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49-69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中国考古通论
    •   ( 12077 条评论 )
    • 张之恒 /2010-06-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1991年我们曾组织几位从事考古学教学和研究的同仁编撰了一本《中国考古学通论》。时至今日,中国考古发掘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新的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原来出版的《中国考古学通论》一书已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因此,我们重新组织了一批在考古学教学和研究方面颇有成就的同志编撰了这本《中国考古通论》。

    • ¥60 ¥80 折扣:7.5折
    • 当代学术: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   ( 8798 条评论 )
    • 苏秉琦 /2019-10-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苏秉琦作为中国考古学泰斗之一,其主要学术贡献集中在三本书之中。除了《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和《华人 中国人 龙的传人》之外,《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是他生前*后一部专著,是他在探索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和中华传统起源过程中的回顾和心得,也是集一生学术研究之大成的书,还是一本写给对考古学感兴趣的知识大众的通俗读物。书中包含了苏秉琦先生一生的主要学术成就,如中国六大文化区系类型理论, 古文化古城古国 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三部曲 和 发展模式三类型 等具有影响力的学术理论;以及90年代初提出世界性的中国考古学。对于今天的考古学研究仍然具有指导性意义。

    • ¥59.9 ¥78 折扣:7.7折
    • 我在故宫修文物
    •   ( 68381 条评论 )
    • 萧寒主编 绿妖撰稿 严明摄影 /2022-06-01/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大历史,小工匠。 择一事,终一生。 2016年1月,《我在故 宫修文物》纪录片在央 视首播,随即迅速走红网络,播放量累计近亿,豆瓣评分高达9.4,成为年度蕞具影响力纪录片。 这是shou次有人将镜头对准故 宫的文物修复师们。他们是宫里的钟表匠、青铜匠、摹画工、木器工、漆器工 他们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却始终不为人知。他们一代一代薪火相传,是我们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宫墙外的世界斗转星移,宫墙内的他们却要用几年的时间摩挲同一件文物。一座钟表上千个零件要严丝合缝;一件碎成一百多片的青铜器要拼接完整;一幅古画要揭一两个月,临摹几年到几十年 他们或许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的身上还保留着浓重的匠人气息,他们走出宫墙,和普通人也没有区别,他们用一辈子修复着历代大师被岁月腐蚀的作品,蕞后,他们将自己的痕迹抹去。

    • ¥51.75 ¥69 折扣:7.5折
    • 荒野上的大师:中国考古百年纪(许知远特别推荐;“中研院”副院长黄进兴作序;中国版《人类群星闪耀时》)
    •   ( 6292 条评论 )
    • 张泉 著,一頁folio 出品 /2022-02-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从1921年发现仰韶村遗址开始,中国考古走过了百年历程。 为此,《荒野上的大师》的作者前后历十年,广阅资料,潜入档案,广泛阅读各种回忆录、论文和专著,以地质调查所、清华国学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和中国营造学社的演变为主线,重温了以陈寅恪、丁文江、李济、赵元任、傅斯年、贾兰坡、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等为代表的一代学人,如何披荆斩棘,于荒野上踏出新路,以科学方法探索和重建中国古史,从而使无数遗址得以重见天日,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历史轨迹也因此逐渐清晰、分明,进而改变世界对中国的认知的历程。 《荒野上的大师》还细致描绘了当时的诸多重大发现,深入发掘学人的精神、思想与人生,勾勒学人的群像,重温先行者的精神和品德,让我们可以更清晰地回望一代大师走过的路。旧日的足音或已远去,他们留在文化史上的

    • ¥54.5 ¥69 折扣:7.9折
    • 当代学术:商文明
    •   ( 7393 条评论 )
    • 张光直 /2019-04-1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商,在周代文献中首先是取得王朝地位的王室的名字。它是被商王室统治的国家的称号,也用以称呼商国人民及其他同时代人民所创造的文明。商还用来称呼中国历史上被商王朝统治的那一时代。 本书从传统历史文献、青铜器、卜甲和卜骨、考古学、理论模式这五个角度切入,依据已知的考古发现和文献材料,力图全面呈现商文明的各个方面。基于所有可以利用的材料而撰写的一部简明而又整合的中国商代文明史,商文明的研究者传统上都是文献、甲骨、金文和考古等专注于某一些特殊材料的独立的学科里培养出来的,所有这些材料都是重要的。但是,每一门学科不可避免地侧重于商文明的某几个或某一些特殊的方面。

    • ¥57.4 ¥82 折扣:7折
    • 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明的崛起
    •   ( 3551 条评论 )
    • 许宏 /2021-06-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早的中国》讲述了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故事,带我们回到距今三千七百多年前的中原腹地,一览当时东亚*早的广域王权国家的样貌。她有着300万平方米的面积,成为当时*的中心性城市,她有*早的 紫禁城 、*早的中轴线布局、*早的青铜礼器群、*早的官营青铜器和绿松石器作坊等。她让我们看到在史书记载的 夏商之际 ,中原文明的发达和影响力。她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后期 满天星斗 中*亮眼的那颗星,不仅采同时代其他文化之长处,还将自己的文明强势推广,体现了距今国家文明和天下观念,堪称 *早的中国 。

    • ¥67.6 ¥88 折扣:7.7折
    • 当代学术:美术、神话与祭祀
    •   ( 969 条评论 )
    • 张光直 /2023-05-0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美术、神话与祭祀》是张先生三十年学术生涯集大成之作,在本书中,张先生利用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和神话学的各种材料,对中国文明起源和它早期的特征做了推测(夏商周时期),即中国文明的起源关键在于政治权威的兴起与发展,而不是技术突破。政治权力的取得,则主要依靠道德权威、知识及其他稀有资源的垄断、对跟人神沟通手段对垄断得以实现。

    • ¥56.5 ¥69 折扣:8.2折
    •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
    •   ( 7118 条评论 )
    • 李零 刘斌 许宏 樊锦诗 等著 /2020-05-1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早已刻入中国人的基因的 上下五千年 到底是什么样的?20世纪中国考古学的发现,不仅充分证明了 中华上下五千年 ,还呈现了另一种与典籍里的中国相似而不同的华夏。得益于考古学的襄助,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中华文明景观,得到了史无前例的丰富,更加精彩、蔚为大观,甚至改变了世界对中华文明的基本看法。 本书由 中读 同名热销精品音频课程改编。从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中遴选出十个独具代表性的考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的良渚古城、堪称*早的 中国 的二里头遗址、商代晚期的安阳殷墟、拨开古蜀迷雾的广汉三星堆、见证中西文明交流的小河墓地、秦始皇陵、汉代海昏侯墓、汉唐长安城、宋代沉船南海I号、敦煌莫高窟,分别由十位负责一线勘探的考古人 刘斌、许宏、唐际根、高大伦、伊弟利斯 阿不都热苏勒、段清波、杨军、刘瑞、崔勇、樊锦诗,以亲历

    • ¥67.6 ¥88 折扣:7.7折
    • 秦兵马俑(亲历中国考古系列)
    •   ( 746 条评论 )
    • 袁仲一 /2023-05-01/ 浙江文艺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关于秦始皇陵的考古通俗读物。秦始皇陵是20世纪中国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961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 世界第八大奇迹 ,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本书作者身为考古队队长,全程亲历了兵马俑坑的发掘过程。在本书中,他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字,向读者描述了惊心动魄的发掘过程,妙析地下军阵排兵布阵之法,再现大秦帝国兵戎相争的历史瞬间。

    • ¥61.6 ¥78 折扣:7.9折
    • 晚夏殷商八百年 : 大历史视野下的早中国时代 依据最新考古学成果 青铜文明 二里头 三星堆 夏商周断代工程
    •   ( 3215 条评论 )
    • 李琳之 /2022-06-23/ 研究出版社
    • 根据学界普遍认可的关于 酋邦 古国 王国 帝国 人类文明进程划分原则和中国上古史发展实际情况,作者将公元前4000年至前1046年即 中国 孕育、诞生和初步发展这段特殊时期,分别定义为分为前中国时代、元中国时代和早中国时代三个阶段。 本书叙述的早中国时代范围,大致在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前1046年之间。从考古学上讲,这段时间正是史前中国由古国时代跨入王国时代的早中期。从传统的中国古史体系讲,这段时间是晚夏至商末时期。 作者主要运用考古学成果和众多专家学者对甲骨文、金文释读所取得的成就,对照文献记载,修正了文献中一些不实之词和模棱两可的说法,厘定了晚夏和商代早中晚三期都邑城址的具体所在,系统地还原、展现了早中国时代那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 ¥64 ¥89 折扣:7.2折
    • 追寻三星堆:探访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
    •   ( 1552 条评论 )
    • 薛芃艾江涛等 著 /2021-09-06/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追寻三星堆》以三星堆遗址为出发点和核心,对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诸遗址进行了踏访和追寻,由此带领我们走进三星堆和它的时代。分上下两部分,上篇 美三星堆 以三星堆为轴,讲述与它有关的古蜀国神话传说、葛维汉的研究史、宝墩遗址和金沙遗址,重点介绍了2020 2021年新发掘的三至八号坑的考古发现;下篇由三星堆延展至长江流域的青铜文明,对盘龙城、汉中、炭河里、新干大洋洲等遗址进行了采访书中汇集了记者的探访采编,对李伯谦、孙华、施劲松等学者的访问,对所涉遗址背景资料的介绍,从记者、学者的不同角度,对三星堆和它的时代进行了全方位的揭示。

    • ¥67.6 ¥88 折扣:7.7折
    • 马王堆汉墓(亲历中国考古系列)
    •   ( 450 条评论 )
    • 傅举有 /2023-05-01/ 浙江文艺出版社
    • 《马王堆汉墓》是 亲历中国考古 系列之一。马王堆汉墓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此墓的发掘是中国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之一,考古队在这里发现了历经两千多年而栩栩如生的轪侯夫人,世界上现存早的天文学著作、实测地图,我国目前发现的早的医书、彗星图 作者傅举有,被誉为 马王堆汉墓文物的守望者 。作为考古队副队长,他在书中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发掘过程中的传奇细节,精妙解释出土文物,修正《史记》错误,为读者打开西汉的文明宝库,重现墓主的峥嵘岁月。

    • ¥61.6 ¥78 折扣:7.9折
    • 马识途西南联大甲骨文笔记
    •   ( 256 条评论 )
    • 马识途 /2023-06-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再现西南联大甲骨文课堂,品读甲骨文之美。文化巨匠马识途系统整理唐兰先生 成一家之言 的甲骨文研究试稿。 时隔80余年,马识途回忆在西南联大上学的时光。以甲骨文为媒,追忆罗常培、唐兰、闻一多、王力、陈梦家 的大师风华。从学生的视角,感受大师眼中甲骨文的种种魅力;以亲历者的视角,传承西南联大的血脉与精神。

    • ¥64.7 ¥89.9 折扣:7.2折
    • 何以华夏(精装):从传说时代到西周 一部6000年的中华民族上古融合演变史 三皇五帝 良渚 二里头 夏商周 封建 祭祀
    •   ( 360 条评论 )
    • 李琳之 著 /2023-11-30/ 研究出版社
    • 为什么被华夏正统视为文化落后的 戎狄蛮夷 都自认是 三皇五帝 的后裔?为什么几千年以来, 戎狄蛮夷 要不断逐鹿中原?本书通过考古学系统梳理发现,中原地区之所以能成为先人心目中的 天下之中 ,除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在距今9000~5300年的裴李岗、仰韶文化时期,中原先民不断向外扩张、迁徙,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上层交流,促成了祭祖祀天等观念的认同,才有了边缘族群在此后不断逐鹿中原又不断向外扩张景观的出现。中原族群在经过6000年的摩擦、冲突和融合,至西周时期,通过周公实施 封建 制度,从混沌的自在阶段过渡到主动的自为阶段,民族意识被唤醒, 华夏 诸夏 中国 等概念得以确立,华夏民族正式形成。其实质在于超越了前朝仅局限于部族范围的政治视角,而抟铸了一个具有 天下 意识的文化共

    • ¥64 ¥89 折扣:7.2折
    • 满天星斗:苏秉琦论远古中国
    •   ( 1238 条评论 )
    • 苏秉琦 /2022-07-1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在大量扎实的考古实践工作基础上,苏秉琦先生提出区系类型学说,认为中原地区只是独立发生发展但又互相影响的六大区系之一,从而对历史考古学界根深蒂固的古中原中心、汉族中心、王朝中心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并将新石器时期的中国文明状态传神地描述为 满天星斗 。 书中精选136篇苏秉琦先生论著,带领读者探寻 满天星斗 的远古中国。 谨以此书纪念苏秉琦先生逝世25周年。

    • ¥68.3 ¥89 折扣:7.7折
    • 灿烂敦煌(亲历中国考古系列)
    •   ( 449 条评论 )
    • 樊锦诗 赵声良 /2023-05-01/ 浙江文艺出版社
    • 敦煌石窟是闻名世界的佛教文化遗迹,也是古代东方艺术的宝库。季羡林先生认为,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著名敦煌学家樊锦诗、赵声良长年身处戈壁,在数十年研究的基础上合作撰写本书,介绍敦煌的历史与文化,解读石窟的塑像与绘画艺术,道出数代敦煌人的坚守与热诚。

    • ¥61.6 ¥78 折扣:7.9折
    • 西域考古记(汉译名著本13)
    •   ( 6682 条评论 )
    • [英]斯坦因向达 译 /2013-02-01/ 商务印书馆
    • 斯坦因,英国考古学家、探险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亚考古领域集大成的领军人物。本书是斯坦因对中国新疆及中亚地区进行四次探险的纪实之作。书中通过记录大量的考古挖掘,首次揭开了诸如楼兰、尼雅等古国的神秘,具有珍贵的史料意义,对于我们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中一方面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西域的重要文化成就,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可以了解以斯坦因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家、探险家对于这一地区的考古文物的觊觎之心。该书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向达翻译,准备生动,文字流畅,是不可多得的译本。

    • ¥50.7 ¥60 折扣:8.5折
    • 西垂有声:《史记·秦本纪》的考古解读
    •   ( 2599 条评论 )
    • 梁云 /2020-03-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史记》关于秦有两个本纪,即《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这充分说明了司马迁对秦的重视。汉承秦制,又要避免秦二世而亡,故秦如何从一个嘬尔陋国一统天下而又短期覆亡,成了自贾谊开始两千年来君王国士*为关心的历史问题之一。 从西迁陇右到统一天下,前后约七百年。《史记 秦本纪》记述了秦人如何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完整经历了从附庸到诸侯国,再到王国,*后到帝国的发展,再现了 三部曲 的历程,在中国古代文明史上有经典意义。 本书以《史记 秦本纪》为主线,以相关的考古资料为 第四家注 ,很好地示范了考古与文献相互印证、相互启发的 二重证据法 在古史研究方面的重大优势。作者全力聚焦的问题是:秦从一个鄙陋的嘬尔小国*终统一中国,建立霸业,除了历史时势、制度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因素之外,它在山川地貌、物质文化等

    • ¥54.6 ¥78 折扣:7折
    • 曾侯乙墓(亲历中国考古系列)
    •   ( 314 条评论 )
    • 谭维四 /2023-05-01/ 浙江文艺出版社
    • 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曾侯乙的墓葬。1978年,曾侯乙墓被考古 发掘队开启,编钟等古乐器的出土,是中国音乐史和世界音乐史上的空前 大发现。本书作者谭维四是当年曾侯乙墓考古发掘队队长,自始至终主持 并参与了田野考古发掘与室内整理研究的全过程,他以动人的文字,讲述了发掘过程中的趣闻与秘辛,将出土文物千年不灭的魅力娓娓道来。

    • ¥61.6 ¥78 折扣:7.9折
    • 鼏宅禹迹
    •   ( 4965 条评论 )
    • 孙庆伟 /2018-05-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中国考古学因古史重建而生,但随着学科的发展,在强调学科独立性的同时,却与历史学渐行渐远。脱离古史重建的 初心 ,也令学术界对考古学的旨趣与方法缺少 了解之同情 。 夏文化探索是中国考古学的 哥德巴赫猜想 ,是考古学能否重建古史的试金石。面对学界的纷争与迷茫,本书强调在历史语境下开展考古学研究,以清晰的概念界定、可靠的统计数据和缜密的逻辑分析,将考古材料提升为史料,旗帜鲜明地论证了夏代的信史地位,从而为考古学重建古史确立了一个典型个案。

    • ¥68.6 ¥98 折扣:7折
    • 海上收藏世家
    •   ( 363 条评论 )
    • 郑重 /2022-04-2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这是一部融鉴赏性、知识性与文化性为一体的收藏家传记。书中共收入20世纪活跃于大上海、历经半个多世纪的40位收藏大家的逸事。他们有的上承祖荫,有兴趣有资本,走上收藏之路,成为一代大家,如吴湖帆、张珩;有的因家族使命而走上收藏之路,如潘达于;有的创业后有一定资本,渐渐走上这条路,如谭敬;有的出身寒门,但因嗜痂成癖,甘愿倾其所有也要收藏,如孙伯渊 无论是何种原因,他们对所爱的收藏都倾尽一生的财富、精力与智慧,更在时代浪潮的变幻跌宕中,与钟爱的文物一起经历了坎坷的人生之路。这些人如作者所说,多已成为人间 过客 ,但那些沾有他们气息的珍宝却得以留存。

    • ¥55.3 ¥79 折扣:7折
    • 敦煌发现(斯坦因西域考古探险记)
    •   ( 378 条评论 )
    • [英]奥里尔·斯坦因巫新华 译 /2022-02-01/ 商务印书馆
    • 《敦煌发现(斯坦因西域考古探险记)》是斯坦因根据他第二次中国西部探险考察敦煌部分而写成的通俗纪实作品,也是他在哈佛大学的讲座手稿素材之一。书中有玉门关长城遗迹、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宝藏等内容,是我们了解敦煌历史文化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不可多得的佳作。

    • ¥49.1 ¥68 折扣:7.2折
    • 满城汉墓(亲历中国考古系列)
    •   ( 217 条评论 )
    • 卢兆荫 /2023-05-01/ 浙江文艺出版社
    • 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和王后窦绾墓是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在这两座未经盗扰的古墓中,首次发现了保存完整的金缕玉衣,证实了文献记载的准确性,揭开了历史上的金缕玉衣之谜;王后窦绾墓发现了实用和美观兼具的长信宫灯,同时两墓还发现了中山靖王刘胜夫妇日常用具,为构建汉代贵族生活提供了物质史料。 作者卢兆荫全程参与了发掘工作。他和同事们一道,揭开了这两座陵墓的神秘面纱。他以平实的文字,将满城汉墓的发掘过程娓娓道来,用考古人严谨的态度,再现墓主身份,带领我们走进千年前的西汉社会。

    • ¥61.6 ¥78 折扣:7.9折
    • 西汉南越国(亲历中国考古系列)
    •   ( 201 条评论 )
    • 麦英豪 王文建 /2023-05-01/ 浙江文艺出版社
    • 自秦末至西汉时期的中国岭南地区,曾存在着一个神秘的王国,它承袭中原民族的传统,又带有浓厚的南方特色,可史书上对它的记载寥寥。而广州市象岗掘出的这座石室墓,以考古发现,弥补了岭南地区的历史空白。 本书作者麦英豪是南越王陵发掘队的队长,王文建是南越王陵的研究者,他们真实地记录了王陵的发掘过程,描述了陵墓中珍贵的文物,为读者拂开了南越国的层层迷雾,一窥其千年前的风貌华章。

    • ¥61.6 ¥78 折扣:7.9折
    • 考古地层学原理
    •   ( 803 条评论 )
    • 爱德华·赛西尔·哈里斯 /2020-12-31/ 中山大学出版社
    • 《考古地层学原理》是目前所见阐述考古地层的*系统*全面的著作。本译著根据英文第二版所译而成,且为首次中文引进版。除了详细介绍著名的考古地层学分析和记录方法 哈里斯矩阵 外,着重分析了考古地层学原理的思想渊源,考古地层的记录和描述方法,以及如何建立地层序列、如何分析地层及其人工遗存的方法,该记录方法适用于堆积非常复杂的大型遗址或城市考古遗址的考古发掘记录分析工作。 背景介绍:哈里斯矩阵作为考古遗址地层记录方法从1973年至今已近50年,《考古地层学原理》被翻译成意大利语、波兰语、斯洛文尼亚语、西班牙语、德语、日语、法语、捷克语、匈牙利语、朝鲜语等11国语言出版,并作为这些国家大学考古学专业学生的教材,足见其影响广泛。2009年国家文物局颁布了*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明确要求以 哈里斯矩阵系统图 作

    • ¥49.1 ¥68 折扣:7.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