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讲谈社出版了加藤周一论日本文化的代表作《杂交种文化》(日文书名:雑種文化),副标题为 日本的小希望 。全书收录《日本文化的杂交种性》《杂交种日本文化的希望》等多篇评论文章,从比较文化学角度分析了日本文化的特点。加藤指出,英、法文化是纯种文化,日本文化则是典型的杂交种文化。海外学者对加藤的部分观点持有异议,指出英、法文化并非纯种文化,也是多元文明长期融合的结果。对此,加藤在之后的研究中有所回应与补充。 这是日本学者首次提出 杂交种文化 的观点,此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学界和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日本学界评价加藤周一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致的分析能力令人惊叹。1974年,经作者调整篇目,讲谈社以文库本形式重新出版该书,使之成为很受读者欢迎的版本。《杂交种文化》现已成
香水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历史,对香气的追寻与冒险,反映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这是一部有着丰富鲜活气味的作品,似一场嗅觉的盛宴。作者带领我们从青铜器时代一路来到21世纪,领略香水文化的多姿多彩,也以香水为载体,帮助我们去理解各个时代、各类社会和社会中的人。正如作者所说,香水 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它使我们能以一种别样的、独特的方式理解社会的演变 。除了关于香水的详尽历史、文化渊源,本书还讲述了许多著名香水背后的故事以及知名调香师的故事。一幅幅手绘插图,也丰富了书中气味的层次。
19世纪末美西战争后,旧殖民者西班牙离场,新的美利坚帝国霸权将至,为自由的奋战从未结束,拉美将何去何从?乌拉圭思想家罗多以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精灵爱丽儿象征自由、崇高的精神生活,以卡列班象征粗鄙低俗、物质至上与功利主义的 美国病 ,质疑美式个人主义、平等主义与民主观念的哲学根基,重述了两个美洲间的 文明 与 野蛮 序列。《爱丽儿》勾勒出现代拉美政治文化的思想底色,成为拉美民族主义、理想主义和青年文化的能量源泉,也为今天应对现代世界的精神危机和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提供了一份来自历史的执拗与高傲。
《图书馆杂记》带我们了解不一样的图书馆。本书不光是带你领略全球图书馆的全貌,也会选出一些世界上有名、代表性的图书馆馆藏珍品和工作细节进行单独、详细的介绍。此外,本书的内容还包括了世界上各种奇特的图书馆以及相关逸事。在其中,你可以领略世界各大图书馆的全貌,也能了解千奇百怪的图书馆和陈列室,跟着作者一起探知图书馆运作的秘密、学习专业的图书馆术语,走近令人称奇的藏书与藏品背后的奇人异事,了解关于图书馆的一切!
爱上北外滩 睁眼看世界 丛书由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熊月之主编,以4册超1000页、83万字、370幅各类图照,以扎实史料、严谨考证、生动文字,从赴欧、赴日、赴美、赴苏四个方面,对百年前从上海虹口北外滩出发的一批批仁人志士的事迹进行深入发掘和系统研究梳理,呈现上海特别是虹口,在中国近代留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对虹口北外滩这一 睁眼看世界 的启航之地作出新的全面诠释,是一套兼具原创性、学术性、可读性的优秀丛书。 《赴苏》以1921年外国语学社组织的赴俄留学事为切入点,通过丰富的史料、回忆、档案,梳理考证出外国语学社经上海 海参崴航线北上赴俄的三个主要批次,展现百年前中国学子为寻求革命真理和先进知识,赴苏留学之路的艰辛不易。并以 革命之大本营 上海大学为剖面,讲述赴苏学子们前赴后继,为追求革命理想而热血奋斗。
文化软实力是一种文化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本书关注这种力量在国际大都市纽约和上海是如何形成的。作者聚焦纽约与上海构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理论与实践,提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要重视文化背后的因素 让文化得以产生影响力的策略,建议从中国国情和上海实际出发,吸纳纽约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有益做法,助力上海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
世界旅行写作届的风向标 斯坦福杜曼年度旅行书 入围作品 《观察家报》年度好书,《纽约时报》《文学评论》《观众》等多家媒体推荐 作者以美丽的视角洞悉加尔各答,以更加美丽的笔触书写它。 威廉 达尔林普 加尔各答,英属印度首府,曾经 帝国的门户 和亚洲*城市,印度工业和文化发展中心,诞生了泰戈尔、维韦卡南达、萨蒂亚吉特 雷伊 作为英国人在恒河边建立的贸易港口,这座城市*初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组成。人们漂洋过海来到这里,组成一个个社区,并在这片土地上安家立业。但迈入21世纪,加尔各答的地位已不复往昔,年轻人不得不为了生计背井离乡,去往更为发达的欧美国家。 正是在此时,已有多次移民经历的乔杜里回来了 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并获得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的他,放弃了在美国的工作,回到这座被他的移民父母抛弃的城市,
在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家中,伏尔泰对于中国文化的推崇,可以说是一个难得一见的景观。但是,作者认为,伏尔泰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自身存在着太多的偏差。具体地说,伏尔泰与一般的西方人一样,缺乏对于中国文化本质的洞悉。该书深入解析伏尔泰是如何误读中国文化的;而且这种误读未必是消极的,有时候它正是一种新文化产生的契机。误读也理解为重新解读。
本书以2023年迪士尼成立100周年为契机,系统梳理和描述了全球6座迪士尼乐园中深受游客欢迎的经典游乐项目、卡通人物、美食等,并阐释了这些现象背后的童话故事和文化之源。这是一本向读者介绍迪士尼乐园台前幕后有趣故事的图书,既可以作为人们游迪士尼的指南,又有助于读者透过迪士尼热闹欢乐的表象,读懂迪士尼更深层次的文化和理念。
《白璧德与中国文化》一书,在关注到白璧德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传统和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之间所存在着的客观联系的基础之上,对白璧德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在西方汉学历史语境中的地位与意义、白璧德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形态、白璧德与中国文化关系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等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阐述,并对国内学术界一直很少直接涉及的白璧德的人文思想的核心要义,结合对白璧德主要著作的读解,予以了提纲挈领式的揭示说明。不仅如此,本书还对陈寅恪、汤用彤等与白璧德思想学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独到的解释发阐,而且,对于梁实秋的文学批评与白璧德的人文批评之间的关联以及现代中国保守主义或者人文主义批评与白璧德思想之间的内在契合,作了历史性的勾勒与理论上的阐明。
本书着力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结合黑塞自身的文学作品,在对既有的研究文献做批判性继承的前提下,把黑塞关于 我 的思想置于其哲学思考的基础之上,并将其哲学思考置于西方哲学和思想发展史的大框架之中。一方面,深入探讨了黑塞的自身哲学思想和文学思想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详细分析了黑塞与中国文化接触的过程和黑塞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强调黑塞对于中国文化的接受绝不是一个由好奇而逐渐喜爱的简单过程,而是为了摆脱自身精神的危机所进行的思想探索。
本书介绍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一生的不平凡经历和他为推动中西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并分析澄清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的某些误读和中国人对莱布尼茨的某些误传。莱布尼茨一生对中国文化保持浓厚兴趣,始终在关注和研究中国,他利用传教士的通信的报告,编辑出版了轰动欧洲的《中国新事萃编》《论中国人的自然神学》等著作。
本书从全球观点出发,系统地论述了世界文化自远古至今日的发展历程,描述了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和各自的特点,介绍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以及它们对世界文化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力图揭示出多元一体的人类文化演变的内在本质。本书从世界文化的宏观背景叙述了中国的思想文化成就,还阐述了澳洲文化融入世界的过程。本书尤为注重对各民族、各地区或者国家间文化交流的论述,强调它对人类文化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本书将叙述的重点放在精神文化上,同时还涉及到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本书吸收了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并融入了该书作者们自己的研究心得,同时在编纂体系、篇章结构等方面也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因此,本书既是一本面向21世纪的高等院校重点课程教材,也是一本新的世界文化史著作,十分适合大学
自史前以来,人类就开始利用尖利的刀具、火、磨石将粗陋的食材转化为可口、起码是可食用的食物。厨具形塑了我们吃什么、怎样吃,及我们对于食物的思考。 庖厨 中的科技不仅仅意味着现代厨房中的冰淇淋机和真空低温烹调法,它还意味着我们每日的烹饪及食用行为中那些谦逊而朴素的工具:木匙、煎锅、筷子或叉子。 在本书中,作者为我们讲诉了一段我们未曾关注、审视的历史 烹饪与饮食的科技发展史,告诉我们已为大家习以为常的庖厨工具与实践其实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 厨刀,也许是*为重要的分子厨艺工具,早于火的发现;在获得普遍认可之前,叉子曾经历了漫长的几个世纪的奚落与嘲弄;而盘子其实是一个相当新的发明。那些曾经的新技术已然成为厨室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研钵、杵、锯齿刀、冰箱,另一些则成为昨日黄花,或被更好更新的技术
《土耳其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为*教学成果二等奖系列教材之一,也是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暨亚非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教材。本教材的编写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了解土耳其现当代文学的基本架构和发展脉络,提高学习者的文学素养,扩充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培养学习者分析和鉴赏土耳其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本教材每课均由作品导读、作品原文、生词注释、作者简介和练习5部分组成。本书适合本科三、四年级学生使用,也可供土耳其语自学者和从事中土文化交流的相关人士使用。
如何理解日本这一与中华文明息息相关,却又迥异于中华文明,并给中华文明带来过深重灾难的日本文化,是值得中国人关注的课题之一。历史的耻辱和现实的差距,使得许多中国人在“面对和思考”日本时,冲动的情绪远远多于理性的认知。偏见是浅薄、脆弱的,只有理智和平静才能给人以力量。本尼迪克特的这部著作,就是一本客观、理性地观察日本的杰作。1944年,作者应美国政府之邀,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科学方法,撰写了一份关于日本的研究报告,为美国成功制定战后治理日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6年,作者将报告整理出版。该书一经推出,好评如潮,深刻的思想和流畅的语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直被视为研究日本有见地的作品,被公认为了解日本文化的好读本。
长寿人类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如影随形,负载着人类的梦想、智慧和勇气,是人类从青涩走向成熟,进而登临非凡的足迹,也是人类一个认识自己、挑战自己的光辉历程。 长寿文化如同一片深不可测的浩瀚之海,当我们远远瞭望的时候,看到的只是它的表象,平衡而宽广,但真正地遨游其中就会感受到它的惊涛骇浪和激流的汹涌,以至于无法探测它的全部,所以只能随波逐流记录下波峰浪谷间的点点滴滴,至于潜于海底的无尽宝藏,则需要人类永无止息地探索、挖掘。 本书犹如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跨越了时空的经纬,锁定数千年的凝固时光,透过中国及世界各地宗教、哲学、医学、饮食、艺术、民俗等文化现象,全方位地诠释长寿理念、科技成果及养生秘籍,意在为读者开启众多新鲜未知的窗口,叩问生命的门扉,破译长寿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