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旧时有关东、关外、东三省,东省等别称,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东北南起北纬38°43`,北到北纬53°34`,东起东经135°5`,西到东经115°37`,南北长1600多公里,东西宽1400多公里,土地总面积124.1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2.9%,人口一亿以上,是自古以来就形成的一个具有北国特色的大型地域单元,人们习惯上称之为东北大地。 东北地处祖国东北边陲,如果把中国的地图形状比作一只昂首而立的雄鸡的话,我们会发现中国东北地区正好处于“鸡首”的位置。在这块富饶美丽的宝地上世代生息繁衍着许许多多的民族,这里有高山、有平原还有河流湖泊,这里四季明显,物产丰富,非常适宜于人类生存和发展,这里是满族的发祥地,这里是蒙古族的牧场,这里是鄂伦春
本书作为以考古资料为主复原东北先秦史的尝试,将东北先秦史分为五个阶段和大约十个小区进行研究。重点阐述了东北文化以渔猎为本与农牧结合的经济生活及区域特色;在文明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古国—方国—帝国阶段及其与中原地区同步又不平衡的发展水平;燕与东北和北方诸青铜文化在交融中共同发展的关系;东北边远地区考古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这些考古文化与文献记载东北诸民族及其前身的关系。对东北与东北亚地区文化关系的研究成果也作了综合论述。是一本较全面研究东北先秦史的著作。
《辽宁文化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2012)》紧跟辽宁省委、省政府发展文化的思路与目标,全面记录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全书分为辽宁文化体制改革、辽宁文化事业发展、辽宁文化产业发展、辽宁文化软环境建设四部分。这种体例设置体现了当前辽宁文化发展的重心和热点。本书把文化体制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旨在成为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发展的决策参考。本书研究方法上注重实证分析,也注重对文化发展形势的预测性研究,带有前瞻性视野。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名镇 名村丛书》是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重点图书出版项目。该项目启动以来,已出版云南大理12卷和广东的2卷。河北省2卷示范卷已出版,河南省2卷示范卷已出版一卷、另一卷在审稿流程中。《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黑龙江街津口》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名镇 名村丛书》黑龙江省示范卷,通过追溯赫哲民族历史、村落状况、山水物产、生活习惯、民俗信仰、渔捕生产等,体现环境与人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通过记述口传文学、音乐舞蹈、手工技艺等文化形式,展示赫哲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的智慧结晶,强化人们沟通感情的纽带。文字质朴,图片生动,三江流域赫哲人生产生活的历史跃然纸上。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丛书》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图书出版项目。该项目启动以来,已出版云南大理12卷和广东的2卷。河北省2卷示范卷已出版,河南省2卷示范卷已出版一卷、另一卷在审稿流程中。《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黑龙江街津口》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丛书》黑龙江省示范卷,通过追溯赫哲民族历史、村落状况、山水物产、生活习惯、民俗信仰、渔捕生产等,体现环境与人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通过记述口传文学、音乐舞蹈、手工技艺等文化形式,展示赫哲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的智慧结晶,强化人们沟通感情的纽带。文字质朴,图片生动,三江流域赫哲人生产生活的历史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