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 与 清 是中国古典美学史上的重要关键词,是历来士人人生与艺术的理想境界。两晋文士族群的聚散流变影响了其文学风貌,表现为 雅 与 清 的不同诗风。西晋玄文士人的分野、士族意识下的文士抉择形成了 雅正 玄雅 与 雅壮 的诗风,入东晋后,荆扬之争影响下的不同士人群体及东晋后期隐逸文士群体推进了 清 的风格发展,呈现出 清通 清远 清淡 的特点。在士人 个体 家族 社会 的关系视角下,两晋诗风呈现出由 雅 入 清 的发展历程。
本书对山西整体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进行了全方位探寻,以游山西、读历史为着眼点,全面梳理了山西浑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其形成脉络。全书以山西为基点,以时间顺序为轴,以分析晋商崛起和衰败成因为线索,对山西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及重大事件做了回顾、梳理,全面解析山西整体地域文化,并重点叙述了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在三晋旅游资源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历史成因,全面展示三晋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源头地位和独特的人文魅力。作者为写作本书实地考察了山西全境与周边地区,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具有全国地域视野。是一部具有研究价值的历史文化类图书,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矗立在山西洪洞广济寺的那株历经千年风霜的大槐树,是那样令海内外亿万移民后裔魂牵梦萦。走进山西洪洞,寻根问祖,品味源远流长的移民文化;观景揽胜,领略祖槐福地的文化古迹、秀美山川。
作为一部研究北京大觉寺与西山历史文化的专题性文集,本书从寺庙文化研究、文物考释与探索、遗产保护与利用、园林生态与环境、博物馆理论与实践五个专题,立足大觉寺及西山,延展至地域周边,关注佛教史、社会经济史、民俗文化、博物馆学等多个层面。各个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如南开大学教授何孝荣、河北师范大学教授秦进才、文化学者赵珩、作家陆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原副所长吴文涛、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鲁晓帆、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侯兆年、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副研究馆员罗飞等,他们以不同的视角在僧人、帝王、契约文书、铜钟、碑刻、佛塔、古树、红色史迹等关联概念中全景呈现了大觉寺多样的面貌及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