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地福分类字课图说》是由晚清名士赵金寿组织编纂、储丙鹑校对的一套汉字教科书,成书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全书共八卷,分为宝物、器皿、花鸟、动物、建筑、纺织、衣饰、姓氏、人事、兵器、算学、地理等类,共收录2733个汉字,以及868幅绘画配图,大者半框,小者半框六幅,采用 六宫格 ,使图文合参、学养并重,注重中国传统教育方式,同时引入了西方的科学知识。 分册简介 本套书为四册八卷本,*册包含卷一、卷二,第二册包含卷三、卷四,第三册为卷五、卷六,第四册为卷七、卷八。 *卷 收录天地日月、时辰历法、疆域舆图等方面共计213个汉字。 仰望星空,俯察大地,胸怀凌云壮志。 第二卷 收录山川河岳、古建房舍、君臣名姓等方面共计380个汉字。 走近自然,知晓社稷,感悟千里河山。 第三卷 收录礼制人伦、珍宝器具、武备刑罚等方面共
人们称《摩诃婆罗多》为史诗,但它和紧紧围绕英雄事迹的西方语境下的史诗并不完全相同:囊括的内容更多,创作的视角更宏大,并不囿于三两个主要人物的事迹。 这部洋洋十万颂的梵文巨著,不仅描述了俱卢族和般度族两方堂兄弟之间的战争,也夹杂了大量的传说故事、宗教法典和道德说教,古印度的风俗人情、民生百态等无所不包,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以至于作者骄傲地宣称:这书里有的东西,在所有地方都存在;而这书里没有的东西,在世间任何地方都找不到。 本书是一部专门针对中国读者而作的《摩诃婆罗多》简读本,雍洛将史诗的主体故事提炼出来,除去杂沓重复的口语部分和与时代脱节的说教,以般度族与倶卢族的争斗为主线,紧扣 倶卢大战是如何发生的 这一主题,将故事和史诗评论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系统讲解了倶卢之战、永恒之
灯塔矗立在海天之间,经受着海浪和海风的击打,守护着人类世界和混沌水域之间的边界。它们所处的位置能唤起人们的共鸣,它们的孤立和坚韧使其成为复杂的隐喻。很少有其他人造建筑拥有这种奇特的吸引力。 灯塔如何成为我们熟知的强有力的象征和隐喻?又何以激发出人类如此深厚的情感或依恋?本书深入人类的观念和情感史,考察灯塔在人类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探讨不同维度上的 心灵的灯塔 ,试图解答人们何以对灯塔抱有如此迷恋之情,灯塔又如何激发了人类的想象。
《文雅的疯狂》是西方书话大家、传奇作者巴斯贝恩的代表作,也是 20世纪西方书话的不朽经典,不仅内容宏博,横跨古今,而且篇幅浩大,格局恢弘。它讲述了2500年来,100多位藏书雅痞,对书籍这一个世间文雅精贵前赴后继的执意追逐,惊心动魄的珍本拍卖,叹为观止的奇闻怪谈,缠绵隽永的书情人事 书中到处都是形形色色、奇奇怪怪,却又万般吸引人的书痴狂人,且一个赛过一个。激情与沧桑同行,文雅与疯狂共舞,只因人类对书籍永恒的爱恋。
一把现身于画作的无名之椅,梵高赋予其颜色,三位 人间国宝 为之惊叹。木艺巨匠从中汲取灵感,为没有座椅文化和传统的日本,创作出代表日本的椅子。青山周平诚挚推荐。 一把吉卜赛人手作的无名之椅,因现身于梵高名作《在阿尔勒的卧室》,被日本民艺家命名为 梵高椅 。日本首位木艺界 人间国宝 称其 比肩中国曲木椅的当代座椅界双壁之一 ,中村好文称其 栖宿着座椅的灵魂 。它的制椅工艺濒临消失,却吸引木艺巨匠黑田辰秋两度亲赴西班牙考察,并启发他为日本皇居宫殿创作了代表日本的座椅。它被日本民艺馆永久收藏,也进入寻常人家,成为代代相承的心爱之物。 民艺品蕴含的智慧与美感,木艺领域首位 人间国宝 追寻40年的制椅梦想,尽在始于这把椅子的故事中。
本书是一次“历史中的观念旅行”,它以神话与历史合一的西王母世界为出发点,进入秦汉帝国的“西域”与“东方”;再从东汉之后的印度佛国,进入高僧的理想世界;,从唐以后的“南海”及元以后的“西洋”,进入近代化的历史。通过这段“旅行”,作者所要呈现的,是一幅壮丽的文化图景——古代中国的世界视野。 作者将已被分割为各自孤立的学术园地的“历史片段”融汇为一体,将一些“旧说”重新排列组合,使之在相互的映照中交错重叠,“推陈出新”。本书针对种种虚伪地“尊重他者”的“方法”而写,也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展开了严厉批判。 借助于历史,本书指出,在“”,有过“帝国之眼”,更有过“他者为上”的世界观,经慎重的选择,中国知识人,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造就一种真正有益于社会科学知识互惠的平台
原宿,日本潮流圣地;牛仔,美国文化名片之一,西部开拓先锋。 1964年东京奥运会前夕,当脱下沉闷制服、渴望展现自我的日本少年迎头撞上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式时尚风潮,一场满怀热情与工匠精神的衣橱革命就此展开。自此之后五十年,日本从一个时尚荒漠演变为当下重视服装搭配的国度之一。当年借由美式风格发展而来的时尚潮流,又从原宿出发反向输出西方,进而影响全球。 《原宿牛仔》借由讲述潮流先锋的故事,梳理日本五十余年街头服饰发展脉络。这些故事里藏着一时的风格与品牌是如何成功的答案,也可由此窥见日本人的性格与文化精髓。
本书精选出150款广东点心食谱及其制作方法。所介绍的品种大多是目前广东各大宾馆、酒楼、茶楼餐厅盛行的名点,也有些是在传统制作的基础上创新的品种。每款点心均列出原料、制作过程和特点,对制作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也作了说明。书末附录附有面粉取档和点心质量评估的基本知识,并对常用的专业术语作了注释。 本书还精选了59幅精美的彩色实例照片,可供读者在制作点心时参考。 本书对点心师以及饮食服务业人员和点心制作爱好者均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书所述主要为欧美礼仪文化,共分为九章,对应的主题分别是日常交际礼仪、网络礼仪、公共场所行为礼仪、西餐礼仪、着装礼仪、婚礼礼仪、职场礼仪、西方节日礼仪、以及西方礼仪禁忌。每章均由五个板块组成。,本章内容的导入练习,形式有接近真实西方文化情景的礼仪任务型练习、相关词句匹配等;第二,以文字输入形式,深入浅出介绍西方不同场合下人们遵循的礼仪主题内容,提供大量知识信息及礼仪指导;第三,两篇本章主题内容的补充阅读;第四部分为实践练习,形式既有对阅读效果快速检测的简答、也有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典型实例分析、角色扮演、交际失误分析、中西比较对照等口语和写作练习;第五,实用对话操练,每章均有四个典型情景对话模板,供学生预演操练,营造英语环境和体现礼仪的氛围。
多杰 旺姆 旺楚克王太后用朴实美妙的语言描述一段难忘的旅行经验,中间穿插对不丹历史的回顾,和对人与自然间和谐共处、生活和社会进步的赞美与向往。这本书让人们知道这个神奇的王国保留着珍贵的社会价值观念,那就是让人民生活在充满善意、诚实和对居住环境和周边人群怀有敬意中,*重要的是生活在平和的心境中。 The outside world s reactions to Bhutan tend to swing between two extremes it is perceived either as a paradise on earth or as a country completely isolated from the rest of the world and trapped in a time warp. Neither image is true. But it is true that Bhutan is like no other place in the world. Its spectacular natural beauty and pristine environment, its fabulous architecture and living spiritual culture, and its wise king whose unique philosophy of governance measures the country s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not by it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but its gross national happine
梳理四书五经,解析儒学精髓;阐释传统道德,对比中西文化;回答新世纪人类遇到的困惑,介绍陈立夫的长寿之道。 全书立论气势磅礴,意蕴深邃;展望儒学,如临绝顶。对于儒学精髓的缜密梳理,仿佛是一波三折的天际流云,不仅清清晰晰,而且亲亲切切,令人感到缕缕不绝的中华文化又回到了人们的精神家园。在21世纪开春,出版这样重量级的书,应该说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东风枝”。现在以《中国文化复兴——陈立夫访谈录》的书名再版时,我们特别注意新史料的开拓和新观点的发现。增补了有历史意义的图片30多幅和《我怎么会活到一百岁》一文,以及由陈秀惠先生补撰的《晚年陈立夫传略》的第四部分,此外还补齐了版因种种原因删节和遗漏的段落,现在,尽可窥到本书的全貌了。
吉尔吉斯斯坦为我国西邻,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吉尔吉斯斯坦地处山区,河流、湖泊众多,自然资源丰富,水电是重要的出口资源。 吉尔吉斯斯坦同我国有11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早在2000多年前,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就把我们两国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最近十多年来,两国的交往更加频繁,诸多领域的合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日本文化通论:中日英对照重要话题30》精选了日本社会与文化中重要的30个话题,为学生用日语、英语、中文同时了解日本文化与社会提供最基本的信息,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为复合型双语人才的培养提供的帮助。通过30个话题内容的认真学习,能够进行最基本的文化背景的沟通和交流,能为今后更高程度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海,东临太平洋。菲律宾重视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旅游业为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本书内容丰富,对于国人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菲律宾,具有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楚文化概要》阐述分析楚文化的六大支柱(包括青铜冶铸、丝织刺绣、木竹漆器、美术乐舞、老庄哲学、屈宋文学)及五种精神(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开发融合、爱国怀乡、和谐诚信),揭示楚文化的内涵与特质。楚文化是中国古代诸侯国楚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楚国先民吸收了华夏先民所创造的先进文化因素,并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别是姬周文明为基础向前发展。现今湖北省大部、河南西南部为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地区;河南省东南部、江苏、浙江和安徽的北部为晚期楚文化的中心;湖南、江西也是春秋中期以后楚文化的中心地区;贵州、云南、广东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受到了楚文化影响。
在半个世纪的国内国际音乐舞台上,她是如此活跃。如此的光彩照人! 把西方古典音乐引进来,把中国交响乐本土题材的作品介绍出去,这是音乐家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还活跃在舞台上、为理想而不懈追求的新中国第一代音乐人,郑小瑛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作为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爱乐女”室内乐团之母,厦门爱乐乐团总监、”郑小瑛模式”的普及讲座等等……在她身上综合地体现和展示了我们当代音乐生活的艰苦历程和缤纷细节。 郑小瑛,一位具有国际声望的指挥家,一位新中国自己培养的指挥教授,一位几十年来普及古典音乐走的路最多的人,一位年愈古稀从病魔的手掌中重获新生的老人,一位颇具人格魅力的客家女。这是第一部关于这位女性的人物传记。
本书是一次“历史中的观念旅行”,它以神话与历史合一的西王母世界为出发点,进入秦汉帝国的“西域”与“东方”;再从东汉之后的印度佛国,进入高僧的理想世界;最后,从唐以后的“南海”及元以后的“西洋”,进入近代化的历史。通过这段“旅行”,作者所要呈现的,是一幅壮丽的文化图景——古代中国的世界视野。 作者将已被分割为各自孤立的学术园地的“历史片段”融汇为一体,将一些“旧说”重新排列组合,使之在相互的映照中交错重叠,“推陈出新”。本书针对种种虚伪地“尊重他者”的“方法”而写,也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展开了严厉批判。 借助于历史,本书指出,在“华夏世界”,有过“帝国之眼”,更有过“他者为上”的世界观,经慎重的选择,中国知识人,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造就一种真正有益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