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历时三年,收集胡同门联照片49幅,并特邀当代书法家创作法书,重新书写老门联,采用一一对应方式,编辑成册。为了增加书籍的史学价值、资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本书增添了与门联相对应的胡同简介和书法家的艺术简历部分。增加了对胡同文化、门联艺术、书法艺术的研究文章。以使读者能更多地了解京师文化,宣扬中华民族的道德风尚和艺术成就。
本书作者沈泓是的报告文学家和作家,更是热情的年画爱好者和收藏者,曾多次亲历其境,深入年画产地寻访,真实记录各地年画的历史、现状和风格特色,以及当地人文风貌和年画艺人的人生故事。品读美仑美奂的年画艺术,探源朴实厚重的民俗文化,令人感慨万千,叹为观止……“恭喜发财”、“四季平安”、“大吉大利”、“年年有余”等年话生生不息。繁衍在新年的问候中,然而,另一种古朴生动的形象年话,我国独特的民间文化遗产年画却风光不再,正在从人们的生活中悄然逝去……就让《滩头坞年画之旅》带你走进民间,体贴民俗!
楹联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特殊形式,是古代汉语语言艺术的结晶,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延伸,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在人们的生活和艺术鉴赏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并且,楹联艺术和楹联创作以其广泛的群众性、雅俗共赏的特点,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它也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的形象体现。而本书稿作为一部集成性的楹联著作,结合历史文化材料加以比堪校释,以继承这一优秀文化传统,将之发扬光大,弘扬中国楹联文化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作者沈泓是的报告文学家和作家,更是热情的年画爱好者和收藏者,曾多次亲历其境,深入年画产地寻访,真实记录各地年画的历史、现状和风格特色,以及当地人文风貌和年画艺人的人生故事。品读美仑美奂的年画艺术,探源朴实厚重的民俗文化,令人感慨万千,叹为观止……“恭喜发财”、“四季平安”、“大吉大利”、“年年有余”等年话生生不息。繁衍在新年的问候中,然而,另一种古朴生动的形象年话,我国独特的民间文化遗产年画却风光不再,正在从人们的生活中悄然逝去……就让《滩头坞年画之旅》带你走进民间,体贴民俗!
基本信息书名:楹联上的成都记忆IBSN:9787546413129出版社:成都时代出版社作者:吴刚谭良啸主编定价:38元开本:16开内容介绍:成都是中国楹联艺术的重镇,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联。本书精心选择了30副具有代表性的名人名联,以当代的视角对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同时,深入挖掘这些楹联背后的人物故事,使本书在具有知识性的同时,也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性。通过一个个人物故事,别具一格地勾勒出成都历史文化的风云画卷。目录序武侯祠蒋攸铦“唯德与贤”联赵藩“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联刘咸荥“勤王事大好儿孙”联王天培“公本识字耕田人”联游俊“两表酬三顾”联杜甫草堂何宇度“万丈光芒”联何绍基“锦水春风公占却”联顾复初“异代不同时”联王闿运“自许诗成风雨惊”联严雁峰“歌咏成史乘”联望江楼佚名“望江楼,望江流”联钟云舫“
《百姓堂联》共收录中国古今姓氏582个,除《增广百家姓》所收504姓外,增收了当代人口较多的姓氏,如来、姓氏堂号、堂联是由姓氏发展而来的。《百姓堂联》有580个姓氏,2000副堂联,是一本精美的百姓联语,一部精练的姓氏历史,讲述了老百姓自己的文化。《百姓堂联》广征博引,资料翔实,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全书将每一个姓氏八为一个单元,包括姓氏、姓氏读音、姓源、郡望、堂联几个部分。姓源部分以简明扼要的语言介绍姓氏来源,并注明1-3种文献。为节省篇幅,正文中文献以代号形式表示。代号所指文献见书后所附《征引书目》。
这是一次全新的人文之旅这是一抹深刻的文化记忆这是一幅多彩的民俗画卷 本书以田野考察的写作方式,对胶南年画的传承区域、历史溯源、表现形式、文化内涵、年画传人以及濒危状况作了详纲的记述,并配有百余幅精美年画,融知识性、艺术性和鉴赏性于一体,具有珍藏和存世的价值。
本书共收录楹联100副,为作者近3年所创作,包含园林名胜联、历代贤士联、古诗文集联、师友联等, 书体涉及行书、草书、隶书。 本书中几幅扬州园林的联句,原作是由孙龙父、魏之祯、王板哉等家乡书坛硕儒题写的,一方面内容十分雅致,另一方面书法水平高超。除了扬州园林楹联外,册子中还有南京、苏州、杭州、保定、晋城、高邮等地的园林及名胜联。本书收录了多副明清以来的学者贤士联,共有仇兆鳌、吴让之、赵之谦、王文治、邓石如、汪中、郑板桥、纪晓岚、陈鸿寿、屠敬山、赵熙、李根源、曾国荃、李鸿章、曾习经、张祖翼、陈白崖、谭延]等 30 余人的经典作品。古诗文联是我平时最常写的内容,这类联语占了本册的近一半。像扬州平山堂的“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送夕阳,迎素月,当春秋之交,草木际天”,上联集自范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