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一书是一部大型的高级科普读物。 黄河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穿过蕴藏深厚的黄土高原,以其本身的活力,创造了一望无际的掼北大平原。这条川流不息的大河两岸,孕育了我们祖国的原始文化,进而迸发出灿烂多采的人类文明。尔今回想,当初正是这样一种心灵上的感受,促使我虽然身陷敌人的囚牢,却含有然向往着那黄土高原上正在兴起的民族希望。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总是和它产生的地域相结合的。黄河流域的文化与其地质、地貌以及自然地理的特点密切相关。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像大地母亲般地孕育了黄河文化。
夏、商王朝是否真正存在过?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学家们运用各种手段,终于以铁的事实证明夏、商王朝不可撼动的历史地位。《华夏城邦》即是记录这一过程的大型考古纪实报告。集中报道了偃师二里头夏墟及偃师早期商城的重要考古收获。这些都是围绕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展开的重大考古活动,从而为我们找回了一段人类失却的历史。 本书内容翔实,真实可靠,是这一发现探索过程的全记录。本书及作者所著丛书《中原考古大发现》,一并由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制作成了大型电视纪录片,那些已经湮没地下的文明遗产正在当今复活。
苍茫的高原,巍峨的群山,滚滚的河水,豪迈的皇天后土,孕育着从远古走进新时代的一辈辈兰州人,奋发图强,昂扬奋进,使兰州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走近兰州的山山水水,穿越历史的深邃,那些山野的花香。那些挂满枝头的果实,那些车水马龙,那些耸入云天的大厦高楼,那些英雄,那些庙字,那些大佛与菩萨,承载着历史,书写着人文,让兰州魅力四射,奔涌着激情,洋溢着青春,展现着丰采与活力。大山大水的兰州,脚步紧踏着时代的鼓点,心儿紧贴着母亲的胸怀,正在继往开来,开拓进取,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
身为“中华民族”的我们,是否曾想过,何以我们称为“中国人”?“华夏民族”之形成所由何来?究竟什么是中国人?——这问题不仅困扰许多研究中国的学者,也困扰许多居于中国认同边缘的人,《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即尝试解答此一问题。作者认为,由线性的历史溯源,以及对所谓“典型中国人”的研究,都难以解答这个问题。因此作者从一个新的角度——中国人族群边缘的形成、维持与变迁——来了解中国人的本质。《华夏边缘》(增订本)说明,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中国人)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非华夏。以中国人为例,作者借着历史、考古与人类学资料,探讨与人类族群认同相关的资源竞争与分配关系,社会历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诗人曾如此形容汉江包举四荒、恢宏阔大的气象。虽然历史并没有特别垂青于这条长江的支流,她却以位于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地理优势,包容了来自这两大河流的文明因子,形成融汇四方的文化特色。这里有金声玉振的音乐,一鸣惊人的英雄,兵戈交争的撕杀,顾盼含情的笑靥;这里有南来北往的道路,安宁和平的桃源,稻穗飘香的田野,商贾辐辏的都市……汉水就是这样一条居于边缘又不甘平庸的河流,以自己淌过高山平原的经历昭示人们:因时应势,厚生利用,就可以成就辉煌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