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许倬云 美国小史(满格系列)
    •   ( 1126 条评论 )
    • 许倬云讲授,冯俊文整理 /2024-08-05/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我在美国生活、工作了六十年,这里相当于我的第二个家。但与此同时,我始终是一个中国人,是一个东方人。因此,我具备内外双重的视角:能以美国公民的视角从内部深度观察美国社会,又能以东方人的 他者 角度去看美国 这就是我要写这本书的理由。 许倬云 《美国小史》的作者许倬云先生在美学习工作和生活了六十余年,他将其东西方历史研究的学术背景与在美国社会的亲身经历结合起来,以极为精简的文字,介绍了美国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政治、军事等方面近三百年的历史。 附录为有关中美关系史的回顾、许先生就中国经济建设发出的建言,以及一份推荐书目,许先生选取的十二本书,能够帮助读者建立一个宏观的框架,从历史来理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 许先生深厚的历史学养,令这本 小史 具有明确的大众面向,可读性强、通篇精彩。

    • ¥36.8 ¥49 折扣:7.5折
    • 20世纪的美国(修订版)
    •   ( 11098 条评论 )
    • 资中筠 /2018-06-01/ 商务印书馆
    • 美国崛起为超级大国,是20 世纪一个重要的全球性事件。它在危机与挑战的应对中蒸蒸日上,在平等与发展的平衡中渐进改良,又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强势扩张。 面对自由竞争与政府干预、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对内民主与对外霸权,以及特有的种族与移民问题,美国应如何解决,在数字经济和全球化的时代又将何去何从 本书从美国所继承的丰富精神资源和19世纪给美国留下的问题与危机谈起,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影响美国的各种思潮,深入探讨美国的发展模式及其得失利弊,客观讲述美国百余年间走过的独特道路及其内在动因。

    • ¥40.4 ¥56 折扣:7.2折
    • 八十七年:美利坚的创制(1776—1863)
    •   ( 526 条评论 )
    • 田雷 /2024-03-2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776年美国建国,1863年林肯作为第16任总统发表葛底斯堡演说,这八十七年来的若干政治斗争和关于宪法的论辩,以及不同的政治人物在不同时期做出的不同努力,是本书的主要讨论对象。作者在历史的纵深中梳理制度形成的来龙去脉,实事求是地展示各种力量在历史重大关头的选择,并且不忽视历史行程中的偶然和复杂,组织起对美利坚的创制的讨论。 这是一部充分体现中国学者主体性、以中国的学术话语认真研究美国的专著,在基本立场上,作者摒弃了曾经影响过中国学术界的美国制宪的 民主奇迹 说,同时,通过历史路径来反思美国法治道路,有助于驱除我们曾经为美国模式编织的光环。

    • ¥45 ¥60 折扣:7.5折
    • 美国历史十五讲(第三版)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   ( 158 条评论 )
    • 何顺果 著 /2024-07-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利坚合众国虽然历史不长,但却从一个殖民地附属国发展成为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经历了独立战争、内战、工业化、进步主义运动、两次世界大战等重大事件。《美国历史十五讲(第三版)》从社会历史学的角度,讲述了美利坚文明的历史起源,其在新大陆上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伴随其政治、经济发展的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成长历程,提供了研究美国历史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线索。全书提纲挈领,引人入胜,是一本优秀的入门读物。

    • ¥55.6 ¥69 折扣:8.1折
    • 黄金、石油和牛油果:16件商品中的拉丁美洲发展历程
    •   ( 52 条评论 )
    • [西]安迪·罗宾逊Andy,Robinson)著,刘楚宁 译 /2024-10-30/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不发达并非发达的一个阶段,它是发达的后果。 1971年,《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问世,成为拉丁美洲 60年代 集体记忆的沉淀。 在加莱亚诺写下巨著的年代,这片大陆的大部分地区都由残暴的亲美军事政权所掌控。21世纪之初, 粉红浪潮 席卷拉美大地,为了消除贫困和极端不平等, 加速增长 成为共识。在这个资源日益减少的时代,在这个资源无比丰富的大陆,出口原材料并由此获取外汇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快途径。 然而,历史面临着重演的危险。全球资本主义力量对拉丁美洲造成的破坏,不仅发生在经济领域,也发生在对人类灵魂的践踏上 传统的 和谐生存 理念正消失殆尽。政治势力交替,拉丁美洲的命运为何依然如故?被切开的血管怎样才能愈合?

    • ¥62.4 ¥79 折扣:7.9折
    • 拉丁美洲史(修订本)—人民文库(第二辑)(历史)
    •   ( 401 条评论 )
    • 林被甸 董经胜 著 /2023-05-01/ 人民出版社
    • 拉丁美洲在地理上通常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和西印度群岛。本书梳理拉丁美洲从远古到现在的发展历程。作者把拉丁美洲上下古今的历史划分为五个发展时期:1、古代时期从远古至欧洲殖民主义的入侵。2、殖民统治时期从15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为时300年。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者的到来,打断了印第安人自古以来的历史发展进程,建立了欧洲个殖民帝国。3、拉美国家的早期发展从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为时约100年,其中,又可分两个阶段,前后各50年。19世纪初拉美独立革命推翻了殖民统治,开启了迈向现代社会的新时期。4、探索自主性发展道路时期20世纪拉丁美洲历史的重要内容是改变依附和落后地位,探索自主性的现代化道路。5、80年代以后的调整和发展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拉丁美洲普遍地推行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通过“回

    • ¥103.5 ¥138 折扣:7.5折
    • 美国历史十五讲 第二版新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
    •   ( 1119 条评论 )
    • 何顺果 /2015-06-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国历史十五讲(第二版)》从社会历史学的角度,讲述了美利坚文明的历史起源、资本主义在这块新大陆土地上发生、发展、逐步强大,以及伴随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成长历程。 《美国历史十五讲(第二版)》2007年出版以来,已经累计印刷5次。这次作者经编辑要求,对全书重新做了修订,增加了一些内容,希望更便于读者理解美国历史。

    • ¥44.3 ¥55 折扣:8.1折
    • 墨西哥与中美洲古代文明:考古与文化史(上下册)
    •   ( 545 条评论 )
    • [美]苏珊·托比·埃文斯 著,李新伟 等译 /2023-03-2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书是介绍中美洲考古学和文化的权威读本,涵盖了从史前到殖民时代完整的历史。 2005年首版获得美国考古学会图书奖图书。这是该奖一次被授予一部世界主要文化区的通史著作。 此中文版由第三版翻译,除了介绍奥尔梅克、玛雅和阿兹特克三大文明鼎盛时期之外,还增加了新的内容如中美洲文化特征和语言、雕像、玛雅皇家陵墓、蒂卡尔和特诺奇蒂特兰的人口研究,修改了关于阿兹特克人和这一时期的年表,更新了延展阅读的文献和参考书目。40多个专栏穿插其中,介绍历法、农业、埋葬和宫殿生活各个方面,是旅行者踏上中美洲大陆的指南。诚如作者所说,读这本书,就好像你们在古代墨西哥和中美洲旅行,而且会欣喜地发现中国和中美地区的相似之处。

    • ¥148.5 ¥198 折扣:7.5折
    • 现代美国的起源 (奥派罗斯巴德重磅作品,全景呈现美国大萧条前夜)燧石文库Ⅱ
    •   ( 1446 条评论 )
    • [美] 默里·罗斯巴德 著,[美] 帕特里克·纽曼 整理汇编,粟志敏 /2023-05-0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19世纪80年代到20 世纪20 年代,美国出现了许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改革实践。这个时期被称为 进步时代 。进步时代是美国历具重要意义的时期之一。当时,美国社会正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急剧变革,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也产生了大量的经济社会问题。传统历史学家认为,反垄断、环境保护、禁酒、妇女参政权、儿童保护、产品质量控制成为当时进步主义改革者的重要选择。 有别于传统的历史学家,罗斯巴德在本书中并非向读者详细描述进步时代。相反,他以大量史料为基础,对这个时代进行了革命性诠释,深入分析了当时政策选择背后的原因、推动群体。在罗斯巴德看来,进步主义带来了有组织种族主义的胜利,南部黑人被剥夺选举权,移民终止,联邦政府推动建设的大政府、大企业和大工会三方联盟,对军人形象和征兵的大肆赞美,以及美国的

    • ¥126 ¥168 折扣:7.5折
    • 美国人民史(第五版)
    •   ( 138 条评论 )
    • [美]霍华德·津恩许先春蒲国良张爱平 译 /2013-06-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从反主流的角度叙述美国的历史。该书长期在英文版图书市场的畅销榜上有名。此次引进的是第五版,比第四版增加了两章,题为 克林顿总统 和 2000年选举和反恐战争 ,使这部很有特色的、以美国下层人民、弱势群体的社会活动作为历史主体的历史延续到21世纪。

    • ¥96 ¥128 折扣:7.5折
    • 中美洲史:分裂的邦邻(第三版)
    •   ( 340 条评论 )
    • [美]拉尔夫·李·伍德沃德王诗傲 译 /2023-03-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全景式地回顾了中美洲五国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的历史,重新思考了该区域发展现状的根源。作者创新性地从 统一 视角出发,系统地描绘了中美洲五国从16世纪至20世纪末的历史变迁。类似的地理气候条件、共同的西班牙殖民历史、相近的文化语言传统等因素让中美洲五国具有走向联合的内在动力。作者指出,在西班牙殖民者到达前,在地峡上居住的原住民部落之间各自为政、交战频繁。西班牙人为了维系统治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分离传统。因此,在殖民统治时期尽管地峡经历了三百年的统一,但是各国之间的交往仅停留于表面、缺乏实质性的内部凝聚。在脱离殖民统治初期,部分中美洲自由派精英效仿北美模式,一度建立起短暂的中美洲联邦。然而,由于在政治上缺乏主张统一的强大政治权威,经济上以资源出口为主的外向

    • ¥66 ¥88 折扣:7.5折
    • 阿根廷迷思
    •   ( 895 条评论 )
    • 亚历杭德罗·格里姆森 /2022-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阿根廷迷思》介绍了阿根廷人的近百个个流布甚广的观念,作者称之为 阿根廷神话 ,其实表达的是阿根廷人心底的各种困惑,涵盖了历史、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 比如阿根廷是一个欧洲国家,还是一个美洲国家;阿根廷资源丰富,本应该成为澳大利亚或加拿大,但为什么没有;阿根廷看上去似乎没有种族主义,但为什么没有其他拉美国家那么多有色人种;探戈号称阿根廷的音乐符号, 但会跳探戈的人却很少 作者以轻松的笔触介绍了这些迷思的由来,但诉求却是严肃而沉痛的。作者痛惜于将近一个世纪的停滞,感叹阿根廷就像一个拒绝醒来的迷梦,不弄清楚阿根廷人到底是谁,这个国家就没有办法向前发展。

    • ¥42 ¥56 折扣:7.5折
    • 论帝国:美国、战争和世界霸权
    •   ( 566 条评论 )
    •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著; 顾晓祺 译 /2022-02-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霍布斯鲍姆的晚年文集。这些论文和讲演发表于2000 2006年,针对世界各地的不同听众,试图阐述和解释当今世界或其中大部分地区所处的情势。本书的论述集中于五个领域:战争与和平在21世纪的发展,诸世界帝国的过去与未来,民族主义的性质与其不断变化的语境,自由主义民主的前景,以及政治暴力和恐怖主义的难题。

    • ¥31.5 ¥42 折扣:7.5折
    • 什么是拉美史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 218 条评论 )
    • 【美】马歇尔·艾金 著, 董经胜,潘欣源,罗亦宗 译 /2024-0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什么是拉美史》考察了拉美史这一既充满生机活力又面临重重危机的研究领域在北美、拉美和欧洲的发展。作者马歇尔 C. 埃金在简要讨论了 拉丁美洲 概念的内涵和历史后,勾勒了20世纪60年代前拉美史的发展历程,然后重点介绍了刚刚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发生的社会史转向和文化转向,概述了有关奴隶制、原住民、种族、环境、科学、医学和性别等主题的创新研究,以及塑造拉丁美洲与拉美研究的关键社会、文化和政治力量,最后讨论了边疆、大西洋世界和跨国史等新概念的出现对拉美史领域的影响。

    • ¥39 ¥52 折扣:7.5折
    • 萨帕塔与墨西哥大革命
    •   ( 174 条评论 )
    • [美]小约翰·沃马克 著,胡楠 译 /2023-11-1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美国历史学家小约翰 沃马克所著的《萨帕塔与墨西哥大革命》( Zapata and the Mexican Revolution )虽然写于1968年,但至今仍旧是认识萨帕塔这位拉丁美洲大众偶像的核心书目。沃马克是美国拉美史研究的代表人物,《萨帕塔与墨西哥大革命》更是风靡美国及墨西哥学院内外的认识墨西哥现代历史和文化的 入门必 读书 。该书的特色之处是,以通俗而富于诗意的语言,以人物为中心,串讲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的墨西哥社会。我们国内目前对墨西哥的介绍,仍未能超越 通史 的范式。这本书是一种极为宏大的历史视野,在人物活动的线索中,呈现一幅墨西哥社会的历史全景:从农业社会的肌理,到议会选举的角力,政治阴谋、武装冲突、革命者的理想与局限,都在本书中得到了细腻的描写,这显然能为中文读者提供权威的、有生命质感的阅读体验。

    • ¥58.5 ¥78 折扣:7.5折
    • 美国历史:理想与现实(全两册)
    •   ( 192 条评论 )
    • 埃里克?方纳Eric Foner) /2023-07-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一部美国通史,由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方纳先生所著。它从欧洲探险者最早到达美洲和征服新大陆开始写起,一直叙述到2014年奥巴马总统当政时期有关美国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力图呈现一部最前沿的、具有最广包容性的美国历史叙事。 本书亦是 新美国史学 的结晶,它以 自由 为主线,采用 自下而上 的研究视角,将新社会史的研究成果天衣无缝地融入到对经典美国史学题目的重新解释之中,凸显被传统史学所无视的美国群体的历史经验,呈现了一种以多元互动的历史观来重构的美国通史。书中所强调的是美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个人和主题,但同时关注那些声名显赫的领袖人物和平凡普通的美国人的经历,并关注那些构成美国社会的不同群体的历史经历。该书观点鲜明,思想深邃,知识丰富,写作精美,深受国内外众多读者的欢

    • ¥270 ¥360 折扣:7.5折
    • 美国自由的故事
    •   ( 1849 条评论 )
    • [美]埃里克·方纳王希 译 /2002-10-01/ 商务印书馆
    • 在《美国自由的故事》中,著名历史学家埃里克 方纳教授提出,自由的内涵总是在不断地受到挑战,自由的历史始终是一个充满辩论、分歧和斗争的故事。在美国,自由的内涵曾经变化过多次,相关争论至今仍未平息。方纳揭示了自由概念在美国历史上的演变进程,并指出推动自由在美国历史上扩展的动力,正来自于被排斥群体按自己对自由的理解所不断开展的争取完整自由的斗争。同时,美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关系也影响了美国自由的概念及其内涵的演变。这种美国自由观念实际是一个特定民族国家的历史的产物。

    • ¥74.3 ¥99 折扣:7.5折
    • 潘恩与革命时期的美国 研究美国早期史经典读物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埃里克·方纳成名作
    •   ( 591 条评论 )
    • 埃里克·方纳 /2022-09-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潘恩与革命时期的美国》是当代著名史家埃里克 方纳的成名作之一,自出版以来就成为研究美国早期史的经典。作者深受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史以及美国 新劳工史 的影响,试图从潘恩的生平际遇和多本著作出发,将潘恩的思想话语(尤其是社会平等主义和改善经济的激情)与为美国独立而进行的政治斗争联系起来,对美国革命时期政治观念与社会结构的关系进行深入探析,有力推动了学界对于潘恩形象及其时代的重新认识。本书采用 跨大西洋视角 来研究革命史,不仅精彩揭示了潘恩及其思想如何深刻影响革命时期的美国,而且细致考察了英法美三国对潘恩动态且多样的接受情况。

    • ¥61.5 ¥82 折扣:7.5折
    •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
    •   ( 407 条评论 )
    • (美)迈克尔·舒德森 /2009-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发掘新闻 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以社会学为背景,将客观性当作一种文化现象加以考察,以此研究新闻专业性和媒介机构。 在研究美国现代报业开端时,着重解剖了两种报道模式 故事模式 与 信息模式 。《发掘新闻 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为我们提供了社会学视角的新闻事业变迁史,其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把报业融入社会体系之中,又以新闻专业主义为中心,紧紧抓住与 客观性 相关联的新闻表现手段及其源起、目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发掘新闻 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作为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经典读物为广大学者所推崇。

    • ¥36 ¥48 折扣:7.5折
    • 欲望之地:美国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
    •   ( 1003 条评论 )
    • [美]威廉·利奇 /2020-09-18/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谁有能力构想美好生活的愿景并使之盛行,谁就拥有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本书主要讲述1880年至1930年美国消费主义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旨在阐明这种文化的力量和吸引力,以及它给美国带来的道德巨变。书中详细地阐述了,在这种新的文化中,人与物的关系如何被重新界定,儿童如何逐渐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经济学观点如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宗教和政府机构如何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文化界如何批判这种文化,以及*重要的一点,商人和大企业如何逐步在美国社会中扮演起举足轻重的角色。

    • ¥55.6 ¥69 折扣:8.1折
    • 费城抉择:美国制宪会议始末
    •   ( 134 条评论 )
    • [美]克里斯托弗·科利尔詹姆斯·林肯·科利尔?著; 高玉明 ?译; 邱宁?校对 /2017-08-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787年夏,美国费城。在那个漫长炎热的夏季,一场原本只为修补旧条例而召开的大会,结果演变成要制定一部闻所未闻的宪法。55位代表,平均年龄不到43岁,来自12个立场各异的邦,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激辩四个多月,他们几乎对任何一个议题都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正是在这种近乎绝望的气氛里,会议缔造出世界上*部成文宪法 美国宪法。这部宪法历经200多年几乎没有什么改动,只是增加了27条修正案,不啻为一个奇迹。

    • ¥66 ¥88 折扣:7.5折
    • 珍珠港:1941,现代美国命运的转折
    •   ( 1125 条评论 )
    • [美]克莱格.尼尔森 /2019-10-01/ 中信出版社
    • 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美国不是创立于1776年7月4日,而是1941年12月7日。那一天,由航空母舰、驱逐舰和小型潜艇支援的354架日本战机突然猛烈袭击美国珍珠港,造成2 403人死亡,重创8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摧毁188架战机。珍珠港事件是太平洋战争的开场,迫使美国结束长期以来的孤立主义政策,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终彻底改变了二战的走向和国际政治的格局。 克莱格 尼尔森为写作本书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进行了近5年的研究工作。本书展示出战争中美日双方恐怖、混乱、暴力、悲剧和英雄主义攻击的异常丰富的细节。我们会看到水手、飞行员、军官、外交官、将军、天皇、总统,不同立场与角色的人,在世界历史上这个令人震惊的戏剧性时刻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们也会看到当日军飞行员飞临夏威夷时,被旖旎风光打动而拍照留念;当日军轰炸机

    • ¥51 ¥68 折扣:7.5折
    • 可怕的战争——美国内战及其创伤(第三版)
    •   ( 76 条评论 )
    • [加]迈克尔·费尔曼、[美]莱斯利·J.戈登、[美]丹尼尔·E.萨瑟兰 著;刘畅译 /2024-03-0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本书从1859年约翰 布朗袭击哈帕斯费里这一暴力行动入手,分析了当时的美国如何被逼入绝境,为何对奴隶制的争论会导致南方脱离联邦,并得出结论:美国内战并非不可避免。 本书将大量笔墨集中在美国内战本身,除关注战术细节外,还将普通士兵的经历与对双方将领军事领导才能的评论融合到一起,强调非裔美国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美国政局及社会各方面的分析,揭示了民众战前、战争期间和战后的复杂情感,挑战了关于这场几乎将美国一分为二的战争的传统观点,对读者从不同角度、不层次理解这场战争具有一定的意义。

    • ¥111 ¥148 折扣:7.5折
    • 19世纪美国的政治遗产
    •   ( 801 条评论 )
    • (美)埃里克·方纳Eric Foner /2020-04-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世纪美国的政治遗产》以埃里克·方纳教授访问北京大学期间所做系列讲座为基础,内容涵盖早期美国政治中的奴隶制、黑白废奴主义者对奴隶制的反抗、林肯与美国奴隶制的终结,重建时代的政治潮流,以及美国人围绕自我认同进行的长期辩论等重要问题,勾勒出一部波澜壮阔的19世纪美国的历史,堪为其60年学术生涯丰硕成果的浓缩。附录所收方纳教授对自身学术生涯的回顾,以及他为北大图书馆捐赠个人藏书的有趣故事均为首次发布,不仅体现了其作为一名史学大师的技艺与风范,更表现出其作为一名具有责任感的专业学者的治学操守与追求。

    • ¥38.6 ¥48 折扣:8折
    • 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公共译丛
    •   ( 560 条评论 )
    • [美]罗伯特·N.贝拉 等著,周穗明 等译 /2011-0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罗伯特·N.贝拉等著的《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是一本全面介绍美国社会的一般状况、深层结构和运动态势的书。作者通过对美国社会的各层次、各领域、各种典型人物及其思想观点的考察,通过对美国传统的渊源及其沿革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美国社会的立体画面,从开国元勋的志向到里根政府的作为,从经济结构的演变到宗教含义的转化,从“原始的丰富”到文明的灾难,从苦恼之处到希望之光,无不述及,同时又以“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这条主线贯穿之。

    • ¥27.3 ¥39 折扣: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