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通过手绘漫画和段子的形式,陈磊(笔名:混子哥)和半小时漫画团队就清晰捋出了从两晋南北朝到隋唐的历史脉络: 西晋一开国,就玩消消乐;南北朝皇帝个个是奇葩;大唐三百年,简直是条抛物线 掀开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略去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每一页都有历史段子,每三秒让你笑翻一次。翻开本书,在哈哈大笑中不知不觉记住历史知识。
五代十国时期,在政治上,权位之争超乎寻常,父子相残,兄弟相杀;在文化方面,五代十国时期大不如唐朝,尤其是北方甚至处于停滞或倒退。十多个政权互相攻讦,又互为从属,还有时不时南下搅局的辽国。各方势力为了抢地盘、争名头,打着各种旗号相互角逐、厮杀、攻伐,各路江湖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后人重温这段历史,可谓精彩纷呈。热闹过后,都如浮云一般散尽,只留下人们对那段历史的思考、评述与回味。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论成就,刘伯温远在诸葛亮之上;论军事才能,刘伯温远超萧何,助力朱元璋仅八年便拿下大元天下;论治国才能,刘伯温更强于张良,一举定下大明帝国后世两百年的盛世格局。一部《烧饼歌》传世,更增添了其传奇色彩。 据《明史》记载,刚见面的时候,刘伯温塞给朱元璋一份《时务十八策》,这十八策吓得朱元璋出了一身的冷汗。从此以后,朱元璋的征伐、治国、纳贤、驭臣之道再也没有超出过此书的范围。 一遇到大小战事,朱元璋便召刘伯温进入小密室悄悄商议大战鄱阳湖、兵围苏州城,刘伯温统领全局,指引朱元璋以*的弱势一次次大获全胜。每一场战役都像一盘棋局,按照刘伯温的指令一步一步地进行着。 在刘伯温的指引下,一介布衣的朱元璋得以登基称帝,并在皇帝位置上游刃有余。大明立
曾自嘲为“唐朝片警”的复旦大学文科 教授陈尚君以全面占有并仔细阅读文本、坚持文史融通和现代传记文学立场的写作追求,挑选能写出曲折离奇、惊心动魄故事的三十位唐朝诗人,以长期研究积累和新见文献做支撑,生动再现了他们真实而坎坷的生命历程,对各家诗歌也有精彩诠解。
《唐朝的想象力》是《三联生活周刊》以大唐建立1400周年为主题的封面故事结集。唐朝盛世的气质可以用很多词语来形容。它的疆域辽阔壮美,它的诗浪漫奔放,它的心态自信雍容,它的精神气质奔放飞扬。在这个世界性的中华帝国里,唐人如何看待自己与他者,看待本土与异域?一个唐人身处何种世界观念和何种时代精神中?形成他们开放包容心态的源头何在?《唐朝的想象力》一书从城市、唐诗与酒文化、女性、宗教、胡风、美食及与世界的关系等七个方面还原了盛唐气象的风貌,呈现它的盛世风华。
汉唐时期,是陆地丝绸之路发达的历史时期。从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等地的联系加强,一个涵盖欧亚大陆的交通网自此建立起来。大航海时代之前,世界历史的主要舞台是欧亚大陆。作为欧亚大陆的交通干线,丝绸之路已较早将中国以西的区域连为一体,张骞出使,完成了丝绸之路最后一里路的联结,历史意义重大。到大航海时代,世界一体化进入新时期。但是,理解此前的欧亚大陆的密切联系,尤其是丝绸之路的作用,是理解全球化必不可少的历史基础。 本书以学术论文为基础写作而成,尤其充分地利用了包括敦煌、吐鲁番文书在内的出土文献进行论证。对于丝绸之路的研究是一次有益的学术创作尝试。
本书主要由隋史和唐史两方面组成,具体详尽地讨论了隋唐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或历代人物,如关于四镇始末的通考、关于均田制与租庸调有关系的证定等,集中反映了岑先生数十年中读唐史的心得,在隋唐史通论上亦常发前人之未发。
本书从贞观九年唐高祖李渊临去世前倒述开来,讲述了隋朝末年国家动荡,各股割据势力蜂拥而起逐鹿中原的故事。故事以大唐王朝的李渊为核心,以其与各方豪强势力在争斗中此消彼长的较量为半径展开叙述。从并州风云至太原起兵,从东征屈突通到西败薛举,从瓦解李密的瓦岗军一直到决战虎牢关,其间以颇多笔墨对风云人物如雄主窦建德、劲敌王世充、猛将尉迟敬德、名臣魏征、太子建成、世子元吉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摹写。作品以战争讲述和人物描写双规并行,典籍史料引介与考古遗迹发掘互为佐证,以严谨的考据、周密的推演讲述了诸多被大家误解误读的历史史实,如所谓的“晋阳宫逼宫”事件之始末,如“十三棍僧救唐王”之史实真相,以及对其中各路人马之间犬牙交错的利益牵扯,各方势力之间变幻不定的矛盾冲突的梳理,对从豪强争霸战争到王朝
《隋唐之变:脑洞老爸聊隋唐》是一部能让你快速了解隋唐历史的有趣的佳作!本书全面反映隋、唐盛世那段精彩纷呈而又不为国人所熟知的历史。 作者以严谨的史学精神、幽默简约的文风,对这两个朝代的历史进行宏观的探索和细节性的挖掘,淋漓尽致地为读者奉献了真实又好看的历史盛宴。
“唐”三部曲,旨在展现大唐王朝的盛世气象与市井繁华。“唐”三部曲,从唐人撰写、辑选、编辑的传奇文学作品中,选取出与大唐世态相关的文言短篇小说,汇编了唐传奇中 令人念念不忘的故事,借由那些坎坷凄美的爱情、侠骨柔肠的勇义、精怪离奇的神异、曲折宏壮的历史,以及根据故事情节原创手绘的古风精美插图,追慕大唐盛世的人间百态和市井繁华,再现大唐盛世的铿锵之音和恢弘气象。 本书系“唐”三部曲 部《唐传奇》,主题取材唐代精怪侠义传奇与奇闻逸事,有《古镜记》《枕中记》《柳毅传》《南柯太守传》《虬髯客传》《红线》《聂隐娘》等十九篇。
中国人讲古,极其推崇“盛唐”。所谓盛唐,脱离不开的话题有帝国版图、制度、经济、诗文等无数灿烂华章。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帝国的掌舵者,无疑居功至伟。他们的崛起有谋略,他们的治国有权衡,历史选择了他们,他们也创造了历史。从他们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功绩中能让人体悟很多。著名隋唐史专家汪篯先生曾就相关话题于1962年11月在中共中央党校作了唐太宗和武则天的专题报告。汪篯先生政治史研究的魅力,在于其既运用正史材料搭建整体叙述框架,又重视细节,对个体的人有深刻独到的把握。汪篯先生完善和发展了陈寅恪先生关于关陇集团、门阀士族等方面的学说,他对唐太宗、武则天、文学吏治之争、牛李党争等方面的论述极为细致和精湛。本书以此为中心,辑集了汪篯先生的相关论述,展现一个兼容全局与细节的盛唐画卷。
安史之乱,导致唐朝国力一落千丈,唐廷在平叛过程中抽调了大批的西部驻军,西部各地逐渐被吐蕃吞并,但河西走廊的人民早已将自己视为“唐朝人”,他们向往大唐的生活,在被吐蕃统治六十余年后,依旧不忘故国,举起义旗,以“归义军”为名,与长安遥相呼应。
要读懂唐朝,先要读懂安史之乱。这场战乱,结束了盛唐的神话,百年帝国从此走上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忆;战争的创伤成为唐人难以治愈的心灵之痛!是谁埋下了祸根?是谁点燃了硝烟?是谁在苦撑危局?又是谁在推波助澜?一场长达七八年的战乱,导致了怎样的力量重组、政坛变化?暴露了怎样的人情与人性?本书通过展现这场战争的全景,对此一一给出答案。
本书讲述的是汉唐时期岭南地区铜鼓文明兴衰的故事。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将目光聚焦于红河与珠江之间的广袤地区,以观察汉唐之际岭南铜鼓文化核心区的历史演变。全书分为七章,作者综合运用历史学、文献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多学科方法,详述汉唐之际岭南铜鼓文化圈与中原王朝政权之间的政治、军事、贸易关系以及岭南土著政治体在此过程中的成长发育,最后以冯氏、宁氏、陈氏等岭南土著豪酋的兴衰沉浮作为结束。本书所要探讨的并非铜鼓的兴衰史,而是透过铜鼓这一物质遗存去观察背后的人群及其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
本书以广阔的东欧亚世界为舞台,全面介绍世界帝国唐朝二百九十年的历史。起于隋末大乱的唐朝,在十数年间陆续平定群雄割据,并攻灭 厥,唐朝皇帝被尊为“天可汗”,建立起统治农耕、游牧、绿洲等文明,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帝国。此后不断扩展,臻于至盛,至“安史之乱”急转直下,开始走上漫长的转型之路。 作者森部丰教授专攻粟特人研究,在现有政治史研究的基础上,他从粟特人的迁徙、定居、建立势力,参与并融入唐朝政治军事活动着手,剖析了唐朝不同于既往朝代,能够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侧面,以及伴随体制变迁经历的历史性转型,展现出一幅全新的唐代历史面貌。
本书是解读盛唐时期历史科普类书籍,作者于赓哲从唐朝的性质、唐代的民族关系、唐人眼中的外部世界、外国人对唐朝的看法、丝绸之路对唐人日常生活的影响、唐代众多女性的风采、唐代的婚姻观和贞操观、唐代的黑科技、唐代的科举与文学几个方面介绍了盛唐时期的历史知识,分析盛唐到底盛在哪儿。 在网上流行的关于盛唐的诸多说法当中,有的是真知灼见,但有的则是毫无根据的传言。在本书中,作者旁征博引,文本中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同时,选择网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言加以分析,如安史之乱、怛罗斯之战、武则天等,以帮助大家认知一个真正的唐朝。 翻开本书,读懂盛唐到底盛在哪儿!
“神女”何谓?她从何而来,又如何出现在自古以来的诗文与传奇故事之中?这是一本为了讲清“她”的故事而撰写的作品。美国 汉学家薛爱华以唐代的诗文、民间传说和传奇故事为主要史料,探索中国传统叙事中的各种仙女/神女的形象,从女娲、巫山神女、洛神,到湘妃、汉女,再到书中重点陈述的龙女和雨女,这些独特的女性形象多半与水相关,以一种柔和而荡漾的意蕴寄托了古代先民对江河的崇拜。薛爱华梳理了神女们在不同时代、不同文体、不同语境的文本中,如同通过降格、隐喻、转换等方式,产生一系列变化——溺水的女子怎样变成神女,神女又如何变回溺死的女子。在文学风尚不断变化的潮流中,记录神女崇拜和中国文学传统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探讨一个神话主题形形色色的体现方式。 这本书论述的主题是各种各样的变相。它与中古早期的诗人
本书从唐高祖晋阳起兵始,一直讲到朱全忠灭唐,前后历经大约300年。李渊出身关陇贵族家庭,实力雄厚,他不甘居于人下,从晋阳起兵,后攻陷隋都建立大唐。此后,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帮助他驰骋沙场打天下,将薛仁杲、刘黑闼、王世充等势力全部扫除,后一统天下。李世民发动 玄武门之变 ,以非常之手段当上了皇帝。他执政之后,广纳贤才、虚心纳谏、励精图治,君臣上下齐心,创造了空前的盛世 贞观之治 。 唐三代后武代李兴 ,一句传言成了事实。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女皇 武则天,登上历史的舞台。一个伟大而神奇的王朝,为什么会在 安史之乱 后就走向了衰亡?唐朝中后期虽有贤君,可是唐王朝的没落之路已无人可挡。
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割据江淮的一个小王朝,尽管立国仅有39年,但是在其统治之下,江淮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对当时中国的分合大势,而且对宋代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书共分三编,上编主要论述南唐的崛起,从吴唐禅代及烈祖李昪的政治改革、经济举措、文化政策、军事外交策略等方面,深入分析南唐政权建立并迅速发展强盛,在五代十国时期南北对峙局面中举足轻重的历程。中编主要探讨南唐的衰落,从嗣位之争及元宗李璟时期的 势混乱、军事外交失利、经济状况恶化等角度,全面考察南唐政权由盛转衰成为中原政权附庸的过程。下编主要考察南唐的灭亡,从后主李煜品性才艺、应付危局的措施及金陵之战等方面,考论南唐衰败颓势无法挽救,终被北宋灭亡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