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25-49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天赐王国:三星堆与金沙遗址惊世记(亲签版,皇皇巨著《考古中国》,《南渡北归》作者岳南集三十年精力完成,讲述中国11个重大
    •   ( 425 条评论 )
    • 岳南 著,博集天卷 出品 /2023-08-15/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四川的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以其神秘的出土文物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瑰丽的玉石器、形似外星文明的青铜面具、造型精巧的青铜神树、熠熠生辉的太阳神鸟金箔 如此种种,无不向世人展示着古蜀文明的绚丽多彩。那么,三星堆和金沙文化分别处于古蜀文明的哪一阶段?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它们的兴起和消失经过是怎样的?出土的文物都有哪些丰富的寓意和内涵?这些问题,在本书都能一一得到答案。 本书生动呈现了四川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始于20世纪初直至现今的发现、发掘过程,相关各方围绕文物保护和归属展开的博弈,以及对出土文物分析、修复、展览的细节。阅读本书,您将进入一场充满地域特色和探索意味的精彩旅程。

    • ¥40 ¥80 折扣:5折
    • 从考古看中国(荣获2022年度中国好书)
    •   ( 2323 条评论 )
    •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 编 /2022-04-15/ 中华书局
    • 《从考古看中国》是一部全面总结百年考古成就、展示中华文明辉煌的普及性读物。全书分多元一体篇和史料传承篇两部分。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邀请众多著名考古专家和著名学者联手打造,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三星堆、金沙、良渚古城、海昏侯墓等考古热点以及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清华简、睡虎地汉简、敦煌汉简等出土文献的内容和价值,全面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源远流长的理念和光辉灿烂的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 ¥49 ¥98 折扣:5折
    • 我从考古现场来 何以中国 探寻五千年文明奇迹历史珍藏版
    •   ( 103 条评论 )
    • 鲁鑫 杨效雷 /2024-03-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从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中遴选出14个别具特色的考古遗址和墓葬,讲述考古背后的故事,讲述国宝文物发现的历程,通过考古刻文物的结合,揭秘悬而未决的历史谜题。勾勒出五千年中华文明从雏形到全盛时期的历史脉络,记录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根与魂,多方面阐释生活在中国这片热土上的人们如何凭借智慧创造出多元而丰富的中华文明。数百幅精美的文物图片和考古现场图片,让读者更亲近文明现场,感受中国的魅力,感受五千年不断裂的文明奇迹。

    • ¥35.2 ¥88 折扣:4折
    • 中国文明的起源(校订本)(考古巨擘、七国院士夏鼐代表作,现代考古学奠基之作)
    •   ( 905 条评论 )
    • 夏鼐 /2023-05-01/ 天地出版社
    • 《中国文明的起源》是考古巨擘夏鼐对中国文明起源系统性研究的代表作,更是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之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全书分三部分。 中国考古学的回顾和展望 介绍了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以及各地所发现的文化遗址及其文化特征。 汉唐丝绸和丝绸之路 重点介绍了有关汉唐丝织品的考古发现,以及丝绸之路和其时的文化交流。 中国文明的起源 通过种种考古证据,阐释了中国文明的内生性,即全世界关注的中国文明是独立发展起来的文明,虽不是完全同外界隔离,但是在中国土地上土生土长的。这就解答了每个中国人关于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的追问和求索,同时对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产生重大的学术影响。

    • ¥49 ¥98 折扣:5折
    • 东亚青铜潮:前甲骨文时代的千年变局
    •   ( 2935 条评论 )
    • 许宏 /2021-05-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礼乐制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青铜礼器是中国礼乐文明的载体和标志,承载了丰富的精神内涵。许宏在本书中,梳理了中国距今六千多年至三千多年从原始铜合金到红铜、青铜的考古发现,捋清在甲骨文发现之前一千多年青铜技艺发展的脉络,勾画了东亚大陆青铜文明画卷的卷首,追溯 青铜中国 的肇始。 一书尽览中国青铜文明源流。 权威考古学家从考古发现入手,结合多年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成果,用公众*为熟悉的语言,将读者带回六千年前的中国,一起重走青铜之路。 许宏用全新的视角、全面的视野、详尽的资料、独特的解读,展开青铜在中国落地生根、影响后世的过程;用两百多幅图片,多幅原创表格立体呈现知识点,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书后注释和参考资料丰富,是延展阅读的指南。

    • ¥45.3 ¥59 折扣:7.7折
    • 发现与推理:考古纪事本末
    •   ( 4157 条评论 )
    • 许宏,汉唐阳光 出品 /2021-04-0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本书隐含着一位资深考古人的学科反思:考古,需不需要有想象力,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运用想象力? 假如没有想象力,很多考古发现便无从谈起;然而,过度解读甚至误读,又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该如何与无言的地下遗迹进行对话?这不仅依托于文物的发现,考古学家自身的专业敏感与推理能力也很重要。书中追述了几场重大考古事件的始末,不仅以亲历者的视角,呈现出考古现场的复杂性和魅力,也对几则著名的考古 悬案 重新展开考察,以专业者的慎思明辨澄清了其中的是是非非,提炼出极具启发性的学术思考。 借助考古学家的目光与思维,近距离体验古代文明的揭秘历程,深入了解中国考古学人的求索之路。

    • ¥29 ¥58 折扣:5折
    • 瓷器里的文明碎片
    •   ( 1449 条评论 )
    • 涂睿明 /2021-10-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瓷器它是人类早发明的材料,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不但没有被新技术新材料取代,反而穿越时间的长河,在人类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引领全世界时尚风潮长达数百年,曾是中西方重要的贸易商品之一,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本书通过讲述18种瓷器的历史,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每章用一种瓷器引出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和工艺技术,很好地整合了碎片化的知识。作者还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勾勒出中国瓷业的兴衰起落、传承断裂。并深刻分析了发展陶瓷工艺和贸易的社会动力和阻力。

    • ¥42.9 ¥78 折扣:5.5折
    • 寻夏记——二里头考古揭秘最早中国
    •   ( 828 条评论 )
    • 侯卫东贺俊杜金鹏 /2023-01-31/ 大象出版社
    •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记载的个王朝,关乎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本书从一场关于 早中国 的论辩谈起,通过对传世文献和学术史的梳理与分析,对二里头遗址及以其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基本情况的介绍,论证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二里头都邑是夏都,乃目前合理的学术推论。后,从政治理念、精神信仰、生产生活、兴盛历程等方面展开论述,力图为读者展示一幅翔实的早中国的社会图景。本书图文并茂,语言简洁流畅,通俗易懂,兼具学术性、思想性和可读性,对于加快推进二里头遗址发掘保护利用和夏文化研究工作、推动夏文化探索和中华文明探源、宣传普及夏文化和文明交流互鉴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39 ¥78 折扣:5折
    • 死与重生 : 汉代的墓葬及其信仰(墓葬如何成为连接此生与彼世的桥梁?中国传统文化中“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思想渊源何在?)
    •   ( 1861 条评论 )
    • 李虹 /2020-08-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死与重生 : 汉代的墓葬及其信仰》为汉代思想的学术专著。作者从死亡观念中的生命意识、解除术给身体以圣洁、作为生居与死所中介的墓葬和死后生命的变形四个环节出发,探究汉代人的生死观,对墓葬背后的汉代信仰要素进行了系统的解释和论述。承认生命另一种形式的存在并为之提供重生的途径是汉代墓葬信仰的主题及任务,墓葬仪式以生者对死者的处置方式体现了人们对死亡的看法,隐含着生者对另一个世界的想象,以及为顺利到达不朽之境所做的努力。在这个基础上,墓葬信仰整合了人们的多种愿望,在漫长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一套与本土宗教、伦理、生死观密切相关的概念系统,成为汉代思想的一部分。墓葬有其自身*特的艺术语言和逻辑,是古代民众对生命的述说,也是我们解读中国思想史、文化史,探讨历史的一个渠道。

    • ¥48.9 ¥68 折扣:7.2折
    • 西域探险记
    •   ( 1780 条评论 )
    • (英)奥雷尔·斯坦因巫新华 译 /2021-11-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简明扼要地记述了斯坦因三次中亚探险考古的主要过程和重要收获,复原了中西多元文化交融的西域历史图景。全书辅以大量珍稀考古实景图片、文物图片和遗址平面图,图文并茂,贯通了遗迹和历史的文明脉络,揭开了引人入胜的古迹神秘面纱,让考古报告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

    • ¥44 ¥88 折扣:5折
    • 敦煌艺术十讲(精装)
    •   ( 1183 条评论 )
    • 赵声良 著 /2020-06-01/ 文物出版社
    • 敦煌艺术的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一个代表,是中国传统审美精神的体现,它在美术上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至今仍然焕发着艺术生命力,感动着一千多年后的现代人。所以,怎样看待敦煌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的价值?怎样继承这些富有生命力的美术遗产从事现代中国的美术创作?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 《敦煌艺术十讲/敦煌艺术书系》分十个专题,从美术发展史的角度系统探讨了敦煌艺术在中国绘画史、雕塑史、书法史乃至中外文化交流史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此外,还涉及了敦煌壁画、彩塑、敦煌写《敦煌艺术十讲/敦煌艺术书系》法以及敦煌艺术与中国内地以及中亚、印度的比较研究。

    • ¥44 ¥88 折扣:5折
    • 酋长如何掌权:史前政治经济学
    •   ( 562 条评论 )
    • 蒂莫西·厄尔 /2023-08-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人类社会最初的权力来源何处?是社会关系、经济、军事还是意识形态?其中哪一项起了最根本的作用?早期的区域性组织是如何得以建立,并被潜在的精英所统治的?作者蒂莫西 厄尔以其长期工作的丹麦、夏威夷、安第斯三大区域的史前考古材料为基础、详细讨论了在早期社会权力起源过程中,酋长如何获得权力 ,以及这些不同的权力来源对相应的社会进化策略产生的可能影响。本书是理论与案例的强有力综合,为读者理解权力的形成与维持机制、国家起源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 ¥39 ¥78 折扣:5折
    • 夏王朝:中国文明的原像
    •   ( 534 条评论 )
    • (日)冈村秀典 著,秦小丽 译 /2023-02-28/ 大象出版社
    •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个王朝,夏文化是中国考古学上引人注目的热点课题。对夏文化及夏王朝形成与发展过程的研究,不仅对认识中华文明主根主脉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还对弄清中华文化的渊源、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冈村秀典先生是日本考古学界研究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权威学者,曾在北京大学考古系访学,参加过著名的焦作府城遗址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 《夏王朝:中国文明的原像》一书是他对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问题研究的集成性著作,该书以二里头遗址为落脚点和重点研究对象,认同夏王朝真实存在、二里头遗址就是 夏都 ,这与我国国内中华文明探源及夏文化研究的主流观点相合。作者以海外异域学者的身份和视角对夏王朝的真实存在和二里头文明的辉煌成就进行了深入细致研究,是夏文化研究的一部力

    • ¥29 ¥58 折扣:5折
    • 海外中国研究·中国古代北疆史的考古学研究
    •   ( 547 条评论 )
    • [日]宫本一夫 著,黄建秋 译 /2023-02-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中国北疆指从内蒙古中南部到辽西的地区,即内蒙古 长城地带。在此区域,农耕社会与游牧社会相互对立,进而导致了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宫本一夫教授从考古学视角出发,利用陶器、青铜器等出土资料,复原了中国先秦时代北方地区和中原地区的关系,构建了中国北疆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 本书着重探讨了长城以南的农民与长城以北的游牧民的经济差异始于何时、介于两者之间的畜牧农耕社会始于何时以及内部社会分层等问题,是揭示东亚历史规律的划时代著作。

    • ¥44 ¥88 折扣:5折
    • 长安的都市规划
    •   ( 271 条评论 )
    • (日)妹尾达彦 /2021-07-01/ 三秦出版社
    • 西安,古称长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不仅创造了唐代等璀璨闪耀、厚重深远的历史文明,而且留下了灿烂独特、远播世界的多彩文化。这部著作从全球化的视角,把唐代长安城放到欧亚大陆及世界文明发展史中来重新审视,同时又从儒家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唐长安城的结构,并与中国其他都城做了比较,是21世纪初长安研究的代表作。本书内容包括:欧亚大陆上的三座都城;长安被设计为宇宙之都等。本书对研究长安的都城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为学者研究唐代长安都城提供重要的借鉴。

    • ¥34 ¥68 折扣:5折
    • 古蜀三星堆
    •   ( 234 条评论 )
    • 黄剑华 /2021-11-01/ 四川文艺出版社
    • 《古蜀三星堆》以实地文物和翔实史料为基础,图文并茂,结合大量生动图片,运用通俗简洁的语言,而又不失学术性地向读者介绍了古蜀三星堆文明的泛灵崇拜、太阳神话、神秘群巫集团等社会生活内容,简单却全面地呈现了灿烂的三星堆古蜀文明之面貌。

    • ¥26.9 ¥59.8 折扣:4.5折
    • 聊聊考古那些事儿(从考古人的日常工作到二里头三星堆,无需半点基础,社科院考古学教授给大众的考古入门书!)
    •   ( 40 条评论 )
    • 许宏读客文化 出品 /2022-06-02/ 河南文艺出版社
    • 考古人员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 常常灰头土脸,偶尔惊天动地。 考古队员们编了顺口溜自我调侃: 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问是社科院的,原来是文物调查勘探的。 考古人关心普通百姓的生活起居,一些生活细节,比如他们吃什么、用什么、扔什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古学就是一门关于垃圾的学问。我们的发掘对象往往是废墟和垃圾堆,但是我们能从其中探出许多宝物来。 考古有啥用? 人的历史至少有两三百万年,如果把这两三百万年假设为24小时的话,那么到半夜11点57分之后,才进入有文字的历史。而这之外的漫长人类发展史,要想搞清它的过程,复原它的轨迹,回答诸如我们是谁、我们是怎么来的这类问题,只能依靠考古学了。

    • ¥41 ¥68 折扣:6折
    • 现在的过去:给考古学家的人类学指南
    •   ( 1104 条评论 )
    • 伊恩·霍德 /2020-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现在的过去》是著名考古学家伊恩 霍德(Ian Hodder)的代表作之一,1982年出版后迅速成为考古学理论的经典著作。本书主旨是基于考古学本位,对人类学进行描述和评估。在考古学研究中,人们对过去的解释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在的观念与经历的影响,并利用民族志类比来理解过去。伊恩 霍德在本书中开创性地对这些不假思索的行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对于如何在考古学研究中利用人类学的知识范式提供了真知灼见。本书据2012年修订本译出。

    • ¥33 ¥48 折扣:6.9折
    • 西域游历丛书12·踏勘河西走廊古遗址
    •   ( 772 条评论 )
    • (英)奥雷尔·斯坦因巫新华 秦立彦 译 /2020-06-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00 1901 年、1906 1908 年、1913 1916 年,英籍匈牙利人奥雷尔 斯坦因先后到我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进行探险考古,并先后出版了这三次探险考古报告:《古代和田 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这三部著作是斯坦因的代表作,较全面地记述了我国新疆汉唐时期的遗迹和遗物,以及敦煌石窟宝藏与千佛洞佛教艺术,揭开了该地区古代文明面貌和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的神秘面纱。西域游历丛书集斯坦因这三次中国西部探险考古资料于一体,对上述考古报告进行整合修订,使大众能更便捷了解其中的经过和成果。丛书共15册,本册出自《亚洲腹地考古图记》:1914年4月,斯坦因对疏勒河以北的汉长城进行了详细考察。绵延深入罗布沙漠的汉代西部长城是连接河西走廊与西域的纽带,是汉代经营西域强大武备与深厚经济文化实力的见证

    • ¥28 ¥56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