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9-69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盛世的崩塌:盛唐与安史之乱时期的政治、战争与诗(《长安三万里》背后的大唐之变,高适与李白故事的真实呈现。郭建龙继《汴京之
    •   ( 14817 条评论 )
    • 郭建龙 /2022-07-21/ 天地出版社
    • 大唐王朝从盛世到没落,只有短短八年! 安史之乱如何将唐朝拉入深渊,造成毁灭性后果?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历史节点,作者从唐朝一系列制度设计的缺陷开始讲起,对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内部复杂的社会经济危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唐朝外部军事政权的变化进行了深入考察,试图追溯唐朝伟大的盛世如何一步步建立,又是如何迅速崩溃的,探究大厦将倾的历史背景下皇帝、贤相、武将、聚敛集团,以及于洪流中挣扎、沉浮不定的文人们的不同选择和结局。他们共同见证和造就了这一盛世,也在崩塌之时以己之力试图挽救,但都无力回天 本书分为《盛世》和《崩塌》两大部分,立足两唐书、《资治通鉴》原典,结合相关历史笔记、诗文等资料,用通俗流畅的叙事笔法,细致还原安史之乱历史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探寻唐帝国盛衰之变背后的

    • ¥49 ¥98 折扣:5折
    • 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
    •   ( 14016 条评论 )
    • 李碧妍 /2015-08-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聂隐娘身处的时代与周遭具体如何? 诸侯割据怎样促成了大唐帝国的重建并走向了自身的终结? 作者于盘根错节之中抽丝剥笋,给人以读推理小说的奇妙感 安史之乱 无疑是中国中古史上的大事关键,但相对于其重要性,既往的研究却还远远不够。本书从政治地理学切入,通过对唐代后半期 为重要的政治群体之一 藩镇的实证性考 察,对唐帝国得以成功度过 安史之乱 这一中古史上之剧变,并在由此创发的新兴的藩镇体制下,重建其政治权威与统治力的问题,给出了一个合理的历史解释,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古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 ¥63 ¥79.8 折扣:7.9折
    • 经纬度丛书·隋唐帝国权力结构及制度演进
    •   ( 76 条评论 )
    • 雷家骥 /2024-05-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在权力的秘密里,探寻盛世与乱世的根源。在权力的分配里,看清帝王与臣子的博弈。 本书以隋唐帝国的权力结构演变为主线,通过详细解读杨坚杨广父子的皇位传递、玄武门之变、武则天称帝、李隆基消灭韦后及太平公主等历史事件,讲清楚了隋唐时代权力结构的逻辑、血亲的争斗、国策与武力体系的变化等。

    • ¥64 ¥128 折扣:5折
    • 唐代藩镇研究(三版)
    •   ( 1353 条评论 )
    • /2023-08-2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藩镇割据是中晚唐以后困扰唐廷一个多世纪的痼疾,但藩镇割据并不是藩镇研究的全部。本书涉及藩镇的形成及其存在条件、藩镇的类型及动乱的特点、藩镇与中央政治和财政上的互动等诸方面,基本勾画出唐代藩镇的真实面貌,对以往学术界忽略的或认识模糊的问题做了补充和澄清,是具有典范意义的唐代藩镇研究代表作。

    • ¥64.7 ¥79 折扣:8.2折
    • 时刻人文·南国多秀士——唐宋之际的东南士人与中国文化重心南移
    •   ( 87 条评论 )
    • 黄庭硕 /2024-01-01/ 东方出版中心
    • 南方士人在北宋中期的崛起,乃中国历史上的重大现象。它标志着中国文化重心南移的完成,亦确立起东南区域在近世中国的主导地位。然而,此重大现象的形成背景,迄今仍缺乏全面且系统的梳理。本书尝试填补这段研究上的空白,并以为,受惠于唐宋之际江淮一带相对安稳的环境,以及诸南方自立政权的统治需求,东南士人的文化积累不仅没有随着李唐覆亡而止,反倒得以稳定积累,直至宋初。正是倚靠这股雄厚的文化基底,东南士子终能突破北宋统治者 重北轻南 的用人方针,大举通过科举入仕,从而扭转宋代统治集团的构成。

    • ¥49 ¥98 折扣:5折
    • 说不尽的盛唐:隋唐史二十讲 名师大讲堂系列
    •   ( 3235 条评论 )
    • 吴宗国 /2020-04-28/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说不尽的盛唐:隋唐史二十讲》以作者多年来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讲授的隋唐史课程为基础,经过多次整理、修订,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叙述了隋唐历史发展的进程。对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经济文化成就、重要制度之兴废及发展脉络等,均有深入精当的解读。对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在造就盛唐中的作用,对于文化、宗教、艺术诸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新的探讨。语言深入浅出,结构清晰,体系完备,既可供授课参考,也可作为了解隋唐历史的普及读物使用。

    • ¥51.6 ¥75 折扣:6.9折
    • 唐: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
    •   ( 3402 条评论 )
    • 荣新江 辛德勇 孟宪实 韩昇 葛承雍 等 /2021-03-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如果中国历史有一个 黄金时代 ,那么或许就是唐朝。她像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各方面卓越于世,极具辐射力。 本书邀请十位重量级专家学者,从全球视野和文明的角度来理解唐帝国,在吸纳近数十年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实而活泼地讲述唐代的政治文明、物质生活和审美风尚,并通过佛教、诗歌、乐舞、书画等主题,立体呈现唐人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及千年不坠的伟大传统。

    • ¥67.6 ¥88 折扣:7.7折
    • 五代九章
    •   ( 406 条评论 )
    • 郑也夫 /2023-09-01/ 上海三联书店
    • 本书专论中国历史上五代时期的九个问题,共九章,故曰《五代九章》。 第一章 帝王点评 点评中国历史上五代时期的13位帝王。 第二章 用兵之道 从黥面、义儿军、精兵、赏钱、斩首等方面来讨论。 第三章 忠岂忘心 以事实和统计数字揭示:在乱世中从一而终是少见的。五代73%的文武大臣侍奉过两朝以上。 第四章 列国时代 反思 五代十国 的称谓。从人口、地域到国家存续的时间,五代都并不比十国高出一个层级。且 辽 理所当然应该算做一个朝代。 第五章 乱世君子 讲述十位高风亮节的君子。 第六章 冯君可道 讨论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冯道。 第七章 天命知否 当时算命虽然流行,但对人们的决策并不发生决定性影响即中国社会对天命的主流认识是明智的。 第八章 雅乐胡歌 中国古代音乐的高峰是唐代,此得益于西域音乐的进入。五代多位君主是胡人,但是

    • ¥57.4 ¥68 折扣:8.4折
    • 唐六典(上下册)--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书
    •   ( 2936 条评论 )
    • 陈仲夫 撰,陈仲夫 点校 /2014-07-01/ 中华书局
    • 《唐六典》是一部关于唐代官制的行政法典,规定了唐代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机构、编制、职责、人员、品位、待遇等,注中又叙述了官制的历史沿革。依照唐玄宗的意图,此书本应按《周官》分为理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六个部分,故书名《唐六典》。因唐代官制与周官大不相同,《唐六典》实际上还是按照唐代国家机关体系进行编纂。此书分三十卷。

    • ¥63.5 ¥88 折扣:7.2折
    •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吴宗国著 博雅英华
    •   ( 1594 条评论 )
    • 吴宗国 /2022-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科举之名始于宋代。唐代贡举制度宋以后也习称为科举,因为它已具备了科举制的基本特征,故本书亦以科举名之。本书追述了科举制度的产生过程,论述了科举在唐代选官制度中的地位变化,对唐代科举制度中常科和制科中一些主要问题、科目选和学校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述,还探讨了进士科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变化,并对由科举制度发展而产生的座主门生关系、请托行卷盛行、门荫衰落和进士家族、社会等级再编制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 ¥62.8 ¥78 折扣:8.1折
    • 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
    •   ( 1398 条评论 )
    • 王小甫 /2022-03-02/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是中国中古史、中古民族关系史、中外关系史的代表性著作。初版于1992年,旋即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和好评。《北京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美国《中亚杂志》、英国《皇家亚洲学会杂志》、《澳门日报》等先后发表了多篇书评。 全书主要阐述了公元七、八世纪唐、吐蕃、大食三大政治势力在中亚地区的角逐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诸如吐蕃向西域扩展势力及其与唐朝的争战、西突厥的兴衰、大食的东方扩张等。作者广泛利用了包括敦煌、吐鲁番出土的汉、藏文书等手资料,并从阿拉伯文史籍中做了大量摘译,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推动相关学术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

    • ¥54.6 ¥78 折扣:7折
    • 隋唐五代史(历史通识书系)
    •   ( 187 条评论 )
    • 宁可 宁欣 著 /2023-08-24/ 人民出版社
    • 本书为隋唐史知名学者宁可先生和宁欣教授合著,在原宁可先生所著《隋唐史讲义》(未出版)基础上,经过宁欣教授修改完善,结合学术界前沿研究成果,编写而成。全书经过两代隋唐史学者的精心打造,具有很高的学术质量。内容上起隋文帝代周建隋,下至北宋建立。隋唐时期,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并达到了一个发展的高峰阶段。此时,中国在世界上是社会发展水平最高、国力最强盛、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因而,隋唐时期的中国在世界历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放射着灿烂的光彩,其影响力远及亚欧大陆,对世界文明的进程影响深远。

    • ¥59.1 ¥70 折扣:8.4折
    • 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   ( 191 条评论 )
    • 云淡心远 /2023-12-01/ 现代出版社
    • 中晚唐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代,成为唐宋变革的关键环节。这一时期经历了经济重心南移、门阀贵族没落、普通民众打开上升通道以及民族政策从开放逐步趋向保守等重要变化,还形成了扬州、成都等一大批重要的商业城市,为宋朝的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一历史性转折,也成为中国历史的大变局 从大度开放变得日益保守,从崇文尚武变得重文抑武,从开拓进取变得内敛精致,从大刀阔斧变得缩手缩脚,甚至连文坛的风格也从唐诗的大气磅礴变成了宋词的小资婉约 书中以大量史学典籍为依托,从安禄山走上叛乱道路为起点,详细讲述了中晚唐时期的开元盛世、元和中兴、安史之乱、马嵬之变的治世和变乱,以及影响历史走向的帝王名相、贤臣名将、文人名士等一众风云人物,剖析解读了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现象,多角度呈现了这个治乱交织却

    • ¥59 ¥118 折扣:5折
    • 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日本中国史研究译丛)
    •   ( 3351 条评论 )
    • [日]谷川道雄 撰,李济沧 译 /2011-06-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隋唐帝国形成史论(精)》(作者古川道雄)是一本以十六国北朝政治史为具体内容,而以隋唐帝国形成根据和历史本质为问题意识的实证之作,也是作者著称的 豪族共同体理论 由以提出并得以成立的奠基之作。对于这本成名之作,作者自称: 如果说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何自负之处的话,那便是密切注意民众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这一点。 《隋唐帝国形成史论(精)》作者从十六国北朝寻觅隋唐帝国的原始形态和形成动力,指出国家与民众有对立的一面,更有相互依存的一面, 没有民众的积极作用,隋唐帝国便不可能出现 。作者深入到六朝隋唐社会的内部和基层,把摸这一时代的精神脉搏,揭示出从纷乱的十六国发展到强盛的隋唐帝国的历史内在逻辑,突破了战后日本中国史学界强调世界史基本规律而忽视中国历史特色的研

    • ¥54.6 ¥78 折扣:7折
    • 甲骨文丛书·天之子李世民:唐王朝的奠基者
    •   ( 1753 条评论 )
    • [英]费子智(C.P.Fitzgerald) 童岭 /2022-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933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天之子李世民》,开西方世界唐太宗李世民学术型传记之先河。费子智用优美的英伦传记笔调描述了伟大帝王李世民的传奇一生,以及他的性格、生活与文治武功。同时,他将李世民及新生的唐王朝置于六世纪晚期至七世纪早期欧亚大陆社会、政治、军事、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大脉络下,盛赞了其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重建大一统的政治秩序、拯救东亚文明于崩溃和毁灭的边缘,并在远东地区保存和传播 世界历伟大的 中华文明之功绩。

    • ¥51.3 ¥65 折扣:7.9折
    • 晋武帝传(平)—历代帝王传记
    •   ( 242 条评论 )
    • 朱子彦 著 /2023-03-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学术性传记,是作者前作《司马懿传》的姊妹篇。作为一个身处重要转折时代的具有复杂的多面向的统治者,本书多维度立体化地再现晋武帝这一复杂的多面向的统治者的政治生涯,以及其所处的重要的中古转折时代。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开国皇帝,在其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所开创的政治基础上,受魏禅让,建立晋朝,又渡江灭吴,终完成了三国统一的历史伟业。西晋王朝是汉唐间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时代,在官制、法制、经济制度、分封制度等多方面都有改革,对后世历史进程影响深远。而晋武帝统治前期,结束了汉末以来长期的分裂战乱,革新政治,推行法治,经济振兴,文化昌明,整个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史称 太康之治 。而其统治后期,却逐渐骄奢淫逸,怠惰政事,在国家大政和继承人选择上都出现了重

    • ¥66.7 ¥79 折扣:8.4折
    • 剑桥中国隋唐史:589-906年
    •   ( 5345 条评论 )
    • (英)崔瑞德 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西方汉学研究课题组 译 /1990-12-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剑桥中国史》是剑桥历史丛书的一种。本书为第3卷,论述隋唐时期的王朝历史,作为《剑桥中国隋唐史》的上卷。原书于1979年出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外隋唐史研究的水平。 本书是一部结构来谨、资料丰富、内容充实的断代史,在不少问题上有独特的见解,自成一家可言。相信对这一段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能够从中看到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而且隋唐史的研究者也可作为参考。 本书的特点之一是,对隋唐史上有争议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乏新意,富有创见。特点之二是它填补了隋唐史研究中的不少薄弱环节,乃至空白。特别之三是它在论述隋唐史时,没有局限于隋唐史本身,而是将隋唐史放在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从汉至宋的历史长河中去考察。特点之四是它极其重视史料真伪和专题研究,并且广泛吸取了各国的学术研究成果

    • ¥53.2 ¥76 折扣:7折
    • 唐代科举与文学(精)
    •   ( 2075 条评论 )
    • 傅璇琮 著 /2020-07-04/ 中华书局
    • 本书在梳理唐代科举制度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考述唐代取士各科,如明经、进士、制举等的情况,考察了唐代科考的科目设置、内容沿革、贡举、举子行卷、放榜宴集等活动,探讨了科举制度对当时文学风气、社会风尚等的影响。其以史学与文学研究结合的办法,综合考察古人在历史记载、文学描写中的有关社会史料,研究唐代士人的生活道路、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着力重现了当时部分的时代风貌和社会习俗,在研究史上开一时风气之先,影响深远。

    • ¥56.3 ¥78 折扣:7.2折
    • 隋唐五代史(上下册)+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册)全4册(文言文版) 中国断代史 易中天推崇,吕思勉典藏史籍全新校订珍藏版
    •   ( 525 条评论 )
    • 吕思勉凤凰含章出品 /2014-11-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隋唐五代史》分上、下两部,上部是政治史,包括王朝兴亡盛衰、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政治设施的成败得失,以及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等;下部是社会经济、文化史,分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民族疆域、文化学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本书从多角度呈现了隋唐五代这段纷繁历史期间的社会、文化、政治等风貌。 《两晋南北朝史》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断代史系列著作的第三部。分政治史,社会经济、文化史两部分。系统而深刻地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这段充满战乱的时期,论述了这段特别时期内的政治、文化特点。作者旁征博引,思考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 ¥68 ¥140 折扣:4.9折
    • 中国唐代帝陵
    •   ( 612 条评论 )
    • 王双怀 /2020-09-01/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唐代共有20座帝王陵墓,主要分布在关中北部,陵园总面积将近3000平方公里。从历史学和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唐代帝陵是唐朝皇家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势宏伟,布局严谨。陵园中不仅埋葬着帝王、妃嫔和一些重要的大臣,而且埋藏着极其丰富的文物,是中国帝制时代皇家陵墓的代表。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沧桑,大唐王朝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唐代帝陵则成为大唐帝国的缩影,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中国唐代帝陵》是王双怀教授在全面搜集史料和系统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写成的。全书分为综合研究和个案研究两个部分,从宏观和微观等不同角度对唐代帝陵进行了系统探索。作者首先论述了唐代帝陵的地理分布、建筑形制、石刻艺术及盛衰变迁,进而论述了20座唐代帝陵的营建过程、丧葬礼仪、陵园结构、陪葬情况及现存文物。书中还有大量地图、墨

    • ¥64 ¥128 折扣:5折
    • 大国气象:隋唐五代卷(国史通鉴)
    •   ( 1229 条评论 )
    • 方志远 /2018-08-01/ 商务印书馆
    • 《国史通鉴》第四部《大国气象:隋唐五代卷》共二十七讲,从隋文帝杨坚建隋开始,到大唐王朝全面开启国之盛世,再到唐盛极而衰,五代乱局扑朔迷离,在这将近四百年的时间里,中国历史精彩纷呈,发生了不少影响后世的社会变迁。作者择取其间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深入评述,以史为镜,鉴以得失。本书不仅在史料、学术方面尽量做到精益求精,而且极富故事性,将史实情节化,娓娓道来。

    • ¥49.1 ¥68 折扣:7.2折
    • 讲谈社06: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
    •   ( 630 条评论 )
    • 气贺泽保规 著,石晓军 译,理想国 出品 /2021-06-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 隋唐 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一般教科书对隋代的历史总是匆匆带过。气贺泽先生对于隋朝的历史,则颇为重视,有些看法颇为新颖。作者特别肯定隋朝初年在制度建设上的成就,认为高熲、苏威几个人合作,短短几年时间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变革,从而奠定了隋朝开皇之治的基础。作者特别强调佛教对于巩固隋朝统治的意义。就全书的侧重点而言,作者对于贞观之治评价不高,论述简略;对于武则天的

    • ¥61.6 ¥78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