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25-49元49-69元
折扣力度:
1折-3折3折-5折5折-7折7折以上
筛选:
    • 礼以玉成:早期玉器与用玉制度研究 北大考古学研究丛书 孙庆伟著
    •   ( 556 条评论 )
    • 孙庆伟 /2022-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玉器是先秦时期重要的身份标志,玉器的使用则是当时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汇集了作者多年来对史前和夏商周三代玉器及用玉制度的研究成果,分 玉之辨 玉之用 玉之埋 和 玉之史 四个主题,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考古材料三个维度,对当时的玉器和玉文化等诸方面做出了具有深度的综合考察,希望由此揭示中国早期玉器所蕴含的礼制传统和政治文化内涵。作者亲身参与了多处重要先秦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文献记载,因此对先秦玉器与玉文化得出了确实而透彻的认识。

    • ¥95.1 ¥118 折扣:8.1折
    • 文物中国鉴赏系列(一)——中国古代玉器篇
    •   ( 358 条评论 )
    • 吴棠海 /2022-08-01/ 科学出版社
    • 玉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演化出了不同的风貌。然而,中国古代玉器的鉴赏与研究还未像青铜器、陶瓷、书画等门类那样,发展出一套处理与理解相关材料的科学系统的理论与方法。《BR》 本书的目的并非是依据年代序列来呈现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史,也不是要对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和技法进行全面综述,而是以古器物学的方法来描述与分析中国古代玉器在各个时期所呈现出的不同风格和特征。全书分为“玉器工艺篇”与“玉器时代篇”两章,从“料、工、形、纹”四个基础层面分析说明中国古代玉器在原料分配、制作工艺、形制功能、艺术设计等方面的问题,为鉴赏中国古代玉器提供一套较为系统的方法。

    • ¥143 ¥198 折扣:7.2折
    • (一版7次现货)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 南京博物院编
    •   ( 301 条评论 )
    • 南京博物院 编 /2023-11-01/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中国玉器有将近万年的历史,因其温润的质感和玲珑剔透的造型而备受喜爱。 君子比德于玉 冰清玉洁 金玉良缘 等习语、成语,也说明了玉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内涵。本书以时间为序,分 玉生华夏 玉成中国 玉美神州 三部分,收录340余件(组)出土及传世玉器,利用丰富的高清细节图、器物拓片、线图等,系统讲述玉器从远古时期的神秘礼器一步步 走下神坛 ,深入普通百姓生活,潜移默化地塑造中国人性格与价值取向的过程。后附扬之水等著名学者撰写的研究论文,深入探讨中国玉文化内涵以及玉器工艺演变、艺术特色等,从不同角度展现玉器背后的故事。

    • ¥435 ¥580 折扣:7.5折
    • 古为今用:良渚文化玉器纹饰艺术
    •   ( 160 条评论 )
    • 黄璐 /2022-11-30/ 浙江大学出版社
    • 玉器是良渚文化的国之重器,礼之所依。玉器上的纹饰,是用远古美学观念所创造的,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艺术符号。本书以考古资料为支撑,从艺术学视角分析良渚文化玉器的形制、纹饰、工艺等要素,探讨典型纹饰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解读玉器所承载的良渚人的信仰与精神。玉器典型纹饰中蕴藏着丰富的良渚元素,浸润着一个民族的审美记忆和情感共鸣,将玉器纹饰古为今用,通过创意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审美的认同点进行合理转化,推动地域特色城市文化IP、文创产品开发和良渚玉器纹饰艺术的美学传播,让更多的民众重新认识、理解和发现良渚文化之美,具有现实意义,亦是本书编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54.8 ¥68 折扣:8.1折
    • 巫玉之光
    •   ( 163 条评论 )
    • 杨伯达 著 /2011-10-01/ 故宫出版社
    • 《巫玉之光》是著名文物学家杨伯达先生关于玉器研究的又一部力作,由32篇近年来撰写、且大多为首次发表的论文组成。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玉文化专题论》,下编《玉文化板块论》。书中对大量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重新鉴别、审视,从玉文化、玉学的角度加以诠释,在玉器的定名,以及其独树一帜的玉文化板块的划分、认定,史前原始宗教——巫教与史前玉神器——巫玉的联系,巫玉的内涵和形式的释读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新颖、与众不同的见解,另辟蹊径,引领人们走进了一片玉器研究的新天地。

    • ¥138.6 ¥192 折扣:7.2折
    • 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现货】
    •   ( 21 条评论 )
    • 南京博物院 /2023-11-01/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中国玉器有将近万年的历史,因其温润的质感和玲珑剔透的造型而备受喜爱。 君子比德于玉 冰清玉洁 金玉良缘 等习语、成语,也说明了玉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内涵。本书以时间为序,分 玉生华夏 玉成中国 玉美神州 三部分,收录340余件(组)出土及传世玉器,利用丰富的高清细节图、器物拓片、线图等,系统讲述玉器从远古时期的神秘礼器一步步 走下神坛 ,深入普通百姓生活,潜移默化地塑造中国人性格与价值取向的过程。后附扬之水等著名学者撰写的研究论文,深入探讨中国玉文化内涵以及玉器工艺演变、艺术特色等,从不同角度展现玉器背后的故事。

    • ¥493 ¥580 折扣:8.5折
    • 熙墀藏玉(精装) 文物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姜涛 刘云辉 /2006-03-01/ 文物出版社
    • 熙墀藏玉始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至今已三十余年。于此期间所得选藏传世玉器凡三百余件。熙墀藏玉有别于博物馆藏品,除注意其历史、考古及文物价值外,尤其偏重于其整体艺术价值。故藏品中除片状玉雕外,较多为半圆雕及立体圆雕玉器,而其中多为肖生玉雕,此为熙墀藏玉中之一大特点。玉之为器,源远流长,人类文明起源之时,即有玉器现身。自古至今,他类文物此消彼长,唯独玉器从不间断,一部华夏文明史可于玉器中得窥其全貌,此乃熙墀选藏玉器重要因由之一也。

    • ¥221 ¥260 折扣:8.5折
    • 古玉鉴真——战汉玉器篇
    •   ( 139 条评论 )
    • 孙为东 /2013-11-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真伪,历来都是古玉收藏者回避不了的现实,收藏者关注的问题即古玉的真假。为了掌握辨别真假的技术,参考相关书籍是必不可少,在众多书籍当中挑选一本适合自己学习的书籍,尤其重要。 古玉书籍众多,有的关注收藏,有的是文博专业的研究文献。收藏类书籍中的错误很多,许多人以自己手中的藏品为依据展开论述和分析,文博专业文献习惯罗列材料,而后进行分类,得出结论,作者缺少鉴别古玉真伪的知识。两者各有缺憾,更深刻的原因在于古玉研究和鉴定人员只有分工没有合作,造成假古玉泛滥。有些文献只是罗列材料,有些文章更离谱,把玉琮写成可以食用的,写成轴承套……主流文献中,玉器多被视为礼器,甚少分析其实用功能。 古玉真真“假假”,需要研究者和收藏者都掌握鉴别古玉的常识和理论依据。古玉鉴定主要从材质、做工、器

    • ¥42.2 ¥50 折扣:8.4折
    • 红山文化玉器鉴赏(增订本)
    •   ( 30 条评论 )
    • 郭大顺洪殿旭 著 /2014-01-01/ 文物出版社
    • 《红山文化玉器鉴赏(增订本)》收录历年发现于以上地区、散见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现存的红山文化玉器213件,并按以下类别对其进行了编排:考古发掘品、有出土单位的收集品、遗址收集品、有出土地点的收集品、有出土地区的收集品、其他珍贵收集品和资料部分,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

    • ¥379.2 ¥480 折扣:7.9折
    • 解密古代天珠 精选550多张天珠、玛瑙珠微距图片和显微镜图片 解密我国西周至唐代考古遗址出土的天珠和玛瑙珠 鉴赏古珠的老
    •   ( 1 条评论 )
    • 戴君彦巫新华 /2021-08-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我国馆藏的22颗天珠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种理论方法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研究:矿物学、宝石学、显微埋藏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理论不仅为合理推导天珠的蚀花工艺奠定了坚实基础,还为我们进一步厘清了天珠在风化演变过程中发生的系统性变化规律,进而科学客观地解析了天珠的受沁现象及发生机理;而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哲学、艺术史学、人类学、神话学等社会科学知识则为探讨天珠蕴含的文化寓意、文化传播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概言之,本书旨在科学地阐释那些人们关切的与天珠有关的诸多疑问,而这些问题是用传统的考古方法不能认识或难以解释的。 本书从上万张天珠、玛瑙珠的文物资料中精选出558张高清图片以飨读者,这些珠饰考古发掘自我国不同地区的遗址,年代为西周至唐代。书中精美

    • ¥164 ¥168 折扣:9.8折
    • 实用古玉辨伪
    •   ( 41 条评论 )
    • 李骁 著 /2014-03-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实用古玉辨伪》共分8章:古玉发展概述、古玉辨伪方法、古代玉料辨识、古代治玉工艺、古玉作伪、学习古玉辨识的推荐书籍、古玉辨伪实例、古今玉料实例。在对中国古代玉器历史演变、特点和制作工艺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从古玉的玉料、制作工艺、作伪方法等方面讲述了识别真假古玉的方法,并通过对40余件古玉的实际鉴别,详细讲述了具体辨别过程。

    • ¥41.2 ¥55 折扣:7.5折
    • 石家河文化玉器(精)
    •   ( 10 条评论 )
    • 荆州博物馆 编著 /2008-01-01/ 文物出版社
    • 本书从石家河文化历次出土的玉器中,一共精选和载录了159件。书中除逐件发表玉器的照片和说明外,还尽可能地配发了一些线图。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和研究这些资料,从学术史的角度,对石家河文化玉器的发现和研究情况作了概述。 本书收集159件玉器,包括人头像、蝉、虎头像、龙、凤、鹰、鸟、羊头像、鹿头像、鹰形笄、笄、柄形器、管、坠等,系统的为你展示了石家河文化玉器的真实面貌。

    • ¥221.2 ¥280 折扣:7.9折
    • 贵州古生物化石精选
    •   ( 2 条评论 )
    •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编 /2006-01-01/ 贵州人民出版社
    • 贵州被称为古生物化石的王国,在贵州的古生物化石群,具有早期动物辐射前夕生命(6亿年前)的显示,尤以“贵州龙”、“海百合”等化石资源丰富而著称王国,该画册同时具有科普性和观赏性。 本书介绍了翁安生物群、庙河生物群、凯里生物群、贵州龙动物群、关岭化石群等贵州多类古生物化石。 本画册是一本文字、插图、照片相互配合,以宣传和推介贵州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和研究成果为主旨的科普读物,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趣味性和可读性。以20年来在贵州发现的几个重要生物群为主要脉络分配章节,充分反映出当前贵州古生物化石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现状;概述部分简要介绍贵州各时代地层中所产主要古生物化石的面貌及一些化石的重要科学意义,使读者对贵州古生物化石概貌有一定的了解; 本书选用了古生物化石标本的内容和数量,以

    • ¥285 ¥380 折扣:7.5折
    • 石器绘图
    •   ( 97 条评论 )
    • (日)田中英司著;王春雪等译 /2023-12-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主要介绍了东亚地区特别是日本石器绘图的发展简史,阐释了打制石器的基本原理,书中有相当篇幅展开讲述了不同石器打制技术及修理技术在绘图上的不同表现方法,详细讲述了石器绘图中石器的定位、点线的使用、光线的表现、视图的布局等方面,举例介绍了细石叶、石叶石核剥片的基本原理和画法。

    • ¥70.7 ¥98 折扣:7.2折
    • 玉文化论考1
    •   ( 37 条评论 )
    • 杨建芳师生古玉研究会 编著 /2006-07-01/ 文物出版社
    • 近五十年,神州大地广泛开展考古发掘,埋藏地下的古代玉雕接二连三地被发现。其中如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和良渚文化等的玉雕,商代妇好墓玉雕,西周时期的山西晋侯墓和河南三门峡虢国墓玉雕,东周时期的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和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玉雕以及西汉时期的徐州楚王墓和广州南越王墓玉雕,都是数量极多,器类繁杂,而且雕工也多属上乘。大量前所未知的新资料的出土,引起人们对古玉的极大兴趣,从而出现追求古玉知识的热潮,同时也有力地推动和深化古玉研究。中国玉文化遂由以往屈指可数的几位学人钻研的偏僻冷门学科,成为今日世人瞩目的显学。 为了弘扬先民在玉文化方面的光辉成就,笔者曾先后在香港和台北讲授中国历代玉雕。课余之暇,不时与受业诸君就古玉问题互相切磋:并利用暑期结伴前往大陆各文物大省

    • ¥53.7 ¥68 折扣:7.9折
    • 陕西出土东周玉器
    •   ( 40 条评论 )
    • 刘雲辉 编著 /2006-07-01/ 文物出版社
    • 陕西是中国的文物大省。近五十年来,陕西有不少重大的考古发现,出土大量文物,为中国历史、中外文化交流等的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本书作者刘云辉先生长期在陕西从事和主持文物工作。公余之暇.潜心研究陕西出土古玉.成绩卓著。已先后出版《周原玉器》(1996年)及《北周隋唐京畿玉器》(2000年)二书,蜚声古玉学界。近年致力于陕西境内出土东周玉器的研究,甚有心得,因而撰成《陕西出土东周玉器》一书问世。 《陕西出土东周玉器》的内容,以东周秦国玉器为主,兼及一部分春秋晚期楚式玉器。按时期先后及不同国别,分别论述,巨细无遗,条理清晰,是研究东周玉器的一部重要参考书。 按秦自襄公立国之后,锐意发展经济和军事,而文化却相对滞后。尽管如此,秦国玉雕却别具一格,自成系统,成为东周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早

    • ¥156.4 ¥198 折扣:7.9折
    • 玉振金声:玉器·金银器考古学研究
    •   ( 36 条评论 )
    • 卢兆萌 著 /2007-07-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收集著者发表过的和即将发表的论文33篇,其中关于玉器的论文26篇,关于金银器的论文7篇。这33篇论文主要是依据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资料,并结合文献记载,采用考古学的方法对秦汉玉器、唐代金银器进行论述和研究,以阐明我国古代玉器和金银器制作工艺的光辉成就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 本书附有插图和图版,可供古代玉器和金银器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阅读。

    • ¥85 ¥100 折扣:8.5折
    • 红山:中国文化的直根系【精】上海古籍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郭明 /2022-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也是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发达的玉器制作工艺、规模宏大的社会公共礼仪建筑等与礼仪活动相关领域的繁荣发展与日常生活领域相对规模较小的居住区、单一的以筒形罐为主的生活器具分别展现了社会发展的两个侧面,共同呈现了重礼仪、轻世俗,重精神、轻物质的红山社会。本书依据现有资料,从两类遗存所展现的差异入手,简要讨论红山文化兴起、繁盛至衰落的发展过程。分析显示,红山社会以玉器及社会公共礼仪设施所反映的礼制规范为构建社会等级秩序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 神权 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体系。

    • ¥94.4 ¥118 折扣:8折
    • 丁哲论古玉
    •   ( 46 条评论 )
    • 丁哲 编 /2018-08-01/ 文物出版社
    • 《丁哲论古玉(精)》由丁哲编著,共计约20万字 、600张图。本书包括两部分:其一,收录论文10 篇 ,涵盖古玉鉴定理论方法、玉料、工艺、器形、纹饰 等方面,内容翔实,图文并茂,论述严谨,观点新颖 。其二,收录丁哲师生收藏古玉110件(组),器类 丰富,玉器年代由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明代,多数系海 外拍回、传承有序之精品,代表中国民间藏玉较高水 平。本书主要对象,为玉器研究者或爱好者。

    • ¥695.2 ¥880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