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兹特克人的历史长久以来不断地吸引着世人的目光,从16世纪最初的殖民者撰写的书面材料到21世纪的电影和书籍,对阿兹特克人的描绘数不胜数,但大多基于西班牙语文献和考古发掘成果,原住民始终是沉默的被动的客体。 美国优秀的历史学教授卡米拉 汤森决心打破这种局面,她尝试研究了所有留存至今的纳瓦语编年史,前所未有地替美索亚美利加原住民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他们关于五个太阳纪的起源神话到西班牙征服后第三代人的亲身经历,汤森完整重构并精彩讲述了 真实的 阿兹特克人的故事。
苗族银饰文化是苗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本书以银饰文化较为发达且具代表性的清水江中游重镇施洞的苗族银饰为研究对象,采用民俗学、民俗志的研究方法,对苗族银饰产生与传承的社会文化语境、表现形态、文化内涵、社会功能等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并以多维图像形式呈现了苗族银饰文化的符号表征,考察了苗族银饰较为复杂的民族文化形态。
18世纪是俄罗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随着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和俄罗斯帝国的崛起,其政治、经济、精神生活、文化艺术领域都发生了巨变。一方面,世俗社会生活逐渐延展开来,人们的求知欲不断提升,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尤其是天文学等科学的兴起与发展;另一方面,科学考察活动的频繁、国家自然状况研究的深入,又进一步推动了科学知识的运用。与此同时,建筑、戏剧、音乐等领域也涌现出了许多大师级人物。文化生活中呈现的新元素在让统治者倍感头痛的同时,也加速了俄国向新纪元迈进的步伐,成就了一个 狂飙年代 。
《诗经手绘图谱植物卷》《诗经手绘图谱动物卷》两册,以冈元凤纂辑《毛诗品物图考》所出先后顺序为序,分草、木、虫、鱼、鸟、兽卷,每卷所列物种以《诗经》篇目先后为序,加以常识性注解,并对原诗稍作简析,同时对照收录细井徇《诗经名物图解》所绘制相关物种图片,对比铺陈,凡四百余幅图片,方便读者一一对应,格物致知。
该书主要围绕着苗族银饰文化产业相关知识与调研进行阐述。全书分为四章:*章主要是对苗族银饰文化产业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进行阐述,定义了苗族银饰文化产业的内涵,明确了苗族银饰文化产业调查研究的目的,叙述了银饰艺术与苗族群体的依存关系。第二章是对苗族银饰的市场分布与制作工艺的调研,叙述了作者在黔东南、黔东、黔南及湘西实地调研的情况。第三章通过与工作人员、苗学专家、银匠通讯访谈以及文献收集、鉴别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苗族银饰的文化与产业价值进行调查。第四章是对苗族银饰文化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进行研究。本书认为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文化资源的丰富与否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密切相关。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是民族地区很宝贵的文化资源,开发这一民族特色工
本书集聚土族研究的高水平专家学者队伍,汇集 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表述形式,解读白族的历史源流、人文地理、文学艺术、经济生产、宗教信仰、社会民俗、工艺制作、民族旅游等方面内容。同时,通过新媒体技术,使传统图书与手机、平板电脑等有效结合,让读者在阅读时还能够欣赏到视频、音频等内容,使传统出版与互联网+结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中国旧日风俗之美,真使人怀念不已。按从前教育远不及现在之普遍,法律更不及现在之严密,但风俗之勤俭、朴厚、信实等等,则比现在可好的多。从前的国民多不识字,多数没有受过教育,他所以能如此者,大多数都是古代传流下来的许多良言、善行,如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等等的这些词句所感染,便成了传统的习惯。这些情形与西洋现在风尚不同,也可以说是相去太远,所以有人议论,说若永远保存这种情形,则不能与文明国竞争进化,将永远成为落伍的民族。其实不尽然,风俗与政治固然不能完全分离,但也不会因朴实而阻碍进化。所以我要把旧日好风俗写出来,请大家看看,不但很有趣味,或者对现在之浮薄风气,有所补救,也未可知。 齐如山说他要把中国旧日好风俗写出来,请大家看看,不但很有趣味,或者对现在之浮薄空气,有所
本书是一部关于蒙古族图案的图典,利用蒙古族图案跟蒙古族文字有着相似表情达意的特点,将近千张蒙古族图案进行分类整理,明确其寓意,并按照蒙古族图典的体例进行开发和编撰,利用小程序检索平台及使用功能将其数字化整理, 终形成可查阅、普及、检索、使用的智能化数字化蒙古族图案图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