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珍藏版是《老照片》单行本的合订版,每四辑单行本合订成一册。本书为《老照片》珍藏版叁拾,内含单行本第一二三辑、一二四辑、一二五辑和一二六辑。此次出版,稍有修订。
《明太祖平胡录》,陆深著,记元末朱元璋起义至推翻元朝统治的前后过程,因系杂史,提到了一些正史所未记的细节,但也有一些传闻之辞。《武宗外纪》,毛奇龄著,系采撷《明武宗实录》中所载武宗遗事而成,盖毛奇龄预修《明史》时,《武宗本纪》虽据《明武宗实录》撰写,但是武宗个人生活荒唐之事,大多略而不书,毛奇龄为防其事湮没,著成本书,以与《武宗本纪》存照,故曰《外纪》。《天水冰山录》,无名氏著,实系严嵩家产抄没入官的清单,书名盖取张彖讥杨国忠为冰山的典故。《钤山堂书画记》,文嘉著,该书系作者于明嘉靖乙丑(1565)参与清点遭官府籍没的严嵩所藏书画时作的笔记,书画按时代顺序著录,法书名画分列,所著录石刻法贴墨迹类凡三百五十八轴册,古今名画手卷册页类凡三千二百零一轴卷册,能够反映明代权势者在书画收
《虎口余生记》,明末米脂知县边大绶自述平毁李自成父祖坟墓后辞职归里,及被李自成起义军拘捕、随军行动事,有为己开脱、讳饰之处。《守郧纪略》,高斗枢记任下荆南道期间守卫郧阳府,四次抵抗李自成起义军的过程,所记细节颇详实,有较高史料价值。《汴围湿襟录》,白愚记李自成三次围攻开封、明军前后设法抵抗之经历,由于作者身在城内,记录了很多官史所不记的细节,但也由于见闻有限,有不少错误记载。《客滇述》,顾山贞记明末清初西南史事,起明崇祯元年川黔两省发生起义,止于清顺治十五年两省被清军全面攻陷,所记内容包括两省起义始末、张献忠入川及败亡过程、张献忠遗部与南明势力结合抗清及战败等事,因是以时人记时事,可信性较高,但所记张献忠事仍多得之于传闻,故有不实之处。《平吴纪略》,记清军南下后占领苏州等地
众所周知,尽管野史缺少正史本身所独具的严肃性,但由于它较少禁忌和束缚,从而使它存留了大量的官僚修史书所讳言的历史真相,这就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当时的社会原貌与风土人情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史料,因为它毕竟扎根于历史,折射着历史。因此,对于爱史、读书人来说、不可不读野史。 《民国野史》精选和收录的是清末民初至一九四九年间,有关中国政治、军事、社会文化及历史人物等各方面的文献史料。从纵向而言,分辛亥革命及民国初建、袁世凯及洪宪帝制、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五四及新文化运动、北伐及大革命、南京国民政府、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具有联贯性。从横向而言,分总论、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以及人物等,具有广泛性。对民国时期不同阶段、不同阶层、社会的各个方面均有涉及,以供历史研究工作者和爱好
本书编者从晚清各种史料和笔记小说中搜罗关于曾国藩的逸事,如从落花春雨巢日记、能静居日记、郭嵩焘日记、李兴锐日记、张文虎日记、水窗春呓、日知堂笔记等文献资料中选取可读性不错、趣味性不错的部分,汇为一编,以飨读者。
这部小说以东汉中期中国社会二十年间沧桑巨变的历史为背景,用大胆奇幻的想象记述了 大汉清官 杨震二十年的为官经历。杨震任地方官时,时值邓太后摄政初期,弊政丛生、吏治腐败、百废待兴。杨震胆识过人,杀县令、砍豪强,威名大震。入朝后,辅佐一代明后整顿吏治、惩办贪官,同时推新政、抚边塞、从严治朝。然而明后西去,皇帝亲政,置帝师杨震数年教诲于不顾,近奸佞,远忠良,杨震屡屡上奏弹劾奸佞,后遭奸佞陷害致死。作者充分发挥对历史的想象,将清官忠骨、宫闱秘史、天灾人祸、朝廷叛乱、皇帝流亡等传奇故事汇集在东汉二十余年的历史中,惹人惊叹。
后妃制度是一项涵盖内容极广的国家制度,而唐代后妃制度在整个古代后妃制度中有着重要地位。本书首先将诸帝后妃、追封皇帝皇后、太子后妃与宫人作为完整的“内命妇群体”加以研究;其次从正史编修传统的角度,简析了历代正史《后妃传》书写模式的变化;再次对两《唐书?后妃传》及其他史料中有关记载的错漏混淆进行辨析补充,同时对已知内命妇的个人史事、亲族、子女婚姻等内容进行全面考补,兼及对各项后妃制度的源流和运行规律详备考证。
《三朝野记》,李逊之著,系笔记体的史料汇编,全书九卷,上起明光宗朱常洛即位,下迄李自成起义军攻克北京,明思宗朱由检自缢,对明末泰昌、天启、崇祯三朝的朝局变迁、朝臣动向,对明末朝廷在内忧外患激烈的情况下,朝臣仍互相倾轧不止,至明亡犹不解的乱象有很详实的记载,对农民起义军和清(后金)军的行动,也作了一定的记述。《国变难臣钞》,著者不详,文首谓: 雍正癸丑夏,沙博士伟业出敝纸一卷,曰《国变难臣钞》,云明崇祯甲申三月十九日之变,其先世自燕邸札记者。 则是沙伟业先人于明末撰作者,其开列其时在京文臣名单,并根据农民起义军入京后诸人表现与经历分等,当是沙氏先人所著,经不知名人士抄录传世;名单之后有长篇按语,述名单中个别人在明末清初的行为,则应为抄录者所补。《过江七事》,姜曰广著,分 计迎立
《明史讲义》本书为明清史研究开拓者孟森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根据他20世纪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编纂而成。这本书以正史《明史》为基础,以私修史及野史笔记等作为引证,将《明史》中诸多疑问勘正清楚,并对明朝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了评述,见识高远、考证翔实、轮廓清晰,在明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现代明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清史讲义》是孟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孟森先生利用《清实录》和《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以乾嘉学派扎实细密的功夫考订清之先世源流,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的诸多核心问题。本书主要分为 开国 巩固国基 全盛 嘉道守文 咸同之转危为安 五章,对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经济、
史书中的唐僧性格如何?孙悟空有着怎样的历史原型?如何看待猪八戒的可爱和智慧?沙和尚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身世? 百家讲坛名师纪连海,以打量历史的深邃眼光深入文学经典,以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钻研神话故事,将古典名著《西游记》细细剖析,幽默道来。 从历史到文化,从小说中的仙妖神佛到史料中的真实人物,条分缕析、解疑答惑,《纪连海说西游》为您带来一部耳目一新的《西游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