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国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 英国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以和平、渐进、改革为主要特色,其近代以来的历史进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就在这平稳的现象之下,英国经历了深刻的、惊涛骇浪般的社会变化。它率先闯进现代文明的大门,走进现代社会,它开创了现代经济与政治制度,其科学与文化发展给人类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英国是现代化的开拓者,它的开拓永久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这种剧烈的变动与沉稳的路径,如何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本书即追溯这种文化模式的形成机制,从中寻找带有普遍意义的历史启示。
阿富汗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汇聚之地。此书记录了作者于2014年和2017年两次独自踏寻阿富汗诸多古代遗存的故事。阿富汗局势复杂,访古行旅充满冒险和艰辛,而普遍的贫穷和宗的保守,也让这里有着独一无二的风土民情。除了悉心介绍阿富汗古代遗存的历史、分布和现状,作者也详细地描绘了此地的自然景观和社会日常,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穿插其中,希望尽可能不带偏见地展示一个真实的阿富汗。 作者在历史、考古领域扎实的知识背景增添了此书的知识性,文笔朴实而充满温度,饱含对过往和现实的人文思考。
1956年,讲谈社出版了加藤周一论日本文化的代表作《杂交种文化》(日文书名:雑種文化),副标题为 日本的小希望 。全书收录《日本文化的杂交种性》《杂交种日本文化的希望》等多篇评论文章,从比较文化学角度分析了日本文化的特点。加藤指出,英、法文化是纯种文化,日本文化则是典型的杂交种文化。海外学者对加藤的部分观点持有异议,指出英、法文化并非纯种文化,也是多元文明长期融合的结果。对此,加藤在之后的研究中有所回应与补充。 这是日本学者首次提出 杂交种文化 的观点,此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学界和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日本学界评价加藤周一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致的分析能力令人惊叹。1974年,经作者调整篇目,讲谈社以文库本形式重新出版该书,使之成为很受读者欢迎的版本。《杂交种文化》现已成
《毒药手帖》是一本以 毒药 为主题的西方文化史研究散论。全书主要围绕毒药的演变和历史上以欧洲为主的毒杀事件,逐篇谈及了古代巫术,古罗马 中世纪政权更迭的秘密,毒杀者的性别、职业和心理特征分析,文学名著中毒杀桥段的史实由来,医学解剖对法庭判决的影响,近现代生物化学的发展对解毒的促进作用与反作用等等。
香水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历史,对香气的追寻与冒险,反映着人类文明的进程。这是一部有着丰富鲜活气味的作品,似一场嗅觉的盛宴。作者带领我们从青铜器时代一路来到21世纪,领略香水文化的多姿多彩,也以香水为载体,帮助我们去理解各个时代、各类社会和社会中的人。正如作者所说,香水 反映了我们的社会,它使我们能以一种别样的、独特的方式理解社会的演变 。除了关于香水的详尽历史、文化渊源,本书还讲述了许多著名香水背后的故事以及知名调香师的故事。一幅幅手绘插图,也丰富了书中气味的层次。
19世纪末美西战争后,旧殖民者西班牙离场,新的美利坚帝国霸权将至,为自由的奋战从未结束,拉美将何去何从?乌拉圭思想家罗多以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精灵爱丽儿象征自由、崇高的精神生活,以卡列班象征粗鄙低俗、物质至上与功利主义的 美国病 ,质疑美式个人主义、平等主义与民主观念的哲学根基,重述了两个美洲间的 文明 与 野蛮 序列。《爱丽儿》勾勒出现代拉美政治文化的思想底色,成为拉美民族主义、理想主义和青年文化的能量源泉,也为今天应对现代世界的精神危机和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提供了一份来自历史的执拗与高傲。
19世纪开始,拉美各国获得政治独立后,怎样实现 文学独立 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如何用从西班牙学来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话语?西语美洲文学的未来究竟路在何方? 从 克里奥尔运动 到 欧洲主义 ,从阿拉尔孔的戏剧到马丁内斯、雷耶斯的诗歌,拉美文学家乌雷尼亚回顾了西语美洲文学的历程,创立了拉美自己的典范标准。他呼唤在继承欧洲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构建拉美的文化身份。
本书是关于非洲国家尼日利亚的风俗与文化的著作。书中主要就尼日利亚的历史延革、领土、自然环境、行政区划、民族、宗教、人口、部族、经济状况、主要资源、政治局势等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
《四时花草逐时新:一百零五种花语及故事》图文并茂,充满了让你不禁想与他人分享的、关于植物的小趣事。书中的植物们仿佛在说: 好想和人类说说话。 本书讲述了与花花草草相关的趣闻,并配有唯美的插图,让你对路边或花店里经常看到的植物越来越有感情。涵盖内容广泛多样,读者既能在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中遨游,还能收获关于植物名称起源、生长习性等知识。 装帧设计方面延续《美了千年,却被淡忘:诗经名物图解》 书中书 的形式,裸脊锁线装订,三面红色刷边。图美、文美、设计美,是一本充满文化美、生活美的精品书。
吴哥,柬埔寨的瑰宝,曾沉寂于密林深处四个世纪之久,而后又失而复得。神秘、庄严、不可思议,吴哥凝聚着高棉民族耀眼的智慧和创造,展现了独特的东南亚精神和艺术审美,可谓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 作者以游记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吴哥文明,以及现代视角下的吴哥审美情趣和考古成果,并以清丽流畅的笔调与精美的图片详细讲解了每处古迹的建筑历史、风格、雕像、仪式、传说故事,甚至一天中适宜的游览拍摄时间等,带领读者一步步揭开吴哥的神秘面纱,开启一场沉浸式的古文明纸上游历之旅。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丝奇雅 沙森(Saskia Sassen)是创建全球城市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以她为代表的世界体系理论(World System Theory)从世界经济体系的视角切入,探讨城市中服务业的国际化程度、集中度与强度,通过分析来诠释城市。其代表作《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被奉为全球城市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成为该研究领域引用率极高的经典著作之一。本书是《全球城市》第二版,重写了几章的大部分内容,特别是关于金融秩序、新兴的跨国城市体系和收入不平等扩大等内容。沙森教授进一步对全球城市的理论建构及其实证进行了大量的探讨研究,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
浩瀚的星空,始终是人类想象和探索的对象。从蒙昧时代开始,人类就观察天空,不断提出问题,把天空想象得生气勃勃、充满戏剧的场面,而天空也以其独特的语汇、变幻无常的场景,回应着人类的探索和想象。在不同时期人类的眼中,星空世界其实是现实世界的倒影。文明的差异,在星空的认识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传说,对后世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星空的传说》一书从 科普 文化史 的角度,叙述了在各个不同的文明早期,人们对待星空是如何建立起最初的宇宙观念的。本书既有关于星空的基础知识的介绍,也有不同地区关于星空趣闻的讲述。
《图书馆杂记》带我们了解不一样的图书馆。本书不光是带你领略全球图书馆的全貌,也会选出一些世界上有名、代表性的图书馆馆藏珍品和工作细节进行单独、详细的介绍。此外,本书的内容还包括了世界上各种奇特的图书馆以及相关逸事。在其中,你可以领略世界各大图书馆的全貌,也能了解千奇百怪的图书馆和陈列室,跟着作者一起探知图书馆运作的秘密、学习专业的图书馆术语,走近令人称奇的藏书与藏品背后的奇人异事,了解关于图书馆的一切!
非洲的国家国家概念在日期上要早于欧洲,当然也包括其他的西方文明,以及之后欧洲施加给非洲及其人民的西方价值观,欧洲人的殖民毁坏了非洲的国家地位和与之并存的观念上个适合非洲大陆的价值体系。本书提供了一个从古至今影响非洲形成和发展的问题和时间的全面的纵览,*卷主要讲述了非洲从古代到21世纪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手段,第二卷,讲述了19世纪到21世纪非洲外交政策的进一步发展。
辣椒不仅是一种流行趋势,还有着迷人的历史。 从美洲的一株野生植物出发,搭乘16世纪殖民者的航船来到欧洲,成为伊比利亚美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继而沿着东方的贸易商路,与芥末、胡椒相遇,大大提升了印度半岛美食的观赏性与口感;之后又在欧洲大陆中部和东亚各国传播开来,成就了口味独特的匈牙利牛肉汤和 色红,甚可观 的中国菜 如今,世界各国的零售货架上都摆满了五花八门的辣味品。 辣椒给那些饮食单调、口味平淡的地区带来了诱人滋味和丰富营养。 在食物全球化的风潮中所向披靡,产生了人类食物史上一种复杂、奇特的嗜辣潮流。 辣椒还经历了非比寻常的文化之旅。 它是来自地狱的烈焰之火,也是情欲和性感的象征; 它是代表邪恶的魔鬼菜,是诉诸暴力的武器,也是抵挡恶灵的护身符; 它成就了超级英雄,是男子汉气概的象征,
犹太民族究竟是怎样一个与众不同的民族?经历过怎样的苦难与辉煌?以色列是如何发展农业的?以色列城市是如何兴起与发展的?今天的以色列又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 厚重的文化、非凡的历史让许多人对以色列充满了好奇,而《缤纷以色列》这套丛书能够帮各位读者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丛书的作者既有中国与以色列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之前位应邀访问以色列的学者,也有研究以色列多年的青年学者,每位作者力求以精炼的语言、独特的视角、相对客观的态度,将真实的以色列展现出来,同时配以诸多珍贵照片,图文并茂,使图书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向读者们勾勒出一个鲜活的以色列,让读者在短时间里对以色列有较为真切的了解。同时,目前国内尚缺少这样一套全面系统介绍以色列的普及读物,本丛书的出版将填补这一空白,有利于帮助国内读者全
阿拉伯新娘手中的石榴果,辗转染红了武则天的石榴裙;中国的 花中宰相 芍药,有着一个源自古希腊医神的拉丁名;《奥德赛》里的希腊人,早已披上了 长羊毛的树 上采摘并织成的丝绸衣 文明就是这样你来我往,新鲜的血液相互交换,在那条风吹耳闻的古道上生发出无数传奇般的故事。 本书选取经由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十二种植物 小麦、葡萄、石榴、曼陀罗、黄瓜、红蓝花、枣椰树、水仙、甘蔗、淡巴菰、大蒜、芒果,以及由中国传入西方的四种植物 桃、杏、芍药、桑,为你详细读解它们的 旅行 足迹、多样变迁以及在不同文化谱系中的象征意义;同时带你步入一幅幅中、西对照的历代名画,兼容并蓄中一睹植物在神话传说和历史现场倾情演出的无穷魅力。
保加利亚共和国是世界上第二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为纪念中保两国建交70周年,三位曾长期在保加利亚学习和工作的记者及学者著写了此书。本书约15万字,内含100余幅图片,四色印刷。全书文字简洁流畅,图片丰富绚丽,全方位地对保加利亚进行了介绍,包括自然地理、简史、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科学、文化艺术、旅游休闲、重要城镇等内容,同时回顾了中保关系的发展历程。书后的附录特别收录保加利亚入境须知和投资者注意事项,以此助力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双边关系及 17 1合作 迈上新台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保加利亚驻华使馆对本书的出版给予极大关注。在本书付梓之际,保加利亚驻华大使格里戈尔 波罗扎诺夫欣然提笔,热情撰写了序言。
本书是一本实用的斯瓦希里语的语言素材,分为上下两篇,所采用的语言素材均从当地的报纸、杂志、书籍中采拾而得,原汁原味。编著者按照语态语势、语言表述、句型句式、词语搭配、常用词选析、衣食住行、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等进行分类,将斯瓦希里语常用语、俗语、谚语分成100个版块。本书适用于从事斯瓦希里语翻译的工作者、学习斯瓦希里语的大学生、从事斯瓦希里语教学的教师等,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海岛风姿的椰林,与野地风情的蕨丛,这些离经叛道的生命具有恰当的野性,与非常规的美感。在年轻的植物学家加法叶与英国皇家舰队 挑战者 号同行,前往南太平洋探索岛屿、发现植物的同时,全世界正在加速前进。 当帝国海军、土著酋长、庄园主、聪明的投机者、天真的植物学家与飘飘摇摇、无亲无故劳碌人齐聚一堂之时,历史的朦胧与雄伟在乌托邦的互相碰撞中被书写与建立。 在这次重建世界秩序的宏大叙事之中,植物不再是一种次要的角色。无论远航人的历程包含多少期待、狂喜与失望,自然万物都以一种平静的方式铭记历史的名字,无关苦难或福祉,无关生与死。 我们该驶向何方,植物亲眼见证,从不作答。
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非洲大湖区(刚果民主共和国、布隆迪和卢旺达)地区征经受影响深远的动乱。后冷战时期的权利真空和近期(外援)在受援助国家中坚持民主制度使政治权利相当不稳定。本书是对大湖区农民和手工矿工进行地方级别研究的科研工作研究成果。
当海岸线在 800 多年前,东进到了宝山、川沙、惠南一带时,浦东从海里长了出来,携着与生俱来的海洋气质,汇入人类的文明发展之旅。浦东人熬波煮盐、建沙船、筑海塘、造城池,让这块土地成为江、海通航之要地。 昔日摩登上海的一半高楼,由浦东的西式建筑营造商所修,张闻天、黄炎培、傅雷等众多活跃在中国政治、外交、工商业、医学、教育、音乐、文学等领域名人出身浦东。 曾一度步履凝滞的浦东,改革开放后,创造了举世瞩目的 浦东奇迹 。陆家嘴的摩天大厦,风华绝代;金融范、张江范、创业范和国际范,年轻一辈神采飞扬。美丽上海的生活画卷从浦东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