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史》是中国硅酸盐学会邀请全国各方面的陶瓷专家,用了几年时间集体编写而成的。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这本书在一九七九年初稿完成之后,经过多次修正、补充,才在最近定稿。长期以来,我国陶瓷工作者和陶瓷爱好者都迫切希望有一本我们自己编写的《中国陶瓷史》,现在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这本书的出版,是我国陶瓷界的一件大事,它将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切和注视。 但是,在我们国内关于中国陶瓷历史的著作极少,相反,国外学者在这方面却有很多专著,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建国以来,在新中国文物考古工作日益发展的情况下,新发现的材料越来越多;在全国陶瓷工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也有许多新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总结。广大从事陶瓷科研、生产、设计、教育以及文物、考古、历史研究和工艺美术等工作者都迫
本书是黄云鹏先生40余年古瓷研究、鉴定及高仿古瓷经验之集成。博采众家之长,尤擅长于将文献资料、窑址调查资料、古瓷制作工艺、仿古瓷制作融为一体,终自成一家。此书对广大文博系统工作者、古瓷收藏家、古瓷爱好者、古瓷鉴定培训、现代陶瓷设计、陶瓷文化研究均有所裨益。
《玉松话汝瓷》为北京宝蕾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制版,北京京都六环印刷厂印刷,2016年5月版,2016年5月次印刷。主要内容包括:汝窑的历史地位及价值、汝瓷因地而得名、汝窑的发展历史、汝窑器(汝官瓷)的艺术特点分析等。
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涵“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经典”及“开放人文”五个界面,各成系列,相得益彰。“厘清西方思想脉络,更新中国学术传统”,为“世纪文库”之编辑指针。文库分为中西两大书系。中学书系由清末民初开始,全面整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学术著作,以期为今人反思现代中国的社会和精神处境铺建思考的进阶;西学书系旨在从西方文明的整体进程出发,系统译介自古希腊罗马以降的经典文献,借此展现西方思想传统的生发流变过程,从而为我们返回现代中国之核心问题奠定坚实的文本基础。与之呼应,“世纪前沿”着重关注二战以来全球范围内学术思想的重要论题与进展,展示各学科领域的新近成果和当代文化思潮演化的各种向度。“袖珍经典”则以相对简约的形式,收录名家大师们在体裁和风格上独具特色的经典作品
《淘瓷考辨览要——742件实样非语言符号图解》是瓷器收藏家、鉴定家吴元浩与许国良的又一部力作。两年前吴元浩的《地摊淘瓷777天——手记与实样图解》在上海书展推出引起轰动。本书正是在作者广受市场好评的呼声中推出。作者在本书中针对各个时期的藏品,写下了一百段“淘瓷考辨览要”和大量的“实样览析”,就是从各个方面帮助读者对藏品上难于一眼看出的“非语言性”符号进行了剖析,范围包括器型、器表装饰、色差、色泽、缺陷等等方面;并进而指导读者掌握陶瓷非语言符号的内涵,从而带给读者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帮助断代;二是帮助识货;三是有助于提高欣赏能力。本书必将引起市场新一轮关注。
《古陶考辨与收藏——新石器至秦汉时期》一书作者是被社会公认的大收藏家、资深鉴定家并具有相当的学术研究水准。图书中所展现的内容和讲述的方式(编委会提出的是要“图文并述”)就与以往的文物图册和收藏指南迥然不同,让人耳目一新:全书围绕100个古陶进行的考辨,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从七千年前的马家窑文化古陶一路排列下来,挨着个进行着考辨和要点解读,从每个藏品上,作者都考辨出那个特定年代的古陶的制作工艺特征和藏品鉴定的要点;连续着读下来又穿成了一部几千年的古陶器物发展史和与此相关的人类文明推进史。本书能成为当代收藏爱好者们真正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