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49-69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何以中国·何以帝国:从财政视角再看中华史
    •   ( 12658 条评论 )
    • 刘守刚 /2022-09-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任何时空里,财富的博弈都可以把历史撕开一个口子,读者能从这个截面上看到各方力量的角逐,理解历史向前发展的真实动力。对于中华帝国来说,钱的历史,不只是 财 ,更是 政 。 本书共三十讲,从先秦的初税亩,讲到晚清的度支部,通过解答一个个历史问题,用财政的线索重新梳理了一遍古代中国的成长历程,从钱的角度解释了众多历史中的现象。书中每讲皆围绕三个线索展开:,财政制度的三个要素,收入、支出、管理,在历史时空中不断变化的轨迹;第二,从财政制度变迁的角度,看中华国家不断成长的历程;第三,财政领域中的强制权力从君主私权一步步实现公共化的历史进程。 跟着钱走,看见不一样的中华史。

    • ¥67.9 ¥79 折扣:8.6折
    • 王安石“强辩”考 : 十一世纪中国政治的常识与诡辩
    •   ( 2871 条评论 )
    • 周思成 著,汉唐阳光 出品 /2024-05-01/ 贵州人民出版社
    • 熙宁二年到熙宁八年(1069 1075),是两宋历史上一个罕见的喧嚣时代。一方面,王安石在宋神宗的全力支持下,紧锣密鼓地推行新法;另一方面,围绕每一项新法的酝酿出台,新法派和反对派都势不两立,吵得不可开交。 本书借着重审史料中对王安石众口一词的评价 强辩 ,考察这场新法大辩论中两方政治人物的个性和思想,观其汇聚,观其沉淀,观其激荡,观其向后变化之端倪,由此勾勒出一个有血肉、有生气的熙宁政治的独特面貌。 熙宁变法,就像一个超大型的思想实验场,使许多重大政治议题经过了比较充分的讨论和争辩,但为什么没能通向成功的变革?本书从政治思想层面入手,通过剖析宋代书生政治家话语背后的思维框架,及其在政治实践中遭遇的困境,尝试回答这一问题。

    • ¥55.1 ¥58 折扣:9.5折
    • 大动乱的年代—1949-1976年的中国
    •   ( 5742 条评论 )
    • 王年一 著 /2021-04-01/ 人民出版社
    • 能够从灾难中总结吸取教训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民族。史无前例的 文化大革命 是国家民族的一场大灾难。但*为什么要发动这场 文化大革命 ?国家主席刘少奇为什么被诬陷致死? 接班人 林彪为什么要叛逃?显赫一时的 四人帮 为什么变成了阶下囚?------本书都予以详尽研究解答。该书理顺了 文革 十年混沌一团的历史线索:讲清了 文化大革命 的来龙去脉;剖析了 文革 十年中的失误、弊端、错误;揭露了 文革 中形形色色的假、丑、恶现象;找到了 文革 中正确不能抗拒错误的原因;揭示出 文化大革命 的发动、形成、发展、终结的历史必然。它对 文化大革命 作了一个较有说服力的论述,并以 文化大革命 的惨痛教训教育后人,是一部有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可读性较强的专著。

    • ¥51.5 ¥59.8 折扣:8.6折
    • 南北战争三百年 : 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
    •   ( 46606 条评论 )
    • 李硕 /2018-0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我们通常对古代战争的想象都源自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但这些作品中的战争场面都不过是小说家的幻想与虚构而已,并不是真实状况。《南北战争三百年》对各种史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从散落史书各处的战争叙述中寻找线索,借助全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描绘出了魏晋南北朝各场重大战役细节,展现出丰富、生动的历史原貌。同时,本书对骑兵和步兵的作战模式和战术演变做了详细的论述,对战争中如地理、季节、财政等因素对战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讨论。由此,本书也补充了正史、古籍所未详述之处,通过一部军事史的写作,对魏晋南北朝历史进程做出了新的诠释。

    • ¥59 ¥59 折扣:10折
    • 建隆元年
    •   ( 912 条评论 )
    • 祁新龙 /2023-01-01/ 东方出版社
    • 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始入军旅,受周世宗柴荣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柴荣病重时,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大军回京后,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 宋 ,史称北宋。北宋取代后周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创造了一个文明的时代。 本书从解析建隆元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入手,探讨陈桥兵变的全过程,以及在北宋建立之初,赵匡胤在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时如何做出正确决策。不仅准确地把握了时代大势,也精彩地呈现了历史的场面感。

    • ¥56.8 ¥59.8 折扣:9.5折
    • 【中信专享赠好书快听+导读别册+思维导图】智人之上 到手59元 豆瓣2024年度图书科学新知 尤瓦尔·赫拉利 从石器时代
    •   ( 1686 条评论 )
    • 尤瓦尔·赫拉利 /2024-09-01/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在过去10万年里,人类建立大型合作网络,以此积攒了巨大的力量。然而,持续不断的发明与征服也将人类推入了一场生存危机。全球生态濒临崩溃,虚假信息泛滥。我们正一头扎进可能毁灭我们自身的、由新型信息网络组成的人工智能时代。 人类如此智慧,为什么却总是倾向于自我毁灭?我们为什么走到了生态和技术自杀的边缘?当非人智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时,人类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 从口口相传的故事,到文字书写,再到人工智能,《智人之上》透过大历史的长镜头,讲述信息网络如何塑造了我们和我们的世界,邀请我们思考信息与真相、神话与官僚制度、智慧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探讨不同的社会结构在试图构建信息网络时面临的关键困境。 如果我们拓宽视野,看看人类的信息网络在过去几千年如何发展,我们也许可以更了解今日与未来发生的事

    • ¥59 ¥79 折扣:7.5折
    • 高中历史史料研读(中国古代史卷·全2册)
    •   ( 3678 条评论 )
    • 张帆 主编 /2022-10-22/ 中华书局
    • 《高中历史史料研读(中国古代史卷)》根据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课程,按专题汇编、解读相关史料。每一篇文章下根据高中历史课本分为若干个小专题,精选若干条经典史料,包括史料原文、出处介绍、内容注释、解析等内容。本书所选史料经典,可信度高,内容丰富且具有针对性。注释简明。作者对史料的解读详细准确,用语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并为次出现在书稿中的典籍进行详细介绍。本书还设计了高考模拟题,练习题设计科学严谨,遵照高考命题原则,以提升高中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高考实战能力。

    • ¥53.9 ¥68 折扣:7.9折
    • 什么是思想史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 84 条评论 )
    • (英)理查德 · 沃特莫尔Richard Whatmore 著, 岳秀坤 译 /2025-0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从事思想史研究的学者常常将自己描述为窃听过去对话的人、不同思想世界的探索者,以及过去社会的转译者,而批评者时常嘲讽他们只狭隘地关注少数人的思想;不过,从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当代思想并对其做出理性评估的角度来说,思想史俨然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在这本引人入胜的思想史导论中,作者首先考察了思想史的发展历史,剖析了各种方法论争论,并提出了对这一领域的清晰定义。借助广泛的历史案例,他向读者展示了哲学、政治、宗教、科学、艺术的等等思想如何在其历史背景中起源,它们如何被其所处的社会所塑造,反过来又塑造了这些社会。最后,作者批判性地审视了思想史的现状,并简要讨论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 ¥53.2 ¥56 折扣:9.5折
    • 华夏边缘 :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   ( 12068 条评论 )
    • 王明珂 /2020-06-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华夏边缘》是著名学者王明珂讨论中华民族族群认同与历史发展的重磅研究,为回答 什么是中国人 提供了全新路径。王明珂认为, 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圆形时,事实上是它的 边缘 让它看起来像个圆形。 他视 华夏 为长程历史中的人类生态,而 华夏边缘 不仅是时间上的边缘、地理上的边缘,也是认同上的边缘。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环境分配中,在集体性的记忆塑造与失忆选择中,华夏边缘的形成、变迁、维持,亦可说明华夏族群及认同的形成与变迁。 《华夏边缘》是具有理论范式意义的经典著作,出版多年畅行不衰。书中*部分主要陈述了全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第二部分利用考古材料,说明了华夏族群边界形成的人类生态背景;第三部分阐述了华夏族群的重要形成基础,即周人的族源传说与历史记载,并通过荆楚吴等例子,说明了边缘族群华夏化

    • ¥68 ¥79 折扣:8.6折
    • 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平)新版
    •   ( 1053 条评论 )
    • 葛兆光 /2011-02-01/ 中华书局
    • 中国 这个名词,是每一个中国人所熟知习用的,但是真正问起这个名词的含义,相信很多人都不容易表述清楚。而随着对 中国 这个名词的思考,便会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谁是东方?何谓 中华 ? 中国 意识从什么时候凸显? 汉族 与 中国 有什么关系?如何从□□与现实中界定 中国 ?中国会否在亚洲中 消融 著名学者葛兆光以一个身在 中国 的学人,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寻求如何既恪守中国立场,又打破了中国□限,在世界或亚洲的背景中重建有关 中国 的答案。 本书讨论的是学术意义上的□□,并不是政治意义上的现实。从有关 中国 、 亚洲 或者 世界 的认识的□□资料,包括中国和朝鲜、□□的□□资料中出发,把问题放在思想史脉络或学术史语境中去讨论,而不是从来自西方的 理论预设 下去倒着看□□,或者从现实利害的角度做 提供证

    • ¥54.9 ¥65 折扣:8.4折
    •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增订本)
    •   ( 1222 条评论 )
    • 张国刚 /2023-09-01/ 中华书局
    • 《资治通鉴》是了解中国历史和历史智慧的重要经典,是历来帝王将相、大臣学者治国、为学的经典。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国刚潜心研读《资治通鉴》数十载,以纵横东西文化的视野广度、贯通古今历史的思维深度,精心选取《资治通鉴》中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二十三个关键点,以现世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精髓,追寻政治得失、王朝兴衰之迹,探究修身齐家、经世治国之道。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从《资治通鉴》文本出发,观照影响家国大政之关键节点,言简意赅地讲述由三家分晋至五代十国终结的中国历史,书中不乏忠于原典的历史场景再现、人物言行钩沉,更有张国刚教授独到深刻而妙趣横生的分析讲论,令一部体量浩繁的古典巨著一变而为精简通达的大众历史读本,堪称当代大家解读历史名著的经典之作。

    • ¥65.9 ¥78 折扣:8.4折
    • 地方与无地方
    •   ( 2407 条评论 )
    • [加拿大]爱德华·雷尔夫Edward Relph)著 刘苏 相欣奕 译 /2021-02-01/ 商务印书馆
    • 《地方与无地方》是欧美人本主义地理学领域极具代表性的一部著作,影响十分广泛。它既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论著,也是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要参考文献。本著以现象学为基本方法论,从经验的视角着力刻画 地方 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变化,并批判性地指出人类生存场所遭遇的 失根 危机与可能面临的命运。同时,该书提出的地方的 内部性 与 外部性 术语对学界的影响尤为深远。本译著译自2008 年的重印本。作者在其中增加了一篇新的前言,着重介绍 地方 这一概念的内涵在当时出现的变化,并指出新千年以后的全球旅行与商业形态虽已不同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但 地方 依然是人本主义地理学认识并解释世界的关键出发点。与此同时,这篇前言也道出 无地方 这一术语的内涵演进,即 无地方 与 地方 已不再呈现为尖锐的对立状态,反

    • ¥64.6 ¥68 折扣:9.5折
    • 孟宪实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
    •   ( 3014 条评论 )
    • 孟宪实 /2021-10-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玄武门之变 是中国史上极为血腥残酷的一场宫廷政变。玄武门前,李世民布局精密,执行果断,一箭射穿兄长咽喉。在中国古代,用暴力夺取政权的事件,史不绝书。然而,在暴力夺权者中,毕竟很少有人能取得李世民后来那样辉煌的成绩。 贞观之治 自古为史家津津乐道。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善于纳谏、励精图治,不仅创造了君主时代文明的政治环境与和谐的君臣关系,奠定了唐朝三百年制度基业,还成为此后千年中国的明主典范。 贞观时代的诞生与发展,离不开太宗的英明。但仅 英明 两字,不足以解答太宗能创造如此辉煌业绩的全部原因,更不能解释玄武门前的血腥杀戮。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李世民究竟经历了什么?本书立足史料,探掘文本深处的历史隐微,探讨无法明言的人物动机,解答了为什么在这个时代,为什么是这位帝王,取得了如此

    • ¥59.3 ¥69 折扣:8.6折
    • 汗青堂丛书048·科举史(新)
    •   ( 709 条评论 )
    • [日]宫崎市定 后浪 /2023-12-01/ 海峡书局出版社
    • 本书是宫崎市定关于科举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作者梳理了古代中国的选拔人才制度,从东汉的孝廉科到魏晋的九品官人法,最终发展为科举制。作者以清代科举为例,详细介绍了科举的程序和细节,以及科举以外的其他官吏任用法。阐述了科举制度对明清以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 ¥62.7 ¥66 折扣:9.5折
    • 资治通鉴启示录(全2册)
    •   ( 8908 条评论 )
    • 张国刚 著 /2019-08-03/ 中华书局
    • 《资治通鉴》 网罗宏富,体大思精 ,*生前读了十七遍,赞叹这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张国刚教授反复研读《资治通鉴》,深得其精髓,对书中重要人物的命运沉浮、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解读,深入挖掘其中有关修身养性、治国理政、为人处世、选人用人、家风家教等方面的历史智慧和现代启示,而成《资治通鉴启示录》。 《资治通鉴启示录》,不仅系统呈现秦汉、隋唐两段大一统的辉煌,战国、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三段分裂混乱的曲折,而且深刻剖析改革中的刚性与柔性、人生职场上的进与退、军事斗争中的奇与正、权力平衡中的轻与重、驾驭部属时的宽与严、政治生涯中的方与圆 是人生成长各个阶段的***书。 全书分 周纪 秦纪 汉纪 魏纪 晋纪 宋纪 齐纪 梁纪 陈纪 隋纪 唐纪 后梁纪 后唐纪 后晋纪 后汉纪 后周纪 八个部分,每

    • ¥53.9 ¥68 折扣:7.9折
    • 古文献学讲义
    •   ( 281 条评论 )
    • 黄永年 /2014-12-01/ 中西书局
    • 《古文献学讲义》是黄永年先生生前的讲稿汇编,分目录学、版本学、碑刻学、文史工具书简介四部分,并附相关研究三篇。目录学是讲我国古籍有哪些名目,并适当作介绍。版本学主要讲版本鉴别和版本史。碑刻学主要讲碑刻的分类、拓本、史料价值及书法。文史工具书简介则主要介绍书目、字典词典、类书、历史、文学工具书等。《古文献学讲义》至今仍是国内学术质量较高的全面介绍古代史料文献的目录书籍,可以说应从和满足了学术界长期以来的迫切需要。

    • ¥61.8 ¥65 折扣:9.5折
    • 游牧者的抉择
    •   ( 12855 条评论 )
    • 王明珂 /2018-07-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以人类学的游牧社会研究成果及思考取径,结合历史学、文献学、地理学等所学科研究方法,王明珂教授对中国北方早期游牧社会 汉代的匈奴、西羌,以及鲜卑与乌桓 进行了考察。主要探究了三大游牧部落的环境生态、动物生态与饲养、经济活动、社会组织、游牧与定居人群关系等方面,以及在此基础上他们与汉帝国的交往互动。 游牧者们看似 自由 的抉择,乃是在一种生存境况下 不得已 的生存选择。族群的发展并不能以高低为论,而是一种基于环境、内部社会结构所呈现出来的状态。王明珂教授通过精细的史料梳理与辩证论述,希望以此形成对族群历史关系的新认知,重新理解族群及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

    • ¥51.5 ¥59.8 折扣:8.6折
    • 大明王朝的权力博弈:樊树志细说明朝人物(《明朝版《权力的游戏》,明史大家樊树志讲述大明政坛的博弈往事)
    •   ( 2129 条评论 )
    • 樊树志 /2022-06-01/ 天地出版社
    • 本书是明史大家樊树志先生专门为大众读者撰写的一部明史普及之作。本书以人为核心,系事于人,讲述明朝君主专制政治下,皇帝、权臣、佞幸、太监、君子、小人等各色人物的际遇和悲欢,揭示专制政治的某些侧面;同时通过这些独立个体相互交织,勾连起明朝不同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呈现出近三百年的兴衰演变。 书中所述有九五之尊的皇帝,如朱元璋、朱棣;有权倾一时的大臣,如胡惟庸、张居正;有佞幸,如江彬、钱宁;也有巨阉,如刘瑾、魏忠贤;有正人君子,如海瑞、杨涟;有宵小之徒,如焦芳、阮大铖 虽然他们的时代不同,出身不同,性格不同,际遇不同,但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能体现出与专制政治密切相关的命运。通过他们的个人命运和历史事件,我们可以了解明朝兴亡的原因,窥探历史规律的奥秘。

    • ¥51.5 ¥59.8 折扣:8.6折
    • 什么是情感史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 428 条评论 )
    • (美)芭芭拉 · H. 罗森宛恩,里卡多·克里斯蒂亚尼 著, 孙一萍 译 /2024-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尽管历史学家很早就开始探讨历史人物的感受,但直到最近二十年,他们才找到系统化处理这一话题的方式,即情感史的研究。情感史已然成为当代史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它颠覆了许多传统的史学观念,也带来更多反思。 《什么是情感史》是由两位情感史研究先驱合著的简明导论。全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情感史的缘起、理论、方法、意义,并穿插了诸多生动有趣的案例。不仅说明了情感史的基本研究对象和流派,还讨论了情感史与神经医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的广泛交叉和应用。任何对情感的历史感兴趣的人,都将发现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引人入胜的入门指南。

    • ¥52.3 ¥55 折扣:9.5折
    •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 3368 条评论 )
    • 陈寅恪 /2011-12-01/ 商务印书馆
    •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系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撰写于抗日战争的艰难环境中,是中国中古史研究的传世杰作。前书从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诸方面分析构成隋唐制度的历史因素,上溯汉魏南北朝、推纲挈领地说明中古历史衍化变迁的脉络。后书对唐代政治史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

    • ¥58.9 ¥62 折扣:9.5折
    • 海外中国研究·高丽时代宋商往来研究
    •   ( 920 条评论 )
    • [韩]李镇汉李廷青 戴琳剑 译,楼正豪 校 /2020-08-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宋代中国的对外交流逐渐全面走向海洋。随着海外贸易愈发兴盛,海商群体日益壮大,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主要经营对高丽的贸易。在时断时续的宋丽关系中,宋商不仅灵活自主地开展对外贸易活动,还充当着宋丽之间政治、文化交往的媒介,承担着使臣往来、文书传递、难民遣返、文化交流等功能。纵观整个宋代,宋商每年都会常时性地往来高丽,甚至常驻半岛,随时展开贸易;宋丽在文化上也基本实现了 实时 交流。茫茫大海并非阻断交流的重重屏障,而是你来我往的通衢大道。 本书针对宋商这一已颇有研究积淀的课题,不囿于 宋商 来献 等字眼,通过爬梳《东国李相国集》《大觉国师文集》《湖山录》《破闲集》等高丽时代的文集和宋代相关文献,揭示出许多能够证明有更多的宋商从相当早之前开始便尤为频繁地往来于高丽的间接证据,并据此制成《宋商往

    • ¥64.6 ¥68 折扣:9.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