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成果,也是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通过系统梳理中国传统人生礼仪的历史演进,以及对传统礼仪的田野调查,具体形象呈现了中国人的人生礼仪文化、价值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重新建树当代人生礼俗社会说的知识系统。本书有助于全面认识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为当代礼仪生活实践提供指导,增强文化自觉,促进文化转型。
学术理论与学术研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近几十年来,学界对中国传统礼制发展过程的历史论述已取得丰硕成果,诸多礼制事件、类型、议题的具体面貌日渐清晰,而对传统礼制基本理论的研究还稍显薄弱。比如,礼、礼俗、礼仪、礼义、礼制等概念如何界定?中华传统礼制的演化究竟分为几个历史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中华传统礼制发展动力何在?礼制的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如何?中华传统礼制在中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何在?礼学发展与礼学思想之间的关系如何?中华传统礼制能否适应现代社会,又如何为现代社会服务?新时期的礼制如何创建?这些问题仍待学者深入探索。 本书聚焦于中华传统礼制的变迁、价值、功能与转化等领域,提出礼制变迁四分期,礼数与礼义之矛盾运动为礼制变迁的内在动力,中华礼制具有六大特性,礼制具有重要的政
《婚礼新编》是宋代类书文献中的精品之一,该书辑录宋代婚礼书仪和与婚姻有关的古代典故文献,汇为一编,分门别类抄纂而成。其所引书仪及典故具有较高的辑佚和校勘价值,对于研究古代类书编纂史以及宋代的婚礼制度、民俗文化等也有重要的资料价值。本书对《婚礼新编》进行了系统校注。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予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无声不歌,无舞不美。京剧作为一种具有很好之美的艺术,几百年来专享一份热闹和绚丽,使几代中国人疯狂沉醉与痴迷。直到近代,这种传统艺术没落与疏远,令人怅然。这一本图文精美的有关京剧艺术的入门书,生动讲述京剧之美,拉近了普罗大众与京剧的距离。它将京剧艺术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图文生动活泼地展现出来,让接近不懂京剧的人也可以趣味盎然地读下去。作者娓娓道来:京剧为什么美?哪里美?怎样美?如何去欣赏它的美?作者将她对京剧的热爱与发现传递给大家,带领我们重回弦歌相伴的遥远岁月;几百多幅精美漫画新颖有趣,将京剧人物的穿衣打扮、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定格在很美的瞬间。
本书之主旨,并非单纯谈孝和“二十四孝”而是从艺术角度对孝道图的关注和研究。作者梳理了古代孝道图的流变,汇集了78个具体人物及其事迹,共400余幅图。通过艺术的分析比较,剔除其封建糟粕,继承其艺术精华,对于建设新时代的人伦道德,形成尊敬老人,孝顺父母的新风尚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