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新时期中国文化研究奠基者张岱年先生的集大成之作,首次全部系统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它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文化传统的脉络与体系,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它以哲学作为文化的核心来解读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民族精神、社会传习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探讨中国文化发展的前途。它在中国万年文化传统中寻找规律,贯通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智慧与当今人类社会的文化需求;在中国文化的人文特质与西方文化的神本精神的对比中,指明中外文明的互鉴。它对当今的读者传承中国传统,创新中国文化,是一本振聋发聩的启蒙书,也是当今中国人继承传统的学术普及入门书。
国文传媒联合中国商界 人脉社交 平台正和岛、《海底捞你学不会》出版策划人边杰,重磅推出中国民间智库 人王志纲的巨著《大国大民——王志纲话说中国人》。 这是王志纲20多年来多次行走中国大江南北,深度参与多个省、多个城市的发展规划,结合其渊博的历史、人文沉淀而成的巨著。 本书收录了王志纲2019-2020年发表在正和岛微信号上的14篇论述中国地域、人文、历史及现状的系列文章,包括武汉、陕西、广东、山东、浙江、安徽、浙江等省市地区,见解独到,内容新颖,大气磅礴。 本书内容力透纸背,是时隔85年、继林语堂《吾国与吾民》之后,又一部写透中国人国民性格的力作。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之所在,也是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作为传统文化传承载体的文化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美德资源。本书秉持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的原则,从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典籍当中精选有关传统美德的重要论述和历史典故,归纳为十个德目(公忠爱国、廉洁奉公、仁义礼让、明理诚信、自强不息、勤劳俭朴、孝亲尊师、勤学笃行、内省改过、知足常乐),每个德目下设置 本篇导读 经典名篇 和 历史典故 三 个板块,并对语言难点予以适当注释。本书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经典文献的一 次精选集成,供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其他有兴趣的读者朋友阅读参考。
洪迈所著的《容斋随笔(精)/国学典藏》是宋代学术笔记 综合性和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被 为宋代三大 有学术价值的笔记。其内容繁富,议论精当,自经史诸子百家、诗词文章及历代典章制度、医卜、星历等,无所不包,而且其考证辨析之确切,议论评价之精当,皆倍受称道。
中华文明 根本的精神特质是什么?中国人有自己的信仰吗?为什么要提倡人文 ?对于这些时代性问题,楼宇烈先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在《中国的人文信仰》一书中,楼字烈先生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国人文信仰所具有的精神特质、价值关怀乃至现实意义,强调应该探求合乎东亚文化传统的宗教学理论,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优点。 《中国的人文信仰》是一部难得的体悟、反省、阐明中华文明精神特质的人文通识读物。
本书是“传统文化修养丛书续三”中的一种,本书作者为民国时期国学名家,编纂有巨著《十三经读本》,本书是其中的提纲部分,书中对《 》《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13部儒家经典做了提纲要领的论述,逐一阐明其思想与内容的重点,疏通经学义理。本书曾被无锡国学专科学校列为教材,供初学者了解经学典籍和传统文化基本要义。整理出版此书,对于了解儒家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助力民族复兴,都有积极的意义。
学术大师与书法名家倾情解读中华传统美德 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共同编写的《中华传统美德壹百句》已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总书记曾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国民族五千年文明孕育出的传统美德,滋养着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并在新的时代走上复兴之路。中共十八大以后,“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甚隆,中央高层以精神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决心已显露无疑。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与传统的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着中华文明走过了五千多年的历程,从未间断,它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根基,也坚定了我们的民族走向未来的信心。中华传统美德培养的是身为一个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在当今的社会中,人们置身于物质和欲望的洪流中,常常迷失了自己,一些人为了金钱不择手段泯灭了良知
本书的关键词为:故事 / 话题 / 启发 / 激励,通过长寿老人的小故事,辅以科学的百科知识,从而通过生活实例,从健身、养心、饮食、精神、乐趣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启发和激励老年人读者,增强其对长寿百岁的信心。针对与目前出版市场同类书籍相比较,本书系的特色是注重故事性,以故事引导和鼓舞读者对所述概念的认同与吸纳,并且不拘泥与介绍经验主义,而是注重真实故事与实用知识、趣味阅读与具体案例相结合,从软性角度切入,使文本理念更加贴近目标读者的理解与接受习惯。本书系的另一特色是注重精神性,在物质资源丰沛的现今时代,情感诉求无论在任何群体中,都是需求。因此,本书系并不一味追求老年书多讲吃穿住行,赘述养生保健,而是另辟新径地关注老年读者的精神领域。一句话推荐(网络名称):执念难消,镜花水月终
玩意儿”的含义广泛,一般是指有趣的东西、有趣的艺术形式或者有趣的游戏、技巧等。本书的“老玩意儿”特指中国过去的物件、游戏,包括过去的生活用具、民俗玩意、文人游戏、儿童游戏,等等,这些老玩意儿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文化的沉淀,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历史发展至今,一些老玩意或因时间久远已成空谷 响,或流传至今仍充满活力,并以骄傲的姿态展示其绚烂的文化意义。本书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老玩意儿”的渊源、流程和趣闻轶事,向读者一一展示了老玩意儿们过去的“风情万种”。
《道德丛书》是陈镜伊先生编著的中外历代道德故事精华选集,全书共十五卷,成书十四册(其中第十三、十四卷合为一册)。书中选取中外历代典籍中的道德故事,涵盖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规范,贯穿父子、夫妇、君臣、兄弟、朋友五伦大道。所选故事,或是嘉言懿行,介绍行善积德之善报;或是恶心丑行,警示伤风败俗之恶果。各类故事,均分门别类,以事明理,集古今中外道德故事之大成,堪称一部道德教育的百科全书。
本书作者本书是朱应镐、陈方镛、雷瑨。此三人为晚清民国初年的联话作者。收录三人所著,辑录为“传统文化修养丛书续三”,《楹联丛话》之后,仿作颇多,除吴恭亨《对联话》之外,单是为《楹联新话》的就不下数种。本集收录晚清民国时期作者的《楹联新话》三种,体例与《丛话》相仿,资料却多有《丛话》不备者,如雷瑨《新话》,资料从鸦片战争到民国初年,笔记、野史以及报刊搜集,人称“靡不备载”,可称丰富。本书除繁简横排之外,内容体式均仍其旧,对于文字,明显的误植鱼鱼改正,也做了方便阅读和版面整齐的适当处理。
本书作者本书是朱应镐、陈方镛、雷瑨。此三人为晚清民国初年的联话作者。收录三人所著,辑录为“传统文化修养丛书续三”,《楹联丛话》之后,仿作颇多,除吴恭亨《对联话》之外,单是为《楹联新话》的就不下数种。本集收录晚清民国时期作者的《楹联新话》三种,体例与《丛话》相仿,资料却多有《丛话》不备者,如雷瑨《新话》,资料从鸦片战争到民国初年,笔记、野史以及报刊搜集,人称“靡不备载”,可称丰富。本书除繁简横排之外,内容体式均仍其旧,对于文字,明显的误植鱼鱼改正,也做了方便阅读和版面整齐的适当处理。
《德育课本》是民国时期出版的《八德须知》的翻印版,分为一二一二一一、四集。本书是对民国之前各种历史、文献、文化典籍中相关故事的搜集汇编,内容涉及中华五千年历史中有关传统品德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方面。每种品德之下,分别列举古代圣贤名士嘉言懿行典故近百则,附以民国时期的白话解释,并配插根据故事内容所作的题诗图画。是对青少年和社会大众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一部优良读本。 本书内容宏富,故事生动有趣,颇似小故事大道理之类的励志读物,因此亦可用于幼童发蒙,还可用作家长和教师对子女、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教材。有鉴于此,华艺出版社决定整理出版这部民国图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次重印仅将原书白话解释和眉注的繁体字更改为简体字,编辑顺序、排版形式等均未作根本改动。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