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5-49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   ( 16568 条评论 )
    • 许宏 /2016-05-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中国 的称谓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叫做 中国 ? 在古老而神秘的青铜器何尊上,出现了 中国 二字。这一重器于20世纪60年代出土于陕西宝鸡,长达122字的铭文讲述了周武王在灭商之后计划营建东都的重大决策,其中 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乂)民 ,意思是想要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在这里统治人民。其实早在西周王朝建立之前很久远的时间 公元前2000年,在中原地区,*早的中国已经开始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了。 何以中国 是对*早的中国如何产生的追问,本书为读者展开了一个时间长线,打开了一个扇面,向大家一一讲述始于公元前2000年,中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陶寺的兴衰、嵩山地区文化的星罗棋布、新砦遗址的崛起等,*后辐辏到二里头遗址 中国*早广域王权国家的横空出世上来,进而解构中国*个王朝 夏王朝的诞生。

    • ¥41.2 ¥42 折扣:9.8折
    • 甲骨文的故事
    •   ( 15812 条评论 )
    • 董作宾 董敏 /2015-12-01/ 海南出版社
    • 汉字是全世界文字体系中历史*悠久的,要探究汉字的起源及其发展,就不能不从甲骨文说起。本书介绍了甲骨文如何被发现以及如何成为一门专业的学问,并针对甲骨文和汉字做出深入浅出的解读和介绍,还从甲骨的占卜和记载内容,探讨商代的历史和文化,*后从常用的六十个汉字看甲骨文到现代文字的变化,并道出背后隐藏的有趣的文字小故事。

    • ¥34.3 ¥35 折扣:9.8折
    •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品中的100个故事(1.3)
    •   ( 3284 条评论 )
    • 吕章申 /2014-10-01/ 文物出版社
    •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文物100多万件,吕章申主 编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品中的100个故事》只谈了其 中的100件,堪称万里选一。但每篇介绍都是一把钥匙 ,打开了这件文物背后的一扇大门,从中可以*清楚 地看到它的精彩,它的荣耀,甚至是它的苦难。而在 100扇大门连成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正是祖国历史 的无限辉煌。

    • ¥27.4 ¥38 折扣:7.2折
    • 会说话的青铜器
    •   ( 1315 条评论 )
    • 徐日辉 /2021-01-15/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该书是长期在大学*线进行传统文化过程中有关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内容。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将青铜器背后的故事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使一个静态的器物,自己能说话,叙述自己的来源,讲解自己的历史。 在人类智慧火花的迸发点上,青铜器的发明如同火的发明一样向文明社会迈出了关键性的一大步,青铜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者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所代表的比仅仅是一段逝去的记忆而是承载着太多的历史和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源远流长的中国青铜器,充分展示出先辈们的睿智、勤劳和对生活的左丘,其张开血盆大口的饕餮纹、幽深空行的龙纹、展翅欲飞的鸟纹、暴虐霸气的虎纹、吞噬生物的兽面纹、多子多孙的蟾蜍纹 陷入迷茫的涡纹等等反映出古人对生活的理解,对发展的期盼,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 ¥32.6 ¥35 折扣:9.3折
    • 中国古代青铜器
    •   ( 2680 条评论 )
    • 马承源 /2016-04-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青铜器研究鉴定名家马承源先生撰写的一部综览性的学术著作,既适合作为对青铜器感兴趣的读者的入门读物,也是专业研究者应当备有的基本参考资料。本书部分对商周青铜器进行了整体性的介绍,从青铜的定义、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发展源流,到造型、纹饰、使用情况和内涵,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呈现了古代社会生活背景下青铜器的面貌。第二部分是本书的主体,对自二里头文化至东汉晚期、涵盖各种器型的近70件有代表性的著名青铜器分别作了介绍,每件器物均有图片和文字说明,特别是对铭文作了充分的解释,使读者对青铜器个体及其反映的历史事实形成具象的认识。后的附录部分是对常见的各类青铜器器型的简述,方便读者查阅和掌握基本器型概况。

    • ¥47 ¥48 折扣:9.8折
    • 大都无城:中国古都的动态与解读
    •   ( 8375 条评论 )
    • 许宏 /2016-05-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考古发现的遗迹,尤其是作为大型遗迹的都城遗址,相对于遗物来说,不是那么直观和易于观察,但它正是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载体。如果有人说,从二里头国家(夏或商王朝)诞生到汉代的绝大部分都城是没有外城的,甚至说这一千多年是不设防的时代,您相信吗?本书许宏是继《何以中国》之后,从另一个角度对早期中国的解读,同时也是考古学者用自己的方式构建历史、体现考古学家在古史构建中发挥作用的又一力作。如何观察古代都城在先秦时期的时代变迁,如果理解 大都无城 现象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文化内涵,我们跟随考古学家,从本书中寻找答案。

    • ¥47 ¥48 折扣:9.8折
    • 中国古建筑考古
    •   ( 2552 条评论 )
    • 宿白 著 /2009-09-01/ 文物出版社
    • 宿白,辽宁沈阳人。1922年生,1948年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肄业,并任职于该所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任教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1978年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983年任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兼该校学术委员。同年任文化部国家文物委口贝会委员。1999年起当选中国考古学会荣誉理事长至今。 宿白的主要学术论著有《白沙宋墓》、《中国石窟寺研究》、《藏传佛教寺院考古》和《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等。

    • ¥31.4 ¥32 折扣:9.8折
    • 饮流斋说瓷(中华生活经典)
    •   ( 1854 条评论 )
    • 许之衡杜斌 著 /2018-09-01/ 中华书局
    • 许之衡,室名饮流斋,自号饮流斋主人,故说瓷一书,书名为《饮流斋说瓷》。全书十章,依次为概说、说窑、说胎釉、说彩色、说花绘、说款识、说瓶罐、说杯盘、说杂具、说疵伪。各章纵说历史变迁,横说花色种类,追本溯源,层层递进,析入毫芒,为初学入门之基础,治瓷学者之书。

    • ¥45 ¥45 折扣:10折
    • 龙门石窟(造像艺术的巅峰之作)/丝路物语书系
    •   ( 203 条评论 )
    • 贺辉|责编:张正原|总主编:李炳武 /2020-12-01/ 西安
    • 一千五百年前,气势如虹的拓跋魏王朝南迁中原,揭开了洛阳城南伊阙 造像的大幕。数百年的光阴里,洛阳城南的伊水.,集结了中古世纪以来中国. 的石刻艺术家,斧凿声声,不 于耳,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龙门 造像艺术。穷尽造化之力的石窟造像,代表了农耕文明时代东方造像艺术的.水准。 、民族、语言、文字的天才艺术,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动人心魄……

    • ¥32.76 ¥78 折扣:4.2折
    • 世界遗产丛书:天坛
    •   ( 598 条评论 )
    • 天坛公园管理处 著 /2008-07-01/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界遗产研究与培训中心的出版项目之一“世界遗产丛书”首辑八册由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为中国出版物“走出去”战略工程添砖加瓦。让世界了解中国——正是出版这套丛书的主要宗旨。各分册科学而直观地展现中国所拥有的众多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不仅有助于国内的读者,更有助于外国读者全面而具体地认识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价值和地位。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

    • ¥27.4 ¥28 折扣:9.8折
    • 两个故宫的离合(译文纪实系列·陌生的中国)
    •   ( 11120 条评论 )
    • 【日】 野岛刚张惠君 译 /2014-01-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英国有伦敦大英博物馆,美国有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法国有巴黎卢浮宫,日本有东京国立博物馆,但在这个世界上,却有两个故宫博物院。 两个故宫 是东亚近代史的产物。故宫的魅力根源,来自于数次奇迹似的历史转折。两岸故宫不只是珍奇、瑰丽的宝库,更呈现出政治权力与文化深层结构的样貌。 两个故宫 的存在,串联了什么历史情结?潜藏了多少政治人物的历史思维? 《朝日新闻》资深记者、 中华圈的专家 野岛刚,历时五年,奔波全球亲身采访,从政治、外交的独特角度梳理了两个故宫的世纪纠缠。

    • ¥41.2 ¥42 折扣:9.8折
    • 大家小书 敦煌学概论(精装)
    •   ( 1243 条评论 )
    • 姜亮夫 /2016-08-01/ 北京出版社
    • 《敦煌学概论》是我国*本讲述敦煌学的简明教材。作者以自己走上研治敦煌学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入题,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敦煌经卷与艺术品的丰富内容,从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评述敦煌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价值。作品推本溯源,深入浅出,还将如何研究敦煌写卷的方法娓娓道来,并饱含对研究敦煌文化年轻一代的热切期望。

    • ¥32 ¥32 折扣:10折
    • 刻在石头上的世界
    •   ( 2136 条评论 )
    • [日]林巳奈夫 著,唐利国 译 /2010-09-01/ 商务印书馆
    • 该书图文并茂,对古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而这些对于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来说,都十分神秘而富有神话气息。人们单单通过文字,是很难想象出古代人们的生活场景、风俗或是神仙的样子的,值得庆幸的是,这些令我们着迷,勾起我们好奇心的情景都通过同时代人之手,在画像石上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该书通过对挑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画像石的介绍,向读者讲述了古代中国的生活与思想,极大程度的满足了读者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 ¥27.4 ¥28 折扣:9.8折
    • 洛阳博物馆(煌煌河洛的恒久魅力)/丝路物语书系
    •   ( 212 条评论 )
    • 编者:曹岳森|责编:张正原//李丹|总主编:李炳武 /2020-12-01/ 西安
    • 洛阳,立于天下之中、河洛之间,北依邙山,南望伊阙,东据虎牢,西控函谷,洛水贯其中;山河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特殊的地理区域与根性的人文基因水 融,培育和滋养了中华文明的肇兴与成长,赋予了“天下之中”、“王命正朔”的 意识。吸纳与辐射、守正与创新,铸就了河洛文化的重要特征,也造就了河洛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与丰富的内涵。拂去历史尘埃,数千年的文明在洛阳盆地积累、沉淀,给洛阳留下了数之不尽的历史文化遗产,并滋养了一座 博物馆——洛阳博物馆。

    • ¥32.76 ¥78 折扣:4.2折
    • 考古入坑指南
    •   ( 1175 条评论 )
    • 李子一 绘著 /2017-07-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考古圈一画画的、漫画圈一挖墓的,一位爱漫画的考古女生用她狐狸 阿三 的漫画形象,将你从满是诱惑、浪漫、神秘的想象中带到一个科学、真实但非常有趣的考古世界里。

    • ¥44.1 ¥45 折扣:9.8折
    •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
    •   ( 2762 条评论 )
    • [瑞典]喜仁龙 后浪 /2017-07-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本书真实还原了20世纪20年代时遗存的北京城墙与城门。作者通过实地走访考察,被这些宏伟古迹的壮美所折服,也因其衰败的现状而叹息。除了在描写中投入艺术史家的浪漫与情怀,喜仁龙还坚持严谨的研究方法:挖掘中国历史文献中对城墙城门的繁杂记载,勘测丈量每一段城墙、每一座城楼的尺寸,观察记录城墙、城门及周边街市乡野的现状,实景拍摄城墙城门的照片,精细绘制城门各种角度的建筑细节图,使这本考察手记在文学性、科学性、历史性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 ¥39 ¥39.8 折扣:9.8折
    •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新石器时代考古(1.3)
    •   ( 864 条评论 )
    • 张江凯魏峻 著 /2004-06-01/ 文物出版社
    •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综述了20世纪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展示了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丰富内涵,并探讨了一些前沿性的学术问题。本书配有彩图7幅、插图44幅,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 ¥37.2 ¥38 折扣:9.8折
    • 稀见笔记丛刊·述异记 鹂砭轩质言
    •   ( 605 条评论 )
    • [清] 戴连芬 著,[清] 东轩主人 编,乐保群 注 /2020-08-01/ 文物出版社
    • 《述异记鹂砭轩质言/稀见笔记丛刊》为 稀见笔记丛刊 系列丛书之一, 稀见笔记从刊 是文物出版社近年主推的古籍整理类丛书之一,从众多笔记中遴选稀见罕传的刊本,在注重其史料价值的同时,同时兼顾了丛书的趣味性、通俗性,部分片段诙谐幽默,读来令人玩味。《述异记鹂砭轩质言/稀见笔记丛刊》共收两种:《述异记》,清代东轩主人辑,与南朝祖冲之、任昉两人的《述异记》颇类,但述明清志怪,所收内容除新奇外,尚能反映明清时期的社会面貌,是此实际志怪笔记的杰出之作。《鹂砭轩质言》,作者为清乾隆时期状元戴连芬,《述异记鹂砭轩质言/稀见笔记丛刊》仿《聊斋志异》的体例及写作手法,但《述异记鹂砭轩质言/稀见笔记丛刊》记述鬼狐少而史实轶事居多,颇具特色,是仿书中的佼佼者。

    • ¥47 ¥48 折扣:9.8折
    • 科技考古学
    •   ( 898 条评论 )
    • 陈铁梅 /2008-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科技考古学》以考古遗存的勘探、人类及其文化起源和进化年表的建立、冶金考古、陶瓷考古、古环境复原以及农业和畜牧业的起源等考古学内容为脉络体系,论述自然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在考古学的学科研究与发展中的作用。这种论述体系有助于考古人员的把握。而对科技内容则着重于规范、通俗地介绍其基本原理,以利于文科读者的理解,并通过综述、比较和前后引证,使分散在各章节中相互关联的科技内容尽量地整体化。写作特点在于辨证分析各种科技测量技术的优点和缺点、成果前景和局限性,着重介绍学界正在探讨的热点课题和有争议的观点,以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 ¥35.3 ¥48 折扣:7.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