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上起周幽王攻打褒国(前779年),下讫三家分晋(前453年),以其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战争战役为主线,讲述三百多年的春秋历史。作者基于权威的历史素材,结合全书的政治形势图、战争战役图以及地形地貌图等108幅地图,以地理与历史相结合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春秋历史主要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以地形地貌、自然条件等地理因素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这些地理因素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全方位还原历史场景面貌,带来身临其境的历史阅读体验。
这是一个以小见大的选题,从库页岛的历史出发,钩沉几千年来东北地区与中原内地的交往历史,更聚焦近五百年来中国、俄国以及日本在黑龙江流域的进退与战和。作者充分利用中文、满文、俄文、日文等多种资料,对库页岛的历史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梳理。他通过俄国文学家契诃夫的萨哈林之行,横向截取了1890年库页岛历史面貌的片断,又通过库页岛几千年的历史演进,纵向勾勒出库页岛与华夏历代王朝之间的关系,既有现场感,又有历史感。通过作者的描述,读者对那一片故土有了认识或者是有了重新的认识。作者在文前开列 主要人物小传 ,附录中撰集 库页岛历史纪年 ,这些工作极大地方便读者阅读,值得肯定。
苏州地处江河湖海间,湖塘密布、河汊纵横,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和著名的 东方水城 。千百年来,苏州依水而建、因水而兴,水是城市最鲜明的特质。为了进一步梳理苏州水文化资源,做靓江南文化的水文章,特编纂本书。本书着眼苏州全市域,从多个方面制作水文化地图若干张,标注相应的文化资源点位、游览线路及注意事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包括地图、古地图、手绘地图、照片、老照片、文字介绍等元素),在文化展示、文化科普、文旅推广、生态环保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涵育人人爱水、护水、亲水的良好社会氛围。
本书讲述了中国这一地理区域内,从史前文明直到今天如此巨大的历史跨度里,地理地貌发生的巨大改变。农田、山林、道路、桥梁、宫殿、苑囿、村落、城市等等,体现了中国人对环境持续不断的精微适应和塑造。从古代人与土地之间和谐、安定并充满美感的关系,到近代以来这种关系被西方殖民入侵、内战所打断,而在现当代工业化的巨大力量对大地景观再次进行强有力的重塑,这其中有令人震撼激动的奇迹,也有令人忧虑不安的眩惑。
坦桑尼亚全称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由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于1964年4月26日合并建立,初称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联合共和国,1964年10月24日改为现名。改国名前,举行过全国选国名评选活动,*后内阁选中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 一词分别由代表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的词头Tan与Zan,加上斯瓦希里语名词自拉丁语借用的意指地名的后缀一ia构成,意为由坦噶尼喀和桑给巴尔联合起来的国家。坦噶尼喀得名于坦噶尼喀湖。1858年英国探险家理查德 伯顿来到此湖地区,从当地土著人中调查得知, 坦噶尼喀 源于班图语动词 Kutanganyika ,为 汇合 、 聚集 之意,指无数河流在此汇集成湖泊,许多部落在湖畔聚集生息。桑给巴尔一词则来自于波斯设拉子方言, 桑给 意为黑色人种, 巴尔 意指土地,全名意指黑人居住的地方或黑人的国家。在我国古书中也早有记载,称之为 僧袛 、 层拔
杭州自古为文化重地,人文积淀丰厚。发挥历史人文优势,是杭州城市国际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有效的突破点。《龙飞凤舞到钱塘 南宋皇城寻踪》一书,攫取杭州历*为光彩照人的那一个片段 南宋临安城的岁月,由一个京城、一座皇城,为您讲述那个王朝与杭州、与世界的风云际会和因缘结果。希望能为讲好 杭州故事 、传播杭州 好声音 ,努力在国际文化交流和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方面有所突破。
本书是作者在近二十年来发表的历史城市地理与历史社会地理研究领域相关论文的基础上整理、补充而成,在讨论了历史城市地理学、中国古都学与中国都城地理学、历史社会地理学与区域社会史的相关理论问题的同时,对中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一些地区,尤其是西藏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些领域还有盲点。而援藏是解决这些问题*有效的办法。作者秉承科学援藏、创新援藏的精神,在书中用了大量的典型事例介绍了援藏干部如何因地制宜地创新援藏、改善民生问题,有效提升西藏百姓生活质量,发展经济。为了安全援藏,作者打破传统思想观念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 在高原生活可以不缺氧,并且详细解说了援藏干部防 高原缺氧 方法,过一个有质量的援藏生活,更好地发挥自身特长服务西藏,完成援藏任务。 为了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更好地理解本书,书中还印有二维码,读者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作者的视频,全方位领悟新时代的援藏精神。
秦岭是一座山脉。然而,它不是一般的山脉。它矗立在中国中央地带,博通东西、和合南北、原创华夏、泽被天下。它是与长江黄河厮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父亲山;它是孕育周秦汉唐盛世风华,光芒万丈的丝路灯塔;它是历久弥新、精华荟萃、万古流芳、闪耀世界的中华标志。 秦岭,究竟隐藏着多少令世人称奇的生态秘密,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人文故事,对中华民族带来了多少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进入新时代,秦岭又将走向何方?本书为您娓娓道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2月7日,中共开封市委召开常委会议,确定了开封以工业生产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做出了将全市中心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为记录和回顾40年来党带领开封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全面反映开封人民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开封市委党研室编辑了《开封改革开放大事记(1978.12 2018.06)》。书稿以开封改革开放为主线,记录了这一时期内所开过的主要会议,发生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的重要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是开封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的真实记录。
本书是有名历史学家来新夏先生等北洋军阀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目前国内专享一部专门研究和完整记述北洋军阀集团兴起、发展、纷争、衰落和退出的集大成之作。它以很好丰富的史料和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
李井泉(1909年11月1日—1989年4月24日),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者;曾任中共川西区党委书记、川西行政公署主任兼军区政委,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书记兼成都军区政委。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开国元勋李井泉》是本以图文形式记述李井泉生平的史料性画册,全书用数百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大部分为公开披露,细致地记录了李井泉从参加南昌起义军到成为红军指挥员,从8年抗战到开创晋绥,从解放西北到进军西南,再到建设人民新政权的丰功伟绩。除展示大量照片外,画册还配有文字、地图及图表
文坛五十年写《万历五十年(全2册)》人,学林版鸿篇巨著挑战《雍正王朝》。神童帝师,群臣博弈,万历王朝五十载朝野兴亡,明宫三案,父子恩怨,风雪定陵六百年海内绝唱这部煌煌80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阐述了明清鼎盛之际社会矛盾和文化纠葛的复杂而尖锐,沧桑之变,似在瞬间。《万历五十年(全2册)》在变革的历史维度,审察亡明之际的历史变化方面,也与当下中国社会的大变革和文化转型有许多脉息呼应之处。与众不同的是,作品以“大历史”观念来指导、维系艺术再现的全过程,刻画了万历帝、首辅张居正、大内总管冯保,包括海瑞、戚继光等主要人物性格,以及郑贵妃、李太后、宦官张鲸等次要人物心迹,以“大悲剧”的全面展现来洞悉真实历史“悲剧”的演变过程,演绎万历王朝的衰亡史。
豆瓣高分纪录片《河西走廊》官方纸质书。 河西走廊,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黄金通道。 它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地处黄河以西,因形似走廊而得名。 霍去病封狼居胥、张骞出西域,传奇故事于此轮番上演。 悬泉置、莫高窟、嘉峪关、七彩丹霞,风景名胜一路绵延。 由西往东,从古迄今,本书为你梳理河西走廊两千年历史脉络。
《北平历史地理》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第一部关于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专著,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目前具有重要的标志作用。本书为《北平历史地理》首次译为中文出版。书中含54幅地图,全部为作者亲手所绘。为呈现地图
《北平历史地理》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第一部关于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专著,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目前具有重要的标志作用。本书为《北平历史地理》首次译为中文出版。书中含54幅地图,全部为作者亲手所绘。为呈现地图
《北平历史地理》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第一部关于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专著,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目前具有重要的标志作用。本书为《北平历史地理》首次译为中文出版。书中含54幅地图,全部为作者亲手所绘。为呈现地图原貌,全书采用四色印刷。随书附侯仁之先生手绘《元通惠河图》、手书《北京都市地理》(狱中腹稿)。后者为首次发表。
《北平历史地理》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第一部关于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专著,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目前具有重要的标志作用。本书为《北平历史地理》首次译为中文出版。书中含54幅地图,全部为作者亲手所绘。为呈现地图原貌,全书采用四色印刷。随书附侯仁之先生手绘《元通惠河图》、手书《北京都市地理》(狱中腹稿)。后者为首次发表。
《北平历史地理》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第一部关于城市历史地理研究的专著,在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目前具有重要的标志作用。本书为《北平历史地理》首次译为中文出版。书中含54幅地图,全部为作者亲手所绘。为呈现地图原貌,全书采用四色印刷。随书附侯仁之先生手绘《元通惠河图》、手书《北京都市地理》(狱中腹稿)。后者为首次发表。
本书初版于1993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重印一次,重印时对内容并未作任何修改,只是改正了一些错字。自初版问世以来的十年里,本书不仅是不少高校“中国历史地理概论”课程的基本教材,还成了报考历史地理专业研究生的主要参考书,所以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但是我总觉得作为中国历史地理一门概论性质的课程,本教材还存在许多缺陷与不足。所以当我在每次课程结束时,总要求同学对本教材提出意见,希望有机会能作些修订工作。多年来同学们的意见归纳起来大致是两个方面:一是历史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太少,而这正是同学们比较感兴趣的部分;二是所附地图太少,特别是自然和疆域部分,没有地图光看文字,弄不明白,而同学们又没有条件去查阅许多地图。这些意见我总是铭记在心,希望有机会修订的话,尽量设法改进。这次修订大体上作