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她一直被视为绝对的美与毁灭的化身。在那个女人通常被剔出历史的年代,她却被写进了史册。她就是特洛伊的海伦。 海伦在西方文化中有无数形象:少女、王后、祭司、暗娼、鬼魅、精灵,甚至无处不在的生命力量。她在史前因美丽和力量而受到崇拜,在伊丽莎白时代被咒骂为妓女和灾祸,到现代又被指认为复活节彩蛋、圣诞树精灵的源头甚至雅利安人至上论的帮凶。这些形象几乎全是男性欲望的投射,那么真实的海伦究竟在哪里? 历史学家贝塔妮 休斯花费数年跨越希腊、北非和小亚细亚各地,试图还原海伦的一生:一位来自西方史前时代的公主,生活在迈锡尼、赫梯、埃及等伟大文明争霸的世界,掌握与神沟通的渠道。她吸引全希腊的英雄参加比武招亲,婚后拥有无比的财富和权力,却又与特洛伊王子私奔。残酷的十年战争不久后便爆发。后来
本书共收录了八十三篇介绍世界博物馆及其展品和相关艺术家的文章,是作者历年来游历世界各地博物馆观感心得的积累和精选。他用自己艺术家的学识和视角去发现这些博物馆的藏品之美。这些藏品有的是公认的世界级精品,有的尚未被很多人所识然而却具有非常高的价值,也有被时间和人们遗忘了的作品。作者的行踪遍及欧洲、非洲、亚洲和美洲,这些博物馆既有纽约大都会和卢浮宫这样世界级的,也有偏僻之地的小而有特色的。从介绍的内容来看,既有绘画、雕塑和建筑,也有工艺美术品,此外还有部分环境艺术。本书的写作具有 大美术 的概念。 这些文章自2008年起在《美术报》的 赏析 栏目上以 世界博物馆巡览 的名称刊登。此次集结成册的八十三篇文章是其中精选,并附有作者亲自拍摄的照片做插图。
从希腊文明、中世纪文化、文艺复兴与意大利的近代统一历程等主题为线,分为古代文明、中世纪文明和近现代文化3个部分简明介绍意大利文明发展情况。配有意大利语介绍。
《图书馆杂记》带我们了解不一样的图书馆。本书不光是带你领略全球图书馆的全貌,也会选出一些世界上有名、代表性的图书馆馆藏珍品和工作细节进行单独、详细的介绍。此外,本书的内容还包括了世界上各种奇特的图书馆以及相关逸事。在其中,你可以领略世界各大图书馆的全貌,也能了解千奇百怪的图书馆和陈列室,跟着作者一起探知图书馆运作的秘密、学习专业的图书馆术语,走近令人称奇的藏书与藏品背后的奇人异事,了解关于图书馆的一切!
19世纪开始,拉美各国获得政治独立后,怎样实现 文学独立 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如何用从西班牙学来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话语?西语美洲文学的未来究竟路在何方? 从 克里奥尔运动 到 欧洲主义 ,从阿拉尔孔的戏剧到马丁内斯、雷耶斯的诗歌,拉美文学家乌雷尼亚回顾了西语美洲文学的历程,创立了拉美自己的典范标准。他呼唤在继承欧洲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构建拉美的文化身份。
本书聚焦于非洲的日常生活与社会景观,力图摆脱过去大众传媒中对非洲的刻板印象,从当代非洲生动而驳杂的日常景观和文化表达入手,理解当下非洲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变迁。 两位作者以一手的非洲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以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史及文化研究的多重视角观察非洲,从非洲科幻到当代表演和视觉艺术,从尼日利亚的街头巷尾到疫情之下的南非社会,在普通非洲人的生命际遇、大众文化和艺术表达的脉动中重构读者对非洲的印象,打造国内读者了解非洲的 第一现场 。
家训,在中国又称为庭训、家诫、家范等,在日本常被称作家宪、家掟、家慎。它是于家庭之内家长为家族成员、父祖长辈为后代子孙所规定的有关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训诫和教条,是家族成员必须遵守的法则。齐家之训,始自儒经,推及治国。以家训齐家、教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显著特色,也是东邻日本在吸收中国文化过程中积极借鉴和模仿的内容之一。 本书的基本思路是在阐述日本的家族制度、家庭伦理及家训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按照武家家训、商人家训、女训的顺序分章进行论述的。往来物本属于儿童启蒙教材的范畴,其中的教训科往来物多是为家庭才华所编撰的,且普遍为庶民大众的家庭启蒙教育所采用,具有较强的家庭教育功能,故本书设“教训科往来物研究”一章进行专门探讨。近代的家宪与现代企业的社训是前近代家训的延长或派生物
长寿人类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如影随形,负载着人类的梦想、智慧和勇气,是人类从青涩走向成熟,进而登临非凡的足迹,也是人类一个认识自己、挑战自己的光辉历程。 长寿文化如同一片深不可测的浩瀚之海,当我们远远瞭望的时候,看到的只是它的表象,平衡而宽广,但真正地遨游其中就会感受到它的惊涛骇浪和激流的汹涌,以至于无法探测它的全部,所以只能随波逐流记录下波峰浪谷间的点点滴滴,至于潜于海底的无尽宝藏,则需要人类永无止息地探索、挖掘。 本书犹如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跨越了时空的经纬,锁定数千年的凝固时光,透过中国及世界各地宗教、哲学、医学、饮食、艺术、民俗等文化现象,全方位地诠释长寿理念、科技成果及养生秘籍,意在为读者开启众多新鲜未知的窗口,叩问生命的门扉,破译长寿的奥秘。
西欧中世纪的骑士制度,不是一种单纯的军事制度,它与封建等级制、封建庄园制和封建农奴制密切相关,它甚至与天主教的教会组织和修道体系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之,它是西欧封建制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历史意义和文明影响早已引起西方学界的高度关注。可是在我国,涉及这一历史现象的研究并不多见,数量极其有限的相关著述基本上仍停留在一般性的描述和介绍阶段。为了激发读者对骑士问题的兴趣,并借以推动国内学界对相关问题的更多关注,我们特译注了这部久负盛名的学术著作。
《探寻中世和近世日本文明》介绍的是日本自1185年的镰仓时代开始到1868年江户时代结束期间的文化、政治和历史,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文学、科学和其他备方面的情况。这七百余年的历史阶段被称为日本的中世和近世时期。这本书为系统地了解日本历史和文化提供一个比较好的渠道。
谁会想到,罗马人曾经用金属筒来加热水,伊丽莎白女王一世曾经用过有冲水阀门的厕所、路易十四的浴盆里曾经放过浴垫、海绵的使用还有性别之分?尽管书中不时出现一些专业术语,但作者说,《清洁与高雅》的目的在于供读者消遣。以 浴室和水厕趣史,以及许多习惯、流行习俗和卫生间用品 作为副标题,《清洁与高雅》带我们走进并游历了家中最为隐秘的房间。作者在提供丰富的资料信息与笑料的同时,提示我们:人们从浴室中学到的历史可能比从战场上学到的更多;社会历史发展的模式可能在洗澡水中得到反映,也可能在紧闭的厕所中被发现。
本书是一部从城市形成和发展与人类生活互动视角切入的另类的文化史著作,是作者桑内特长期关注和研究的结晶。作者打破传统史学研究框架,独辟蹊径,聚焦于人类身体和城市这两大要素,考察了人类文明演进,确立了复原人类文明史的桨构。 在作者筑立的架构中,人类自希腊以来的城市发展史被浓缩概括为三种身体形象,分别以身体的不同器官来命名,相应再现了三个重要时段的身体体验与城市形象的相互关系。种类型命名为“声音与眼睛的力量”;第二种类型称作“心脏的运动”;第三种类型称为“动脉与静脉”。 通过这三种类型的描述,桑内特试图告诉我们,文化在创建和利用城市空间方面曾经起到过重要的影响,但现在的城市理念却在造成文化的缺失和人们心灵的麻木。人类只有重新回归身体,回归感觉,才能真正恢复被现代城市文明
对于想要了解日本的人来说,鲁思 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似乎已经成了一部不可不读的著作。这位从未到过日本的美国人,在书中描述了日本人的社会生活、行为方式和民族文化。但这部成书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距今约八十年的著作,其中的一些观点,还适用于当今的日本吗?而在日本出生、长大的加藤周一,则以一个日本人的视角,在《日本人的皮囊》一书中,为我们论述了当代日本人的精神结构和民族特征。他从文化、政治和教育等角度,对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当代日本人的精神世界,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描绘了当代日本人的精神全貌,是我们了解当今日本社会、认识日本民族特征的重要参考。
“坚忍”和“刚毅”是纽约公共图书馆门前两座石狮的名字,在美国经济大萧条严酷的日子里,纽约市市长拉瓜地亚总会在星期日晚间的广播里,用这两个词来鼓舞市民们熬过一个个黎明前的黑夜,迎接明天的曙光。本书中,无数的藏书家、书商和图书馆人凭着“坚忍”与“刚毅”,在保存书籍文化的传承上成就了不朽的功绩。 作者巴斯贝恩为我们讲述的便是这些“为了书籍的人”,有博德利、贝萨里翁、蒙田、马基雅维里、哥伦布之子斐迪南,还有藏书三万册的翁贝托?埃柯、布克奖得主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此外,还有多名从事古旧书和珍本书交易的资深书商。他们爱书、藏书、护书,经年不休,矢志不移。对他们来说,书是孩子,是亲密爱人,甚至是生命。
作者把每一时代,每一个国家的文化、组织、发展与变动等整个错综复杂的现象都加以综述。阅读这本著作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与理解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本书是一部以全新框架和视角叙述人类文明进化、演变的简明文化通史。全书以*的学术和科技成果为基础,不仅以中华文化的角度来阅览全球文明,也以世界的视角对各文明作比较和考察,展示这些文明的魅力和特色;书中以文化年轮为线,重点分析许多重要民族文化积累和兴衰过程;文化本来是丰富多彩的,书中将各民族精彩的文化、不凡的科技及多姿多彩的艺术、文景、哲景和宗教也作充分和明了的介绍。全书史料丰富、知识面广,可读性较强。
《社科学术文库:非凡洲游》是一位中国记者八年亲历26个非洲国家的真实记录。作为中国主流媒体队民日报驻非洲的常任记者,李新烽博士以具体生动的笔触,运用大量鲜活翔实的手材料,向读者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深层次地层示了世纪之交的非洲大陆和源远流长、平等友好、互利共赢、真诚支持的中非关系。 2006年6月,作者随*总理访问非洲七国。在这次备受非洲和国际媒体关注的非洲之行中,*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推己及人、平易近人的外交风范和人格魅力感动了整个非洲大陆,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社科学术文库:非凡洲游》编《感动非洲》将带领您沿着*的访非路线,零距离地走近共和国总理,走进遥远的非洲大陆,感受中非友谊的真诚、炽热与力量。 李新烽以独特新颖的视角,以深入实际的作风,以严肃认真的态度,以一位中国记者的
《世界梦幻之地》由英国马歇尔出版集团编写。尽管人类已能遨游太空,探访海底,可是科学家们仍未能造出时间机器。也许时间机器没有什么必要,因为我们身边的历史痕迹随处可见:镂刻雕铸的景观、祭奠仪式的建筑、因传说而闻名于世的圣地以及曾为人们所争夺的狩猎之地。纵观世界,许多伟大文明兴而复亡,仅留下曾经存在过的痕迹;遥观历史,有的文明如玛雅文明。似乎瞬间消失。如同恐龙灭绝,踪迹全无。其中之谜令人费解。文明何以消逝?仅凭蛛丝马迹难以解答。其他文明——如罗马文明和古希腊文明,逐渐衰亡,昔日世界霸主的风采荡然无存。与此同时,也有更多的文明因被征服而融入其他主流文明之中。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这些文化“骨骼”得以被填充“血肉”,我们得以进入另一个世界,耳闻目睹,真切地感受。本书将
本书共收8000多个词条,计200余万字。为广收博采、反映世界文化精萃的百科全书性的文化词典。时间跨度从远古到本世纪90年代,内容涉及世界上(中国除外)各种文化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科学、哲学、宗教、文学、美术、音乐、传播、体育、旅游等各个方面,覆盖面宽。本书材料新颖、全面、详尽,但着重介绍精神文化,注意知识性和科学性,同时照顾到社会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和文化娱乐等方面,又有趣味性和可读性。 作者编本书旨在向干部、教师、科学工作者等提供一部方便而且易读的世界文化工具书,以拓宽视野;对青年学生来说,也是一本有实用价值的知识指南。 世界文化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材料众多,收集、取舍和编排都有许多困难。我们延请宁波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和南昌大学的有关教授、专家撰稿,集思广益,发挥
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静躺了上千年、曾被谣传为是“外星人之语言” 的玛雅古文字,经过几代学者的辛勤努力,绝大部分已被破译!那一个个神奇古怪却又韵味十足的字符,就好像是一把把开启古代世界的钥匙,引领着我们步入一个神王统治的遥远过去。本书是中国部系统介绍玛雅文字的专著。学养深厚且精通多国语言的作者在广泛搜集国际学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使用中国读者所熟悉的概念体系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全面介绍了玛雅文字的起源、结构及其社会功能。全书共收入各种玛雅字符近千个,并附有10篇带有详细注解的玛雅古文,以及操作方便的人名、地名和专有名词中西文对照检索表,是专为有志于深入了解玛雅文明与文字的学者和一般读者而准备的一部基础入门书籍。 本书是中国部介绍玛雅文字的专著,全面介绍了玛雅文字的起源、结构及其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