲花、闲鸟的陪伴下,随兴抽检,随意摘录,编选了一本小品文集,自谓 非经,非史,非子,非集,自成一种闲书而已 。 小品文格调清雅闲适,是对于生活中那些美好事物的描写和思考,抑或是以美的文字对于平凡生活的演绎和诠释,让人超越世俗的纷攘,使日常生活成为诗意融融的艺术境界,从而获得独特的精神享受和情感慰藉,所谓 寐得之醒焉,倦得之舒焉,愠得之喜焉,暇得之销日焉 ,只求 一晌之欢也,而非千秋之志也 。小品文就是 闲人 于 闲日 写的闲书,表现的是闲情,诸如王羲之兰亭雅集、苏东坡承天寺夜游、袁中郎虎丘听歌、张宗子湖心亭看雪 几许
1984年9月24日,柏杨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演讲《丑陋的中国人》,强烈批判中国人的“脏、乱、吵”、“窝里斗”以及“不能团结”等,并将原因归结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滤过行病毒,使我们的子子孙孙受到了感染,到今天都不能痊愈”。次年8月,此篇讲稿和另外两场演讲的记录《中国人与酱缸》、《人生文学与历史》,一篇访问稿《正视自己的丑陋面》,以及柏杨的三十几篇杂文、近二十篇的回应文章结集出版,是为轰动一时的《丑陋的中国人》。漫画家方成先生,以八十九岁的高龄为八十八岁的柏杨先生绘制漫画插图,两位近九旬老者的携手,珠联璧合,实为两岸文化交流一大盛事。
本书此次增补了赤裸生命、绵延、免疫、空间正义、行动者网络理论、异托邦、人类纪、赛博格、新物质主义等三十多个新词,经过修订和完善,针对文化研究、文化理论领域的226个关键词作出了恰当而扼要的论述,所选词条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理论潮流。一批常年研究西方文化理论或讲授相关课程的资深学者,对一些在文化理论研究中常被运用但有待揭示的概念进行了梳理辨析,对每一概念的理论来源、发展衍变过程和相关重要人物进行了脉络清晰的讲解,是学习西方文化理论的推荐工具书。对于文化理论研究的入门者、初学者尤其具有启发和参考意义。
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国香道以及日本香道发展历史以及香料的选择和香道具、香事礼仪的图书。书中详细介绍了中日香道的发展历史;香道主要原料沉香的基础知识、鉴别与购买等基础知识;同时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玩家适合品玩什么样的香以及如何品玩;最后书中还介绍了多种不同的合香、香道具、各种品香方式等,是一本有关香道的百科全书。
《时尚都市》是一本时尚文化类图书。该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一个关于资本主义过度压榨发展中国家企业劳工的故事,同时也指出一味追求成本大力度优惠和利益至上对劳动者和环境都会造成巨大伤害。托马斯调查了一条全球化的逐利供应链所造成的破坏——血汗工厂的劳动力、生态退化、过度消费、浪费和创造性枯竭。此外,托马斯也看到了许多技术发展的更新迭代,从3D服装生产到清洁牛仔布的加工,从智能制造到超本地化,从真正的循环面料到实验室生产的皮革。故而,在全书的第二部分作者讲述了当下时尚界的变革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平时神马浮云只言片语闲谈聊天也不觉得,突然从网页上抄下来集中放在一起,真的使我后怕……子东何德何能,如何有这般知识能力,怎么有这样的文化资格,哪里来这等政治勇气,来谈论这么多这么广泛的重要敏感复杂的话题?涉及社会、政治、外交、经济、教育及心理、性别、医疗……而且还一本正经,煞有介事,好像很有看法?! 这第三卷,只能称之为“越界言论”。“越界”的意思,一是从学术研究越界到电视传媒,是从学者工作越界到公民议论;二是书中言论很可能挑战、冲击、违反了某些界线。什么界线?却从来没有明文规定,而且常常在变化之中。所以“越界”与否,因时因地而不同。 巴蜀烈女、周正龙、打酱油、大阅兵、土地流转、门、中国足球、红十字……我的兴趣也许“与时俱进”,但我的思想一如既往。前面说的言论可能“越
到底哪里出产的才是正宗“西湖龙井”? 四川蒙顶茶从唐代起就赫赫有名,为何成都人还是更钟爱“三花”? 铁观音的“音韵”到底是什么? 滇红还能配白兰地? …… 《三联生活周刊》记者深入产区,探寻蒙顶茶、西湖龙井、滇红、六安瓜片、正山小种等著名茶种背后的地理环境、制作工艺与当地文化,采访茶学专家,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讲述制茶工艺,探寻令中国人沉醉千年的气味源头,还原传世名茶的诞生现场。
《论家用电器》是首都师范大学汪民安教授的一部文化理论的随笔集。本文将家用电器作为传记的对象,探讨了洗衣机、电冰箱、手机、电视机等电器在家庭生活中所展现的空间权力结构。作者以法国思想随笔的文章风格,运用娴熟的理论工具,层层解剖,既充满了洞见,也糅合了作者的当下生活感受与情怀,使读者获得极大的阅读乐趣。
既然我们生活在追求财富的时代,而且,我们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隐瞒内心渴望致富的动机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弄清楚,拥有财富或成为有钱人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富人?成为富人需要那些物质?为什么?本书对这些问题的答复是:拥有财富或成为有钱人意味首无穷无尽的烦恼。只有保存大量动物本性的人才有机会成为富人。成为富人需要具备的特质:请读最后一章《结语:成为阿尔法猿猴的10个法则》。至于为什么,读过本书自会明了。 作者自称曾在富人与野兽这两种写作题材之间游走,进而在本书中将两者合二为一。他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出发,把有钱人当作动物观察,将主题锁定在“有钱人与你我是否真的不同?”这个由来已久的疑问上,进而发现,同普通人相比,他们晃折不扣的异类,或者说,他们更像动物,而不像人
随着科技的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逐渐运用在图书馆服务和建设中,在此情况下,智慧图书馆应运而生。为使智慧图书馆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与价值,应加强文献资源建设,积极进行资源开发,促进资源共享,进而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本书以智慧图书馆的产生为切入,剖析智慧图书馆的建设理论,通过分析智慧图书馆文献资源及类别,探讨智慧图书馆文献资源组织与管理、智慧图书馆文献资源布局与共享,最后研究智慧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创新。本书体系完整、层次清晰,而且适用性广,可读性、实用性较强,对推动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是2023年上海市规划部门在10年后第二次组织全市乡村风貌普查调研的工作成果。调研普查工作由上海规划院)牵头,同济规划、嘉定规划院、中规院上海分院四家规划设计院,中建上海院、华东院、上海院、同济建筑院四家建筑设计院,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三家高校,一家测绘院,以及乡村规划师,共计280余人参加。本卷为丛书的第7卷,松江卷。松江乡村从七镇的历史沿革讲起,阐述聚落风貌格局,南北分野、水-田-林-村的构成、民居等建筑古迹与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地理特征浦北与浦南两部分,介绍风貌特征与典型风貌的村落,共计14个村落。篇末附录介绍特色要素与调研访谈实录。对未来松江区乡村建设与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